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0400000012

第12章 樊云芳采访札记:平实·朴素·人性化

———记一次特殊的人物采访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30周年,也是光明日报恢复记者站30周年。报社决定编辑出版记载各记者站在30年中难忘的新闻工作经历。在我25年的新闻工作经历中,难忘的事很多,如与我的老师、享誉中国新闻界的名记者樊云芳的交往,而最难忘的却是最近一次对她的采访。

2006年3月8日中午,忽接本报副总编辑翟惠生的电话,让我和严红枫火速赶到海南采访本报驻海南记者樊云芳。

2月5日,《光明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樊云芳老师讲述自己患癌症后人生感悟的自述性文章《生命之歌》,稿件刊出,反响强烈,许多人流着眼泪给编辑部打来电话,询问樊老师的情况,向她表达敬意和问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也为此文感动,分别作出批示,号召全国新闻工作者向樊云芳学习。

很快,中宣部把樊云芳列为中国新闻界的先进人物典型,决定进行大规模的宣传。由于樊老师病后身体不适宜大规模的接受采访和宣传报道的压力,经报社要求,中宣部同意由光明日报给各媒体提供一个基础稿件,各媒体按自己的要求改写再进行报道。

采写这个基础稿件的任务落到了我和严红枫的头上。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采访,因为被采访者是我们的同事和师长,同时她又是个写人物典型的高手,她曾写过许多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典型名篇,要写好这样一个典型,比写普通的人物典型要难得多。

万没想到,这个困难以我们不曾预料的形式出现了:当我们赶到海南,准备采访她时,她却拒绝采访,她不愿意当典型,她对当今人物典型报道中存在的拔高和非人性化等现象很反感,担心平面化的图解人物使人物失真,担心拔高后会使自己在同行中被孤立起来。

人性化的东西能跨越时空,能温暖我们的生命。成功的人物通讯往往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但人性、人道曾一度被当作资产阶级的东西受到批判,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的若干年中,人物典型报道的人性化还非常欠缺。

樊老师和她丈夫丁炳昌于我都是亦师亦友,我进入光明日报时,樊老师已是大红大紫,在中国新闻界非常出名。在她面前,我如小丘之仰望泰岳,读她的新闻作品,常感馨香远溢,备受教益。

一件小事使我走近了大师。1985年春,我忽接樊老师来信,她在信中就我的一则小稿子的导语向我“求教”,诚惶诚恐中,我被深深感动。一个名满全国的大师,竟向一个新闻队伍中的新兵“求教”,大师那江海不辞涓流,泰岳不弃簸土的胸襟使我感动不已。

从此,我渐渐走近了这位大师。

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我在樊老师麾下采访逾月;1991年,三峡工程采访,丁、樊夫妇亲征,我做他们的助手,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两个整版;湖北清江模式,西沙群岛采访,一次次合作,一次次亲聆教诲,聆珠玉,坐春风,得益匪浅。我们的师生情谊也与日俱增。此生能得樊丁两位老师教诲,欣慰万分。

但这次,她竟成了我的采访对象,而她竟拒绝我的采访!

能否按照她的要求,用人性化的手法表述?我们问她。她摇头说:“不可能。”根据要求,我们必须在稿件中突出她对事业的追求,突出她的职业道德,突出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突出她忘我工作以致病倒,还要把她的事迹与“八荣八耻”结合起来写。她认为,这样写,她必将成为政治宣传的样板,她不愿意。

樊老师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穆青的经典新闻作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使她立志当一个记者。大学毕业后,她和丁老师一起被分配到山西雁北,她的新闻工作就从那片黄土地上发轫。当了十多年的通讯员,1978年,她被调到光明日报,从此她开始了真正的记者生涯。1981年,她的长篇人物通讯《追求》引起轰动,她一举成名。此后,她接连发表了一篇篇经典的新闻作品:《飞天凌空》被收进大学新闻教科书;《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促进了国家人才流动政策的出台;她的“中性报道”开创了中国新闻写作上的新方法;在新闻理论上,她提出了“全息摄影”的概念,这一概念被载入中国新闻大事记中。1991年,她登上了中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的领奖台,从穆青手中接过了奖杯,实现了名记者的梦想。

就在她的事业达到辉煌巅峰时,1992年,她得了癌症,此后4年,她与命运抗争,与死神抗争,终于康复并于1996年重归记者队伍,成为一名普通记者。她调整心态,淡泊名利,甘当一名普通记者,默默地在新闻第一线继续战斗。

我很认同她关于人物典型报道的观点。但按职业要求,我必须完成报社交给的任务,写出符合要求的光芒四射的樊云芳来。可是作为学生,我又不忍违背老师的意愿,我处在两难中。

连续3天,我们反复做她工作,希望她接受采访,她坚持己见。最后我们只好向她摊牌:你不同意采访,我们只好回去,让其他记者来写。由我们写,我们还可以尊重你的意见,别的记者能这样尊重你吗?她反复考虑后承认,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一定要写,那么我们是最理想的人选。至此,她才勉强同意接受采访。

