登陆注册
43649200000019

第19章 该不该让孩子“适度”自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PART 04 个性发展上,怎样扬长避短

“纠结案例”

小妮今年6岁,刚刚入学。她白白净净的模样特别惹人疼爱,很快就交到了朋友,还常常和同楼的高年级同学一起玩。

起初我们夫妻俩总会买些好吃的让她带到学校去吃。但小妮吃得很快,我担心她因为贪吃零食而不吃学校的午饭,就改成每天给她5块钱零花钱,让她自己购买零食。

一天我去接小妮回家,看见她和两个同楼的高年级同学一人手里拿了一瓶可口可乐,那两个高年级同学笑嘻嘻地对我说:“阿姨,小妮对我们好好,每天都和我们分享好吃的。”我这才明白,原来不是小妮贪吃,而是她太大方了。

我总担心小妮被高年级同学“欺诈”,现在她年龄小,分享的仅仅是零食,再大些恐怕就不仅仅是零食了,那时我该拿小妮怎么办?据说现在提倡教育孩子适度分享,我该不该教育小妮“适度”自私呢?

“分清是真大方,还是不在乎”来自:小丑之华1楼

楼主别急,先冷静思考小妮为什么会这么做。

如果小妮仅仅是愿意与朋友分享,是真大方,楼主不用担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对物质和金钱有概念,情况会有所好转的。而且孩子大方是件好事,大方的孩子将来步入社会后大多大度宽容,会得到领导的器重和同事的信赖,这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

如果小妮的大方是因为她对零食和零花钱不在乎,就不是真大方了。楼主要谨慎处理,想办法教育小妮懂得珍惜,否则很容易助长小妮大手大脚的习惯。

“告诉孩子什么是友谊”来自:小二来了2楼

同意楼上观点,楼主一定要先冷静思考小妮这么做的原因,同时想想会不会是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所疏忽。

我家孩子曾经也和小妮一样,但他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对同学大方,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如果小妮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过于“大方”,建议楼主引导小妮树立正确的择友观,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给楼主提个醒,不要小看6岁孩子的智商,他们的思考能力很强,在引导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系统和全面,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怎样选择朋友?

每个人对朋友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家长要做到从正面灌输,告诉孩子真正的朋友不但要相互分享,更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推荐并带孩子观看动画片《蓝精灵》《狮子王》,看完后和孩子相互交流和探讨,让孩子有思考和接受的过程。

2.是不是好朋友让自己干什么,自己就应该干什么呢?

答案当然是“不是”了,但要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来。家长可以考虑引诱法,比如问孩子如果你的好朋友让你给他买一个转笔刀,你买不买呢?如果你买了,好朋友会高兴;如果你不买,老师会高兴;如果你不买,但是把你的转笔刀拿出来和好朋友一起使用,妈妈会很高兴,相信孩子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孩子分清是非的能力,严防孩子日后出现为“仗义”两肋插刀的情况。

3.怎样看待好朋友的缺点?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没有十全十美的好朋友,告诉孩子不要苛求自己做“十全十美”的那一个,更不要因为好朋友而忽略了自己。让孩子懂得分享是件快乐的事,而懂得独享不是缺点,是件自由的事,真正的友谊不是建立在分享好吃的和零花钱的基础上的。

这些道理也许孩子现在只是似懂非懂,但当孩子年龄大一些,有了初步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后就会从中受到启发,逐渐改掉过度大方的坏习惯,树立正确的交友观,用我们普遍认可的方式结交到真正的好朋友。

“适度大方,家长说了算”来自:神鸦EVE3楼

慷慨大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孩子把零食分给好同学吃、把零花钱分给好朋友花时,我们做家长的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但凡事都讲求一个度,如果像楼上说的那样,小妮当真是以送东西、给零钱花作为结交朋友的方式时,就是一种浪费行为。如果楼主长时间纠结,对小妮听之任之,很可能会使小妮变得虚伪无能。

当然,原因也可能并非如此,所以楼主有必要严肃对待,问清原因,判断小妮过分大方的原因所在,并采取相应对策。楼上两位的对策都很值得一试,另外还有几种原因:

1.家长对孩子过度大方

我家邻居过分疼爱孩子,看到好吃的好玩的都要给孩子买,生怕亏待了自家孩子。孩子上学时也会主动塞给孩子50元。我能理解邻居疼爱孩子的心,但是当孩子拥有多了,难免会感到厌烦,从而致使孩子过度大方。所以,家长在给予孩子物质或金钱时要适度,这样孩子才会懂得珍惜,感受到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另外,如果不想孩子过度大方,我们平时要以简朴为主,杜绝铺张浪费。通常而言,勤俭持家的父母往往更容易教育出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2.孩子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

我家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对物品价值的感受度很低,那时他不懂得从劳动中获得金钱报酬的不易,自然也不懂得珍惜。但当孩子年龄大一些,看到和我一样辛苦工作在公交车上的叔叔阿姨们时,常常会问我:“爸爸,你是不是也要在这么闷热的环境下工作好几小时?”这时,我会告诉孩子我和他妈妈的工作都很辛苦,给他的零花钱都是通过辛苦工作赚来的,孩子渐渐就会懂得物质和金钱的价值,不再过度大方了。

