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6100000051

第51章 平安院落英似雪

第51回-平安院落英似雪-雨花台刀剑如梦

又过了一段时间,咸丰和兰儿又在园中“上下天光”中的平安院观赏落樱。此处“上下天光”位于九州清焱的正北,表现了“上下天水一色,水天上下相连”的“天一生水”之诗情画意。

此处三面环山,南临后湖,主体建筑叫涵月楼,为一座两层敞阁,外悬挂着乾隆皇帝御书“上下天光”四个大字。此楼后有一座平安院为当年乾隆安排扶桑妃子所居之处,种有大量的樱花。这“上下天光”命名典出于北宋范仲淹之《岳阳楼记》中“上下天光,不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之句。乾隆观此处风光,又云此处是:“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来翼,中为广亭。谷纹倒影,滉瀁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又有六言诗云:“上下天光一色,水天上下相连。河伯夙朝玉阙,浑忘望若昔年。”此诗用《庄子》中河伯的典故云此处小中见大,水天相连,无限的天空将有限的湖光延伸,有水天相连之美。

这平安院中有一幅楹联为:“花香鸟语天边乐,水色山光取此拈”。此院落十分别致,朝南一排花格半窗,临水为一溜落地长窗。西侧一小天井,一株老藤,一段曲廊,其间假山嵯峨,石潭沉碧,花木扶疏,颇富江南园林风味。此间之曲廊为江南苏州园林之“射鸭廊,上有万川挂落:院之门楼还有戏文砖雕,内容有“郭子仪上寿”、“文王访贤”等,雕法为透雕中的多层雕。这边细致的落挂,典雅的栏靠,精美的漏窗,有如宋词中精丽的境界。

院中又种植了许多扶桑樱花,是当年扶桑妃子之最爱,品种有鸳鸯樱、富士霞樱、山越樱、黄金樱、筑紫樱、松姬樱、玉绳樱、水玉樱、御信樱、簪樱、望月樱、立春樱、旗樱、寒绯樱、红鹤樱、红山樱、齐藤樱、千岛樱、八重红叶垂樱等;其颜色有白色、粉红色、红色等。这些樱花却都已凋谢,花朵落在地上如同厚厚一层地毯一样,有一种凄美的感觉。

兰儿见了不免伤感,低头浅吟道:“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咸丰见了,道:“爱妃莫要伤感,花开花落自是平常,前人刘禹锡有《樱桃花》诗云:‘樱桃千叶枝,照耀如雪天。’李义山诗:‘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晁补之诗云:‘樱花已晚犹烂漫,百株如雪聊可绕。’王安石诗:‘山樱抱石荫松枝,比并余花发最迟。赖有春风嫌寂寞,吹香渡水报人知。’”

兰儿听了,道:“这樱花色艳香浓可制樱花酒、樱花茶、樱花汤、樱花丸子、樱饼、樱花糕、樱桃叶还可以治蛇咬伤呢!”

咸丰听了,笑道:“看来这樱花全身是宝,能否治肚中的蛔虫呢?”

兰儿乐道:“也许行吧!找个太医来问问便晓。二人又进入平安院中饮茶,兰儿用一个如意菱花提梁壶给咸丰倒了一杯茶。此壶风格高雅,壶体色泽沉朴,抚之体表如小儿肌肤,爽滑、温润、细腻,细看壳的表面若隐若现点点星光,如同洒金,显得古朴中透着精致和几分神秘感。壶的口盖配合严丝合缝,盖钮呈“如意”造型,壶嘴和壶身的衔接部有精巧的“菱花”装饰,提梁根部也有纹饰点缀,更显得此壶精致典雅。壶体筋囊饱满,规整协调,菱花钱条由壶盖向壶身、壶底流畅延伸,上下相应,曲韵优美,无论正视俯视此壶,皆犹如一朵盛开的菱花。壶底部又以菱花撑起,使壶显得轻盈平稳。略扁而圆方状的壶身配以海棠形高提梁,流畅大气,虚实相应。欣赏此壶可谓洗练精工,挺括有神,别具韵味,真乃巧夺天工。

咸丰品了一口茶又对兰儿道:“曾铁桶这家伙在江宁城下呆了很久了,也不见攻城,不如让淮军去取他一臂之力。”

