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94500000008

第8章 世界军事

◎世界军衔制度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军队的建制上都实行军衔制度。在军衔等级的设置上,大都采用西欧式军衔体制。即以兵、军士、尉官、校官、将官、元帅为次序的分等设级的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军衔制分成两大类型:一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类型。苏联的军衔设置,以陆军为例,共分六等22级。其中兵分列兵、上等兵;军士分下士、中士、上土、大士;准尉分准尉、高级准尉;尉官分少尉、中尉、上尉、大尉;校官分少校、中校、上校;高级军官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兵种元帅、主帅,苏联元帅、大元帅等七级八衔。美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以陆军为例,共分六等25级。其中兵分三级,军士分七级,准尉分四级,尉官和校官各分三级,将官分五级。

◎世界十大名将

1.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1162~1227年),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到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中国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

2.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年),马其顿国王。自幼受过希腊文化的影响,少年时代起即随父出征,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不久,帝国就迅速瓦解。

3.恺撒

古罗马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作家,共和国末期的独裁者。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结成三头同盟,共同统治罗马共和国,史称“前三头”。以后几年间,他获得无限期的独裁权力,集执政官、独裁官等大权于一身,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独裁者。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反对派刺死。恺撒留下两部有历史价值的著作,即《高卢战记》、《内战札记》。

4.拿破仑

拿破仑一世皇帝(1804~1815年),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5.汉尼拔

汉尼拔·巴卡(公元前247~前182年),北非古国迦太基名将。终身与罗马为敌,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

6.贝利萨留

贝利萨留(约505~565年),拜占庭帝国统帅,生于色雷斯。早年任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侍卫。贝利萨留作战英勇,善于智取,巧于用兵,注意改进军队的战术和装备。他建立的新型骑兵身披护身铁甲,装备有日耳曼人的长矛和波斯人的弓箭,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被称为“铁甲军”。

7.苏莱曼一世

苏莱曼一世(1494~1566年),在血腥中打造出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1520~1566年在位)。而且苏莱曼在打天下扩疆土的同时,在文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8.孙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孙子“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孙子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安邦治国,发展军力,使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9.朱可夫

朱可夫(1896~1974年),苏联元帅、苏军著名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期间,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司令,多次参与制定战略计划,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曾代表苏军接受德军投降。著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

10.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1780~1830年),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参加过欧洲反法联盟对拿破仑的战争。历任骑兵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柏林军官学校校长等职,获少将军衔。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美国十大五星上将

陆军上将:约翰·约瑟夫·潘兴(1860~1948年)

陆军上将: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1880~1959年)

陆军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964年)

陆军上将: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969年)

空军上将:亨利·哈利·阿诺德(1886~1950年)

海军上将:威廉·丹尼尔·莱希(1875~1959年)

海军上将:欧内斯特·约瑟夫·金(1878~1956年)

海军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1966年)

海军上将: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1882~1959年)

陆军上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1893~1981年)

◎美国为何没有“元帅”

“元帅”是众多国家军队中具有很大权力和很高荣誉的军衔,但美国却没有“元帅”一衔。在美国历史上只有两人获得过元帅的特别军衔。一个是开国元勋华盛顿,一个是“黑人老头杰克”(即潘兴将军)。后来美国《公法》第415条规定,潘兴将军逝世后,即停止使用这个特别军衔。自此后,美国军队的最高军衔只是“五星上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同盟国之间的军衔等级相统一,便于区分盟军联合作战的指挥关系,美国国会又决定在战争期间实行“元帅”制。不过当国会审议这一议案时,细心的人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元帅”一词的英文是MARSHAL。而当时身为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的姓氏英文拼写恰好与此相同。这样一来,无疑会造成一定的误解。所以,设立“元帅”军衔的议案也就没有获得通过。由于这个缘故,使得赫赫有名的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等没有获得“元帅”的殊荣,他们只被授予“五星上将”的军衔。于是,“五星上将”军衔就成为美军中的最高军衔了。

