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5600000015

第15章 人性亲情的和谐美(2)

孝的基本含义是养与敬:养偏重于物质和事功方面,敬则偏重于精神与心理方面,而它们的核心则是内心的爱。孝,还常表述为“孝敬”和“孝顺”这两个连用词。孝敬和孝顺,也体现在精神心理和物质事功两方面。传统孝道的精华还在于,在要求孝敬和孝顺的同时也讲是非原则,并非无条件的、绝对的敬顺和盲从,并非提倡“愚忠愚孝”。《孝经》中孔子回答曾子“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时说:“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就是说,子从父之令,必须合乎义。如不义,则应争。父若不义,君若无道,免于子应争,臣应争,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这样才能使父君免于无义无道,失其家和国,这才是真正的爱父爱君,为家国好。这就是说,如果父母所为合乎义理,则应敬顺服从;不合义理,则要争。当然,这个“争”,不是凶残斗争、恶意争执,而是善意的诤言、商讨和规劝。即使拼死相争,也是为了义利的善意帮助。道理要争,话要说明,但态度要好,仍要出于爱心。

孔子对于孝道中的“无违”也曾作过解释:“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问:‘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孔子说“无违”是指不违背周礼对善事父母的要求,也包括无违父母在生与死时的人性要求。对父母不对的地方,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孔子认为应该坚持再三地谏诤劝告。如果父母仍然不听从劝谏,则应仍然尊敬父母,“无违”周礼所定的要尊敬父母的要求,再耐心劝谏,劳而不怨。显然,他并不是说要“无违”父母不对的地方。这还可从另一段话得到证明:“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诗》云:孝子不匮。”子女永远不会匮乏对父母的尊爱之心和微谏不倦的态度。在孔子看来,孝是从属于仁的,仁是最高原则。孔子还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这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说法是一致的。师是最应尊重的,但在仁义原则面前,对师都可不让,那么对父母的不合仁义之事,当然也应是不让的,必须坚持尊敬的态度,耐心地再三劝谏,而决不能盲目服从。

后来在演变中,有些人走极端,把孝敬、孝顺发展到无条件的盲从,把等级权威强化到不合人情的地步,使孝道离开了原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的根本,则是其流弊,而非其初衷。例如,朱熹说:“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后来再恶性发展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不讲道理、无条件服从、生死予夺的观念,是绝对错误的。

传统孝道还有一个十分可贵的精华,就是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和基础出发,将其可贵的基础和核心观念“泛爱众而亲仁”的博爱思想,推而广之:不独孝其父母,而且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孝以仁为本:“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见,“孝”可以而且应该推广到博爱。

孔子不满足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他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当时,孔子当然还不可能懂得需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先进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使物质产品极大地丰富,并使道德精神极大地提高,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发展到按需分配,才能完全消除人性的“异化”,达到人本和自然的高度结合也就是最高的“天人合一”,使人类得到全面自由幸福发展。孔子还不知道实现世界大同的科学途径。他的理想带有“空想”的性质,但他从“各亲其亲”的“天下为家”提升到“不独亲其亲”的“天下为公”的理想,在两千多年前,真是十分伟大而崇高的思想,至今还是能给我们启示和鼓舞,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精华,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要建设、发展、提倡新时代的孝道文化,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中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到“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等思想的精华,并批判其糟粕,扬弃一些过时了的部分。例如:“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办喜事,要“二拜高堂”地磕头;父母逝世后,为官者要辞官归里,带守孝三年;平时,要早请示,晚汇报。我们今天有报效社会和国家,为人类谋幸福的理想,已经淡化“光宗耀祖”、“光耀门庭”、为一姓一家“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孝道观念。我们还要完善和发展新时代孝道文化。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也不只是儒家提倡孝道以仁爱为本的思想。佛家在宗教宣传中也贯穿了孝道观念。例如著名的川剧目连戏《刘氏四娘》颂扬刘青堤这位为挽救生命垂危的儿子,不惜杀犬开荤,甘愿下地狱受苦的伟大母亲。此剧通过出嫁、相夫、生子、请巫、求医、捉鬼、送神等民俗表演,体现了亲子之爱的民俗民风,其主旨在于劝善行孝,提倡孝道的民俗。戏曲《目连救母》、《玉蜻蜓》等更是直接提倡了民俗中的孝道。

