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32700000011

第11章 茶马古道长

茶马古道有渊源

在云南十万大山深处,有数不清的茶马古道。这些古道,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那蕴藏于大山深处的灵秀,就是只有通过一代代马帮辛苦地人背马驮,才能走出大山,走进人们生活。

近几年,我有幸几次去云南考察,在云南省境内先后多次走访不同地点的茶马古道,在那些凹凸不平的古道之上,遥听古道上的牛马铃声,追寻岁月之悠长,感受古人之艰难,慨叹今日之发展。

可以这么讲,自古以来,马帮对于茶山的茶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马帮,澜沧江两岸的茶树也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花开花落。下面,我们详细地介绍一下马帮和茶马古道。

讲马帮和茶马古道,首先要说说茶马互市。

所谓的茶马互市,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们对于异地商品互通有无的要求的体现。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边患往往大于南方。在那个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决定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的主要因素。此时,一旦在北方出现一个或几个强劲的与中央政府对抗的边疆政权,那么西域波斯等地良种马将因之受阻而到不了中原。中央王朝的军队将会因为缺少良种马而战斗力下降。汉代张骞历经千辛万苦凿通西域丝绸之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寻找西域良马。

古代除了西域产良马外,西南的雪域高原也产良种马,同时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也离不开云南和内地的茶叶,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明代万历年间的王庭相在《严茶议》里有过科学的论述:“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仰给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就是说,西藏属高寒气候,人们为保暖,就以糌粑、奶类、酥油和牛羊肉等这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为主食。但西藏地区又不产蔬菜,这些高能高脂的食品在体内过于燥热又不易分解,而茶却刚好能分解过剩的脂肪和防止燥热。所以西藏人民离不开茶,而茶恰恰是西南特别是云南的大宗农作物,因此具有互补性的茶马贸易就产生了。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事实上,茶马互市在唐代就开始了。清光绪年间编的《普洱府志·食货志》就有这样的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

宋朝时,北方的西夏、辽国等切断了唐朝遗留下来的唐朝和波斯之间进行茶叶丝绸及良马等交易的唐波古道。川藏和滇藏古道就因之成了茶马交易的主干线。在宋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茶马互市都比较活跃。当时,有数不清的汉藏等各族各地的商队和马帮穿梭于茶马古道之间。

明朝时,茶马互市就更加繁荣。但在明代,官方垄断了茶马交易,并对茶马走私者处以重罪。然而,这也使茶马走私者不得不在官道之外另辟蹊径。久之,这些蹊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纵横交错的茶马古道。

到了清代,随着大规模的茶马互市的发展,茶马古道也逐渐定型。在茶马互市的全盛时期,往返于滇藏的马帮,其骡马竟至万头之多。到了现当代,随着川藏和滇藏公路的开通,茶马古道才逐渐地沉寂下来了。

近年来,茶马古道为人们所熟知,是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更得益于逐渐被人认可肯定的普洱茶。但茶马古道绝不是坦途大道,而是隐藏在逶迤回环的崇山峻岭中的艰险小径。从现在思茅地区遗留下来的被人称之为“茶鸟道”茶塘驿道,就可知其行路之难了。

事实上,茶马古道是由于西南边疆地区的茶马互市而形成于中国西南地 图2.昔日的茶马古道区,以马帮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的一种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它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代表。

在历史上,茶马古道主要有3条路线,一是青藏线的茶马古道,二是滇藏线的茶马古道,三是川藏线的茶马古道。

因本书内容所限,这里就只介绍滇藏线的茶马古道。滇藏线的茶马古道主要有3支,分别是茶马南道、茶马北道和茶马西道。但是,不管是北道南道还是西道,这3条道都是以思茅、西双版纳等地的茶山为始发地。

茶马南道通缅泰

茶马南道是滇藏线3条主要的茶马古道中分支最多的一条。

概括起来有3条:

一条是东向茶道,即从思普地区出发向东,经老挝的丰沙里、越南的河内,由火车运到越南的河内装船,轮渡到南洋及祖国东南的港澳台等地。

一条是向西茶道,即从思普地区出发,经思茅到缅甸、印度。

一条是向南茶道,即从普洱地区出发,经思茅,西双版纳、勐海、打洛,再通往缅甸。这是茶马南道的3条线中,马帮常走、运量最大的一条。由于这条茶马道路位于季风区,有雨季旱季之别。在旱季,由普洱经德化、那迁、六顺、糯扎渡口至澜沧、孟连,然后通往缅甸的景栋也是马帮的常走之路。然而到了雨季,由于澜沧江涨水,常常导致马路不通。但是,这却是一条较为便利省时的入藏之道。因为若要走茶马西道,经云南的大理、香格里拉入藏,由于这里有横断山脉山河纵横的陡峭山势之阻隔,那么至少要走三四个月。这与走南道的三四十天相比,人们还是很愿意走茶马南道然后入藏。

