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0400000001

第1章 丘成桐:站在数学之巅

2007年1月12日上午,浙江大学永谦教学楼。推门而入,简朴的办公室内,一桌,两柜,一圈沙发,办公桌上立着一帧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接见这间办公室主人的照片。左侧墙壁上是一块黑板,此时,这位50多岁身材敦实的大师正在黑板前指导一位博士后演算数学题。

他就是11日刚从美国赶来的华人数学界的领袖、名闻世界数学界的大师丘成桐。

丘成桐是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他身兼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北京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主任、浙大数学中心主任等职。近年来,他越来越频繁地往来于美国和中国香港、北京、杭州之间,为祖国的数学发展奔忙。

这一切全都是源于他的数学强国梦,源于他渴望祖国富强的一片赤子之心。

三年修完本科,22岁获博士学位,25岁担任斯坦福教授,一颗新星在世界数学界升起

丘成桐1949年出生在广东汕头,不久即随父定居香港。14岁时,父亲突然去世,丘成桐的生活陷入困境,初二时他便开始做家教,为自己挣学费,逆境中他更加奋发。

他对数学的兴趣自初中就开始了,到高中时,他已沉迷其间,还没上大学他就开始阅读华罗庚等数学家的数学专著。

1966年,丘成桐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他很快在数学上崭露头角,1968年,在全英联邦大学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并提前一年修完大学本科的全部课程。就在这时,世界几何学大师陈省身教授来香港时发现了丘成桐的出众才华,将丘成桐破格录取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的研究生。

伯克利分校是世界微分几何的中心。丘成桐在陈省身的指导下,如饥似渴地学习。在谈及往事时他特别提到自己的一位老师———著名数学家摩里教授。摩里教授的非线性偏微方程佶屈聱牙,深奥难懂,听得所有学生全逃光了,只剩丘成桐一人,摩里教授干脆在办公室单独为丘成桐授课。丘成桐事后认为,这门课成为他数学生涯的基础。

“我对数学的兴趣,源于人类智能足以参悟自然的欣喜。”丘成桐说。

上大学期间,丘成桐醉心于极度抽象的泛函分析,而到了伯克利,他如饥似渴地沉迷于拓扑学、几何、微分方程、数论、组合学、概率及动力系统等学科中。

“那时候我经常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都在教室里,连午饭也在教室吃。”他说,“课余时间则大部分呆在图书馆。在高度抽象的领域,我感到了无处不在的数学之美。”

丘成桐以自己的勤奋和聪慧很快在数学领域脱颖而出。在伯克利的第二学期,他已经能证出一些复杂的定理,他在跟陈省身聊天时谈及这些内容并将其用到几何上,这使陈省身非常惊讶和赞许。

父亲去世后,丘成桐的经济条件一直非常紧张,读研究生时,他一个月能得到300美元的补助,他留150美元用于生活,另外全部寄回家补贴家用。他深爱母亲,非常体恤母亲的艰辛,虽然还在读书期间,但他还是极尽己能支持家里。

1971年,丘成桐博士毕业,他同时收到哈佛、普林斯顿等几所大学的聘约,哈佛给他的年薪是 13000 美元,另一所大学甚至给出15000美元年薪的高价,而陈省身则建议他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攻读博士后,普林斯顿年薪却只有6400美元。此时虽然他经济还很困难,但他还是选择了普林斯顿,因为这里是曾诞生爱因斯坦的地方,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60多位一流的学者来搞研究。正是这一正确的选择,使他在此认识了一大批一流的数学家,这里的工作使他提升了对拓扑尤其是对空间对称理论的鉴赏力,他利用分析的想法应用到流形上的群作用的课题得到重要的结果。

1973年,25岁的丘成桐应聘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一颗新星在世界数学的星空冉冉升起。

27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丘成桐获得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

斯坦福是世界数学尺度几何的重镇,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非常有名,这里云集了一批世界著名的几何学家,丘成桐开始在此拓展几何的非线性分析研究。