◎军礼的演变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礼,其由来有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英国军队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自为有功的将士颁奖。当时,为了维护女王的尊严,特别规定将士领奖时,要用手遮蔽眼部,以免平视甚至俯视女王。这一动作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军礼。

另一种传说,严肃的军礼来自中古情场。中世纪时,武士要得到公主,就免不了要在公主面前刀光剑影一番。比武之前,武士们必须列队在公主的宝座前走过。为了示意自己被公主的美丽所晕眩,都将手举起盖在眼前。渐渐地,这个动作演变成了当今的军礼。

◎礼炮的由来

鸣放礼炮,是国际惯用的外交礼节。

它最早起源于军舰。当一个国家的军舰进入另一个国家的港口时,自动鸣放空炮,表示没有敌意。后来根据各国海军的规则和国际规定,来航的外国军舰要悬挂入港地的国旗,入港地的军官要向来航军舰发射礼炮还礼。从前的军舰排水量小,舰上的装备最多不超过七门,而且是前膛炮,只能一门一门地放,等七门炮放完时,对方港口上的炮台就以三倍之礼炮予以欢迎。久而久之,这21响礼炮,便成了国际通例。

◎肩章的由来

肩章最早是古代侠客义士用来保护双肩的金属板片,后来,肩章在法国军队中成为戴在肩上作为区别军官与士兵的记号。

1763年,俄国军队把肩章戴在男式长衣的左肩上,作为隶属于某一团队的识别记号,同时还是一种用来绊住子弹带绳的装备。

从1810年以后,各种肩章便逐渐固定下来,成了区别军衔高低和军兵种的符号。

◎海军陆战队

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480年,雅典人在每条战船上配置20名“海上士兵”,与波斯人作战。后来,罗马人也在大型战船上配置“舰队士兵”,这是海军陆战队的雏形。

1775年,美国建立了正规化的海军陆战队,主要任务是执行强击登陆和保卫海滩的两栖突击,属海军部管辖。1949年,美国开始派海军陆战队队员担任驻外使领馆警卫任务,他们穿着笔挺的蓝色制服,被称为“蓝衣大使”。在美军建立海军陆战队前后,许多欧美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这种两栖作战部队。

◎空降兵

空降兵是现代化战争中进行空中机动和空降作战的一个兵种,是配合正面进攻部队高速度、大纵深向前推进的重要力量。

空降兵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是在1927年。苏联巴士马赤土匪发动叛乱,苏军在中亚细亚使用空降兵予以镇压并获成功。1930年,苏军空降兵部队正式成立。此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也都相继组建了空降兵。

◎师、旅、团、营

师的名称来自法国,1873年法国军队首先创立师,当时每个师下属两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和两个炮兵连。

旅的名称也来自法语。原意是“一支战斗队”。16世纪瑞典王国固定了旅的编制,俄国彼得大帝在军事改革时最先在步兵和骑兵队里启用了旅的编制。

团的名称来自俄语。14世纪以前,团是俄国部队的总称,后来渐渐演变成军队下属的一个战斗队,组建正规军时,团便有了固定的编制,并为各国仿用。

营的名称来自英语,原意是“小或者少”。14~15世纪时,营被称做方块队,并没有固定编制。彼得大帝军事改革时,在俄国组建了营,并规定营下属有3~4个连。后来随着俄军与法军作战,营的编制也为欧洲各国启用。

◎特种部队

1940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法西斯占领荷兰和比利时,侵入法国,击败了英法联军。为了抵抗法西斯的侵略,英国于1940年6月10日,由陆军参谋长的副官达托莱·克拉克受命组建了一支专门执行特种任务的部队,称为“豹部队”,并命名为“哥曼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在战争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此后,特种部队引起各国的重视,纷纷建立各自的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主要活动在主战场之外,进行山地战、丛林战、滑雪战、游击战和其他特殊条件下的特殊专门战斗。它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秘密侦察、扰乱敌后、破坏设施、从事心理战和暗杀活动等。特种部队的士兵要求具有在特殊的超出常人所能忍受的野战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

