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32700000007

第7章 茶叶之源流(2)

唐懿宗咸通五年(公元864)樊绰在出使安南、夔州后著成《蛮书》(又称《云南志》)。《蛮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菽、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最早的明确记载了普洱茶历史的文献。因为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种茶,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银生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同时,从樊绰的话“散收,无采造法”,我们就说普洱茶的传播兴于唐而盛于宋。但若就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来说,唐宋无差异,均为兴起时期。

元朝

普洱茶发展中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因为元代时,内地紧压茶的制作工艺逐渐传入云南。对于唐宋时的云南散茶来说,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输入。从某种意义上说,紧压茶的采用真正结束了云南茶叶“散收,无采造法”的历史。而且紧压茶既方便长距离运输,又为普洱生茶陈化为普洱熟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它影响深远,光照千古。

明代

明代是云南茶叶的发展时期,当时最有名的茶为昆明太华茶、大理感通寺茶和湾甸(今昌宁县内)茶。大路茶有永宁(今宁蒗县)“剪刀粗茶”,车里(今普洱县以西、西双版纳)“普茶”和乌蒙(今昭通地区)的“乌蒙茶”还可以看出,唐朝银生茶的吃法还是相当古老的。

宋朝

宋朝,普洱茶的发展承续唐代。正如南宋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的记载“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由此可知,宋代在普洱茶的工艺制作上没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宋代大规模的茶马互市对云南茶尤其是普洱茶的传播繁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有人(乌蒙当时归四川管辖)。当时流通全省,销量最大的当数“普茶”。据万历《云南通志》:“车里之普耳,此处产茶,有车里一头目居之。”谢肇《滇略》中也提到:“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两条关于普洱茶的最早的记载,对解读普洱茶名称的由来和产地之争有重要的意义。当时普洱茶内销量在天启年间(1621—1627)已达到400担左右。

清代

清代是普洱茶最为光彩而鼎盛的时代。清道光年间的阮福在《普洱茶记》里说:“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京师尤重普洱茶皆因其味即品质。也正因为京师尤重之,所以在雍正年间专设普洱府以管理茶务。并且在雍正九年(1731),将普洱茶正式定为贡茶。至道光年间,京师皇族仍喜爱有加,“冬喝普洱,夏喝龙井”成为皇族时尚。为保证贡茶顺利运送,又于道光二十五(1845)年,清政府不畏险阻,专门修筑了一条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长达数百千米的运茶马道。更为重要的是,清廷又把“瑞贡天朝”的至高荣誉嘉奖给普洱茶,可谓是“三千宠爱在一身”。

近现代

普洱茶的衰落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国势衰微,国内政治腐败,苛税繁重,以至于普洱产茶竟为民害,加上火灾瘟疫等时有发生且危害巨大,茶农不得不放弃种茶而去另谋生计。到了清末和民国初期,普洱茶产量锐减。

尽管清末时顺府太守琦嶙在凤山倡导种茶,民国初年景迈乡绅纪襄廷在景谷倡导种茶,云南茶业有所发展,到了1937年云南产茶总量也曾一度达到19.6万担,为旧中国历史上的最高纪录。但那不过是回光返照,仍难以抵挡衰落的结局。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因为战乱火灾瘟疫等原因,云南茶叶全面萎缩而彻底地衰落。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普洱茶发轫于魏晋之前,发展于唐宋,转折于元明,鼎盛于满清,衰落于清末以后。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云南茶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速度也曾放慢,甚至一度停滞。改革开放以来,云南茶业又得到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从健康的角度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并接受。全民掀起喝普洱之风,使普洱茶产业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云南茶区生态优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茶,这话也不假,品质上乘的普洱茶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就整体来看,云南省地处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北邻四川,西北隅西藏,西、西南界缅甸,南邻老挝、越南,东壤广西、贵州。地形地势上,它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云贵高原之上。西部为峡谷纵列的横断山脉。东部为云贵高原。南部为中低山势,宽谷高地。这种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使得北部高耸的云岭阻挡了西伯利亚干冷空气进入云南,而南部又接受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湿气。同时,又因其处在低纬度高原,所以这里的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云南省版图的西北角和东北角以外,均四季如春。

具体来说,茶树生长最喜欢温热潮湿的气候和酸性土壤,而云南茶山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中。

