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5600000054

第54章 略论中国佛教的“举孝事亲”(2)

东晋大士族、居士孙绰则在《喻道论》里说:“父隆则子贵,子贵则父尊。故孝之贵,贵能立身行道,永光厥亲。”相比之下,色养是小孝,“弘修大业”,“令逝者得福报以生(升)天”,乃是大孝。另一崇佛的文人刘勰(晚年出家为僧)在其《灭惑论》中也说:“夫佛家之孝,以苞盖远理,由乎心,无系于发。”他为佛教辩护说,不能将剃发出家视为不孝,中国古有泰伯、虞仲断发文身,孔子则称其至德;所以说“瞬息尽养,无济幽灵;学道拔亲,则冥苦永灭”。其实,佛教从来就把因果报应看做自然应感之数,个体业报无涉祖先——这一点,刘勰是很清楚的。但这一点却是佛教作为宗教所坚守的一个基本点,已无退让的余地。于是孙绰、刘勰另辟蹊径,从祖先灵魂不灭入手来探寻儒、佛双方的契合点。对此,牟钟鉴先生在《中国宗教与文化》一书里如是评价道:孙绰、刘勰以中国灵魂不灭的观点,“把因果报应与祖先崇拜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式的佛学神学”。孙绰在《喻道论》中便写道:“佛有十二经,其四部专以劝孝为事。”僧顺在《释三破论》里也自夸道:“释氏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备有六睦之美。”牟钟鉴指出,上述论著对佛教教义的说明,其实“完全是中国佛教信徒自己的理解,从佛学本来教义看,大大走了样”。

入唐以后,又有僧人法琳著《破邪说》、善导著《观无量寿经疏》,对忠孝问题作了重点论述。道世则在他编纂的《法苑珠林》中专设“忠孝篇”、“报恩篇”,以示佛教对孝道的重视。

佛教学者阐述孝道最为重要的著作是契嵩的《孝论》。方立天认为:“这是佛教关于孝的最系统、最全面的著作,是对以往佛教学者论孝的新的总结。”契嵩是北宋云门宗僧人,力主以佛的“五戒”、“十善”去会通儒的“五常”。他的《辅教编》内含“孝论”十二章,其用意是“拟儒《孝经》,发明佛意”。在《辅教编》里,他断然否认有关佛教不孝的一切指责。他在《辅教编》下《孝论·叙》中说:“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虽然,其说不甚著明于天下。”他还以儒家学者的口吻指出,孝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至哉,大矣,孝之为道也夫!”为了使佛教关于孝的学说彰明于天下,契嵩乃“发明吾圣人大孝之奥理密意”以“会夫儒者之说”,竭力会通佛教与儒家的孝论,宣扬戒孝合一说,甚至还认为佛教的“孝”超过或者说高于儒家的孝,也比当时的其他思想流派更重视孝、更尊崇孝。

进入中唐以后,雕版印刷术的诞生、成熟,再加上各种形式的僧俗讲经、演唱、舞乐以及传奇、变文、变相等纷纷出现,更使佛教讲孝工作蔚为大观。其时家喻户晓的是中国佛教学者于初唐完成的伪经《父母恩重经》。盛唐僧人智升撰的《开元释教录》卷十八注《父母恩重经》说:“经引丁兰、董黯、郭巨等,故知人造。”丁兰、董黯、郭巨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孝子,中国佛徒们制造的这部佛经却将他们引为主人公,不知出于疏忽还是有意为之,以增强国人对佛教的亲切感。该经主旨是父母孕育之恩当报,可以“造经烧香,请佛礼拜,供养三宝,或饮食众僧”,为父母造福。其情至真,其理至谆,可谓感人至深。例如它指出:

当儿女长大后,会大声地反抗父母,不肯听从父母的劝诫,甚至恶言顶撞。

尤其是儿子娶妻以后,往往忘记父母的恩情,造成兄弟反目。可是,当妻子的娘家来访时,却亲切地接待,把臂欢晤,弄得本末倒置:对亲人疏远,对疏远者却异常亲近。

它痛心疾首地呼吁说: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昊天之恩,岂能不报?