◎绿色军装

今天,世界上的军装大多数是绿色的。军装采用绿色是从实战中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19世纪末,英国发动了对南非的侵略战争——英布战争。英国人遭受到了南非布尔人的顽强抵抗。身穿红色军装的英军,在南非的森林里和热带草原的绿色背景中,格外显眼,因而行动极易暴露,布尔人却把自己的服装和枪炮涂成草绿色,利用密草丛林的绿色背景作掩护,这样一来,布尔人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英军,突然发起攻击,打得英军措手不及,而英军想打却找不到目标,这场战争,英军死伤9万人多,以惨败告终。

英军在南非的教训,很快被许多国家的军队所汲取。这样,世界上的军队虽然服装形式差别很大,但在颜色上却逐渐在绿色基调上统一起来。

◎迷彩伪装军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绿色的“网”式伪装军服。随着战场侦察能力的大大提高,这种单一的保护色迷彩只能在绿色植被的条件下使用,不能适用于各种环境。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军队最先从单色迷彩发展到多色迷彩,设计了一种三色迷彩伪装军服,不久美英等国的参战部队也先后装备了四色迷彩伪装军服。这种迷彩服用三四种颜色的染料将军服染上不定型的斑点,成为图案奇特的花衣,与色彩斑斓的自然环境大体吻合,融为一体,使敌人很难发现和识别。

大战后,人们研制出了光变色涂料,用于伪装军服及其武器装备,使其不仅能对付可见光侦察,而且具有反红外、微光和热成像侦察的性能。

◎密码

据史料记载,密码最早产生于希腊。公元前404年,斯巴达国(今希腊)北路军司令莱山得在征服雅典之后,本国的信使赶到,献上了一条皮带,上面有文字,通报了敌将断其归路的企图。莱山于是率师轻装脱离了险境。

到了公元4世纪,希腊出现了隐蔽书信内容的初级密码。

公元8世纪古罗马教徒为传播新教,创造了“圣经密码”。

1200年,罗马教皇政府和意大利政府开始有系统地使用密码术。至19世纪,出现了无线电密码通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密码通信己十分普遍,许多国家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研制和完备密码,侦察破译对方密码的机关。

◎手枪

14世纪的欧洲出现了最早的手枪,是一种单手发射的手持火枪。15世纪,出现了更先进的火绳手枪,但随后就被燧石手枪所取代。19世纪出现击发手枪后,1835年,美国人发明了左轮手枪,取得了英国专利。这种手枪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转轮手枪。

19世纪50年代,转轮手枪改用了双动击发发射机构,并逐渐改用定装式枪弹。19世纪末,自动手枪出现了,1892年奥地利首先制作出8毫米舍恩伯手枪,1892年德国又制造出7.65毫米的博查特手枪,1896年又在德国制造出了7.63毫米的毛瑟手枪。从此以后,手枪的研制异常活跃,并涌现出很多型号。

◎步枪

自从火器出现以后,各种后膛枪的发明不断出现。

苏格兰牧师福赛思发明了撞击引爆和铜雷管;一个叫鲍利的瑞士工程师发明了一种独立的弹药筒。不久,鲍利手下工作的一个普鲁士军械工人冯·德雷泽发明了长撞针。他把自己造的枪称为“针枪”。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柄式步枪成了标准设计。它的初速高,射程为2000至3000码,每分钟能发射10发子弹。这种步枪,至今还是广泛使用的步兵武器。

◎机关枪

陆军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武器装备。由英国人海勒姆·马克沁发明。他首先改变了供弹方式,造出一条长的弹带,并于1884年试验成功。不久,英、美等国相继装备了机关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在西线战斗中,德国人的机枪给联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认识到机枪的重要性,机枪更得到了迅速的改进。

◎自动枪

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克里斯托夫·斯潘塞发明了斯潘塞连发枪。它是在枪托里开一个洞,直通弹膛,子弹从枪托洞里一个接一个装进去,靠弹簧的力量向前送弹。这种连发方式虽然也是靠手动操作,但连续供弹的原理却给人以很大的启示。这种连发枪得到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的高度评价,指令用它装备北军,它的威力在战斗中发挥得很充分。