茶马南道大多通向东南亚国家,可以说是茶马古道中的一条国际性线路。

茶马北道贡茶路

茶马北道其前身是自战国时秦国开通,经汉唐完善而成的五尺道。之所以称之为“五尺道”,是因为川滇地区山高坑深、河川纵横并且石硬壁坚,开凿一条道路相当困难,仅为五尺的缘故。这是国家从政权建设的角度来考虑修建的一条道路。

而实际的茶马北道是指明清两代由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出发至昆明,经成渝等地直上而抵达京师的一条路。这是一条专送贡茶的道路,因此有人称之为贡茶路。贡茶的办理,在清代是由官员支付库银到思普地区采办,然后由云南总督行辕派公差押运至昆明,经检验后由差员用马帮,沿着茶马北道进入京师。承运贡茶的马帮的大队上有“奉旨纳贡”的杏黄旗,所以也有人称此道为“皇家贡道”。

但是在普茶名重京师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普茶名遍天下”,世人爱之有加。在贡茶办理之后,朝廷又允许民间采办交易。因此,茶马北道人马流量过多,承重过大,以至于在清代中后期不堪重负,加上年久失修,已是路坏道废。于是在道光六年(1826),清廷又开始重修五尺道,并且完成始于昆明止于思茅最终延伸到六大茶山的茶马北道,前后历时30载。因此皇家贡道也成了商旅的通京大道。

由此可见,茶马北道不仅是贡茶道,而且也是六大茶山茶叶流向中原地区的主要通道。

茶马西道入印藏

茶马西道起始于六大茶山,北上经思茅、普洱、景谷、景东、南涧、弥渡等13个驿站进入下关及大理。以大理为中转,又分为两路:一路经保山入缅甸,到印度,再到欧洲;另一条向西北而行,经大理、丽江、中甸即今香格里拉入拉萨进行茶叶贸易,然后再到尼泊尔、印度。

经保山入缅甸,到印度再到欧洲的这条路,有人说它是东方土地上最早与外界沟通的南丝绸之路。而人们所熟知的丝绸之路,是西汉汉武帝时张骞开通的通向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和宋元以后通向南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南丝绸路之所以不为人知,是因为它比张骞的更为艰苦,比海上的更凶险。这样的关山难越之路,除了马帮外,还有谁愿意去走呢?

而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的茶马西道更是一条隐没于滇西群山和史书中的茶马古道。在这条路上,你一辈子都不会看见地平线,青山之外还是无数的青山,人迹罕至,鸟雀难翔。然而,1 000多年来,它的价值就体现在艰苦的马帮中,体现在人们爱不释手、赞不绝口的普洱茶中。

茶马西道是茶马古道中最为艰险的一条,地势之险恶,环境之复杂,以至于不同的马帮有不同的走法,马帮之间又常常相互串道、借道。因此,茶马西道上古道纵横如蛛网,没有清晰的路线可寻,更别说是捷径了。

古道铃声马帮影

云南大山深处的这些茶马古道,我们说起时、听起来都很容易,其实走起来可是相当困难。一路之上,翻千山涉万水,险象环生,死生难料,充满无法想象的艰辛。

人们常感叹蜀道之难、剑阁之险,可是对于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那或许是“腾细浪”、“走泥丸”的小游戏。因为马帮走的茶马古道,是在亚洲板块最险峻的横断山区。一路上山高谷深、大山大川纵列分布,其间猛兽时出、毒虫难料、瘟疫疾病、雪崩滑坡等任何灾难都足以致人马于死地,加之匪盗出没,人死货损的事时有发生。而且更为难办的是,并不是每一次茶马贸易都能成功。这对于马帮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都是一次事关生死的探险。在这听起来很古雅的道路上,不知有多少个马帮人死马亡,弃尸荒野,客死异乡,尸骨难全;也不知有多少个马帮怀着意志的失落和事业的失败,而抱憾终生;也不知有多少个妇女在倚门倚闾,翘首盼望自己心爱的人早早归来;也许她还在朝思暮想的男人早已成为茶马古道上的孤魂野鬼。

因此,有人说“干马帮就等于冒险,就等于提着脑袋找饭碗”,但对要生存要发展的马帮来说,冒险并不仅仅是拿生命财产作赌注,而是需要非凡的胆识、坚韧的毅力、勇敢的气魄和卓越的智慧。所以在过去,众所公认,无论在西南的哪个地方,能干马帮的人都是意志坚定、能力高超的强者。

