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36300000005

第5章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先己》

若想战胜他人首先先要战胜自己,若想评论别人必须先自我检点,若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先有自知之明。

水泉源深,则鱼鳖归之。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功名》

水如果很深,鱼鳖就会归聚。喻指归附。

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

——《礼记·缁衣》

国君喜好某种事物,臣民必定更加喜好。因此,国君喜好或厌恶什么,不能不审慎从事。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礼记·大学》

先要求自己,然后才能去要求别人;自己要没有过失,然后才能去批评别人。

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礼记·哀公问》

君主正直清明,百姓就会服从政事。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礼记·学记》

优秀的皮匠的儿子,必然学习制造皮衣;制弓能手的儿子,必然学习编织竹器。喻指父亲的行业,对儿子会产生影响。

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

——《礼记·乐记》

国君喜好的东西,臣下就仿效着去做;官吏的所作所为,老百姓也将照此办理。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

——《礼记·缁衣》

下级对待上级,不听从他的命令可以,但一定要服从他的行动。

行必先人,言必后人。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做事要做在他人的前面,说话要说在他人的后面。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汉·戴德《大戴礼记·主言》

身为官吏,应是民众的表率,表率正直就没有不正的事物。

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交则下交争。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上级若多巧伪,下级就会多狡诈;上级若多事端,下级就会多虚假;上级若常烦扰,下级就会不知所措;上级若多贪求,下级就会交相争名夺利。

善举事者若乘舟而悲歌,一人唱而千人和。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善于做事的人像乘着船而高唱悲歌一样,一人唱就有千人附和。喻指以身作则得人心。

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国君需求木材,臣下就会大量地毁林伐木;国君需求鱼,臣下就把溪水抽干。

响不能掌独为声,影不能倍曲为直。

——汉·刘向《说苑·谈丛》

一只巴掌拍不出声响,十分弯曲的东西影子不会是直的。

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

——汉·刘向《说苑·谈丛》

树木高大,鸟会在此筑巢;品德高尚,有志之士就会向他靠拢。

树曲木者恶得直景。

——汉·刘向《说苑》

弯曲的树木,怎能会有笔直的树影呢?

白纱入缁,不染自黑。

——汉·王充《论衡·程材》

白纱放在黑色染料中,不用染自然就会变黑。

齐都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

——汉·王充《论衡·程材》

齐国的都城世代相传刺绣,所以,一般的妇女都会;襄邑有织锦的习俗,所以,连笨拙的妇女都会织锦。喻指环境对人的影响。

不习为吏,视已成事。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不知道如何办理行政事务的官吏,看看前人的办事方法就行了。

善歌者使人续其声,善作者使人绍其功。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

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跟着他的歌声唱下去;善于干事业的人,能使后人继承他的事业。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汉·桓宽《盐铁论·疾贪》

要想影子端正先要端正自身,希望下属廉洁自己先要以身作则。

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善于管理他人的人,首先应能够管理好自己。

未有不能自足而能足人者也,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没有自己不足而能满足别人的人,没有连自己都管理不好而能管理他人的人。

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和好人相比,是自我进步的阶梯;和恶人相比,是自我退步的主要根源。

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

——汉·韩婴《韩诗外传》

一匹马叫,别的马也会随着叫;一头牛吼,别的牛也会相呼应。喻指同声相应。

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智慧如泉涌,行为可以成为众人的表率,这样的人可以成为众人的老师。

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和比自己高的人相比,德行才能长进;和比自己低的人比较,德行便会退步。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谓大器。

——汉·扬雄《法言·先知》

先管理好自己再去管理他人的人能成为有用之才。

三足无头,不知所之。

——汉·焦延寿《易林·小畜》

有三只脚但却没有头,就不知往何处去。喻指无头而不行。

仁者在位而仁人来,义者在朝而义士至。

——汉·陆贾《新语·思务》

仁爱的人当政,就会有仁人投奔来;忠义之士在朝廷上掌权,就会有忠义的人来效劳。

近河之地湿,近山之土燥。

——汉·陆贾《新语·无为》

接近河的泥土潮湿,靠近山的泥土干燥。喻指环境的影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树和李树即使不说话,它的下面仍会自然而然地被人踩出一条路来。喻指事物本身具有吸引力,不必自我标榜,也会使人趋之若鹜。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法令之所以不能执行,首先是为官的人不遵守它。

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

——汉·贾谊《新书·礼》

国内如果有人挨饿,君主应该停止晚餐;国家如果有人受冻,国君不应该穿皮袄。

欲政之速行,莫若以身先之。

——汉·戴德《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希望政令能够迅速地推行,没有比为官者自己率先执行的办法更好。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汉·荀悦《申鉴·政体》

善于执行禁令的人,总是先自己执行禁令,然后才禁止别人;不善于执行禁令的人,则是先要求别人执行禁令,然后自己才执行禁令。

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

——汉·班固《汉书·匡衡传》

朝廷上若有争吵的现象,那么下面就会有争斗的隐患。

习与善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言齐言也。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习惯与善良的人在一起,就不能不正直,就好像生长在齐国不能不说齐国话一样。

气同则从,声比则应。

——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

气味相投就会同流,声貌相合就会响应。

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

高尚的品德,光明磊落的行为,是人们所景仰羡慕的。

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入官》

要想使政令迅速推行,没有比自己带头执行更好的办法了。

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王言》

如果居上位的人崇尚美德,下面的人就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如果居上位的人憎恶贪婪,下面的人就会以争名夺利为耻。