然而,真正的自动枪,是美国工程师马克沁完成的。马克沁利用了火药发火时,气体使枪管后座的能量,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于1883年设计了第一支自动枪。根据马克沁枪的原理,自动手枪、自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相继问世。

◎冲锋枪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人列维里设计了发射9毫米手枪弹的维拉·派洛沙双管自动枪。但这种枪精度很差,不适于单兵使用。

1918年,德国人施迈塞尔设计出9毫米MP18冲锋枪,具有猛烈的火力,较适合单兵使用,其改进型MP181式当年便装备了德国陆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同型号的冲锋枪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大量使用。大战后期,出现了自动枪械。它具有冲锋枪的密集火力和近于步枪的杀伤威力。这种枪在中国被称为冲锋枪。

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些国家研制了微型冲锋枪,例如美国的英格拉姆M10冲锋枪,中国的79式7.62毫米冲锋枪等。由于它更加短小轻便,使用灵活,更适于特种部队装备使用。

◎火箭筒

火箭筒主要用于攻击坦克,是反坦克武器的主要种类。火箭筒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美国装备的60毫米Ml式火箭型火箭筒。另一种是1943年德国装备的“铁拳”无坐力炮型火箭筒。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火箭筒得到了广泛使用。出现了测距、瞄准、计算提前量三合一的瞄准具。

◎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设计师受到澳大利亚的一种试验模型车的启发,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坦克。

坦克刚刚来到世界时,外形笨拙丑陋,每小时只能行走两三千米,最快时速也不过6千米。人们看到这个由几组部件拼成的“钢铁怪物”,很像只大木箱子,于是便半开玩笑地把它称作“水柜”(Tank)。

从此“Tank”这个古怪的名字沿袭下来,在我国被音译为“坦克”。

◎航空母舰

最早的航空母舰是英国人用运煤船改装成的,叫“百眼巨人”号。

1910年11月,在美国“伯明翰”号巡洋舰上,安装了一个临时的甲板,一架“寇蒂斯”双翼机第一次在军舰上起飞。

1917年6月,世界上第一艘有现代化装备的航空母舰“皇家愤怒”号(排水量为1.91万吨)下水。1922年11月,最早设计建造成航空母舰的日本的“保昭”号下水,装备有21架飞机。目前,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是1975年建造的美国海军的尼米兹号(排水量为9.51万吨),是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舰上机库可容纳100架飞机。

◎鱼雷

1866年,英国工程师怀特黑德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鱼雷,其直径为0.35米,长为3.58米,重达136千克,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活塞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航速达6节,航程为640米。最早把鱼雷用于实战的是俄国人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航空母舰达15艘之多。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中,英国潜艇用鱼雷击沉了阿军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潜艇

两千三百多年前,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想去海底探索奇妙的世界。便命能工巧匠为他做一个用绳子拉着,可以沉落海底的不透水圆桶。他站在桶内,通过透明的玻璃小窗口,尽情观赏海底奇观。这是世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潜水工具。

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德雷贝尔在英国建造了一艘水船,船体由木框架外包牛皮构成,船内装有羊皮囊,向囊内注水船就潜入水下3~5米的深度。把囊内水排出船外,船便浮出水面。通过划动伸出舷侧的桨叶使船前进。这种潜水船被认为是潜艇的雏形。

179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建造了一艘装置鱼雷的潜艇,这艘潜艇被认为是第一艘名副其实的军事潜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海军国家共拥有潜艇260多艘,战争期间又增加640余艘。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潜艇即投入了海战。潜艇共击沉战斗舰艇192艘,使用潜艇攻击海洋交通线上的运输船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战果,仅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运输船即达1300余万吨。同时。反潜战也开始被人们所重视,战争期间共损失潜艇260余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广泛使用了潜艇,其战斗活动几乎遍及各大洋。共击沉运输船2000余万吨;击沉大、中型水面战舰174艘。战争期间共损失潜艇1123艘。

