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5600000031

第31章 试论推孝为政与孝文化重构(1)

杨敬芝

上学时候习修古代汉语,我一直有一串疑惑:在《论语》中,孔门后人为什么一连四章编进了孔子对于“孝”的论述?又为什么要把孝归纳到《论语·为政》篇里?因为与考试无关,所以一直存疑而没去深究。多年后的今天,省民俗学会召开孝道文化研讨会的通知,又触发了我当年未解的疑惑,因而又重温了《论语·为政》篇。今天的我毕竟已非当年的小丫头。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使我有如茅塞顿开,终于破解了当年的疑团。对“孝”与“为政”的关系,也有了一些肤浅的理解和认识,并在钱正杰老先生的鞭策下,用心写了这篇论文。

一、孝是帝王的最高德政

在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金文中的“孝”字,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像是一个孩子背着一位老人。康殷说:“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东汉许慎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他们都认为“孝”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之意。《礼记·礼运》也说:“何为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从上述文献古籍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孝敬父母,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也因此延续至今。唯因先圣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孝乃为政之本,所以,历代明君都强调“以孝治天下”,强调“百善孝为先”,并带头身体力行,做出榜样。《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孝感动天”,就是赞颂虞舜对多次想害死他的父亲瞽叟和继母及异母弟象毫不嫉恨,仍对父母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帝尧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继承人的故事。

周朝开国明君周文王姬昌也以孝著称。其以德治国,以德教化四海百姓,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达到至极。其开创的周朝八百年基业,也成了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传说姬昌继承王位之前,对父母就非常孝顺。每日三次问候父亲从不间断。父亲身体安康就心中欢喜,父亲身体欠安就很担忧,并想方设法帮助父亲解除不安的因素。这就是传统童蒙教育课本《弟子规》中“入则孝”篇说的“晨则省,昏则定”。周文王因此成为举国民众的表率。周文王作为“天子”,位尊于万众百姓之上,其道德也高于万众百姓之上,行为世范,因而有号召力、凝聚力。周文王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圣人。

再看《二十四孝故事》记载的汉文帝侍奉母亲的故事。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是嫔妃所生,原本不是太子。因孝顺贤能,而被群臣拥立为帝。汉文帝即位之后,没有一点骄慢之气,侍奉生母薄太后非常殷勤体贴。薄太后生病,三年不起,文帝一直尽心尽力在床前照顾,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亲口尝过,看药味是否适中,是否太苦太烫,然后才送给母亲服用。汉文帝虽贵为天子,却能成为久病床前的孝子。其耐心、勤勉、体贴,真正做到了《弟子规》中所说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证明了久病床前有孝子!这说明为政不在多言,“己身正,不令而从”。汉文帝的仁孝因此传遍四方,感动百官百姓。其在位二十四年,由于重德治,兴礼仪,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同其继位之子汉景帝刘启一起,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

正是虞舜、周文王、汉文帝这等古代明君,既自身践履孝道大义,又推廓至治国方略,开创了“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无论是从《大学》的修、齐、治、平,还是从《孝经》的“天子之孝”来讲,他们都比较完美地体现出了传统孝道的精神所在,所谓“以孝治天下”的方略才得以历代相沿。民则以“忠孝传家”,统治者则获得“必出于孝子之门”的“忠臣”。有了忠孝双全的重臣良将,天下方可太平而得长治久安。所以,《论语·为政》篇向天下统治者发出了忠告:最高的德政即是行孝,最好的德政才有最好的报答。后世明智仁君也心领神会,“以孝治天下”,使“万国欢心”,“百姓欢心”。所以孔子早就断言:“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即圣贤明君之德,又有哪一种能够超出于孝道之上的呢!由此可见,孝是帝王高于一切的德行。

二、孝道是为政之本

《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还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核心是爱民。如何爱民?那就是实行孝道,因为孝是仁的根本。在《论语·学而》篇中,有子遵照老师孔子的教导,说了一段极其重要的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君子凡事用于根本,根本立,道就生发出来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主张,要像孝顺父母、恭敬尊长那样地去爱护天下万民。民是衣食父母,民为邦本,为政为民,理所当然,通行天下。

