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0400000034

第34章 陈建一和他的文人朋友

擅诗词,长曲赋,喜书法,博古通今,这是杭州一些文人对该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建一的共同印象。最近,陈建一的诗词曲赋集《偶吟浅唱》出版,收集其中的诗词是他与众多文人诗词唱和的结晶。许多文人将他引为知音,视做兄长,确实,他像兄长一样关心着这些文人的工作和生活。

(一)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名城需要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人。

“文化名人是稀缺资源,要特别珍惜。”陈建一说,“对文艺人才要高看一眼,厚待三分。”

余青峰是陈建一“高看”和“厚待”的对象。

前不久,浙江省文艺界高级职称评定结果揭晓,余青峰榜上有名。

在“有名”之前,余青峰却是个“四无人员”。

2006年初,在上海大剧院观越剧《赵氏孤儿》,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深为剧情所感动。吃了“鸡蛋”,欲见“母鸡”,这位分管艺术的领导萌发了一见余青峰之念。

浙江是戏剧大省,戏剧舞台曾经非常辉煌,曾出过顾锡东、钱法成、魏峨、胡小孩等闻名遐迩的编剧。可是过去的辉煌渐行渐远,今日舞台相对寂寞,一个重要原因是缺编剧:浙江全省专职戏剧编剧不足10人、省属剧团仅3人!杭州全市也仅3人!

作为一个文化大市,杭州曾专门招收过一个培养戏剧编剧的本科班,可全班20余个学生毕业后无一留在戏剧编剧队伍中,全部“触电”。

编剧报酬太低。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编剧顾锡东曾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达半年之久,创作了一个剧本,稿费是400元!

相比之下,如今电视剧编剧报酬却很高,动辄每集数千、上万甚至几元,一个电视剧动辄几十集,创作一部电视剧收入几十万上百万。严峻的现实促使编剧弃戏剧而趋电视。

可戏剧需要繁荣,戏剧的繁荣呼唤编剧。正是基于此,叶明焦急地寻觅着专业编剧人才。

近年来,杭州市投入巨资引进有特出贡献的文艺人才,目的是要把杭州市建设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为此,杭州市投入的文化专项经费逐年增多,还拨出数百套住房用于奖励文艺人才,杭州市以“让天下英才尽入我彀中”的胸怀,吸纳各地的才俊,余华、麦加等文化名人纷纷来杭州定居。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余青峰进入叶明的视野。

在叶明想象中,能创作出《赵氏孤儿》这样厚重历史剧的编剧总该是饱经风霜的老人吧,万没想到余青峰竟是如此年轻。叶明喜不自禁,决定引进。

然而,看余青峰的名片,职称一栏竟印着:“无级编剧”。

岂止无级,余青峰还是个“三无人员”:无职称,无工作,无工资,甚至可以说无学历———在动辄硕士博士的今天,他的大专学历几可忽略不计。

余青峰,福建人,1973年出生,中学时就热衷于剧本创作,高中时就创作了第一个剧本《冷月琵琶》,入围福州戏剧会演。1992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编剧大专班。在校期间便参与大型史诗话剧《孔繁森》的编剧。毕业后在福州闽剧院工作。因痛感国有院团体制束缚,2001年舍弃一切漂到上海打工,期间创作了反映“非典”的越剧现代戏《被隔离的春天》,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编剧奖;《赵氏孤儿》获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已创作剧本近10部。

其实上海越剧院、上海昆剧团等院团都想调他,但在引进人才讲究“硬件”的今天,“三无”就像三座大山阻断了他进入大上海的路。

“只要是人才,就应该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予以破格!”叶明果断拍板。

有人说,余青峰业务能力强,不善处理人事关系,引进后会有麻烦。

陈建一笑了:“不能用平常眼光看这些特殊人才,杭州要有涵容各类人才的心胸。”