兰儿听了道:“淮军还在苏州城外呢?再说湘军恐怕也不愿意让别人来分享战果,就让曾铁桶慢满来吧!不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咸丰并无主见,听兰儿此言,便也言听计从了,再说此刻江宁城外的雨花台下正在展开血战。湘军的大营就驻在雨花台,而太平军李秀成六十万大军正日夜不停的围攻雨花台。

雨花台离金陵城不足四里地,此处以盛产雨花石而闻名于世。这种雨花石为玛瑙之别支,亦称雨花玛瑙,南京雨花台素产此石,古称玛瑙岗。据古书云:玛瑙和琉璃、水晶等列为七宝之一,古人认为能日行万里的宝马,死后其脑色如血,玛瑙纹理交错有似宝马之脑。红玛瑙石历来为人们所珍爱,并视作嘉瑞吉祥的象征。红色的雨花石有血红、砖红、鸡冠红、石榴红、樱红、桔红、桃红、肉红等实十多种,红还有水红和透红之分。水红出水呈紫黑和紫灰,是死石;透明的红雨花石灵动有润,为上品。但雨花石中的绝石却是活绿色的,又称绿花,其晶莹透润,绿在石中。正所谓:“石中无红,没有血脉;石中无绿,没有生气。”还有一种黑色雨花石也为稀有,有人称之为:“缜黑圆润如玄珠。”又有人将绿、黑两色石并称,有赞之曰:“绿映远山之黛,黑回瀚海之波。”

这五彩石子各地皆有,然都不如南京雨花台质佳量丰,宋代苏东坡,清代孔尚任等人都视雨花石为至宝,这些石头色彩鲜艳多变,天然纹理各异,有的像山川峻岭,有的像云海日出,有的像松林霞光,有的像夕阳火雨,有的像花鸟虫鱼。前人有诗云:“借水开花自一奇,大千世界孕万体。璀璨玛瑙雨花台,苍穹独赠金陵地。”

再说那曾国藩在筑壕时,手下士卒掘得三块大逾拳头的雨花石。一块如鹅卵,黑白各半,向日照射,白者通明,黑者如墨;另一块平扁,中现一水墨观音菩萨像,赤足立鳖鱼头上,手持插着杨柳的净瓶;再一块背圆面平,如半剖鹅卵,中有立马拖刀的关老爷,绿色中袍,金刀红马,威风凛凛。

曾国荃把这三块奇石送给其兄曾国藩,曾国藩大喜,称此奇石为“两仪宝石”。并作诗云:“乱世谁能知黑白,两仪正气此中分。苍天有意垂明像,却使忠奸不遁形。”又派手下将领杨心纯、王可升、喻荣升率几千人马增援雨花台上的曾老九。

但这打仗却不像米芾玩石一般的风雅,李秀成原来以为湘军雨花台上的几万人马不过是小菜一碟,见了自己十三王,六十万大军一定望风而逃,自己率军走个过场便可以八面威风的进入天京城请功了。不料这湘军又硬又狠,太平军将士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的冲锋却收效甚微,太平军“负片板蛇行而进”,“并束草填壕”步步进逼。

曾国荃亲自持枪蹲到战壕中督战,有流弹把曾国藩的面颊击伤,曾国荃顿时血流满面,像个鬼一般。但曾国荃并无退路,仍坚持在火线上不肯撤下,犹自严命部下死守。后来李秀成的堂弟李世贤率几万援军从浙江赶来,二李联手专攻湘军东路。

太平军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冲击湘军阵地,想把这些湘军活活累死。李秀成下令:各队奋勇向前,闻炮则伏,炮停即起。一队太平军打完,换上另一队顶上去再打。但湘军的工事修得十分实用,阵地前是一片无遮无挡的开阔地,特别有利与点射猎杀,太平军浴血奋战了半个月,却只推进了十里地。

而另两路牵制的太平军战果并不佳:打金柱关的护王陈坤书在清军彭玉麟、杨载福水师的有力阻截下,锋茫折钝,无力前进半步。皖南宁国府这一路;杨辅清、黄文金会合了孝王胡鼎文、匡王赖文鸿的人马和湘军鲍超部作战,打了个棋逢敌手,也进展不大。

这时湘军水师自如控制了长江水道,获得了安庆等地的补给,而李秀成几十万大军却补给困难,转眼间天气转凉,雨花台下霜花满地,风翳净尽,寒气一天赛过一天,这是天京城下风雪即降的标志。