《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论语·为政》篇中,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你为何不为官从政呢?)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段话明确指出:实行孝悌之道就是为政,为政就是做人。一人行孝,能感化亲朋邻里;一人行仁,能唤醒多人良知。所以,孝慈就是为政,修身就是教化。

《尚书·君陈》篇中记载:周公去世后,成王命令他的臣子君陈代替周公治理东郊成周。成王说:“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其意是说周成王表彰君陈有孝顺恭敬的美德:“因为你孝顺父母,又友爱兄弟,以此就能够推定来从政了。”

上述这些论述解释角度虽然有所不同,但是意思基本一致,就是强调世人对父母要孝,为政之人也要以孝子之心来为政。而把这种仁爱恭顺父母之心推广到君王就是忠诚,推广到兄弟就是友爱,推广到夫妇就是和睦,推广到朋友就是守信,推广到天下就是能敬爱天下百姓万众。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古时的官员被称作“父母官”,治下的百姓便是自己的“子女”(子民),当然要像怜爱自己子女那样爱护他们。

由此可见,将“孝”的养成归入“为政”篇,实在是有深意的。孝悌之道就是为政的根本。没有这个思想准备的人,不懂得要以孝子之心来为政的人,就没有资格为官从政。

三、先贤行孝的启示

孔子在《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段论述是关于孝子侍奉双亲时,对父母日常饮食起居,生养病丧祭等五个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即日常生活中对父母饮食起居要恭恭敬敬,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供养父母要真正乐意而不当成负担,使父母心情愉快;父母有病要心怀忧虑,及时治疗,日夜侍候,不轻易离开;父母去世时,能给予临终的关怀,并认真地办好丧事;逝后每年祭祀要严肃认真,常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五样具备了,才算是事奉双亲。

此外,《论语》中关于孔子学生子游、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精髓,孔子对答的论述中,还特别强调孝子对父母长辈要依“礼”行事,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唯其疾之忧”;做到尊“敬”父母,“无违”父母心愿;做到对父母总是和颜悦色,始终心存爱敬,保持善良、敬爱的心,不拿难看嘴脸给父母看,而非“色难”勉强。

《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子路百里负米养亲、郯子鹿乳奉亲、老莱子戏彩娱亲,这就是养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使父母生有所养,养有所乐,感受到爱的温暖的典型实例。

至于孔子关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的论述,更阐明了孝道的更高一层境界——就是要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继续先人的事业。譬如孟子不负孟母三迁、断机杼以教子的栽培厚望,发愤读书,继承孔子儒学,而成孔孟之道,成为千古亚圣而光宗耀祖,做到了大孝显亲。而汉代班固继承其父班彪的遗志续写《汉书》,班固去世后,其妹班昭继续哥哥的未尽事业续修《汉书》,两代三人终于完成这部光耀千秋的史册——这当是善继先人志业的最好范例了。

如此看来,先贤行孝可以归纳为三:孝养父母之身,孝敬父母之心,孝行父母之志。

四、推孝为政的思考

从历代史册可见,当儒学将孝道演绎成“五伦”而推家及国以后,儒学便从以孝齐家延伸到以孝治国,以至于推演到以孝达到和谐大同了。

《孟子·尽心上》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意思,就是讲“不得志时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这一观念就是将个人家族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思想精华。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强调从政者一要“修己”,二要“安人”。“修己”是“安人”的前提。《吕氏春秋·孝行览》中明确说:“人至孝,则事国忠,处官廉。”这一论点阐明,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掌握国家的重要权力,才能忠于职守,廉洁奉公;而没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则不应让其掌握国家的重要权柄。后一种人即使当了官也必然是贪贿之徒,既办不好事,也安不好民,治不好国。为政为官与做人做事是一个道理。由此引发了笔者的如下思考:

首先,为人子女者要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法则。人之一生,恩莫大于父母。孝就是知父母恩,感父母恩,只有这样,每个家庭才能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综观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无论哪一个时代,都强调讲忠孝,讲知恩图报。哲人卢梭也说:“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因此,做人先要行孝,尽心尽力侍奉父母颐养天年,让父母无牵无挂,安详地走完人生之路。人人都这样,何愁社会不和谐安定!