一到杭州,余青峰马上投入创作中。

很快,他拿出了第一部剧作:越剧《李清照》,并获得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

接着是《秋瑾》、《简·爱》、《大道行吟》,两年多时间,他已经创作了6部剧作。

陈建一爱才如命,对余青峰倍加器重。为了让这位年轻的编剧安心创作出更多作品,他要扫除依附在余青峰身上那个最关键的“无”———职称问题。

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职称意味着住房、工资和待遇,意味一个知识分子的脸面。

谁知,余青峰并不领情。

“评职称很麻烦。”他对陈建一说,“要考试,要写论文,程序繁琐,与其把精力放在这些地方,不如多写几个剧本。”

刚到杭州,组织上就希望他申报职称,他婉言谢绝了。他不愿意申报的另一个原因是,凭他的水平和成就申报正高都绰绰有余,但按规定他必须从初级开始。

“我连初级也没有,怎么报?报初级、中级,我没兴趣。报高级,可能吗?”余青峰说。

“直接报副高,我来做工作!”陈建一说。

陈建一的真诚关心使余青峰很受感动。终于,他决定申报职称。

陈建一开始向有关部门游说:杭州连民间艺人都评职称了,没学历不等于没水平,成百上千个美术博士能抵得上一个齐白石?齐白石只有小学学历!成百上千个文化博士能抵得上一个沈从文?沈从文连一天中学都没读过。中国文艺界高学历的有多少?有几个像余青峰一样两年时间写出这么多有影响的剧作?

“我的职称问题,陈局长比我还焦急。”余青峰说。焦急的结果倒是皆大欢喜。

平时,陈建一常与余青峰等人诗词唱和。

2008年5月26日,余青峰以孔子为题材的越剧《大道行吟》首演,演出一结束,他就接到陈建一用短信发来的一首词:“踏月吟风,蓬莱寻遍。茫茫四野星光淡。推仁复礼怅徘徊,世风无奈如霜剑。大道如天,壮心不变。如椽巨笔开宗卷。春秋残烛白青丝,苍生心系谁人鉴?”

余青峰将陈建一引为知音。每逢与这位兄长谈古论今,他欣然有如聆珠玉、坐春风。

(二)

陈建一说,文艺人才只能发现,难以培养,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文化工作就是要营造适合文艺人才成长的环境,要善于在市井当中发现他们。

杭州市群艺馆美术干部、中国美院附中和浙江教育学院兼职教师陆籽叙就是他在市井中发现的一个人才。

在某些人眼里,陆籽叙是个傻瓜,一个“脑子有问题的神经病”人———他曾连续10多年考大学、考研究生均名落孙山。

在一些专业人士眼里,他却是个“天才”。

他高中毕业,但因毕业就应征入伍,没去拿毕业文凭,这一疏忽为他日后带来无穷的麻烦,历次调整工资,单位张榜公布的他的学历一栏填的均是“初中”。

学历上的空白并不意味着学业的空白。没有大学学历,他却在为大学生上课;没有研究生学历,他的研究成果却很丰硕:出版了10多部专著。他的《名家风景写生探秘》还是美院大学生喜读的专业书,《当代青年篆刻家精选集·陆籽叙》一书为金石专家称道;他的《金石之悟》和《写意印风》两部专著被列入美术教学“名师讲座系列丛书”;他的书法作品曾获浙江省书法金奖,还入选全国第三届书法展;他的画作《晌午》、《佛光》、《吴山冬日》等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等全国性赛事;他出版有诗词专集,曾获全国诗词成就奖。

中国美院教授孔仲起在陆的《名家风景写生探秘·序》中称:“陆籽叙给我的印象是勤学苦练,注重全面修养,强调学习传统与对景写生相结合,诗书画印的综合冶炼与其他知识的积累。正因为如此,他经常表现出与一般人不一样的思辨与想象,因而常常引发一些新颖的思考。”