尽管干马帮并非易事,就像中原地带的银号镖局一样,但是西南地区的马帮还是不少,如《十二版纳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每年到冬晴季节,都有成千上万的马帮从祥云、镇南、蒙化、景

茶蓭鸟道

清代宁洱县贡生 舒熙盛

崎岖鸟道锁雄边,一路青云直上天。木叶轻风猿穴久,藤花细雨马蹄前。

山坡晓度荒村月,石栈春含野墅烟。指顾中原从此去,莺声催送祖生鞭。东等地涌入勐海。

在清末民初,进入思茅地区的马帮共有3路,分别是:从滇南、滇中一带来的前路马帮,从滇西方向来的后路马帮和从滇西北来的藏族马帮。一个大的马帮由3个小马帮组成;而一个小马帮有八把组成,一把又5匹驮马组成,每一把都有一位赶马人;每帮都有大锅头和二锅头两人,各骑一匹马,有些大的马帮还有三锅头。而且每个马帮都有头马一匹。头马头戴红缨彩绸明镜,脖子上带有大小的铃铛,插个三角彩旗,上书帮主字号。马帮在越村过寨时以铜锣开道,传音数里,便于马帮间相互避让。一时间,人喊马腾,漫山遍野,生机勃勃气势壮观。

现代马帮进京城

公元2006年10月14日,一支由40多名赶马人、近120匹骡马组成的云南马帮,驮着重约4吨的普洱茶,在历时5个月、长途跋涉5 000公里后,进驻于北京八大处公园。

这是由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云南省茶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普洱茶文化节中“云南普洱·瑞贡京城”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普洱茶,在明代嘉靖年间就被定为贡茶。在清代,皇室对此更是情有独钟。自雍正九年(1731)被正式定为贡茶后,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贡茶取消为止,普洱茶一直由马帮通过茶马北道驮运到京城,这是定例。

这次是现代马帮第一次进入京城。虽然这次马帮进京有过很好的准备,但在实践中,组织者还是对路线进行了不低于5次的更改。

第一次是在云南,原要翻越大良山,但因马匹和赶马人相互之间还不是特别适应,就改走云南绥江县。

第二次本想从宜宾入川,但因为在这之前的线路有所改变,所以改从四川屏山县进入四川。

第三次是过秦岭时,本想走主线,因108国道不好走,改走太白县。

第四次是过黄河时,本想从潼关过黄河,但很多赶马人说既然是黄帝的子孙为什么不走黄帝陵呢?于是绕道100多公里,经黄陵县,从虎口过黄河。结果在这段路上发生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一位马锅头遇到了不幸。可见,即使在今天路况如此便利的条件下,马帮进京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况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

最后一次是在进入北京时,原设想走109国道,但经前期探路发现109国道路况不适合马帮行走,于是改为从108国道走。

茶 马

明代 汤显祖

秦晋有茶贾,楚蜀有茶旗。金城洮河间,行引正参差。

绣衣来汉中,烘作相追随。以篦计分率,半为军国资。

番马直三十,酬篦二十余。配军与分牧,所望蕃其驹。

月余马百钱,岂不足青刍。奈何令倒死,在者不能趋。

倒死亦不闻,军吏相为渔。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

有此不珍惜,仓卒非长驱。健儿犹饿死,安知我马徂。

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羌马有权奇,胡马皆骀驽。

胡强掠我强,不与兵驱除。羌马亦不来,胡马当何如!

虽然这是一次很传统的活动,但其意义决不能低估。其目的是弘扬普洱文化,并且在沿途过程中,将筹集的资金都捐给了当地的“希望工程”。

此次活动中的40余位赶马人,均是来自丽江、施甸、贡山和墨江等云南少数民族区。

同类推荐
  • 历代律令

    历代律令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烟台婚礼指南

    烟台婚礼指南

    该书由烟台婚礼大纲、烟台婚礼风俗“99个为什么”、烟台婚庆行业服务谈、烟台婚礼趣谈、烟台婚礼服务指南等几大部分构成,是其经历5年时间,在潜心研究烟台婚庆文化的基础上写成。该书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引导读者们从物质社会的层面上剖析了婚庆行业的发展变化,同时,在精神文明的层面上解读了胶东半岛婚礼中民俗民风,以及其中蕴含的内在文化。
  • 无调性文化瞬间

    无调性文化瞬间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撰写的文化短论和思想随笔数十篇,显示出作者的多样风格和兴趣。既有偏重理论的思考,也有结合了知性与感性的随想。本书涉及了当代社会文化的诸多问题,有对文学现象和问题的探讨,也有对古典音乐、当代电影、当代大众文化的最新评述。
  •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

