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87100000005

第5章

“还念大学呀!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又在轰轰烈烈地反击右倾翻案风了?高考制度早流产了。况且我妈妈又不知弄到什么地方去了。”婷婷的脸上,刚才那会儿的看似风趣的神情,一忽儿不见’代之而见的是一副忧郁的怨愤来。

“哦,听建平说过,你妈妈去年已经重新出来工作不是?”夏华瞧着婷婷的眼睛,不解地问。

“是的。可去年出来后,也一直没给她什么实际工作做,闲搁着。今年四月的运动头上又给弄走了。这一次比先前更糟,连面都不让我们母女见了。我找过好几次,都没找着,听说已不再干校,就是不知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婷婷说到这,眼圈红了,眼眶里涌出了泪花。

夏华同林建平是高中的同学,对于林建平家里的事,多少知道一些。林建平与婷婷是同父异母兄妹,林建平的父亲同他的母亲离异后,再娶婷婷的母亲,而后生下婷婷。但这个重新建立的家庭,也一直矛盾重重,主要的是林建平同后母水火不能相容。据传闻,建平的父亲离异建平的母亲,有着婷婷的母亲的原因。建平自小起就一直对后母心存芥蒂,持不友好态度,从来没叫过后母一声“妈”。背着她,都是直呼其名——“舒芸”。而后母对他,也是越来越冷淡。及至建平大了。这种敌对情势越发激烈。林建平上高中以后,干脆从家里搬了出来,住进了学校的学生寝室。若没有非去不可的事情,绝不跨进家门一步。但有一点却叫人费解,后母所生的妹妹林婷却与林建平相处得和睦亲善。夏华虽然从没见过他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但每每听建平提及他这个妹妹时,他都是亲昵地称之“我的妹妹婷婷。”

林建平对父亲也很反感,他怨恨父亲离异了他的母亲,使他失去了应有的母爱和家庭温暖。父亲对他的关切。随着岁月的推移,也渐次少了。父子之间唯一能维系的,只是作父亲的尽义务,每月付给儿子一定的学习和生活费资,作儿子的也只是看成天经地义的每月支取这笔费资。所以,当“文革”中,林父不堪忍受屈辱,而自己结束了生命之时。林建平连看都没去看一看。高中毕业,他随着人们在乱哄哄的社会上疯狂了一阵子。此时家里也已和他断绝了仅有的一点经济关系,恰逢到处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浪,他索性自动申请同夏华等十六个同学结伴南下,去了边远林区插队落户。

当时一起上山的十六个同学中,是九男七女。在大山里受过一段煎熬之后,其中便有十三个通过不同的渠道或下山或返城走了。至如今,还留在大山里的便只有夏华、林建平和肖嫒嫒三个人了。媛嫒回不了城,是因为那个与她有着抚养关系的外公被打成反动医学权威还没有得到“解放”。建平呢,父亲是“走资派”加“叛徒”,且还在运动中对抗运动,“自绝于人民”,像他这类的顽固派的狗崽子,是不可能让他回城或招工招干,甚至参军或推荐上大学什么的。所以,他是一时走不了的。其实,他也没想过要马上走,一则城里没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再则还有个特别的原因,那是他与肖嫒嫒是一对恋人。嫒嫒回不了城,他哪能撇下她下山走掉。再说到夏华来。夏华则更是没有回城或通过其他的途径下山走掉的希望。母亲的来历问题,一直是公安部门专门研究的课题。母亲在世时,任凭公安部门用什么办法查询,母亲总是守口如瓶,而母亲又一直是安份守己,循规蹈距,从无违法之迹象,公安部门后来也就放松了对她的查究,没当回大事了。但是在户籍管理的档案里,母亲的履历表中好几个栏目,一直是用“?”写着。对作为这样一个身份不明的女人的儿子。在这“左”得出奇的“文革”时期。一经逐出城,哪还能再将他收回去,或者也让他通过其他途径下山呢?大概人们在想,这种人最好的是把他抛进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中,让他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就那么与野兽野物相伴为邻。对于这一层的道理,不知夏华意识到了没有。不过有一点倒是完全可以看得出。在母亲去世后的这段时日,夏华已是打定了主意,一辈子就在那个深山老林的九峰山生养死葬好了。

这些亦即是说,夏华、林建平和肖媛嫒这三个在命运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人,都因为各自不能回城或走下山的原由,今后说不准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要在那九峰山当“山民”。现令夏华诧异的是,好端端的在城市里念书的婷婷。竟然也赶来凑这份热闹。

夏华想到这里,心里不由得涌出一种莫名的滋味来。这滋味,一半是感伤于婷婷命运的悲哀,一半也便是由此及彼,联想到自己这一生的落寞,但他天生是一个不愿太多地表露心灵情感的人,因而,听过婷婷一席充满哀怨的诉说,他也不想以什么形式去安慰,只是淡淡地问道:

“那你来之前,写了信告诉建平吗?”