浙江教育出版社编审王翼奇先生在为他的诗集《积梦纪行·序》中称:“籽叙仰止前贤,希踪往哲,修艺励志,沉潜书画金石,斐然有成,又孜孜矻矻,于诗词之写作,未尝以之为余事,诚有足多者? ?读籽叙之诗词,见其才学,尤见其性情。籽叙之性情,一言以蔽之曰痴,痴于艺,痴于情,痴于道,种种痴态,悉于诗中见之。惟其痴,故其思也深,其悟也彻;而身世之坎坷颠沛,倍增其奇逸苍凉之气。”王翼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陆是一个有才华,有成就,勤奋率真,不懂世事的人,面对复杂的社会,他无法扭曲自己去迎合,于是就遇到种种磨难。

一个在绘画、书法、金石、诗词方面均有成就的专才;一个饱受讽刺讥笑的傻瓜,矛盾就如此难以理解地统一在他身上。

陆籽叙20余年间换了三四个单位,都与周围的人搞不好关系。因埋头创作,没顾及单位里的规矩、制度,常碰红线,领导为公平,按制度执行,这使陆籽叙活得很烦恼。陆籽叙评职称,分房都遇到困难。40多岁还是单身,与母亲住在一个20平方米的房子里。

2002年10月的一天,陈建一拨通了陆籽叙的电话。于是,一头短发,一个破包,大冬天还穿双凉鞋的陆籽叙背了一大包书来到陈建一办公室。

“这些书都是你写的?”陈建一问。

他颔首。

艺术精英啊!陈建一赞叹。

杭州是文化名城,应涵容这些人才!陈建一开始“厚待”这位专才。

彼时浙江文化系统正在评职称,他虽已申报,但有信息表明,评上的可能很少。谈及此,陆籽叙一声叹息。

看着陆黯然的眼神,看着陆的书小山似的耸立在自己的办公桌上,陈建一感到心里堵得慌。

当天晚上,陈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遂披衣而起,给省文化厅的职称评委会写信。他以一个文化局长的名义,为一个普通艺术家呼吁和请求。他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党的文艺方针,时代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我们讲学历但不唯学历,陆籽叙的职称问题应该解决!

陆得知陈之所为,感激涕零,逢人就说:“遇到陈局长,我遇到了菩萨!”

他不知道,他的“广告”效应适得其反:有人以为陆与陈是亲戚,遂给纪委写信:陈建一以权谋私,为亲戚解决职称问题。

“对陆籽叙这样无权无势的人,我这个局长当他一回亲戚有何不可!”陈建一对记者说。

职称解决后,陈又给陆所在的杭州市群艺馆领导打电话,希望给陆解决住房问题。

群艺馆很快为陆落实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住房。

2008年,陆籽叙申报正高,陈建一又施以援手,据理力争;有人对陆籽叙有意见,陈建一说:“对陆籽叙,你们谁有意见,也拿出他那样的成绩来!”

终于,前不久,陆籽叙的正高职称解决了。

(三)

“我不希望自己是个文化官员,我希望能成为文化人的朋友。”陈建一说。

电话那头,陈建一哭了。

杭州越剧院院长侯军是个名满越剧界的拼命三郎,事业心极强。在她眼里,事业比天大。

可是,全国第七届艺术节前,这个“天”要塌了。

七艺节公示的50部参赛剧目中,杭州越剧院的《流花溪》落选,侯军非常着急。

排这个戏时就遇到种种困难,工作上又有种种矛盾,侯军心灰意冷,渐生去意。

此时,上海越剧院已三顾茅庐,力邀侯军加盟上海。王文娟、傅全香几位中国越剧界泰斗也都劝侯军到上海发展。

正此时,陈建一就任杭州市文化局长。

“侯军不能走!”陈建一坚决地说。

他看了枟流花溪枠,马上拍板此剧目入选七艺节参赛剧目。

侯军因此留下。

但当《流花溪》排好,却因某些原因未能入围七艺节,侯军不干了,她带着辞职报告,赴北京告状。

陈建一一路电话追着侯军走,劝她回来,他正在做工作。他知道,此剧不能参赛,侯军必走无疑。一根电话线,牵着两个焦急的人,侯军为剧目无法参赛焦急,陈建一为留不住这位将才焦急。电话那头,侯军倾诉苦衷,力陈己见,伤心地哭。电话这头,陈建一力劝爱将,苦口婆心,说到动情处,竟也失声哭出。这一哭却留住了侯军的心:陈局长,真男儿,真性情啊? ?

