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0800000014

第14章 作客保安人家(3)

至于手抓羊肉,对于穆斯林而言那更是食中上品。按照穆斯林习俗,凡禽类是食谷的、有胃的、似鸡嘴的可以吃;凡畜类是吃草的、反刍的、有四蹄的、性情驯善的可以吃;水中惟有鳃、有鳍、有刺的鱼类可食;自死之物、妄杀之物、动物之血,都不可食;尤其戒食猪肉。对于不食猪肉的禁忌,阿拉伯人自有自己的解释。阿拉伯人自古以来认为猪是“秽物”,认为猪的长相丑陋,生长环境肮脏,猪肉容易传染病毒,因此戒食猪肉。阿拉伯人这种自古以来就有的习俗,在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时,被演变为宗教规守,于是,不食猪肉便成为穆斯林群众千年不改的风俗。而牛羊则不同,阿拉伯人认为牛羊的性情温顺,食草、反刍,生长环境清洁,既可群牧,也可舍饲,因而成为穆斯林群众的喜好肉食。特别是临夏的羊,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几无膻味,临夏的穆斯林历来视手抓羊肉为河州食中一绝,民间有句俗话:“三天不吃手抓,心上急抓抓的。”足见手抓羊肉在临夏穆斯林心目中的被喜好程度。

我在临夏生活的时间长了,自然也觉得手抓羊肉和炸油香挺对胃口,即使用现代营养学的观点看,一肉食,一面食,再加一些蔬菜,互相搭配,营养也是合理的,可谓足矣;只是本人的胃功能不够强大,属于食“草”类的那种,时常有“眼馋肚饱”之感。

其实,吃饭对我们并不显得有多要紧,似乎只是一种程序、一种载体而已,让我们有更多兴趣的仍然是保安族那浓郁的民族风情。席间,大家不断地变换着话题,而每一个话题又都给人以新鲜感。谈到保安族的婚礼,说者绘声绘色,听者兴致盎然,若如大家都在身临其境地参加着一个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喜庆婚礼。

保安族的传统婚礼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程序,而贯穿其中的主旨就是“神圣而热闹”。当男女双方将婚事筹备得一应就绪后,新郎、新娘两家通常择定一个星期五“主麻日”作为举行婚礼的喜日子,邀请家客和亲朋好友前来作客。

婚礼当天早晨,男方家的娶亲队热热闹闹地前往女方家接新娘子。过去,娶亲的人都是骑马;时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民族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村村都通了公路,用小车以至高档卧车迎亲已成时尚。去娶亲的通常十几个人,其中新女婿不用说是必去的,再就是媒人、一名“陪女婿”的伴郎和两名伴娘、四五个辅助男客。去娶亲时,男方要给女方家带上两只刚宰杀的小肥羊,另有儿份茶叶、冰糖。娶亲的车队到了新娘家的大门口,先由媒人领着披挂红色绸缎绶带的新郎及伴郎,向女方家的长辈逐一说“赛俩目”问候。然后,新郎进堂屋在炕沿下跪候着,待双方的男女客坐定之后,新娘的父亲方直呼新郎的经名,当众宣布女儿配郎。如说尤素夫,我的姑娘打发给你了,愿你们夫妻相随,白头到老。”新郎高兴而庄重地回答说我承领。”尔后起身按指定位置入席就座。这时,事前请来的阿訇端坐在炕上,开始念“尼卡黑”(新婚证词),念毕“尼卡黑”,阿訇即从窗口向院里撒出一盘核桃和红枣,年轻人争相捡拾,以能得到象征爱情和幸福的喜庆食物为快乐。