    《回族伦理文化导论》是中国第一部从文化哲学视角系统研究回族伦理文化的学术性专著。该书立足于全球化下的文明冲突与对话和现代化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强的大背景,在伦理学、文化学、民族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把宏观的定性研究与微观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回族文化的伦理现象作系统的研究。该书安排了文化是非线性的、选择的、多元的、内在的四个理论预设,作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回族伦理文化的理论前提。
  • 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

    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

    本书是发表于《南方都市报》的专栏文章合集,作者籍内地人才引进计划前往香港工作,没正经为香港做过多少贡献,倒是因为走过不少地方、住过不少逼仄的出租房及接触过形形色色的香港人,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对香港和香港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回内地工作后写成了这样一些文章。香港离内地很近,然而又没有想象中的近;越来越多内地人来到香港,但对于香港的认识却仍然一知半解——香港人为何羞于吵架?香港幸福感最强的上班地点为何不是中环?香港女生为何喜穿裤袜?清晨的红磡为何会出现“鬼市子”?在香港没有老外的“趴体”为何是卢瑟的“趴体”?跟香港女生聊天话题为何离不开衣服包包?为何住在板间房才能感受最真实的香港?疏而不离的香港家庭关系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城市的鲜活还是人群的趣处?是观察的敏锐还是好奇心的不懈追逐?林嘉文,现媒体工作者,曾于香港从事IT工作三年。
热门推荐
  • 星舞轮回

    星舞轮回

    何谓星士?武阶炼身,打星道,修源府,成源星。源星成,便可从广阔浩瀚的星空中感应自己的本命星辰,从而通过源星吸取本命星辰之力。修星之路分为武,源,碎,空,涅,云河,彩,隐...
  • 薄媚·恋香衾

    薄媚·恋香衾

    她曾依在他的怀里嗔怪,他不是好人。他轻笑。好人能登得上九五至尊的宝座?好人能守得住权斗漩涡里他和她的幸福?天下虽大,人的心更大。再大的天下,填不满一颗人心。所幸他有她,她有他。他们信守誓诺,一切完满。可午夜梦回,蓦然惊起,伊人却手持利剑,破开千军万马,刺心而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亡灵王妃:皇叔,别出墙

    亡灵王妃:皇叔,别出墙

    末世中的她拥有空间异能,本以为能够在末世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是她错信坏人,最后死无葬身之地。再次睁开双眼时,她知道自己重生了,只不过环顾四周,才后知后觉,这尼玛哪里是重生,这分明是穿越了。空间在手,异能在身,这万恶的古代能奈我何?只是那个皇叔是怎么回事,想诱惑我出墙?
  • 快穿之这女配有点萌

    快穿之这女配有点萌

    苏萌只想好好做个恶毒女配,可曾想被男主纠缠了……
  • 锐青

    锐青

    郁敏一心向学,却在毒舌耿直的路上一去不复返。逍遥哥哥无数次暗送秋波都被挡了回来,急得直挠墙。耿直女学霸vs文艺男青年,锐不可当的青春里,你是我的心之所向。
  • 吾佑余年

    吾佑余年

    一朝天变两情相隔,奈何心痴不相忘;几世轮回万劫离阻,不敌爱念难消除。咫尺又是一生,最怕三魂只剩一魂注;何况两相不识,亦是难辨真情难辨卿;只道忘忧,实难忘忧,为爱争得前世情;说是余年,岂能偷生,逆天休道寻真心!冲破枷锁!流落几世定要向天讨说法;管尔怎样!辗转百年必会争霸天地间!纵然你是峰上一片雪,吾亦要撷来放于眉间,化于心尖!不顾生死,不问如来不问天!不舍爱恨,不负真情不负卿!
  • 一切从那女人想报复开始

    一切从那女人想报复开始

    王妮在自己的县城老家大元县有一份安稳且旱涝保收的好工作,随着周围人无止境的唠叨催婚和各种杂七杂八的不顺心事的环绕之下,王妮下决心逃离这个地方。在这一过程中,求而不得的压抑与苦闷紧紧缠绕着脆弱敏感的王妮,为了彻底摆脱这种局面,王妮开始了自己的漫漫“报复”之路。
  • 他的小姜妹妹

    他的小姜妹妹

    ★安静话少小仙女姜妤VS痞帅大佬越宁姜妤由于妈妈工作原因来到江城。少年嚣张恣意,姜妤遇见了让她惊艳此生的男孩。“小姜妹妹,你有点甜诶。比棉花糖还甜。”少年望着眼前的女孩露齿一笑,眼底闪着细碎的光。那天,阳光下,白衣少年自行车的后座载着他心爱的女孩,穿过了江城的大街小巷。年少时独有的喜欢一览无余。【年少时不能遇见太惊艳的人,容易误终生,还好最后你是我的。】【轻松甜宠★谢绝转载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