道家老、庄也主张人和人和睦亲爱,要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例如,老子主张毋妄为,毋违反人的自然亲爱的关系。他反对需要讲仁义去改良的“大道废”,反对勾心斗角权谋智慧的“大伪”,反对需要讲“孝慈”去改良的“六亲不和”,反对需要呼喊忠臣去挽救的“国家昏乱”。他不是真反对孝慈,而是从根本上就反对“大道废”、“大伪”、“六亲不和”和“国家昏乱”,他认为这些都违背了自然的人性、人情。老子说“道生之,德蓄之”,人要奉持三宝,其“一曰慈”。可见,他是主张六亲和睦亲爱、出自本性的“孝慈”的。

庄子也说:“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他认为子女敬爱父母,出于天性人情,不可能从内心里根本解除的。他认为真正出自内心的爱,才真实可贵:“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要让父母在任何地方都安适快活,这才是最孝。可见,老、庄主张人亲应有合乎自我本性的和美孝慈,与孔子主张孝以仁爱为本的思想是殊途同归的。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符合真实自然人性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他所乐之民俗中,就包括亲人之间的自我本性真实的孝慈。庄子说“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嘘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在小范围困境中相互体贴友爱帮助,不若在江湖中虽然相忘,但却都有自由富裕的生活,这能启发我们去追求社会化的人际关系,创造更广泛的友爱孝慈的社会环境。这与儒家追求“不独亲其亲”的大同社会的理想,也是相通的,都能吸纳到现代孝道文化中,给予新的理解和发展。

由于儒、佛、道三家都提倡孝道,统治者也提倡,所以,孝道观念深入渗透到民俗中,各地有孝子祠。元代郭居敬依据古代德孝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广泛流传于民间,其中有些糟粕需要批判,但其中贯穿的孝亲精神仍值得借鉴。中国民俗中有很多谚语,如“百善孝为先”,“求忠臣于孝门”,“人之行,莫大于孝”,都遵循了孔子“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观念,使孝成为中华文化的原生核心观念和首要德行。中国有很多乡镇以倡导孝道著名,例如四川的德阳孝泉镇就是著名一例。“二十四孝”中的“一门三孝”的姜诗、庞三春、安安不辞寒暑路远,排水,送米,奉养慈亲,感动上天,因而出现姜公堰的故事,虽有神话色彩,却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孝道在此地蔚然成风,这里每年都评选孝子孝媳、好婆婆,使尊老爱幼的民俗美德不断发扬光大。此处还有东汉末年敕封的姜公祠、三孝园、姜公坟等名胜古迹。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到初九,还有传统的“上九会”。从2000年起,德阳每年举办“孝文化旅游节”,传播新时代孝道文化观念和形成新的民俗,使德阳成为全国一个重要的孝文化基地。

将家庭的孝道,推广到社会上,形成敬老博爱的民俗,这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传统。社会化的敬老爱老风气也影响到当时官方去采取很多优待老人的措施。例如,在节日给老人送衣食钱帛,请老人赴宴,给老人以尊荣的虚衔等等。在今天,我们社会上也有很多尊老敬老的新民俗,有敬老院、善老院不断改善、提高质量的措施。现在很多城市发放老年优待证,让老人免费游公园,乘公交车等等。随着新时代孝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尊老敬老的设施与内容形式将不断改善和提高,从而使新时代孝道文化日益丰富,进而推广到全社会、全人类,实现人类相互关爱的和谐美,创造出日新月异的局面,使人类社会日益幸福美满!

(王世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同类推荐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秋风吹不尽

    秋风吹不尽

    本书是萧默作为建筑艺术专业之外的一个文章选集,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如常书鸿、高尔泰等著名人物)的真实记录。1963年,作者由梁思成先生促成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敦煌不仅赐予作者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练。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

    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

    中国古代藏书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源,文化积淀相当深厚。私人藏书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世态人情,而且对文化教育、学术传播、图书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书稿以近代著名学者伦明所著的《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一书为视角,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透过该书来审视近代藏书较之传统藏书之自由与开放性,探讨藏书与学术发展、社会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以及近代地域藏书的发展趋势与地方特色,从而推动和深化中国近代藏书思想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带三只眼看国人

    带三只眼看国人

    《带三只眼看国人》作者以省为划分标准,对各个省的文化,人文,性格,习俗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述与批判,既有对该地的介绍褒扬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其在历史,性格,文化,习俗上的不足,全面地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各个省市的热爱和期望,本书针对多年前作者引起轩然大波的《丑陋地理志》进行反省,是作者的一部"忏悔"之作,内容上更丰富,更客观,弘扬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书生不得随身录