“没”。婷婷低垂眼帘。脸上的那种感伤和哀怨似乎又增加了几分,她抑郁地说,“这三年中他只在前两年断断续续地写过几封信给我,今年我还没见过他只言片语,反正他跟我妈一直相处不好,家对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所以,我也懒得写给他。”

“哦!”夏华似乎对此有点惊诧,不过在这么“哦”了一声之后,却没再说什么来着,关于建平跟家里的事。他不想在婷婷面前发太多的议论。这不仅缘于他的冷峻寡言的性格,还有着另外一层缘由。他所想的是,这是别人的家事,自有别人的道理,无须他来说三道四。

婷婷见刚谈了几句话,夏华又眯起了眼睛,不言不语,那样子又像自顾自进入了另一个什么情境之中去了。自然也就索然无味。于是。她收起了话尾,也半合起双眼,仰靠在椅背上,学着夏华的样子,也假寐起来。但没一会,又像想起了什么来着,睁开眼,瞟了夏华一眼说:

“夏华,我倒忘了问你,那个桠湾窝是个什么样儿的地方?”

夏华见问,便也张开眼帘,笑了笑,然后说:

“深山老林,方圆几十里难有十户山民。要进山。下了火车,还需坐三、四个钟头的汽车。然后下汽车,然后再爬呀爬、攀呀攀的近三十里,就在那‘白云生处’见着了我们那群‘半拉子山民’的‘人家’。那地方,便是了桠弯窝。”

“哟,看不出来呀,你还蛮有些浪漫情调的啰?”夏华这一串很有点儿诙谐的话语,想不到一下子竟把个本来心情抑郁的婷婷逗乐了,她“咯咯咯”地抿嘴笑了起来。她笑着又追问道:

“那何谓之‘半拉子山民’呀?”

夏华又似乎受到了婷婷的情绪感染,也跟着笑了起来。他笑着回答婷婷说:

“这所谓的‘半拉子山民’是我们后来自己叫开的,意即并非土生土长的,世代相传的山民。”

“那么,我也即将成为一个‘半拉子山民’吧!”

“但愿你的山民生活不会太长吧!”

“唉,一切听天由命吧!”婷婷收敛起脸上的笑容,又回到了抑郁之中。

“你相信命?”夏华将刚刚投向车窗外那朦胧夜色中的目光收了回来,有些好奇地盯着抑郁的婷婷。

“这其实我也说不清。不过,我似乎觉到,我们活在世上,谁也逃不脱一种说不出所以然的什么力量摆布操纵一样。夏华,你说是吗?”婷婷也瞧着夏华的眼睛认真地说道。

“你问我么?”夏华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说,“我跟你一样,说不清。”

谈到这里,两人又相对无言了,陷入短暂的沉默。

短暂的沉默之后,仍是婷婷率先提起了话头:

“夏华,你这是回城探亲的吧?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建平至少还有一个你这样的妹妹,可我。我在这个世界却什么也没有了!”婷婷这句话无意中又勾起了夏华无尽的痛楚,把他重新拉扯到母死家丧的悲哀之中。他沉重地叹了口气。

“哦。真对不起,我让你伤心了。看来你也是个苦命人!”婷婷见此时夏华表现出如此的抑郁痛楚。说着话儿的当儿。似乎眼圈儿都潮润了,便赶忙赔个不是。

然而,夏华此时并没有怪罪她的意思,反而一改抑郁。瞧着她笑了笑劝慰道:“别太多心,我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婷婷见状,也还他一个笑靥,但却在心里想:这夏华表面看似冷峻无情,想不到其内心却是极丰富极细腻的,说不准他心中还有好深好深的苦情呢!想到这里,她不禁又细声地问道:

“夏华,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一点关于你的情况?”

“以后再说吧。看,已经下半夜了,我们还是养养神吧,明天下车后,上山还要很多气力呢!”

说罢,又眯上了眼帘,斜靠在椅背上,养起神来。

婷婷看夏华又这样了。只好知趣地不问他了,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同时心想,夏华说的也是,是该养养神,准备明天跟他爬大山的。于是,她也将头靠在椅背垫,合上了双眼。而此时,才过一会儿,夏华却又将眼睛打开了。他瞧了一眼似已困着了的婷婷。心里忽然涌起了一种说不出是为什么的感觉。他想,他有生以来从未与人作如此长时间的闲聊,今夜在这列车上,怎的会跟婷婷谈了这么久,谈了这么多?