大战后,各主要海军国家十分重视新型潜艇的研究和建造,将核动力和战略导弹武器运用在潜艇上,使潜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驱逐舰

1893年,在英国造船技师亚罗的建议下,英国建造了“哈沃克”号鱼雷驱逐舰和“霍尔特”号鱼雷艇驱逐舰,长54.8米,宽5.48水,排水量840吨,航速27节,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驱逐舰。这种军舰战斗力强、速度快、能对付鱼雷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俄、法、美等国共建造了近600搜驱逐舰,20世纪50年代,出现导弹驱逐舰。60年代,各国又将反潜直升机装上了驱逐舰,随后各国又将以导弹为主的武器系统装备在驱逐舰上。70年代以来,驱逐舰多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续航力相应增大。

◎护卫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封锁军事基地、港口,破坏海上交通线对协约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英、法、俄、美等国为此先后建造了护卫舰。最初称为护航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护卫舰在海战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交战双方都有大量的护卫舰参战。

以后,护卫舰还广泛用于海上侦察、警戒、巡逻、布雷、支援登陆和保障陆军濒海翼侧等。

◎天地往返穿梭器——航天飞机

1969年4月,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和可多次使用的三个部分组成。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创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由747飞机驮着进行了机载试验。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8月12日,载人在飞机上飞行试验圆满完成。又经过四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陆续进行过航天飞机的开发,但只有美国与前苏联实际成功发射并回收过这种交通工具。以后由于苏联解体,相关的设备由哈萨克接收后,受限于没有足够经费维持运作使得整个太空计划停摆,因此目前全世界仅有美国的航天飞机机队可以实际使用并执行任务。

◎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地

肯尼迪航天中心 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成立于1962年7月,是美国宇航局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

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 位于美国西部洛杉矶北面的西海岸,成立于1964年5月,是美国最重要的军用航天发射基地,主要用于战略导弹武器试验、武器系统作战试验和发射各种军用卫星、极地卫星等,航天发射次数居全美之首。

拜克努尔发射地 位于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市西南288公里处,建于1955年,是前苏联最大的导弹和各种航天飞行器发射场地。

普列谢茨克基地 位于俄罗斯白海以南300公里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建于1957年,主要用于发射大倾角的侦察、电子情报、导弹预警、通信、气象和雷达校准卫星,是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发射次数占全世界总数一半以上。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位于我国甘肃省酒泉以北的戈壁滩上,建于1958年,是利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大倾角、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的主要基地。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位于我国四川省西昌市西北65公里的幽深峡谷中,建于1983年,专门用于发射地球静止卫星。

种子岛航天中心 位于日本本土最南部种子岛南端,建于1974年,主要用于发射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库鲁发射场 位于南美洲北部法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地区,建成于1971年,是目前法国唯一的航天发射场所,也是欧空局(ESA)开展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

圣马科发射场 位于肯尼亚福莫萨湾海岸约5公里的海上,正式启用于1967年,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航天发射场,曾多次用美国的“侦察兵”火箭发射小型航天飞行器。

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 位于印度南部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正式使用于1977年,是印度的导弹试验和卫星发射场。

◎原子弹

利用铀-235或钚-239等原子核裂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这就是原子弹。

原子弹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迅速应用到军事上的一个突出的例子。从1939年发现核裂变现象到1945年美国制成原子弹,只花了六年时间。

1939年8月,流亡到美国的西拉德、特勒、费米等科学家,请爱因斯坦出面,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要求美国务必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罗斯福经过权衡,终于签署了关于试制原子弹的命令。到1945年造出了三颗,一颗用于试验,两颗投在日本,1945年8月6日一颗投到广岛的原子弹,代号为“小男孩”,重约4.1吨,威力不到20000吨TNT当量。同年8月9日投到长崎的原子弹,代号为“胖子”,重达4.5吨,威力约20000吨TNT当量。

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是:苏联——1949年8月29日;英国——1952年10月3日;法国——1960年2月13日;中国——1964年10月16日;印度——1974年5月18日。