    书生不得随身录

    这是我的随身笔录,里面是我曾经以及至今写的一些短篇小文以及诗词歌赋,以古言为主。悲凉调,也不知可否有人喜欢
  • 妖火血书

    妖火血书

    九尾灵狐一族九条尾巴九条命,虽然因此子嗣较少,但也因此避免了被那场战争灭绝,成为活下来为数不多的上古神兽之一。九尾灵狐一族素来都九条尾巴,然而有一只,可能是老天没注意,就给了一条尾巴,被族人各种嫌弃。然而当事人…不狐丝毫不在意,将值钱的东西划了划了卷了铺盖摇着那条尾巴就走人了,找了个山,占山为王,胡作非为“为祸一方”。一次没hou住,被人抄家伙给灭了…嗯灭了。可能是老天不好意思让她就这么挂了,重生到了一个女娃娃身上,且看她如何为非作歹啊不驱妖灭鬼,拯救苍生。
  • 最强作死升级系统

    最强作死升级系统

    【更新时间变更为每天晚上八点左右】别人的系统打怪升级,楚牧歌的系统作死升级。经脉堵塞,丹田被废?没有关系,只要作死就能升级。“恕我直言,在座的诸位天骄都是菜鸡!”“依我看来,什么神皇魔帝?狗屁不如!”“亲爱的女帝陛下,我决定了,就由你来给我暖床!”装最牛的逼,作最大的死,不作死的人生,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吊打万界天骄,横扫诸天神魔,楚牧歌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 全球竞

    全球竞

    2020年,天降奇缘,全球进入异界,修仙访道,争求长生之机。明星、商贾、权贵、百姓,各出手段,一路跌跌撞撞,是谁一世称尊……是谁俯瞰风云……是谁问道众生。
  • 龙王传说之归零之后

    龙王传说之归零之后

    归零计划告终万年,神界遭遇时空乱流,传灵塔效仿武魂殿,圣灵教覆灭史莱克,深渊位面降临斗罗,魂导科技飞速发展,无数魂兽濒临灭绝,我,云零,在此发誓,从现在起,开始改变这一切,就从……帮岳父带娃开始!
  • 空绕风城忆晚晴

    空绕风城忆晚晴

    10年前,花染的风城,年少的他们,有一段不能离弃的美好,而命运却将这段记忆化为风尘。她,琴艺无双,命格奇特,本该早逝,因前人福报沉入水底,从此记忆全逝,变为哑女。他,身负天命,错失机缘,本该陪葬,因天降异像幸存于世,从此性情大变,虽有记忆,但空无佳人。10年后,她辗转流离,又来到了这座因果羁绊的城,遇到与幻境中无数个他。一段充满阴谋与悬念的乱世角逐,她的新仇旧恨何去何从,且看错过与被爱的彷徨,恩怨交织的众人如何谱写一段千古孽缘!
  • 史上最强岳父

    史上最强岳父

    奶爸在修真界的带娃日常!林郎带着女儿穿越了,还获得了金手指!奶爸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在发现女儿拥有了《体质无限升级系统》之后,林郎操碎了心。“爸爸,隔壁家的哥哥给我糖吃,他说长大以后要娶我!”“爸爸,隔壁阿姨说我长得可爱,要给我找个玩伴!”“爸爸,隔壁叔叔说我有修炼天赋,要送我到宗门去修真!”“爸爸,宗主说我天资罕见,要我和少宗主一起修炼。”“爸爸,有好多人送我天材地宝,他们都说要娶我!”“女儿乖,爸爸这就去找他们聊聊!”众少年天才:“岳父在上,请受小婿一拜!”林郎:“都给我滚,想娶我我女儿,先问问我手上的五十米大刀答不答应!”至此,为了女儿不被别人骗走、抢走,林郎用《强化增幅系统》将自己给武装到了牙齿。林郎:我女儿这么可爱,怎么可能会让你们给抢走!
  • 觉醒双煞

    觉醒双煞

    一尊天外飞来的神像,打破了以往的平静,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组织都随着兴起,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 某中二少年的日常

    某中二少年的日常

    本书讲的是一个想要守护什么东西的中二少年的故事。至于这个中二少年想要守护的东西,是初心?尊严?笑容亦或是日常……少年不清楚,或许都不对,又或许都对吧。
  • 嫡女攻略之王妃哪里逃

    嫡女攻略之王妃哪里逃

    世人皆知沈相有四女二小姐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三小姐舞技过人,曾被皇上亲口赞喻。四小姐医术过人,被百姓称为活菩萨。而大小姐却无从得知。一纸诏书,相府大小姐却成了九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