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王言》

上级乐于施舍,那么下属就会宽厚;上级亲近贤才,那么下属就会谨慎于择友。

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

——三国·魏·桓范《政要论·政务》

首先要端正自己,其次才是教育他人。

与善人游,如行雾中,虽不濡湿,潜自有润。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和好人在一起,就像在雾中行走,虽然没沾湿,但不知不觉就潮湿了。

钩曲之形,无绳直之影。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由于钩子的外形是弯曲的,所以不会有笔直的影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

常与朱砂接触就会被染红,常与黑墨接近就会被沾黑。喻指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只能使人变坏。

上好德则下修行,上好言则下饰辩。

——晋·傅玄《傅子·戒言》

君主推崇德行,臣民们就会修养自己的品行;君主喜欢浮夸,臣民们就会热衷于用漂亮的辞藻掩饰自己。

洪波振壑,川无恬鳞。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

汹涌的波涛震动壑谷,河川中就不会有安静的鱼。喻指外部环境的影响。

上不正,下参差。

——晋·杨泉《物理论》

上级不端正,下级就会混乱。

大马死,小马饿;高山崩,石自破。

——晋·佚名《明帝太宁初童谣》

如果大马死了,小马就要挨饿;如果高山塌了,岩石就会自己破裂。喻指整体影响部分。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如果西方的铜山崩毁了,那么东面洛阳的铜钟会发出回应之声。喻指同声相应。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

上级奸邪下级就难于端正,许多人都走邪门歪道,就难以纠正。

上好则下必甚,矫枉故直必过。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序》上级喜好什么下级会更加喜好,矫正弯曲必须超过正直才有效。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爰延列传》

同好人相处,就天天得到美好的教益;和坏人在一起,就会日益变坏。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城里的人喜欢梳高高的发髻,城市附近的人就会把发髻梳得一尺高;城里的人喜欢描画宽广的眉毛,城市附近的人就将把眉毛画得有半个额头宽;城里的人喜欢穿大衣袖的衣服,城市附近的人就会把整匹布拿来做衣袖。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

以实际行动来教育他人,他人就会服从;用语言教育别人,就只能争论不休。

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般传附刘恺》水源浑浊却希望水流清洁,形状弯曲却希望影子端直,那是办不到的。

同类推荐
  • 戏曲艺术(上)

    戏曲艺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神话由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本书选取了中国最著名,最为重要的神话呈现给读者。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热门推荐
  • 冥冥之爱

    冥冥之爱

    小正太慕容誓第一次看上小萝莉凌烟罗,誓要长大娶她为妻。多年后,他得尝所愿。然而世事无常,他们的婚姻生活一波三折,起起落落,最终尘埃落定,美人尚在他怀。只是历经沧桑,更懂得珍惜与守护……
  • 我的原始大陆

    我的原始大陆

    看着身上破烂的兽皮,手边烤的焦糊的肉,宋明一楞?我是谁,我在那儿,我在干什么?发出了人生三问。
  • 平凡之传

    平凡之传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在天空中肆意翱翔的龙,也许我们只能成为地上的一条小蛇,甚至是小虫呢?我们,几乎都是平凡人。这就是一个在一个拥有武道的世界,一个就像我们一样的,平凡人的传奇。
  • 首尊

    首尊

    为何父母会将自己的灵魂和身体两分?为何生下自己却又撒手不管?来自地球的灵魂,和另外一个世界的身体,组成了完整的墨翟,为了寻找父母的踪迹,为了寻找可以医好爱人的灵药,墨翟不得不时刻鞭策自己成为一个强者。
  • 空山荒海

    空山荒海

    今天的风很大,比往日的都要大,像是刀子在脸上一下下刮着。
  • 女王驾到,少爷请俯首

    女王驾到,少爷请俯首

    本是豪门千金,却让人忌惮三分,会看相,能治病,还懂阴阳八卦?什么人这么拽!
  • 听欣儿的话

    听欣儿的话

    她是个养花控,爹不疼娘不爱,去了学校被虐待,暗恋的帅哥早有女朋友亲亲爱爱。只不过例行公事地到公园湖边用望远镜偷窥一下心上人在阳台赏花,就被人误以为轻生给错推进湖里。然后等她好不容易爬上来之后,竟发现穿越了。穿越就穿越了,竟然是穿越成丫鬟,而且才从水里捞起来没换好衣服就被鞭挞问罪。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她穿越到这里当了丫鬟,那她就要好好地照顾这个五少爷,定要把他养的白白胖胖,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 无限之坑

    无限之坑

    末日,穿越,系统。平生不修善果,最爱杀人放火。
  • 功夫天才在都市

    功夫天才在都市

    自从小时候跟着爷爷练功夫,周恒远这个普通小屁孩的人生就开始发生变化。凭着一身功夫,天下横着走!与漂亮校花、妩媚老师、性感护士、高雅律师、冷酷杀手众美女,展开一段段无与伦比的爱情故事!火星第一次写书,写得不好勿喷哦!
  • 朝寒暮雪

    朝寒暮雪

    神族的奇迹又如何?她可以不要灵力,不要幻术,不要长生不老,不要绝世容颜,她只想和他在一起。可为何她付出的越多,他却离她越远?为了他,她可以不顾一切。但如果当初知道他一辈子都不原谅她,不接纳她,她宁愿死在他的剑下。天生的王者却无法逃脱自己的能力的束缚。责任和义务让他无法面对自己的爱。如果爱会让天真的她陷入那无穷无尽的漩涡,他宁愿永世不爱她。亏欠她太多,所以他一脸无情地背负着两个命运的痛苦,默默担起她造下的所有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