自1945年以来,原子弹的技术不断发展,体积、重量显著减小,战术技术性能日益提高。此外,提高原子弹的突防和生存能力以及安全性能,也日益受到重视。

◎导弹

导弹是“导向性飞弹”的简称,是一种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或追踪目标动向的飞行武器。弹头装普通炸药的,为“常规导弹”;核装药的,为“核导弹”。按飞行方式分,有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按作战任务的性质分,有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按发射点和目标分,有地地导弹、地空导弹、空地导弹和空空导弹以及潜地导弹、岸舰导弹等;按攻击的兵器目标分,有反坦克导弹、反雷达导弹、反弹道导弹导弹等。还可按射程远近及推进剂的性质等分为不同类型。具有射程远、速度快、精度高、杀伤破坏性大等特点。导弹起源于“二战”时德国的V-2飞弹。由于德国寄希望于秘密武器制胜,所以早在“二战”前的1932年起,德国就开始秘密研制战略性导弹,并于1942年10月3日下午4时成功地发射试验性的对地导弹,但这种导弹无法实际运用。1944年,德国制造V-1诱导飞弹。V-1飞弹的外形像无人驾驶飞机,由弹内磁性罗盘和一种特制装置操纵,以冲压式喷气发动机作动力,用发射架发射,射程241千米,航速每小时达563千米。1944年9月,德国纳粹又向英国发射人类战争史上第一颗战略导弹V-2飞弹,给英国以巨大心理威慑。它是现在的远程导弹和宇宙火箭的先驱。

德国战败,美国和苏联获取了德国的材料和科学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宇宙火箭和战略导弹,并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制导弹。经过20多年的努力,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1982年10月成功地发射了潜地导弹,中国已经研制并装备了不同类型的中远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及其他多种类型的战术导弹。导弹的使用,使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增大,规模和范围扩大,进程加快,从而改变了过去常规战争的时空观念,给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导弹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集成,它的发展既依赖于科学与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而导弹技术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常见的几种核武器

原子弹:它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污染和电磁脉冲起到了杀伤破坏作用。

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产生强烈爆炸的核武器,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甚至上千倍。

中子弹:又称弱冲击波强辐射工弹。它在爆炸时能放出大量置人于死地的中子,并使冲击波等的作用大大缩小。在战场上,中子弹只杀伤人员等有生目标,而不摧毁建筑物、技术装备等设备,“对人不对物”是它的一大特点。

电磁脉冲弹: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它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子战”中将会大显身手。

伽玛射线弹:它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性污染,迫使敌人离开。所以它比氢弹、中子弹更高级,更有威慑力。

感生辐射弹:是一种加强放射性污染的核武器,主要利用中子产生感生放射性物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上造成放射性沾染,达到阻碍敌军和杀伤敌军的目的。

冲击波弹:它是一种小型氢弹,采用了慢化吸收中子技术,减少了中子活化削弱辐射的作用,其爆炸后,部队可迅速进入爆炸区投入战斗。

◎细菌武器

据史料记载,1347年,围攻意大利热那亚要塞的鞑靼人,曾把自己队伍中死于鼠疫的尸体投入要塞,从而把鼠疫传染给防守人员;1763年,英国进攻加拿大时,曾把带有天花病毒的衣物,送给居住在加拿大的印第安人领袖,结果使天花病在印第安人中广泛流行,削减了印第安人的战斗力。这些都可以看作细菌武器的雏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首先研制成功并使用了当时称为细菌武器的生物武器。由此揭开了竞相研制和使用该武器的序幕。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美国在朝鲜战争中,都曾使用了生物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违反国际公约,漠视舆论谴责,仍继续研究和生产新的生物武器。

正是由于该种武器具有极其残绝人类的作用,联合国于1972年12月通过了《禁止细菌(生物)和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贮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简称《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并于1972年在苏、美、英三国首都开放签署。但一些国家违犯公约原则,仍在继续研制生物武器并装备部队。因此许多国家军队都重视反生物战的训练,强调在平时做好反生物战的准备。