接着,便是闹娶亲家客、闹媒人,即向娶亲人和媒人分别讨要“奴工木哈”(意为羊羔肉)。当阿訇完成了“证婚”仪式后,村里的年轻人便一起拥入堂屋,开始闹娶亲家客。大家向娶亲人追闹着讨要“奴工木哈”,意在表明,你们来娶我们的姑娘,是要重谢大家的;而娶亲人为了热闹、幽默,有的故意作支支吾吾状,若是这样,爱闹的小伙子这下可饶不了,必定会把娶亲人拉出堂屋,将事先备好的棉纱、羊毛即刻取出,在厨房的黑锅底上猛擦几下,涂抹到娶亲人脸上,更有甚者,以黑色鞋油代替锅底黑,使娶亲人即刻变成了非洲黑人。因为是喜事,无论怎么闹,娶亲人都只得由着大家的兴,结果必定是娶亲人的顺从奉送。闹腾过娶亲的家客,接着又要闹媒人,和他讨要羊羔肉,如此这般,媒人不给肯定也是不成的。不用说,有了这两幕精心安排的活剧,新娘家准会热闹非常,笑声不断。

新娘离开娘家时,送亲的情节非常庄严而感人。由女方家客亲朋组成的送亲队,通常有二十几人。新娘离开娘家时,由本家里年纪较大的一位妇女,左手扶着新娘,右手托着盘子,盘中盛着五色粮食,并掺有茯茶,让新娘从自己的房门到大门处,倒退走出,边退边向后撒着五色粮食,以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祝福娘家富裕安康。到了大门外,在全村人的簇拥下,新娘头戴彩色面纱,身披绸缎或毛毯,被伴郎、伴娘扶上马或车,带着娘家人的祝福走向自己的新家。

在新郎家门口,早就有人等候着,当远远看到娶亲队将要进村时,家客亲朋们立刻拥向村头院门外,准备迎接新人。待新娘快到新郎家大门口不远处时,年轻人即刻点燃鞭炮,蜂拥而上,挡住新娘的坐骑(车),让新娘的兄弟把新娘从马上抱下或从车里抱出,脚不沾地,一直抱入洞房。在这场闹送亲人的逗趣中,娘家兄弟抱着新娘走得距离稍远点,说明婆家一方的门槛比较硬,让迎亲的年轻人占了上风,送亲的娘家人受了累;如婆家一方的年轻人挡亲不力,让娘家兄弟轻轻松松地抱几步就进了家门,则说明娘家人逗趣有方,占了上风,没有被婆家的庄客难为住。当然,挡亲的远与近,都会在情理之中,谁也不会过于冒失地闹出令男女双方家里任何一方不快的事。

保安族婚礼有新娘三天不吃婆家饭的习俗,体现出对母爱的极大尊重。送亲的人到了男方之后,即被作为上客优先于家客安排吃席,通常为四大抓(牛、羊、鸡、鸭)。而新娘则在头三天之内不吃婆家饭食,一般娘家在姑娘出嫁时,已经备好三天的饭。据说,新娘三天不吃婆家饭的习俗,是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送亲的上客安排好后,接着对前来贺喜的来客,以先外客后家客,先长辈后晚辈的次序,依次由婚礼总领事负责安排进席。

最富有民族特点的,莫过于举行婚礼当天晚上的闹宴席场。闹宴席场就是全村男女老少在东家庭院里举行的娱乐晚会,河湟地区回族、撒拉族都有这样的习俗,不过,现在农村举行婚礼,闹宴席场的不是太多,但还是有的。

宴席场上演唱的宴席曲与“花儿”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明显的不同。宴席曲被称作“家歌”,“花儿”则被称作“野曲”;宴席曲委婉动人而不失庄重典雅,有辈分的男女老幼在一起听歌时,不会因浮词艳语而引发尴尬之态,“花儿”则高亢激扬,又多以表达男女爱情为主,多少有点调情逗趣之嫌;宴席曲是家客亲朋为营造喜庆气氛而在庭院举行的一种歌舞晚会,“花儿”则大多是青年男女在“浪山”、“逛节场”时的一种野外娱乐方式。因此,闹宴席场时演唱的宴席曲,与临夏人所说的“漫花儿”不是一回事。

当夜幕降临,一群毛头少年在庭院呼喊着点燃柴禾后,闹宴席场即正式拉开帷幕,此刻,邻里亲友中能歌善舞的年轻人和唱把式按事先的约定一起前来,首先在院门口唱起了进门曲。通常这般唱道:

恭喜(呀)恭喜(的)大恭喜呀,

没拿个礼物(者)空讨喜呀;

你打个调(者)我唱个曲呀,

欢欢乐乐地讨上个喜!