李秀成大队人马没带冬衣,本以为可速战速决,不料曾国荃却是块难啃的骨头。太平军在城外缺衣少食,无力长期作战,只得于农历十月初五宣布撤围。李世贤率人马退往秣陵关,后又退守东坝之小丹阳。李秀成则率人马入城了。

曾铁桶苦战了近二月,终于熬过此劫。李秀成率六十万大军没能灭了雨花台上的曾老九,洪秀全十分生气,给李秀成来了一个“严责革爵”的处分,又召开御前会议,布置了一个“进北攻南”的作战计划,让李秀成率大军过长江到安徽去,再攻击湖北武昌,和关中的扶王陈得才人马取德联系,在长江上游大闹天宫一番。

李秀成正要照办,不料苏福省的常熟出事了,守将骆国忠向淮军投降了。李秀成连忙先赶到苏州,让慕王谭绍光率人马攻如常熟城,然后李秀成再率大军从天京的下关、中关北渡九洑洲,杀入安徽。却在六安城下和淮军人马大战了一场,太平军攻城不利,这时又传来淮军攻占太仓、昆山等地的坏消息。李秀成无心恋战,撤了六安之围,经天长、六合、九洑洲南渡回天京。

不料此时正值长江汛期,江面上浪涌如山,江水昼夜啮咬城岸,涛声汹涌不息。湘军水师早已设下伏兵,当太平军士卒走上临时扎好的竹筏开始过江时,湘军水师突然开炮猛轰。太平军的竹筏纷纷散架,士卒们纷纷落水淹死或被炮火打死。部对开始溃散,有人试图转身回岸,但更多的人则纷纷拥入茂密的芦苇丛中躲避。那芦苇深处实际上是个死亡之陷井,水深在一丈以上,前面的人马一蹴而溺很快北江水吞没了,后面的人不知所以,仍然纷至沓来。人群过于密集,湘军的炮弹不断的在这些惊慌失措的人群中爆炸。江面上到处都是太平军的死尸断臂。有些水性好的士卒挣扎着向对岸游去,争渡时被踩死、溺死、炮火打死的太平军不计其数。

回到南岸,李秀成清点人马,只剩下不足一万五千人了,原来的几十万大军全部灰飞烟灭了。李秀成长叹一声,也不好意思入天京城去见洪秀全,便带着残兵往丹阳一带而行。

湘军乘势又对太平军北岸要塞九洑洲发动猛攻,坚守此处要塞的太平军人人死战,最后全部战死成仁。曾国荃手下悍将肖孚泗等人又攻占天京东南秣陵关等地,天京城外只有钟山上的颠天堡、地堡城还牢牢掌握在太平军手中,北面的太平门、神策门还未合围,其余东、南、西三面都为湘军所得。但湘军也无力攻城,双方就开始耗了。

圆明园中的咸丰一看曾老九在磨洋工,便来找兰儿道:“这个曾老九像个老娘们儿,怎么这么磨叽,他是想围江宁围个十年八年、天长地久吗?”

兰儿听了,道:“这江宁城的城墙很高,的确也不好打,又有李秀成大军捣乱的,还是要耐心等待。”

咸丰却是个急性子,又道:“兵法有云兵贵神速,湘军这么耗下去,大清国库都进了湘军士卒的腰包,咱们就要去要饭了。那淮军如何?让李鸿章去打苏州,苏州总比江宁好打吧!据说苏州的男人都很娘,不男不女,会拿刀打仗吗?”

兰儿听了,附和道:“皇上讲的对,让淮军先取了苏州,李秀成就不崩溃了,成了丧家之犬,进退失据。”于是兰儿拟了一道圣旨让李鸿章攻打苏州,咸丰一看,盖了个玉玺章,让人去李鸿章处传旨了。

同类推荐
  • 青眸巫女

    青眸巫女

    凰星现,乾坤定,因果循环,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暴雨来临之前必是风平浪静一般,是天命所致?还是天命所归?身为巫族后人,我理应肩负重任,虽然我怀有巫族与生俱来的能力,可是要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单凭我一人之力又怎能成为救世之主实现太平盛世?异世空间,显然我的力量是薄弱的,尽管这样那也不应该把这么大的舆论强加给一个女子身上,难道就因为这个女子天生一双青色眼眸能知晓未来吗?青眸巫女,我巫神乐倒要看看我这个天生富有一双青眸又能预晓未来的巫女本事该有多大?
  • 五百六十一年