同类推荐
  • 骂人的艺术

    骂人的艺术

    散文集,收有《巴西木》、《借光》、《观鱼》等30余篇随笔散文。
  • 在春天之前

    在春天之前

    这本诗集证明姚辉是一个寂寞的诗人,一个被低估的诗人,他有着如此强悍的肝胆,击骨作歌,其声微茫深远……
  • 真水无味

    真水无味

    本书是作者是记录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友的随笔。真实地记录了作者面对一件件小事时的内心活动,反映了她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传递着正能量,驱逐着负能量,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今天的中国,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 心中的信

    心中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心中的信》把第一批不寄的信结集出版至今,已经快两年了。两年来,仍然不断在写着同样的信,所以,又有了可供结集出版的第二批。第二批《不寄的信》,涉及的内容比较起来,更加广泛了些,但是基本上还是一样的:阐发个人在感情上的各种感受,包括了个人的一贯观点。在快出第二批不寄的信之前相当久,已经很为书名伤脑筋,想过许多书名,如《不寄的信第二集》、《另一批不寄的信》、《又一批不寄的信》、《不拆的信》、《寄不出的信》等等。谁知道到了晚上,和林燕妮、俞琤、黄霑、郑君略几位,喝酒谈天,众多高手在场,灵机一动,何不请他们想一个书名?黄霑陡然大呼一声:「心中的信」。
  •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上)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上)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录诗词500余首。由《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命题专家组组长李定广教授编选、评注、赏析,所选诗词基本覆盖《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的命题范围,以及备选但实际未播出的诗词若干首。作者吸收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确保注释准确无误,赏析深入浅出,活泼平易,引导读者进入诗意的美的殿堂。本书旨在向社会提供一种可靠的诗词读本,适合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不同层次的广大诗词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没人比我更懂你

    没人比我更懂你

    《没人比我更懂你》是情感咨询师某顺关于两性情感问题的文集,包含作者近年来在情感咨询方面的所思所想,文字简洁而温暖,观点犀利而睿智,是迷惑于情缘姻缘而不知所措的读者的知音,也是广大读者的心理依赖。
  • 至尊狂妃:邪帝,撩上瘾

    至尊狂妃:邪帝,撩上瘾

    她,21世纪王牌特工,遭人背叛,竟穿越成了混元大陆第一废材。看她一朝涅槃,分分钟打脸啪。啪。啪。天生无灵之体却不知她是天生五灵之体,拥有逆天修炼体质拥有神秘而又古老的空间魔法,神兽萌宠随手捡,绝顶丹药随手出,毒药随便练上天入地谁敢与她为敌,她便让他(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无奈却被某个男人缠上身,甩也甩不掉。“娘子,月黑风高的,不如咱们来生个儿子吧。”某帝邪笑。“谁是你娘子,谁要给你生儿子啊。”她气恼,怎会有如此不要脸的人。“你啊,不生儿子?那就生女儿吧,或者生一窝也是一样的。”“……”她当场无语,生一窝?当她是猪么???
  • EXO相约盛夏浅冬夜

    EXO相约盛夏浅冬夜

    她,渴望一份单纯如雪的爱。她向法师询问,来到了韩国,遇见了十二个男孩........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说不尽的《金瓶梅》(增订本)

    说不尽的《金瓶梅》(增订本)

    本书是作者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说不尽的金瓶梅》的增订本。作者在理论思辨的认知中国小说史沿革递嬗的基础上,努力廓清长期以来围绕着“金学”的迷雾。作者不被臧否两歧的评论所惑,亦不为菁芜交错的文本内涵所迷,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以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精细相结合的方法论,为读者提供一种阅读经典文本的思辨和超越意识!本书始终贯穿作者还《金瓶梅》以尊严的理念。强调当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时,当我们呼唤文艺繁荣时,我们应当按新时代前进的步伐和趋势,为伟大的《金瓶梅》在文艺殿堂上争得崇高的地位。
  • 重生之影帝你别这样

    重生之影帝你别这样

    “别,你别这样,苏宸放开我”林清不知道是苏宸本来就是这样人面兽心,还是只对她这样。记忆里苏宸是个禁欲系男神,怎么重来一次变化这么大林清:蛰伏十年,终成影后,却劳累过度一命呜呼苏宸:新进的影帝,禁欲系男神
  • 穿越至虫族

    穿越至虫族

    女主重生,重逢男主,拯救家人。故事应该甜,但是情节也许平常?错乱?作者随心而写,有时主角性格会变化,不过作者应该就说明
  • 企业纳税会计实务指南:物流企业

    企业纳税会计实务指南:物流企业

    本书详细阐述了物流企业税种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既反映了当前税收理论界对税制改革的主流观点,又规范地介绍了当前物流企业各税种中纳税申报、会计处理、纳税筹划等实务操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曲微茫半世倾城

    一曲微茫半世倾城

    明明是青梅竹马,却偏偏爱而不得:明明是避如蛇蝎,却偏偏阴差阳错……是缘?曲微茫握拳反驳:“我看是孽缘吧!”……然而等一切都尘埃落定才蓦然发现,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被提前策划好的一场骗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