初到斯坦福,丘成桐沉迷于这个美丽的校园中,每天工作之余,他和年轻的教授们一起漫步校园,边欣赏风光,边讨论数学问题,心情无比愉快。

就在此时,一个影响他一生的机遇悄然迫近。

这年暑假,一个世界几何大会在斯坦福举行。会上,一个芝加哥物理学家的报告讲到了广义相对论的一个世界几何难题正质量猜想(即爱因斯坦猜想),并由此讲到与之相关的世界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

“卡拉比猜想”源于代数几何,是由意大利著名几何学家卡拉比在195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的世界性难题:在封闭的空间,有无可能存在没有物质分布的引力场?卡拉比认为是存在的,可是没有人能证实,包括卡拉比自己。

此后数十年间,没有人能解开这一难题。

50年代没人解开。

60年代没人解开。

几乎所有的数学家都认为,卡拉比是错的———这个猜想不存在。

年轻的丘成桐也认为“卡拉比猜想”是错的,就在这次会议期间,他高度活跃的思维的触角似乎已经接触到这个世界难题的要害处,他认为他已经找到了证明其错误的方法。于是就在会议的休会间,他向众多数学家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当时许多数学家都在场,这一消息引起强烈反响。

两个月后的一天,丘成桐接到了一封信,看到署名,他吃了一惊———这是卡拉比教授的亲笔信。

卡拉比教授在信中指出,用他所说的方法无法证明“卡拉比猜想”的错误之处,教授希望丘成桐证明给他看。

卡拉比教授的信就像一封向年轻的丘成桐发出挑战的战书。逃避?保持沉默?这不是丘成桐的性格。必须面对!丘成桐开始找了大量的例证,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试图证明“卡拉比猜想”是错的,但问题远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容易。一次次证明,一次次失败,有好多次似乎逼近终点,但最后却往往在很小的地方推不过去。

“接连两周,我夜以继日地证明,但几十次证明均以失败告终,这使我寝食不安。那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两周。”丘成桐说。

终于,他不得不给卡拉比教授写信,承认是自己错了。

既然自己错了,那么能否证明“卡拉比猜想”是对的?他开始调转思路。

正是卡拉比的信厘清了他的思路,他开始调转方向研究,重新沉迷其间。这一投入便是整整4年。

从此,他在世界数学难题的崇山峻岭上孤独地跋涉,此时,数学几乎成为他生活的全部,甚至成为他的生命,他坚韧不拔地攀登着,期待着那数学世界空谷幽兰的出现。

他从一个个方向向这个世界数学的固垒进逼:他与好友郑绍远及同事合作研究仿射几何、极大曲面、调和影照、极小曲面等一连串难题。那一段时间,他大脑中火花频闪,并在与几何有关的非线性分析方面取得累累硕果。

1976年,丘成桐新婚燕尔,美满的婚姻极大地激发了他的灵感。

终于,他找到了解决“卡拉比猜想”的方法:他掌握了Kahlabi几何中的曲率的概念,通过求解这个很难的偏微分方程证明了“卡拉比猜想”,27岁的他终于攻克了这道世界数学难题!

这一成果马上在世界数学界引起轰动,丘成桐也因此一举成名。

“了解到Kahler几何的曲率结构后,我有物我相融的感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丘成桐说。“许多世界数学难题解开了就结束了,而卡拉比却是工具,用这个工具,一连串的世界难题迎刃而解。一些老大难的代数几何问题,都因‘卡拉比猜想’的证明而得到解决。”

“卡拉比猜想”的攻克使丘成桐进入学术的黄金时期,他在数学领域高歌猛进,成果叠现:他解决了史密斯猜想、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即“爱因斯坦猜想”)、实蒙日—安培方程狄利克雷问题、闵可夫斯基问题、镜猜想以及稳定性与特殊度量间的对应性等一连串世界数学难题,以他的研究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在数学与理论物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丘成桐成为世界数学星空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1978年,29岁的丘成桐应邀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一小时大会报告。一小时大会报告是世界数学大会对数学家最高成就的确认,在他之前华人数学家中仅陈省身一人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也是在1978年,陈景润被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做45分钟报告。