这与前面指出的印度原始佛教经典教义显然是大相径庭而带有中国儒家名教极深的烙印,所以一经造出,社会也便懒得去理会其真伪,而纷纷引为教化道德风俗的普及性读物,以至以后又出现各种异本,有的还加上插图,如《父母恩重变文》、《父母恩重俗文》、《父母恩重变相图》等,影响极为深远。

此外,托名后秦鸠摩罗什所译《梵网经》及托名西晋竺法护所译《盂兰盆经》,在唐代也由佛教徒们衍化成各种形式广为流布。这是因为二经都提到了“孝”、“戒”一致的问题,特别是后者被视为“佛教孝经”,为佛教讲究孝道的根据。它突出地体现了“孝道”,很适合中国的伦理风尚,遂使注者如云。在众多的注疏中,尤以宗密《疏》最著名。其强调的是:释迦牟尼出家和目连出家,都为的是救济父母;并特别指出“孝道”乃“儒、释皆宗之”的伦理准则。

“盂兰盆”为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译为“救倒悬”,即救度亡灵倒悬之苦。《盂兰盆经》说: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作为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中国佛教依照这种说法,为拔救双亲乃至七世父母,而举行盂兰盆会。这是唐宋以来中国每年举行的最大节日之一,也是深受古代民间欢迎的一种法会。

由于《盂兰盆经》中所讲目连救母的故事体现出的报恩意识符合儒家的孝道规范,儒释双方就寻找到共同语言;再加上盂兰盆会的迅速推广流播,于是在唐宋之际,目连救母的故事也纷纷被敷衍成文学、绘画、戏剧等形象化的艺术形式,如《目连变文》、《目连变相图》、《入地狱图》和目连戏等。这样,《盂兰盆经》这一极有可能是佛教徒针对中国市场而杜撰的大“孝经”以及《父母恩重经》、《梵网经》等主张孝道的非原典佛经,便以深深的渗透力流播于中国世俗社会。

范文澜先生针对所谓《盂兰盆经》及目连变文与《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等指出,它们其实已大背印度佛教的教旨。因为“照天竺的说法,一个人只要出家为僧,便自以为是三宝之一,是天、人师,只能受别人(包括君主、父母)的礼拜”;“佛教极重出家,为的是要割断世俗因缘,免得从因生果,再堕轮回,不得涅槃”。佛教违背它的教旨本义而在中国接连推出不同版本的“孝经”,显示出其极富随机应变、因地制宜的生存能力及着眼于全局发展的战略眼光。唐宋之际特别是唐至五代,在佛教徒中,尤其是禅僧中还出现了许多以“孝道”闻世的“孝僧”,如自言“不敢忘孝”而被柳宗元推重的元暠;以织卖蒲鞋养母,人称“陈蒲鞋”的道纵;乞食养母,到战场背亡父遗骸回家的道丕……范文澜先生说:“禅僧敢于行孝取声誉,对天竺佛教说来是一个重的打击”,但却表明了他们“与世俗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总之,佛教在中国的立经(立“孝经”)与讲经说孝,通过“孝亲”这一最基本的伦理纽带,不仅向中国世俗社会廓清了因教义上的“弃世出家”而带来的“无父无君”等误会,使包括儒者士大夫在内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增进了对佛教的亲近感,而且还配合儒家和官府使孝道以更浩大的声势广布于僻远乡野与寻常巷陌间,从而在维系儒家的纲常名教和宗法制度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大足《古文孝经碑》的意义

今天,在重庆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的宝顶山上的摩崖造像中,还遗存有不少关于《父母恩重经》及《大方便佛报恩经》的变相雕刻。其中“释迦舆棺葬父”造像刻画佛祖释迦牟尼亲自护运装有亡父的棺车送葬父亲,这不仅有悖于印度社会以及佛教传统的火葬习俗,而且同印度佛教关于不尚孝亲、主张怨亲平等、要勘破亲子关系的原始教义大相抵触。宝顶石刻的创始人为南宋高僧、大足人赵智凤。他“传柳本尊法旨,立柳本尊教派”,“发宏誓愿”,精心设计布局,主持凿崖造像,历时70年(1179-1249)方完成。今天,我们却从石刻的创意中,看出当年的这位佛法大师的伦理观念其实乃完全属于中国儒家系统,其宣扬的已然是中国式的佛法。