接下来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写出既符合报社和中宣部要求,又能得到樊老师认同的人物通讯来,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按照传统的写法,我们要写樊老师的追求,标题都是现成的:《追求》。20多年前,她因为人物通讯《追求》而一举成名。她的人生历程又何尝不是执著的追求呢?对新闻事业的苦苦追求,对完美的新闻作品的苦苦追求,对理想的苦苦追求,为了这个追求,她废寝忘食,公而忘私,不顾家,不顾丈夫,不顾儿子,忘我工作,直到病倒,她追求的历程绚烂而辉煌。这样写,既是中宣部和报社的要求,也符合樊老师的实际。若如此,我不用采访就能写出来。

我已写过樊老师多篇人物通讯。她1991年获范长江新闻奖,应《中国记者》约稿,我写过《樊站长风采录》;我还在《人物》、《家庭》等杂志写过她,《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文集》中介绍她的稿件就是我写的。

但是,樊老师坚决反对用传统的方法来写她,她坚持淡化过去,少写成绩,写她病后平淡的生活。她说,《生命之歌》没有写光辉业绩,只是写她自己与疾病抗争的过程,写对生命的感悟,没有豪言壮语,不也同样引起读者强烈共鸣吗?为什么典型人物非得写得光芒四射呢?正面典型不能成为程式化的一种模式,这样写会使读者厌恶的。人物典型只有突出人物典型身上人性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只有用人道主义的原则来支配人物典型报道,才能写出产生持久影响的好作品。

这是一次特殊的采访,这次采访实际上成了我们对人物典型写作的研讨。

我开始按照她的要求准备材料。

在采访了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以及中央新闻单位驻海南的同行后,我深深地感动了。这些熟悉樊老师的官员、同行以及樊老师的朋友对她的人品和敬业精神是众口一词,由衷的赞赏和敬佩。但对她的辉煌的过去,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获得的崇高的荣誉,甚至她曾经得过癌症的经历却一概不知。当我们向他们介绍她的过去时,他们被深深震动了。“我们和她这么熟悉,没想到她还有这样辉煌的过去!她可从来没跟我们说起过啊!”

这是怎样一种淡泊的情怀啊!

有两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们。1997年,海南省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樊老师前去采访。工作人员见来了位“奶奶级”记者,又是不带“长”的,就将她撇在一边,轮到安排她时已没房间了,会务组的人把她领进一个房间加铺,这个房间已安排了两位年轻女记者,她看到的是两张年轻而愠怒的脸。

昔日的大牌记者哪里受过如此的轻慢?到哪里不是众星捧月般地迎接她。一种受轻辱的感觉使她真想掉头就走。

但她很快克制住了。

晚上,她跟丈夫通电话时无意间透露了这一小小的细节。电话那头沉默了,半晌,丈夫说:“主持会议的韩副省长你不是很熟吗?找他一下,换个房吧!”

“算了,小事一桩。水平高低应不在睡什么床吧。”此时的她早已是心静如水。

冷遇的结果是,她的通讯登在了《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上。丈夫边翻报纸边笑眯眯地调侃:“受了委屈,心态能这么宁静,还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站长我要好好嘉奖你啊!”

2001年秋,樊老师到海南驻军某支队采访,见来了一位没有任何职务的“奶奶记者”,支队所有的领导包括宣传科长都一律“没空”,接待她的是一个年轻干事。冷落是那样的明显。中午,她们在路边小店吃了一碗面,下午继续采访。10天后,2000多字的通讯《人才辈出的一片沃土》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看到报纸,支队领导大惊,一打听,被他们轻慢的竟是这么一位大牌记者,于是赶忙登门道歉。

一位了解她过去的友人大惑不解:“你是货真价实的大牌记者,只要把自己的荣誉头衔亮出来———哪怕名片上露一露,你可以减少多少麻烦,谁还敢怠慢你?”

她一笑了之。

我对樊老师算是比较了解的,她几乎隐姓埋名,甘愿做一个普通记者,不图名利,不计得失,认真履行记者的职责,她克服个人病后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深入基层采访,坚持不到现场采访不写稿,我比她年轻都很难做到。因为海南不了解她的过去,在采访中经常受到冷遇,但她甘受委屈,不因受了冷遇而影响情绪,这样的淡泊心境,这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殊为难得。

至此,我们已逐渐明白该怎么写了:写樊老师忘我执着追求事业的精神,更要写她得了癌症,经历了生与死考验后的淡然超然的人生态度,这是她的人生境界的升华。稿件的基调找到了:平实,朴素,人性化。传统的人物典型都是一个人从平凡走向辉煌,而樊老师则是从辉煌回归平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辉煌。思路一经理顺,标题自然出来了:《从辉煌到平淡》。顺着这个思路,稿子写得很顺畅。

中宣部最后决定由新华社发通稿,我们的稿子经新华社记者吕诺补充采访,压缩改写,以《灿烂星空中,有我发出的光亮》为题刊发,各大媒体都采用了。光明日报最后也采用了新华社的稿子。我们的原稿则在《人物》杂志上刊用了。