总之,过分大方的孩子不是坏孩子,只要家长能找到原因,逐个击破,就一定可以让孩子适度大方。说穿了就是一句话,孩子大方有度,全在家长怎样教育。

“自私也发愁”来自:囧二小姐4楼

楼主,我家孩子和小妮的情况恰恰相反,他的同学给他起外号叫“小抠门”,除非我和他爸爸跟在身边,他才不情不愿地拿出好吃的和同学分享,平时真是一毛不拔。据班主任老师说,他连一根铅笔也不舍得借给同学用,生怕同学不还。想和楼主讨教几招,让我家孩子向小妮看齐,我很担心孩子因为自私而没有朋友,从而过度孤独引发心理问题。

“建立规则,体验快乐”来自:方圆5楼

楼上别急,其实小妮的大方不是天生的,也是我们夫妻培养出来的。

我们夫妻俩特别注意以身作则,经常把好吃的给对方吃,有时会有意告诉小妮:“当一个人对你而言很重要的时候,你就要把你的东西和他一起分享。”时间长了,小妮自然而然就很大方了。

楼上家的“小抠门”今年已经读小学了吧?我们对小妮的引导教育是从她上幼儿园时就开始的,不知道您现在开始引导会不会有点儿晚。刚好我因为小妮的事情纠结,前两天听了小区组织的家教座谈会,有位专家提出了“建立规则,体验快乐”的概念,和您分享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当孩子的同学有好吃的或有让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时,可以鼓励孩子让他拿自己拥有的东西和同学交换。在孩子享受交换的美好后,及时告诉孩子大方交换和分享物品一样,都是信任朋友的表现,帮助孩子建立交换和分享的规则。体验过快乐的孩子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一些。

(2)如果孩子还是秉承一贯“抠门”的态度,家长也不用太过着急,要和孩子耐心解释,反复引导,分析各种可能。“你把转笔刀借给同学,下次同学也会借给你铅笔,如果你不把转笔刀借给同学,那下次你没有铅笔用的时候可能就没人帮助你了。”千万不要强制要求孩子“大方”,这样不但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恐慌情绪,而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自私不是病,教育需谨慎”来自:伪完美癖6楼

自私和大方之间有没有界限?楼主和“囧二小姐”的孩子究竟有没有可能中和一下?

在成人的世界里,很多人愿意为自私找理由和借口,但我们很少看到有人敢于公开对自私表示支持,这是一种表里不一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给小学生扣上一顶“自私”的帽子,是不是有些残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自己的关心程度远远超过对周围朋友和事物的关心,这是该年龄段孩子心理发育的正常表现。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经验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源于童年经验。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推测“囧二小姐”家的孩子大概有七岁,这个时期是少年思想塑造、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正视“抠门”这种自私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自私不是病,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用于自我保护。任何一种本能都应该被人尊重,这样才能成为人性格中的一部分,从而使人的性格完善。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抠门”时,不要轻易给孩子定下“自私”的罪名,毕竟孩子的自私和成人的自私相差甚远。谨慎对待孩子的“抠门”,告诉孩子有些时候自私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帮助弱小的品德。适当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捐款给贫困灾区的儿童,用实际行动掌控在孩子心中自私和大方的那条界限。

“在教育中传授给孩子幸福”来自:有爱的蒲公英7楼

我猜楼上和我是同行,都是从事心理工作的,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大方或小气,家长说了算。

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对于小学生来说,幸福就是能吃到好吃的,能玩到好玩的,只学爱学的,作业尽量少。当然,每个孩子对于幸福的感受不尽相同,但大体如此。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付出比收获获得的幸福感要强烈得多,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愿意为子女倾尽一切,并且感到非常幸福。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抠门”、“自私”,请告诉你的孩子,当他用物质上的付出收获精神上的满足——帮助弱小时,他会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如果有条件,请让你的孩子感受这种幸福。

如果孩子过度大方,则要告诉孩子幸福往往与分享、珍惜、尊重和信任有着紧密的联系,必须要用正确的方式与人分享。珍惜物质和金钱,才能赢得朋友的尊重和信任,真正感受到幸福。反之则很可能会被社会主流环境所排斥,被社会边缘化,处于尴尬和绝望的边缘。

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希望感受幸福的天使,在小学阶段孩子的个性发展上,心理成长因素占有很大比重,希望我的方法能帮您让孩子获得幸福。

孩子过度大方了,父母担心孩子,纠结不已;孩子过于小气,父母也担心孩子,纠结不已。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这都是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家长的教育理念惹的祸。

过度大方的父母要找准原因,各个击破;觉得孩子自私的父母更要谨慎对待,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完善孩子的性格又要培养孩子帮助弱小的品德。