1981年,美国数学学会授予丘成桐世界微分几何最高奖维勃伦奖。

1983年,他获得菲尔兹奖,这是世界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直到今天,他还是华人中唯一的获奖者。

1994年,他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为弥补诺贝尔奖没设数学奖而专门设立的国际大奖“克雷福特奖”,这是7年颁发一次的世界级大奖,有人称“比诺贝尔奖还难拿”。

1997年,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给他美国国家科学奖。

丘成桐已成为世界华人数学家的领袖人物。

为了祖国的数学事业,他在香港、北京、杭州创建了3个数学研究机构,以实现他的数学强国梦

1978年,中美建交后中国数学家代表团在谷超豪率领下访问伯克利,丘成桐和他的导师陈省身一起接待了来自祖国的同行。

次年,他应华罗庚的邀请访问祖国。那是他第一次访问祖国,飞机飞跃太平洋,30岁的丘成桐激动不已。一出北京机场,丘成桐忍不住扑倒在地上,扑向祖国的土地。

在中科院,他受到了祖国同行热情的接待,那些天对他来说是非常难忘的,华罗庚、杨乐、张广厚等数学家和他切磋学业,邀请他做了多场报告。此行他也访问了西安、桂林、广州等地。

当时,祖国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民生凋敝,百业待兴,也就在这次访问中,他萌发了科学救国,帮助祖国培养数学人才的念头。

1980年,陈省身教授牵头在中国召开微分几何和微分方程的国际大会,丘成桐在这次大会上提出了100个几何的难题。

“我的想法是希望祖国的青年数学家能研究和攻克这些难题,以此提高他们的水平。”丘成桐说。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民族。作为一个华夏子孙,丘成桐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从此以后,他每年都抽取一定时间回国访问讲学。1988年,他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微分几何讲义》拿到国内出版,该书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1994年该书才翻译成英语出版。

为了培养祖国的数学人才,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丘成桐便在香港中文大学创立数学研究所并亲任所长,此举使该校的数学研究水平飙升。

1995年,丘成桐参加中国数学家学会50周年纪念活动,他在清华大学做了《关于中国数学的发展》的演讲。当时的中科院副院长路甬祥听了他的演讲后约见他,希望他能帮助中科院办一个数学所,以培养祖国的青年才俊。

也是在北京期间,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接见了他。江主席希望他帮助中国培养更多的数学家,推进中国的数学研究。

数十年的海外经历,丘成桐痛感落后受歧视,迫切希望祖国强盛起来。科技强则国强,而数学是科技之母,发达国家都是数学大国,中国要成为经济强国,首先必须是数学强国。而要数学强,必须有一流的人才。

他决心将自己的才华奉献给祖国,帮助祖国培养数学人才。可是培养一流人才,要有一流的研究条件,这就需要大笔的钱,到哪里去募集资金呢?

在北京期间,他接到好友陈启宗的电话。陈启宗是香港晨兴集团董事长,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实业家。看到江主席接见丘成桐的消息,陈启宗非常兴奋,表示愿意为振兴祖国的数学事业出力。丘成桐马上和陈启宗商定,由晨兴集团出资设立晨兴数学奖,奖励45岁以下在世界数学领域取得一流成就的华人数学家;出资和中科院合作创办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出资建造晨兴数学楼。

1996年6月10日,晨兴数学中心成立,丘成桐任中心主任,著名数学家杨乐任副主任。中心的宗旨是培养和造就优秀的青年数学家,在前沿领域开拓新的学术方向,促进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数学交流,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中心完全按国际管理运作,每年初,丘成桐聘请10多位国内外著名数学家组成学术委员会,研究确定一年中6到10个根据中国需要又接近国际前沿的尖端课题。每个项目请3个国际一流的数学家担纲,国内3个教授协助,同时面向全国引进年轻的教授和博士参与课题研究。每年约有150至200位学者来晨兴从事高层次研究工作。