唱的不好了甭着气呀,

宴席的伙伙里要和气呀;

三星上来(者)一溜星呀,

月亮上来(者)笑盈盈呀;

我们来在了院当中呀,

明灯高挂(者)满院子红呀;

恭吾,恭吾,再恭吾,

你喜,我喜,大家的喜!

对于前来唱曲的唱把式和伴唱者,东家不用说是要给予热情周到的招待的。听到他们的歌声,东家赶忙上前相迎,请他们进院边“刮碗子”边唱曲。唱把式和伴唱者唱完进门曲,被迎进院子后,随即在火堆旁围成圆圈,唱起了夸赞曲。从东家的院落房舍,到父母兄嫂的人品,从新郎、新娘的才干容貌,到亲戚邻里的团结和睦,挑着捡着,夸赞不绝。有一首夸赞东家院落房舍的曲子这样唱道:

月亮上来(者)一红,

照着了东家的虎座门;

虎座的门是金狮子口,

金狮子的口上两条龙;

进去个大门(者)三面房,

两面的上房当中的厅;

什么木的柱子什么木的梁?

什么木改板压成了房?

核桃木的柱子水清木的梁,

嗦罗木改板(者)压了房。

房上铺的什么瓦?

转槽里拴的什么马?

房上扣的是琉璃瓦,

转槽里拴的是白龙马。

前院里栽的什么树?

后院里栽的什么树?

前院里栽的是紫荆树,

后院里栽的是摇钱树。

毫无疑问,宴席场上的唱把式肚子里装着很多很多的曲子,或者说,他们有永远唱不完的歌,他们和全村的能歌善舞者相互配合,边唱边舞,尽情地表达着大家的喜悦之情。通常,一场宴席曲,没有三四个小时是收不了场的,对于我们这些走马采风者来讲,听到的恐怕只能是九牛之一毛罢了。不过,这样也好,留下一些遗憾,或许哪天还可勾起我们的游兴,再来看看,再来聊聊。

同类推荐
  • 书与艺术

    书与艺术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读本之一,是围绕“书与艺术”展开的读书随笔。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对身边艺术的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浓厚的艺术氛围,体验至美的艺术境界,领略伟大的艺术精神、艺术情操和艺术精髓。
  • 佛骨舍利

    佛骨舍利

    本书内容包括:“释迦牟尼的故事”、“佛祖涅槃”、“阿育王与八万四千塔”、“舍利随佛法东渐”、“法门寺地宫”、“七迎佛骨”等。
  • 智慧诚信

    智慧诚信

    本书所写的,都是我们民族光辉历程中的关于智慧、诚信的一部分优秀人物的故事。这些人和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体现,千百年来感染、教育、鼓舞了无数的人。可以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快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人。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敦煌长城(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敦煌长城(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通道。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由于敦煌文献的发现而更进一步凸现出来,敦煌文献映射的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明再次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
热门推荐
  • 今天女主没吃药

    今天女主没吃药

    她表面安静乖巧,实则性子敏感乖张。学渣日常逗弄学霸,“喂,你为什么不爱说话,还是你不爱和我说话?”学霸“……”“阿泽,如果你喜欢一个女孩,一定要跟她说我喜欢你。”他看着她眉开眼笑的样子,心里道:我喜欢你。
  • 西游之求求圣僧别作死