云南主产区土壤绝大数为花岗岩、片麻岩、紫色砂岩、变质岩等风化的母质在亚热带植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呈酸性的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有少数为溶岩和火山灰母质形成的。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松黏得宜,有机质含量高,矿物质营养全面。这种极佳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云南是中国潜在的最大最优良的茶区。云南境内茶树四季生长,四季采茶,每季均有新茶上市,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云南茶区年平均气温在14℃~18℃之间。茶区几乎为无霜期,有很多地方20年才遇有一次霜冻。雨水丰沛,年降雨量为1 500毫米左右,大部分地区在冬季往往因辐射降温,冷气下沉而形成雾海,可以补充旱季部分水分之不足,相对湿度较大,这些自然条件符合茶树生长的气候环境。并且云南茶区基本上处于滇中以南的海拔在1 000~2 000米之间的高山地带,少数在1 000米以下和2 000米以上,正是“山高雾多出好茶”的理想之地。

此外,云南茶区光照丰富,一般为120千卡/每平方米,仅次于青藏高原。据云南省茶科所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太阳光谱考察课题组测定为4 000~10 000A的太阳辐射,其光谱光质呈规律性变化,高海拔不仅总辐射生理辐射高,而且紫光蓝光也很丰富,对氮代谢有利,宜生产高香绿茶,而中海拔的红光丰富,对碳代谢和形成茶多酚有利,可生产优质红茶、普洱茶。

有如此优良的生长环境,普洱茶名遍天下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

云南茶树品种多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茶起源于云南,其品种也是多种多样,位居世界之最。从现在的茶树分类上来看,云南茶树品种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野生型乔木茶树

这种茶树的高度一般在3米以上,生于原始森林之中,承自然雨露,集大地精华。茶菁嫩叶无毛或少毛,叶缘有稀钝齿,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长5~20厘米。因叶片革质肥厚,揉捻不易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深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弱,但水甜回甘长且稳定。当然,也有许多野生型茶菁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这种茶容易导致腹泻,并不适合饮用。

2. 栽培型野生古茶树

这种茶树以灌木或小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半开展,树高1.5~3米。茶菁嫩叶多银毫,叶缘细锐齿,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长3~5厘米,成叶长可达6~15厘米。叶身较乔木叶片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或黄绿色,主副叶脉明显。茶性较野生型强烈而茶质相当,香气高扬,口感较野生型略水薄而刚烈。

3. 茶园野放型

云南许多晒青茶来源多属于野放茶。这种茶经茶园栽种后少有人工管理,不施人工化肥与农药,只稍微锄草管理。野放茶茶龄一般在50年以上,树高约1.5~2米。此茶香气,口感介于栽培型野生茶与茶园茶之间。

4. 茶园茶

茶园茶是我国茶业界公认的好茶种,茶叶中内含物浓度高,目前以勐海大叶茶,景谷大白茶,云抗10号等作为主要推广种植的普洱茶种,一般采取灌木茶园生产管理。茶园茶越原始,茶种叶脉越明显,茶质也越重。茶园茶其茶性最烈,茶质则较薄;香气最扬,口感刺激性也最强;回甘快且留存时间较短,水薄甜而较不稳定。

总体归纳起来,适合制普洱茶的茶树品种有:

勐海大叶茶、易武绿芽茶、元江糯茶、景谷大白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选9号、双江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等。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印度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印度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

    本书精选人们生活熟知的经典国粹,分别从古书典籍、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酒文化、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服饰等方面进行解读,发掘国粹中的传统文化智慧、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的精神文化具有理想信念与务实相复合的总体特征,更具有复合屡次性的特点。这种特色民族精神文化既来自于保安族的发展历程,反过来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又指导、激励着一代代保安族人努力奋发,终将和其他民族一同走向兴旺发达。
  •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本书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原典作为核心内容,选取了国学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一部作品,从传播学的角度将文化原典产生的社会背景、各个时期的传承情况以及围绕经典重大问题研究的不同观点一一陈述,力求从全新的角度建构出文化经典学习的多维知识体系,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领悟。
热门推荐
  • 夏荔学院之追梦高中

    夏荔学院之追梦高中

    她逃课去参加他的生日。而他却回报给她一个小三与一记耳光。并且,还附赠一段最残忍的话语:“离开,趁我没有彻底发怒前离开,我不想因为你破坏了我们所有人的兴致。”就当她还没有在耳光中反应过来时,他再度告诉她:“你难道以为我真的会爱上你吗?你实在是太天真了,我不过是耍着你玩摆了。”“那么,我很高兴可以被你玩弄。”她如何华丽反击,让他奋不顾身的爱上了她。“黎蓝!我宫怡年说过我只爱你一个人,我就只会爱你一个人!我是不会放弃的!我们绝对会重新在一起的。”“是吗?那么我拭目以待你所谓的美好,将会是永远的失败。”
  • 仙简