国际国内的数学精英开始向晨兴数学中心集聚,中心年年爆满。

1998年,教育部副部长韦珏带领中国8个大学的校长访问美国,浙大校长潘云鹤希望丘成桐帮助该校建立一个数学中心。

其实,早在1988年路甬祥担任浙大校长时就提出过这个要求,只是当时限于条件未能如愿。现在旧事重提,丘成桐感到条件已经成熟。紧接着,丘成桐开始为中心筹措资金,他找到了浙江籍、毕业于浙大的美国企业家汤永谦,由他出资在浙大建数学中心大楼。

2002年8月,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丘成桐任主任,在丘成桐的动员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教授、青年数学家刘克峰回国出任执行主任,他们共同的愿望就是帮中国强大起来。

丘成桐的数学强国梦正在一点点向目标逼近。

二十多年兼职讲学不取分文,来往机票自掏腰包,个人生活朴素,却为祖国发展数学募集了上亿元资金

在与丘成桐的多次接触中,有一点非常使我感动,那就是丘成桐教授淡薄的金钱观。

2006年元月14日,丘成桐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作了一场演讲,他最后寄语学生:“行乎名利之途,入乎公卿之门,虽荣受赏,吾不谋也。得乎造物之贞,乐乎自然之趣,虽穷有道,文其兴乎。”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丘成桐淡薄的金钱观。

作为一个成就卓著的大师,他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宝贵,但是,为了祖国的数学事业的发展,他牺牲了个人的许多宝贵的研究精力,而把精力投入行政上。

行政事务使丘成桐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那是为自己的祖国工作,他心甘情愿。为了募集经费,丘成桐不得不周旋于企业家之间,和他们一起吃饭,商谈捐款问题,用科学家最宝贵的时间去做本来最不屑做的应酬。李嘉诚捐助香港中文大学数学所1000万元,郭鹤年捐助3000万元。8年来,丘成桐为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晨兴数学中心募集到的资金逾亿元,为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募集到4000多万元。为了祖国的数学事业,他募捐到的资金达1.5亿元人民币。

如此大的贡献,该有丰厚报酬吧?没有!

付出劳动,获取报酬,天经地义。可是许洪伟教授说,丘成桐先生20多年来回国讲学,在浙大、晨兴中心、香港任职从来不取分文。

“丘先生真正是无私奉献啊,连来往的飞机票、差旅费都是他自己出的。”刘克峰谈及此,非常感动。“他还自己掏钱资助祖国的数学发展,他一次就向浙大数学中心捐赠了50万美元的图书,最近又捐了6万册图书。此外,他还在浙大、中国科大设立了丘成桐奖学金。”

据不完全统计,丘成桐个人捐款就达三四百万元。

2004年底,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在香港召开,会议期间,我来到香港中文大学丘成桐的办公室。没想到如此著名的大师,他的办公室是如此简陋,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仅摆着一桌两凳,主人与我一落座,陪同的刘克峰就没地方坐了。中午,他请我和一位世界著名数学家共进午餐,就在学校食堂许多教师们一起用餐的大厅里点了几个菜,半个钟头就吃好了。

“丘先生对生活很随意,很俭朴。”刘克峰说,“他乘飞机一般都是坐经济舱。有一次他秘书给他买了商务舱,还挨了他的批评。”

“我穿着随便,也不讲究吃喝,买车从未超过3万美元。”丘成桐说,“我不追求生活的豪华,钱够花就行了,太多了是负担。”

就这样,这些年来,丘成桐来往穿梭于北京、杭州、香港和美国各城市之间,筹备高端国际学术会议,物色来中国任职的国际一流数学家,邀请国际顶尖的科学大师来中国讲学和交流。他还担任清华、北大、复旦、中国科大等十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

“没有长期在大陆扎根的数学家不行。”丘成桐说。为此,他不遗余力将世界一流的人才引进回国工作。

2003年,刘克峰获得国际数学大奖谷庚海默奖,获得一年的学术休假。丘成桐获悉后马上电邀刘克峰到浙大数学中心任职,担任浙大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和数学系主任。刘克峰一来就签了5年的合同。