其次,为人父母者要关爱子女。呵护晚辈,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为人父母的天职。朱熹《家训》有言:“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他还说:“子孙不可不教,僮仆不可不恤。”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一直延续下来,不能不说与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关注子孙的繁衍与教育有关。所以,历史上中原虽屡受征服但仍然能迅速同化外来民族,延续华夏文明,使华夏文明没有像古罗马那样蛮族化,没有像拜占庭那样突厥化,也没有像印度那样杂化。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无论对家族和民族来说,古人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客观上对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文明的传承,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根本就是肩负着传承下一代的使命,教育和关心子女的成长就是关心我们的民族传承,就是为社会的长远和谐铺垫基础。

同类推荐
  • 犹太式幽默:犹太笑话中的成功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7)

    犹太式幽默:犹太笑话中的成功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7)

    幽默是犹太人面对黑暗和苦难的心灵鸡汤。透过那些浸泡在苦涩中的“含泪的笑话”,犹太人调侃和嘲弄权力与神圣,讽刺和批判人类的劣根性,从而抵抗和超越世俗生活的悲苦与无聊。没有悲天悯人的犹太式幽默,没有悲剧式的自嘲,没有令人忍俊不禁的傻瓜哲学,犹太人就不可能获得上帝的拯救,也不可能抓住真理的尾巴,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
  • 秦学术史探赜

    秦学术史探赜

    《秦俑·秦文化》丛书总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西北黄土地上,揭开了一处古代宝藏。这便是后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由兹伊始,便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秦兵马俑旋风。国外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兵马俑的代表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五大洲。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中外观众每年200余万。以兵马俑命名的现代生活用品、食品也投入市场。古代优秀文化有力地冲击着现代文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古文化现象中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有人便说这是一种“秦俑效应”。“秦俑效应”的深层影响,还...
  • 兵书通览

    兵书通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科学把我们推上天堂,还是把我们拉下地狱?无论是大思想家卢梭,还是声名赫赫的精神领袖伏尔泰,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相反的。
  •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

    品读台江,才只开了个好头。地处海峡西岸感潮地带,有活泼源头,有海涌回澜,风景无限,逝者如斯,可别打盹!漏了一组新镜头,便会遗憾凝眉
热门推荐
  • 爱的锁钥

    爱的锁钥

    这是一本探讨占星与亲密关系的书籍。我们都那么渴望爱和相信爱,那么需要爱和在乎爱,可是却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所谓的短板效应究竟是在哪里挡住了相爱人相互靠近的路?让本该厮守一生的,变成了陌路?从十个平凡又特殊的爱情案例里找到爱情的误区;从占星的角度来透视爱情里的盲点;从心理的角度来探讨爱情里的缺失,用占星中的十大星体与相位关系来解析爱情中的短板效应,并且将他们提炼成爱情的箴言,最后得到的就是这一本《爱的锁钥:占星与亲密关系》你也在爱的路上徘徊不前么?你也曾在爱的路上伤痕累累么?你是否不知道该怎样才是爱?《爱的锁钥:占星与亲密关系》,能给你想要的答案。序从星座走……
  • 契约医妃

    契约医妃

    传说中的战神王爷版本真多,杀伐果断、残忍暴戾?生人勿近、不要女色?夜夜笙歌、荒淫无度?某女表示,一切都是假象!假象!一朝穿越,她成了进贡的质子公主,上辈子卧底天天演戏,这辈子还要被迫陪戏精王爷继续演戏。某女:“王爷请自重,我们的约定里没有这条。”某王:“是吗?来人,发诏诸国,本王即日登基称帝!”甲方都变了,契约还有效?
  • 豆花要吃甜的

    豆花要吃甜的

    一碗豆花,大有玄机~懵懂少女背负着一些辛酸往事,向着心仪的少年前进,跌跌撞撞中有怎样的风景,一路追随的是否是真心相爱的良人?是眼前的目标,还是身后的倚仗。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相同的命题会有不同的选择吗?
  • 及仙

    及仙

    如果我可以选择我的族类,我该是人好?还是仙,还是魔?但不管是哪样,我只想守候我最想守候的人,挡路者,死!——李南天,回到前世的第一百天…………………………………………………………类型转换尝试文,更新不稳定,剧情不稳定,人物不稳定,狗血更不稳定,请勿打赏和推荐,点击和留言则好
  • 浴火重生:只为你倾心