    仙简

    一个劣等仙资的青年,怀揣一片神奇的玉简,迈进了强者为尊的修仙世界。
  • 弑魔御魂

    弑魔御魂

    当夜晚的街头,霓虹闪耀,当过往的行人,静止前进。对面走来的,究竟是同类,还是异族?行走于夜中,穿梭在都市与深渊之间,那双绽放异光的眼眸,那群专以摄夺人类灵魂而生存的夜行者,我们称之为,魔族!
  • Devil公主的血色游戏

    Devil公主的血色游戏

    月,魔界调皮可爱、出手狠辣的绝色devil公主!被踢去人界时,从天而降,狼狈地跌进了别人的私家游泳池,还狠狠地砸在了一个的极品美男身上!“小野猫,你迟早都会是我的人。”冥暧昧地撩起月的秀发,霸道地宣布道。月邪恶地勾勾嘴角,亮出手里的武器——平底锅。什、什么?跟在她身边那么久的平底锅竟然是个大帅锅?!邪魅的银发男生勾了勾他的嘴角:“刚才谁说我是老chu男来着?我正在考虑,现在就结束我的chu男生活~”
  • 爱妻,求抱抱

    爱妻,求抱抱

    他,是邪恶腹黑的世子,有些自己的势力,别人想象不到的那种强大的势力。听说世子长的很美,就脾气不好。听说世子不近美色。放屁,天天吃她的豆腐,还调戏她。她,在现代是众人崇拜最年轻的女司令,追她的人不可胜数。当她人穿过去的时候,说那里是鸡不拉屎尿不生蛋的鬼地方,没电没车,人还那么厚脸皮。片段一:“这什么鬼地方,没电没车,连洗个澡还要人进来添热水!不行!我一定要回去,不要待在这个鬼地方!”片段二:“娘子,要洞房了,你怎么还不来。”“床那么硬,不上。”男子…………
  • 宠妻狂魔钱老板

    宠妻狂魔钱老板

    本来出差回来准备给男盆友一个惊醒,然后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到老妈的电话,纳尼,既然家里的皇后发话叫自己回去那就回去吧,顺便告诉自己的男朋友自己的真实身份。他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怀着既忐忑有期待的心情去找他,结果到了他的公寓,猝不及防的被他给出的惊喜吓着了。看着眼前的场景,她.......内心忍不住松了口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那个帅的一塌糊涂的人是谁?浑身散发生人勿近的气息,看你一眼都忍不住让万千少女沦陷的人是谁?......................简介无力,作者文章里尽力,全文甜宠,喜欢的宝宝们多多支持,多多收藏,蟹蟹啦
  • 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向南怀瑾借人生智慧

    本书首先从南怀瑾大师的著述中提炼出关于人生的醒世金言,汇聚成《南怀瑾语录》,然后围绕语录主旨,结合其亲身经历或他讲述的故事,将其对做人、处事、交友、学习、养生、博爱、包容、忍让、应挫等关系到当代人生存、生活的十大问题作了探讨。
  • 高武狂人

    高武狂人

    灵气复苏,异能觉醒。物种变异,妖魔横行。而他却说:我膨胀了,谁也拦不住我,地球已经容不下我了,为啥?因为我天下第一啊。
  • 杀戮者

    杀戮者

    王者不是靠老子而已,杀戮不是说说而已!我为修罗,天地当战。我为主宰,天地当剹。你若是没有实力的话,等我把整个天地屠戮一空的时候你再来和我讲道理。这异世的大陆中满是杀戮,强者不断的崛起只有踏在山一样的尸骨上。
  • 正一月下魂

    正一月下魂

    在一个江南水乡的青城镇,奉师傅之命下山正一教道士青浪来此给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韩三爷祝寿,发现这个地方,有了被桥姬所束的叶念春,还竟然然发生了命案,韩三爷之子身死,又有百名平民亡命,在那清河底,无数的空洞眼睛望着河上,这是人为,还是鬼魅做祟。这安静和祥的周镇,还会恢复原样吗?不知不觉中他竟然发现这些妖魔鬼怪的背后竟然有更大的秘密,各路势力纷纷上场,他们究竟是什么,青浪对善与恶有了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