总之,父母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是决定孩子大方还是小气的关键。“有爱的蒲公英”说得很好,无论您持什么态度,选择哪种教育方式,请不要忘记,在教育过程中把幸福传授给孩子。

同类推荐
  • 101个父母应该懂得的道理

    101个父母应该懂得的道理

    孩子,我有话要对你说:最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常对你发脾气。早上你穿好衣服准备上学,胡乱用毛巾在脸上碰一下,我责备你;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责备你;看到你把东西乱扔,我更生气对你吼叫。就在刚才,你怯生生地走过来,眼里带着惊惶的神色,站在门口踌躇不前。我不耐烦叫道:“你要什么?”你不说一句话,只是快步跑过来,双手搂住我的脖子亲吻。你吻过我就走了,吧嗒吧嗒地跑上楼。就是那时,我突然觉得害怕。我怎么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啊!挑错、呵斥的习惯——这就是我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在黑暗中跨到你床边,深觉愧疚!这是一种无力的赎罪。从明天起,我要认真地做一个真正的父亲!我要记住教育的第一大原则:先启发自己,再教育孩子。
  • 孕产期保健护理全书

    孕产期保健护理全书

    本书分孕前准备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临产期、分娩期、月子期7个阶段,包括孕期饮食营养计划、定期的孕产检查指导、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孕期常见症状的护理、良好的心态导航以及分娩时机及方式的选择、分娩期的生活指导、月子期的保健护理等。
  • 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本书围绕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健康全面阐述宝宝出生后前三年心智的全方位发展。全书共五章,包括: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呵护儿童的道德生命,社会适应——儿童健康的统合,幸福宝宝慢慢长大,在宝宝心智成长的路上。
  •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战胜死亡的抉择,萨拉的第二次生命,永不丢失缘于物欲的平静,地狱、天堂只一步之遥,不可或缺的两种东西,没有对手同样很孤独,谁在测试谁,道歉同样也是一种美德,还是做自己好,让花朵在受伤处绽放,改变我们的固有思维。
  • 没经验准妈妈研究“生”笔记

    没经验准妈妈研究“生”笔记

    一年前,她还是懵懂无知的大龄未婚少女,一年后,她修炼成家庭事业两不误的彪悍辣妈。在中西方莫衷一是、浩瀚无边的孕产理念中兜兜转转了一圈后,她认真细致地总结了从备孕、怀孕到生产、育儿每个阶段的心得体会和实用经验,全程知识点都经过协和孕产专家张羽大夫的逐条验证和支持,内容科学、周到、实用、便捷,务必让你以最轻松快捷的方式接过繁衍人类下一代的重棒。
热门推荐
  • 那一年,我和他的故事

    那一年,我和他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美好的故事,而我也有!我们在错的时候却遇上对的人,于是我们开起了我们的爱情故事
  • 那年的今日

    那年的今日

    那年校园的一些事情,随笔之文。全部虚构,随性之笔。
  • 劫上龙床

    劫上龙床

    世界顶级的女劫匪,杜紫藤却折在亲弟的手中,穿越而来,却是霉运缠身,冷面劫匪碰上邪魅君王,此君心狠手辣却为她倾心,可紫藤的霉运也让他步履惟艰,究竟是要美人,还是要江山?不如带着睿智谋师,牵着神秘身份的御前侍卫统领,咱私奔去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权谋夺势

    权谋夺势

    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不止有恶鬼,还有那背着剑踩着尸骨出来的沈若水,在乱世之中,她虽如蝼蚁一般,但却可撼大树,凭着剑意,她遇鬼杀鬼,遇佛杀佛!
  • 我不希望你是我的男朋友

    我不希望你是我的男朋友

    女主慕小枫是一位初中生,正直青春期的她十分叛逆,大人叫她往西她就往东,这部小说是她在初中三年的故事,爱情,友情,亲情都深深的影响着她。
  • 使东川·邮亭月

    使东川·邮亭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推理经历

    我的推理经历

    这是我年轻时的推理经历,今天写出来供大家一乐。切勿吐槽。(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

    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

    一针在手,天下我有!21世纪女神医穿越成为月国公的嫡孙女,从此渣男退婚,赏你一针。恶女欺辱,让你叫苦。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叫天地风云变色!只是这个邪魅神秘的男人,本小姐不缺跟班也不需要暖床,你可以从本小姐的榻上圆润地滚下来了么?答曰:小颜儿,一起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凤倾后宫

    重生之凤倾后宫

    南凝雪穿越到了古代,而且还是个身处冷宫的贵人,可她并没有因此听天由命,而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步化解危机,降白虎,制水患,解天灾,智勇救国,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最终走上了凤位,成为一代贤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卑爱

    卑爱

    人们眼中的,“多金钻石男”,在遇到她的一瞬间,自身的缺点被自己内心无限放大,在她面前自卑到无地自容,手足无措。人们眼中高冷的她,在遇到他之后,第一次体会到被人捧在手心的感觉,最后一点点深陷入他的宠溺之下。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都是一旦认定对方就不轻易放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