    浴火重生:只为你倾心

    卑微的身世,让他不敢去爱,一场女追男的戏码上演之后,恩爱还未开始,就遭遇了一连串的设计陷害,原本以为是天意弄人,二十多年的友情因此而一朝崩溃,更甚至成为了他的替身。不只是背叛,竟然更是计中计的连环设计,一场螳螂扑蝉的商业游戏后面,竟然是黄雀在后的亲情玩弄,说到底,竟然是自己身世之谜爆发的一切。最该是幕后策划者,竟然只是被玩弄的对象,只有真爱,才能让浴火获得永生……
  • 穿越倾城凰妃

    穿越倾城凰妃

    淦,一线明星楚清挽吊威亚拍戏时,不幸摔下。正当她准备迈进阎王殿的时候,猛然惊醒。摆在她眼前的,是她熟悉的古代建设……靠,穿越了!穿越就穿越,肚里还有个崽子……还毁容了?!家人不疼夫君不爱,还有个绿茶婊闺蜜?!天呐,谁来救救她!!!
  • 男孩心女孩心

    男孩心女孩心

    中学校园里的男孩女孩,当你本书在手的时候,你一定暗自惊喜:啊,我终于拥有了一份心灵自助餐,真棒!一切成就,都始于健康的心理。人的身体也许很强健,而心灵却常常更怕风吹雨淋,常常遭遇了一点风雨就仿佛自己碰上了世界末日。我的心灵世界也有满天阴云的时候,在那阴天的日子里,也好像再也看不到阳光了。我猜,你肯定也有过这样的日子。可是,当你的心灵在风雨中摇摇晃晃又站稳之后,你看到阳光还是那样灿烂,每一天还是好日子。你知道是谁救助了你?不管你曾经得益于谁的帮助,其实,最终救助你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羽落寒初

    羽落寒初

    她将自己杀死,重活一次。可命运不容有变,她仍旧无法控制自己爱上李穆皚。她清醒过来,犹如梦魇过后般的大梦初醒,那个最爱自己的人是南宫,她怎么能再错过他
  • 凤长歌,锦绣江山

    凤长歌,锦绣江山

    【本文已出版】一媚倾国误,一倾江山乱。一顾长相依,一醉凤长歌!**生辰礼夜,敌军破城。那一夜,熊熊大火中,凤氏王朝灰飞湮灭。时光交替,数年后,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三月三,繁华京城,有那么一个少年,踏歌而来。他,出身市井,浪迹江湖,一驴一剑,一身褴褛。他,明眸皓齿,刁钻邪佞,脾气傲娇无常。他,武艺超绝,智计千里,身份错综复杂。他,混入皇宫,藏身羽林,背负国仇家恨。——一场谋乱,他救驾有功,与帝同席,他笑问,“敢留我在君王身边么?”新帝亦笑,遂赐他御前行走,命他侍君左右!狂妄少年,淫秽后宫,当他被押进净身房,判处宫刑——新帝震怒,涉险救他,在太后寝宫外跪求半日,方换得他安隅!他斗太后,除奸臣,上斩皇亲,下恤黎民,他数度临死,却次次逢凶化吉!——他冬夜醉酒,误入青楼,新帝弃六宫,竟寻他而至,与他同榻而眠!他行刺将军,新帝反赐他免死金牌,他却狠杀新帝宠妃,震惊朝野!他男扮女装,魅惑年轻太师,致使帝相不和,朝纲动.乱!他踏遍三关,取东海之水,西山之雪,割发断甲,制奇药救新帝!——乱世割据,峰火硝烟,他英勇出征,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疆场无敌!御外敌,平内乱,他为大秦新帝画出半壁江山,他亦正亦邪,名震九州!他的一生,历经四个男人,从养父到敌国皇帝,从兄弟到敌国权臣——他的一生,从出生起,便被载入史册,通览回顾,可谓传奇!——大楚攻秦,边关城上,他却将寒剑,反手刺进新帝心口!那一日,残阳如血,鸦啼四野。“为什么?”新帝凝着他,不可置信。他笑,“因为我是——凤长歌。”“凤氏江山,由秦取而代之,朕明白了。可是长歌,你爱朕么?可曾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