    五百六十一年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挥霍完了周王室的气数,当从出娘胎那一刻起就背负着苦难的寤生大肆征伐诸侯时,他没有想到,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开始了。当公子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时,他不会想到,此人会是日后辅佐自己称霸中原的一代贤相。当晋国公子重耳远走他乡时,他不会想到,十九年后他还会回到那个梦开始的地方。当秦穆公入足中原无望时,他不会想到,自己的使命原来在西方。当晋襄公延续着晋文公霸业的时候,他不会想到,上天只给了他七年的时间。当赵衰把赵盾从狄国接回来的时候,他不会想到,此举拉开了瓜分晋国的序幕。历史是没有声音的,但看历史的人却可以有声音。
  • 歪读三国

    歪读三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与所有学者进行争论
  • 杀到破晓

    杀到破晓

    背负着太多,遇到了太多,受过了太多,孤独?朋友?爱情?信任?成功&败?一切关于热血与不息的梦,泪会流,心会痛,但路仍要走······
  • 烽火之无限弹药

    烽火之无限弹药

    一个男孩穿越到了1937年,随即赠送了一个系统,这系统很变态。想要枪?要几万还是几十万,随意说。想要炮?可以。还能造东西?可不可以把8门巨炮合在一起,弄个加特林巨炮。可以,只要宿主不怕炸膛就行。
热门推荐
  • 梦中梦中梦

    梦中梦中梦

    kay是一名在校女高中生,某天她发现自己的视野中出现一个诡异的红点,在去医院检查无果后,她回到家中。从一场噩梦中醒来后,头痛欲裂的她挖掉了自己的左眼珠,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她的世界观开始崩塌,一切都不一样了……
  • 刃与心灵

    刃与心灵

    在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剑士,刺客,忍者,巫师,还有未知的黑暗势力,凶兽,妖,鬼,这一切,究竟会前往黎明,还是驶向混沌呢……………………
  • 汉末弄臣

    汉末弄臣

    穿越汉末三国,闻人杰摇身一变成了汉献帝身边弄臣。只不过这个弄臣很忙,正逢乱世,东奔西跑,为了保住汉献帝的江山,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终于……
  • 妾本猖狂:摄政王,请滚粗

    妾本猖狂:摄政王,请滚粗

    穿越前,她身为国际知名刑警,可以说是刑警界里的武器天才神枪手,样样武器在她的手中都能化腐朽为神奇;穿越后,她却成了将军府最丑最废柴的庶女,先帝一道乌龙赐婚让她成了摄政王的小妾。很好,他厌恶她,她也不待见他,那正好,他走他的阳关道,她过她的独木桥,从此互不相干。于是,她伸出爪子,对着某王爷便道:“王爷,写份休书,咱们和离吧!”只是,某王爷好像不太高兴啊?不对啊,她哪里说错了吗?他步步紧逼,她想尽法子逃跑,却次次被他围追堵截,最后她忍无可忍,咆哮道:“靠,轩辕擎宇,你到底想怎样?”他邪魅勾唇,“不想怎样,就想要你。”说话间,已经非常自觉地爬上了软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一位怀着梦想再战高考的少年,在最关键的时刻,却遇到了一位情投意合的女生,在学业与爱情不可兼得的时候,少年选择了后者,本以为这将换来的是一场浪漫的校园爱情,但最后却成了一场苦恋。
  • 欲成魔仙

    欲成魔仙

    一代无敌战神,因意外获得一件仙器星辰珠,却被神界众神围杀陨落,但不料意外重生。这一世柳风誓要再筑无敌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披荆斩棘,重回神界,手刃仇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坟人之鬼谈

    守坟人之鬼谈

    世人皆知坟有守坟人,却以为守坟人既是看坟之人,但两只却又显著之不同,守坟人,非有降鬼驱魔之能者不能胜任。而我,就是一个守坟人。
  • 特殊法师

    特殊法师

    1000年前的奥术帝国突然毁灭,中间出现了近两百年的历史空白,一个偶得奥术器材的法师学徒,走上了不一样的魔法之路。。
  • 仙诵

    仙诵

    一步一道清风缀,一步一绕情丝随。风欲静,而天不止,风醒之际,不过又是一个开始……“老天,承蒙昔年照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