刘克峰告别妻女只身来中国工作,细心的丘成桐亲自给浙大数学中心副主任许洪伟教授打电话:“刘克峰喜欢打乒乓,你给他买一张乒乓桌吧,不然他会寂寞的。”

刘克峰不负大师所望,他领导的浙大数学中心以及数学系成果累累,而刘克峰在浙大的一年多时间里就攻克了马里诺—瓦发猜想、丘成桐几何度量猜想这两大世界数学难题。

在丘成桐的努力下,一大批世界著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应邀来浙大数学中心从事研究、教学和学术交流工作,其中包括菲尔兹奖获得者威滕,诺贝尔奖获得者格罗斯、霍夫特,沃尔夫奖获得者霍金、陈省身,费马大定理证明人维尔斯的导师科茨等20多位欧美国家科学院院士。这即使在哈佛、普林斯顿都很难做到。很多欧美国家的研究生、博士后因此自费来到浙大数学中心留学。

为使国内外数学家在高层次交流平台上开展学术交流,使国内数学家了解、掌握世界数学研究的最新动向,丘成桐还发起召开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

1998年,第一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就在这次大会上,晨兴数学奖首次开奖。此后华人数学家大会每3年开一次会,评一次奖,评奖委员会由国际数学大师组成,丘成桐已连续三届被推举为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

华人数学家大会已得到世界数学界的高度重视,有人极言,这个大会的水平已可以与世界数学家大会媲美。

国际数学家大会每4年举行一次,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个大会从未在第三世界举行过。海内外华人的数学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能否把大会拉到中国来开?在丘成桐和陈省身的努力下,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2年在中国举行,这是第三世界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大会。

1994年,丘成桐当选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2003年,他获得中国政府授予的国际科技合作奖。

丘成桐已成为近四分之一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站在国际数学顶峰的巨人,中华数学已进入丘成桐时代

法国数学大师彭加莱说:“科学是堆砖头,数学家将之变成华厦。”

全世界的华人数学家也是一块块砖头,丘成桐甘做“泥瓦匠”,他要用这些砖头砌出中华数学强国的“华厦”。

多年来,丘成桐为了振兴中华数学研究事业,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和世界性影响,创立国际数学研究机构,培养年轻数学家和战略科学家,挑战世界性数学难题,设立全球性的大奖以激励年轻数学家,创办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以帮助年轻数学家了解国际学术动态,交流研究成果,号召一大批国际杰出青年数学家回国服务。

丘成桐把全球华人数学家团结在一起,提携后辈,培养人才。他所做的工作是以往所有华人数学家没有做过的。他以一颗华夏子孙的赤子之心,为了中华民族数学事业的崛起,为了中国成为数学强国,无私奉献。

丘成桐培养的50位博士大部分是中国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际上知名的学者:刘克峰、李骏、张寿武、林芳华、辛周平、鄂维南、侯一钊、应志良、刘军、舒其望、励建书、范剑青等,九州俊彦,外邦华裔,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少长咸集于丘成桐麾下,为了中华数学的振兴,为了祖国数学的强盛,共同努力。

“陈省身教授实现了中国成为世界数学大国的愿望,中华数学事业已进入丘成桐时代,中国将成为世界数学强国!”英国数学大师约翰·科茨动情地说。

国际数学大师、菲尔兹奖获得者唐纳森称他是“近四分之一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国际数学大师、阿贝尔奖获得者辛格说:“即使在哈佛,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丘成桐是一个时代,在他身上体现的是科学与理性的人类精神;丘成桐是一座挺立的山,屹然独立,巍峨伟岸,象征着中华民族数学事业的高峰;他用他全部的精力和爱,致力于中华民族数学事业的崛起。