此外,人们还在大足县城西北0.5公里处的北山佛湾摩崖造像(自唐昭宗景福元年,即公元892年开始修建“永昌寨”并凿造佛像)间,看见儒家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它以楷书竖写,分布于六铺岩面上,称《古文孝经碑》。《古文孝经》是汉初鲁共王在孔子故宅壁石函中发现,与唐玄宗“御注”《今文孝经》不尽相同。桓谭《新论》说:“古孝经千八百七十二字,今异者四百余字。”而大足《古文孝经碑》上经文为1813字(今存1750字),碑文末题“范祖禹敬书”。旧时多认为此“范公”即北宋名臣、被苏轼称为“讲官第一”的范祖禹(1041—1098)。但讲官范祖禹虽属川籍(成都华阳人),却非佛教信徒;就行迹来看,也从未涉足过川东大足佛窟,因此,其书《古文孝经》供北山上石云云,大有可疑。笔者揣测此书碑“范公”非彼讲官范公;或因讲官范公曾继司马光著《古文孝经指南》后亦著《古文孝经说》一文,遂附会于他,以托名助孝弘佛。这是书经人或勒石主持人(当系佛教徒)的机巧之处。

按《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二引日本学者太宰纯的说法,《古文孝经》曾亡佚达七百余年。清人朱彝尊《经义考》也持《古文孝经》久佚说。清乾隆年间,汪翼沧受友人鲍廷博之托,在日本长崎寻得《古文孝经孔氏(安国)传》一部,由鲍廷博于1776年影刻于《知不足斋丛书》中。以后中国学者又在日本陆续发现《古文孝经》的多个抄本。而据今人考证,大足北山《古文孝经碑》的勒石时间当在南宋孝宗之际(1162—1189)。这说明《古文孝经》在中国其实也未亡佚过,它至少还保留在大足北山的摩崖上。这是佛教在不经意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与继承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今天来看,它的意义乃在于从传统石经的角度,为进一步厘清《古文孝经》的原貌与传承脉络,提供了坚强的实证。诚如马衡先生1945年在大足惊见《古文孝经碑》后所言:

此刻不亡,即秘阁本至今存在,其可宝贵,岂在敦煌新出北魏和平二年写本之下耶?……孝经石刻,如唐玄宗之《石台孝经》及同存唐、清两代之石经,绍兴府学之宋谢景初书《孝经》,皆文十八章“今文”本。而二十二章之“古文”本,寰宇间仅此一刻。

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乃是以孝治国。孝道是历代统治者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方略和教化国民的根本大纲。《孝经》便是这一方略和大纲的具体文本。它的核心要义是尊老敬老,以稳定家庭这一社会的基本细胞为出发点,以期达到稳定社会、稳定国家的目的。它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懈传播,将事亲、孝亲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传统社会的土壤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也最可宝贵的价值观。这一点,唐宋之际的佛教徒、佛教学者自是明白的。所以,在宋代相对惜爱《古文孝经》的背景下,佛教徒在大足北山石壁镌刻《古文孝经》以沟通世俗社会,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从宗教演化史的角度看,它同《父母恩重经》、《盂兰盆经》等伪经、疑经异曲同工,其实都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产物。“佛教中国化”就是使佛教教义同华夏文化、同中国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相统相合,以便于佛教能为中国民众所接受。刻《孝经》正是佛教徒使“佛教中国化”的一种努力与实践。由于佛教徒长期的有些甚至可称为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努力与实践,到了唐宋之际,佛教实际已完全融入中国社会,深刻渗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人自己的佛教,即中国佛教。而有了佛教的推动,再加上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积极参与,儒家与历代官方苦心倡导的孝道至此更加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直至进入近代的一个精神助推力。

(屈小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审、《文史杂志》主编)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图腾与禁忌(经世文库)

    图腾与禁忌(经世文库)

    对原始民族部落中的禁忌、图腾与宗教的核心及本质是长久以来争议的中心。本书是作者对这些难上解答的谜题所做的突破性贡献。作者考察了澳洲土著人的图腾崇拜,认为:触犯图腾禁忌在原始民族里被视为最大的罪恶;图腾代代相传不因婚姻而转变。在分析群体婚和外婚的同时,他发现了一个极具研究价值和有趣的现象——它们都具有严厉防止乱伦的作用。通过对禁忌及其所隐藏的矛盾情感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禁忌具有下列性质:1、由玛那依自然或直接的方式附有人或物身上因而产生的结果。2、由玛那以间接的或传递的方式而产生的结果。3、前两种方式同时存在。
  • 老子略释

    老子略释

    《老子》,又名《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作者研读古今解读《老子》作品100余部,博采众长,自成一家。通过对一、朴、损、有、无、象、道、俭、绝、常等字义的反复研究,还原其在《老子》一书中的本义,通过简洁的翻译、精当的注释、扼要的讲解引导读者领悟圣人的智慧。
  • 蝶间道