稿子发出后,各方反应不错,都认为比较人性化。樊老师给我发来短信:“稿件能以现在这样平实与温馨的面目展示给读者,真让我大喜过望。我想,如果我们的新闻报道,特别是典型宣传都能这样采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不拔高),那么读者面肯定会扩大,产生的效果也会好得多。”

(载《新闻实践》2008年第五期)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邹韬奋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邹韬奋

    邹韬奋原名思润,幼名荫书。“韬奋”最早用于1928年11月1日《喂,阿二哥吃饭》一文。他曾向人解释说,“韬”是韬光养晦的韬,“奋”是奋斗不懈的奋。他的这个名字的用意是要以此自勉的。他还用过其他许多笔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韬奋”。
  • 卧底,在敌人心脏

    卧底,在敌人心脏

    在国民党的首脑机关或政要身旁,有一批我党的优秀儿女潜伏在那里,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他们用智慧、谋略、胆识获取了一份又一份绝密情报,这些情报为我党取得全国胜利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孙亦平编著的《卧底在敌人心脏》讲述的就是这样12位中共党员的生平事迹。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狄仁杰评传

    狄仁杰评传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出,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便于对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附录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加了简略的评论。
热门推荐
  • 暮往朝来情依在

    暮往朝来情依在

    林暮第一次听到陆朝的名字,是在高一的升旗仪式上。星期一的早晨,阳光洒在青春的绿茵上,广播里正播放着竞赛的获奖名单。“第三名,陶依依”“第二名,孙黎”“第一名,陆朝”林暮站在班级的队伍里,透过人群的缝隙,看到了主席台上最耀眼的他——陆朝。看着他清澈的眼眸中闪耀着的光,在他低下头时,恰好与林暮四目相对,但很快又错开了眼神。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让林暮心里泛起了一层涟漪。脑海中回想起陆朝第一次站在她身边,她从嘈杂中捕捉到他的那一声“你们班的人到齐了吗?”陆朝也曾是林暮心里的一束光……
  • TFboys之一晌贪欢

    TFboys之一晌贪欢

    2026年,白纸黑字,寥寥几笔,签定了半世悲凄苍凉。三世为劫,一生牵绊,不过半世,便人去楼空。也罢,那场盛世葬礼,你终是不必来了。上帝果真是永远的公平,赐予了我们半生巅峰的睥睨,也交换了半生的残阳枯柳。蓝颜知己,红颜枯骨,半生萧索,一世贪念。也终是被尘埃掩埋,遗忘在了忘川水畔。谁渡谁过了忘川之水,谁又把暖黄白烛光染成了半片夕阳。暮霭深树,金撄红藤,那个人,他回来了吗?
  • 阿阮郡主

    阿阮郡主

    回望白阮的一生,大体是这样的,出嫁前,公主娘亲与驸马爹爹小心翼翼的问“阿阮不高兴?娘亲/爹爹给你买很多漂亮衣服啊!”某女白眼翻滚,出嫁后,亲亲夫君神色紧张的问“阿阮不高兴?告诉弋哥哥呀!你要什么弋哥哥就给你什么啊!”某女默……再之后,她的宝贝儿子面色严肃的问“娘亲不高兴吗?我给你买很多漂亮首饰啊!”某女嘴角抽搐……总之,这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宠文啦!还附赠三个妹控哥哥和忠犬皇桑一枚,女主天生好命,宫斗勿入,女强勿入哦……
  • 世界之大无病不有

    世界之大无病不有

    作为一名杂志社的新人记者,我被拍去了一家医院做采访。这家医院知名度不高,就像是一夜之间忽然冒出来的一样,但主编非要让我去,我去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行为实证研究

    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行为实证研究

    本书首先对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心理因素进行探讨,并用行为金融学的有关理论进一步解释投资者决策行为模式;然后以行为金融理论为指导,利用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发现中国个体投资者单体和群体交易行为特征,并探讨其理性程度。
  • 花都全能小道士

    花都全能小道士

    我说我是个道士,你们非说我是神棍,给人摸骨算命,摸到大姑娘的胸脯上去了,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嘛?那行吧,我说我是个医生,你们又说我看病都看到女医生的大床上去了,我说这是临床试验行不?得,那我本分点做个三好学生吧,你们又开始BB,硬说我天天跑女厕所去偷窥,我就日了狗了,我偷谁了?你媳妇还是你大闺女了?哥,别追,我错了还不行,别拿菜刀砍我啊!!!
  • 红木衬绿叶

    红木衬绿叶

    天赋异禀的仙界五公主叶雪小时候私自下凡救了凡人的沐夏,沐夏为报恩情在希晨帮助下飞天成仙,与叶雪共同打败魔尊以及展开了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 穿越之扭转反派女配

    穿越之扭转反派女配

    一次睡觉换来了穿越,来到这个我深爱的小说世界。原本以为可以当女主享受爽文的滋味,未想到只有反派女配的命,幸好有那抹紫色陪我共度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烈日兮阳不落幕

    烈日兮阳不落幕

    上天眷顾,命运转折,新的开始,少女安云兮成长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