    西游之求求圣僧别作死

    “恭喜宿主,因为你拒绝了系统任务,将随机为你匹配一名有缘人为你助力。”某处穷山恶水,一名修炼千年的白虎精,被滚滚天雷追得落荒而逃。马蛋,这唐三藏去不去取西经,关本王屁事啊!观音:“玄奘,快去取经,不要闹了。”“好的,没问题的,妥妥的放心。”数天后,唐三藏依然没有动静。木叉:“不好了,观音大士,唐三藏他脚崴了,上不了路。”观音:“淡定,让悟空他们将他绑上路,本座就不信那泼猴制服不了他!”五行山,孙悟空叼着狗尾巴草,一副生无可恋道:“师傅怎么还没来?是迷路了吗?”高家庄,猪八戒警惕地望着扛着白马而来的精壮和尚,和尚笑眯眯道:“不要紧张,我只是一名路过的骑士。”流沙河,沙悟净凶神恶煞地跳出水面,却看见一名满身肌肉的灰衣和尚直接将白马扔过河对岸,吓得又赶紧钻回了河里。“说好的取西经送徒弟呢,没徒弟还取个毛线西经啊,贫僧累了,贫僧要罢工!要不,佛祖你把经书包邮快递过来?”如来:“......”
  • 半颗心脏

    半颗心脏

    前世我用半颗心脏救你,想要永远的在一起,永远的保护你,最终一切都毁灭殆尽。今世我用剩下的半颗心脏去守护你,不让你受到任何的伤害。无论是谁伤害你,我都会让他受到一定的惩罚。
  • 古国探秘录

    古国探秘录

    在西南部的一片山林中,暗藏着一处所谓“苍梧鬼坛”的诡异地下古庙,庙中又暗藏着一座古墓。而这个古庙,与几十年前神秘失踪的一支考古队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带着系统闯三国

    带着系统闯三国

    宅男带着系统混入乱世三国,且看如何争霸天下
  • 风临门

    风临门

    她,是风临门最具天赋的弟子,因为逃避接任门主之位而下山。在独自闯荡的日子里,她认识了热情开朗的将军世子云谦,和他携手一起闯荡江湖,历经磨难。待再次回到风临门时却发现已经物是人非。
  • 科普乐园:生命的蓝色摇篮(2)

    科普乐园:生命的蓝色摇篮(2)

    本书选取广泛存在于中国各级党政机关中以各种“领导小组”为代表的议事协调机构为研究对象,沿着两条平行的主线展开分析和解读,对中国共产党的“小组机制”的运转过程进行全面剖析另一条线索主要是基于机构改革的分析视角,对行政系统中议事协调机构的改革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 仙木奇谭

    仙木奇谭

    那曾是一块被扔在星海的烂木头,在仙尊手上却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了一件传世之宝,维持着一方世界的安定。不知过去了多少个纪元,为求仙途,秦凡登上了大仙山,得到了一部不可逆转的怪异功法,一颗种子在他的身上萌芽,一出旷世奇谭,就从这里开始讲起……这是一个求仙证道的故事,也是一段江湖儿女的侠义传说!
  • 亲吻幸福

    亲吻幸福

    一个多才多艺的豆蔻少女、一个侍宠不骄的乖乖女,一纸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会给予她锦绣前程吗?会为她书写属于她的美好爱情故事吗?父亲属下遭遇车祸、母亲重病住院、男朋友弃她而去……陷入人生低估的她该用怎样的力量去承受这一切?面对一段纠结的感情,她又该如何取舍?……
  • 他们比你更焦虑

    他们比你更焦虑

    本书为作者最近几年来关于中国20余位财经人物的深度采访报道的主题合集,其中大多数采访对象都为国内知名企业家和财富人物。所有报道均已在国内相关媒体刊发,此次合集出版时,在原有采访报道的基础上,作者又添加了采访手记,对所涉人物及企业进行了独到的点评。本书所涉人物,无论个人财富,还是公众知名度等,均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不同于其他相关财经人物图书,除了对他们创业历程等的描述之外,更多关注这些人物的人生观、归属感等精神层面,分析和刻画了在整个中国社会处于转型背景下这些财经人物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和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