    蝶间道

    蝶间道路如同一条没有名字的土路,一条不知道来自何处,也不知道伸向何处的土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坎坎坷坷望不见尽头。但他们奋斗,拼搏,永不言弃地走了下去。蝶间道路拥有真情的相伴,他们多次跌倒也不再感觉疼痛。蝶间情爱不单单只是风花雪月,而是一种心灵的守候。如同莎士比亚所说:“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蝶间道上的这份真何尝不是道出了人世间最朴素的东西,而蓦然回首,这些正在一步一步远离我们人类,是被我们久埋在了心底,还是从未真正的唤醒过,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
  •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本部论著虽然从始至终贯彻着人学三大定理或定律的研究,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新的综合,但从本质上讲,本部论著不是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范畴到范畴的推理式研究,而是在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并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实行新的综合时,直接面对社会人生,以价值实现中的社会历史逻辑和人生逻辑为中心内容而展开理论叙事。这只要读一读“价值实现与主体间意向性结构”、“价值实现的广泛因果论”、“文化逻辑及其辩证法的运动”、“知识结构与价值实现”、“深层价值实现的悟性”等章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热门推荐
  • 我的丧病节操兑换系统

    我的丧病节操兑换系统

    听说节操能够兑换物品但是为什么却无法用物品兑换节操!可是为什么系统精灵的节操掉在了地上。。。喂喂喂,别瞪了那只萝莉,说的就是你!
  • 惊天之天残变

    惊天之天残变

    武道:以肉身为炉鼎,海纳百川。仙道:以天地为炉鼎,万法自然。魔道:以魔皿为炉鼎,偷天换日。蒙金大陆,仙道鼎盛,魔道对峙,武道没落。叶宣以武入道,灵魂残损,胸口处有一大洞,是为魂洞,十分古怪。叶宣千辛万苦修练的气劲,它很不厚道地吸入洞中;刺入叶宣胸口的致命一剑,它很憨厚地吸了进去;至于遇上天材地宝,魂洞会毫不客气的接纳,叶宣只是它的食道而已;当然,魂洞不止会吸,关键时刻,还是会吐一些出来的,只是时机未到。吃下去的是精华,吐出来的嘛……啧啧新书上传,更新稳定,每天二到三更,多多支持哦。
  • 超级农网系统

    超级农网系统

    刘庭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迫于生计险遇变异紫色大黄鳝,从他喝下变异黄鳝血开始,注定了他人生轨道的偏移........一位超级宇宙神农遗留下千古农网计划,在距离成功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遭到神秘势力的严重打击,而这最后的斗转星移却交到了刘庭雄手上,他会把神农的超级农网系统重新开启吗?想知道的话,请看《超级农网计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屠魔剑刃

    屠魔剑刃

    这是剑与魔的世界!是盘古开天后第三次演变的世界!呼吸再不断加速!心脏再疯狂跳动!‘息语’与‘魔语’最直接的碰撞!肉体!剑刃!绝望!希望!正在不停的交织!这是一个属于男人的热血故事!亦是人与魔最直接的碰撞!别名: 《维度升级战①屠魔剑刃》 《带妹升级》 《一半欧皇一半非酋》....后来我才知道....比起复仇...其实...我更希望妹妹可以恢复啊.......
  • 菜鸟道士

    菜鸟道士

    他,一个自认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风流道士,除魔卫道,他,对于自己作了一个座右铭来告诫自己“见妞就泡,顺带除魔卫道。。。。妖孽,休得害人,还不乖乖让我收了你,咦?我靠!。。。道具没带,。。。鬼大哥饶命啊。。。。。啊!!!!!看林逸风如何闯幽冥,入魔都,驰骋修真界,杀尽六界妖邪,纵横六大界面。成就界面之神。。。
  • 医生的无限之旅

    医生的无限之旅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个医生被主神空间选中成为轮回者,在诸天万界危机时受命去往漫威第199999宇宙(即电影宇宙)拯救宇宙的故事。
  • 龙刃之芒

    龙刃之芒

    一场因寻宝引起的腥风血雨,一场大战蓄势待发!少年如何夺得宝物,练就一身本领,请大家拭目以待!
  • 拍手笑沙鸥

    拍手笑沙鸥

    于爱情而言,世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期盼相爱并且白头偕老。但爱情也有很多种,有的痛矢所爱以至于报憾终生,有的爱而不能相忘于江湖,有的爱而不得无可奈何,还有的因爱而狂以至于两败具伤。
  • 星灵魔皇

    星灵魔皇

    魔皇之子,却带有神王烙印,血红色的不详星纹在他额头处显现,惊世天赋,却迎来废品星器,白羽辰是否能够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