(载《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

同类推荐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商人的鼻祖:陶朱公大传

    商人的鼻祖:陶朱公大传

    青年时代,范蠡从老师计然处学到“上富其国,下富其家”的商业之道,并且将这套商业哲学运用到帮助勾践复仇灭吴的实践中。他和文种在这一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而和美女西施的一段旖旎恋情,荡气回肠,传为千古佳话。功成身退之后,范蠡改名鸱夷子皮,来到齐国经商,继续实践他的商业哲学。很快,他积累了千金之富,被齐人推举为“卿相”。范蠡由此感叹“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不详”,散尽家产,来到陶邑,易名陶朱,并遇到了他一生的竞争对手,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位商业奇才端木子贡。在陶朱公的一生中,三次积攒了千金之富,又三次散尽家财。他将经商从“聚财”的功利境界提升到“散财”的哲学境界,使得商业经营成为“陶朱事业”,被司马迁推崇为“富而行德”的典范……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 历史上那些牛人们

    历史上那些牛人们

    这些人,怎一个牛字了得,历史因他们而风生水起。叹古今,道不尽无限沧桑,阅读因他们而更具魅力。历史是永恒的热门题材,历史人物是解析历史的最好切入点。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呼风唤雨能量很大的牛人们,他们的人生看点,吸引着芸芸众生的无数眼球。厚重且生动的史料、扑朔迷离的史实,真相被逐一揭开。
  • 驰骋欧洲的雄狮——拿破仑

    驰骋欧洲的雄狮——拿破仑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全唐诗话续编

    全唐诗话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柏林与鹿

    柏林与鹿

    听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如果做了一个很美的梦,那你还愿意醒过来吗?
  • 不该嫁给你

    不该嫁给你

    呜呜呜呜呜呜……刚被交往了两年的、马上要结婚的男朋友给抛弃了那也就算了。难得她想做一次好人好事,阻止一个酒鬼酒后驾车。没有想到他酒后乱性竟然……该死的酒精,该死的酒鬼,该死的老天爷。我柳絮已经够倒霉的了,也不发发慈悲,竟然……她可是第一次啊!这样倒霉她也认了,谁叫自己没有防范意识。可是可是偏偏又被母亲给撞见了,硬逼着结了婚……天啊!天啊!天啊!
  • 在下田某某

    在下田某某

    小翠和我分手包子要去当兵天啊活着有什么意思哪里会知道,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屌丝也有春天我要去当老司机,并且还是老酒鬼的老司机新书群:567207665欢迎广大老司机的开车之旅!
  • 心中的向阳花

    心中的向阳花

    她以为她这辈子就这样,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生活,平平淡淡的过完此生。谁知道,遇到他,走上了跌跌撞撞,坎坷不平的道路,艰难时期,相互扶持,最后迎来了他们的结婚纪念日,“老婆,不要取下眼罩,放心跟我来。我牵着你,很安全的。”走了一会儿,“好了,到了,看看我送你的礼物,喜欢吗?”她取下眼罩,顿时睁大双眼,看着眼前的一切,眼里的光芒再也遮不住了。
  • 汉末乱入争霸

    汉末乱入争霸

    一对龙凤玉,将陈陌卷入到这个乱世出人才的东汉末年。陈陌:没兵没马没地盘!要我怎么办啊!!龙魂玉:不要慌!你还有我!!陈陌:…………
  • 情缘五世

    情缘五世

    文案一浊世清恋圆脸江湖第一剑客小姐姐X矜贵并不高冷侯府少爷。剑客不是杀人如麻的冷情冷血,也会被阳春三月的暖阳。他是她的暖阳,他的暖只为她,谢绝中央空调。此生遇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幸。还有四个文案作者还没想好,等写到了就会水到渠成。
  • 秋野集

    秋野集

    暮时有雾,晨时有雾,云遮雾绕,晴空自散!
  • 蜜宠萌妻:恶魔总裁,你够了

    蜜宠萌妻:恶魔总裁,你够了

    一夜旖旎,闵双双被某男狠狠睡了,转眼间,某男成了C城只手遮天的神秘大人物!“两条路,自宫还我清白,或者做我的男人!”“我满足你!”
  • 西池集

    西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