同类推荐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起名高手

    起名高手

    本书重点讲解了作者五维全息起名法,提供了人物起名、改名、签名实例,介绍了姓名吉祥文化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国名人起名、改名缘由,论述了姓名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 小窗幽记(中)

    小窗幽记(中)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思想课堂-经济笔记

    思想课堂-经济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茶席窥美

    茶席窥美

    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将茶席历史、茶席构成、茶席美学、茶席的插花等,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书客观严谨,翔实耐读,并由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老师倾情作序推荐。本书最大的创新是在于对茶席美学意蕴的阐发,这是此前一些茶席类书籍的弱项;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由形而下之器、艺而入形而上之道、美,道器不离,艺美相即。
热门推荐
  • 命格八部

    命格八部

    他本是一代天骄,为解救被困的生死兄弟,转世拿回命格盘与荒芜神祖之血,捅破宇宙,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痞子总裁有约,约么

    痞子总裁有约,约么

    什么?国内顶级服装设计师是个女人?什么?这个女人还很年轻漂亮?什么?她不见任何男人?她是尼姑么?作为颜氏企业第一贵公子颜家豪发誓要拿下这个傲慢无礼的女人!
  • 我在梦中做大侠

    我在梦中做大侠

    每当做梦,聂蓝便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探绝世武学,品非凡人生,行侠义之事,撩古装妹子……两个世界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醒,可做亿万富豪!梦,可当武林盟主!聂蓝的传奇人生,从病毒开始……
  • 我家有只大魔王

    我家有只大魔王

    他,出生就权势滔天,富可敌国。安静的时候很危险,暴躁的时候更危险!他,只有一个概念,我即世界,所有的事物都要按照他的意志转移,包括林笑笑,并且天经地义。十年后——林笑笑对男神下药不成,反被大魔王一口吃掉。大魔王意犹未尽:“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最好的证明,就是亲她,上她!”林笑笑:“什么……”大魔王:“你想让我亲你,占有你吗?”——林震轩喜欢林笑笑,却只有林笑笑不知道。
  • 一念孤城入心间

    一念孤城入心间

    如果你负责不了我的未来就请你不要耽误我的现在我曾将百分之两百的爱给你换来的是亿万的心碎她们都说我单纯现在才知道我是真蠢我不恨你因为我不想为难自己但我不会原谅你我要你这一辈子都活在愧疚之中
  • 笑忘春

    笑忘春

    青春,我们笑,我们闹,可是却很少有时间去记录青春的事。时至今日,你是否还记得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年,是如何在青春中挥洒自己的青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萝莉爱上霸道校草

    萝莉爱上霸道校草

    她一次次的对自己说,我不能回到以前了,对于以前的记忆她只记得一点,只有一些模糊的记忆,当她转来这所学校时,在一次次的邂逅中,与他擦出了火花。他们浑然不知的,这背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重获记忆的她,能挽回他吗?双生花一蒂双花,同时开放,一朵必须不断吸取另一朵的精魂,否则两朵都会败落。因此,其中一朵必须湮灭,以换取另一朵的生存。双生的花朵,会一起摇曳一起旋转。但是,最后却只会一朵生长,一朵枯萎。
  • 酒吧之花

    酒吧之花

    在白天的时光里,东京呈现给世人的是一幅机械般严谨甚至刻板的画面。而在夜晚,这座城市就变成了一个逃避现实的浮华世界,所有的上班族都会给自己找一个享乐之处。尽管是被日本的语言和文化吸引而来到日本,美国女孩丽亚·雅各布森却发现自己很难适应这里组织严格的社会。在被她所任职的学校解职之后,她成为了东京一家高级俱乐部的陪酒女郎。在这里,她把自己变成了那些中年客户的玩偶,每天的工作就是赞美、奉承、假装投入到虚拟的亲密关系当中去。她迷失在酒精与浮世之中,却难以从酒吧女郎——艺伎传统的现代产物——这份工作中自我解脱,直到两年之后,丽亚回到美国继续自己东亚研究的学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