《流花溪》终于参加七艺节参赛。

侯军终于留了下来。“此生得遇陈局长,这是我的幸运!”她说。

杭州歌舞剧院副院长崔巍对陈建一也充满这种感激之情。

当残奥会开幕式落幕,开幕式副总导演崔巍马上收拾行囊离京回杭。

“崔巍,你太没良心了!”奥运会副总导演张纪刚说,“全国多少导演希望执导庆典!我们把位置留给你,是希望你能留下。你倒好,演完了就走人? ?”

崔巍对张纪刚的“没良心”,正是对杭州的“有良心”。

舞蹈演员出身的崔巍,以一部《阿姐鼓》确立其在中国剧坛的导演地位。陈建一就任局长后,对她的事业百般扶持,鼎力相助,崔巍一直心存感激。崔巍出名后,许多地方来挖她。2006年,崔巍赴美国学习。美国有她许多同学、同行、朋友,单身的她,在杭州无牵无挂。因此,有人断言:崔巍必走!

文化人用脚投票,崔巍此去是否会杳如黄鹤?陈建一心中没底。

临行,陈建一请崔巍吃饭。

“为什么请我吃饭?”崔巍问。

“因为你不回来了!”

“陈局长,为你这句话,我肯定回来!我舍不得离开杭州?”崔巍说。

其实,舍不得的还有这位兄长一样的局长啊!

美国没能留住崔巍,北京没能留住崔巍,崔巍属于杭州?

2005年3月23日,张望抱着一大堆获奖证书找到杭州市文广新局人事处,接待他的是处长陶丽。

张望是一个名满摄影界的摄影家,摄影作品曾获中国摄影金像奖,奥地利国际艺术类摄影专题组金奖,他还是奥地利国际摄影艺术的评委,担当此任的在中国仅有过4人。

张望,一个大师级摄影家。

可是,大师却是个体户,他没有单位,户口也不在杭州。女儿读书没户口不行。如能作为人才引进,户口问题解决,女儿读书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事处长陶丽为难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例子,没有单位,怎么引进?

杭州在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真能“不拘一格”?张望怀疑。

“那就算了。”他收起证书。

“等等。”陶丽说,“这样吧,证书先留下,我们请示一下局长再定,行吗?”

能行吗?张望怀疑。

次日,张望的手机响了,是陶丽。

“你的问题解决了!”电话里是陶丽兴奋的声音,“局长批了!”

张望有些意外,又有些感动。局长姓甚名谁他不知道,可才一天,没见过面的局长竟然批了!

就这样,他对这位局长有了好感,对杭州有了好感,对杭州市的引进人才政策有了好感。

《尚书》云:“野无遗贤,万邦咸宁。”“让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使杭州“野无遗贤”,这正是这位文化局长的愿望。

(载《光明日报》2009年3月20日)

同类推荐
  • 印刷工富兰克林

    印刷工富兰克林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美国波士顿。
  • 流年碎影

    流年碎影

    中国百年沧桑变迁的冷峻思考,国学大师坎坷人生的心路坦言。自然,人有大小,事有大小,我的人和事,都小而不大,但是江河不择细流,为史部的库藏设想,作为史料,多一些总比少一些好吧!
  • 盛世基石:姚崇

    盛世基石:姚崇

    本书是一本姚崇传记。他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他曾在稳定武周政权、开创“开元盛世”中起了关键作用。他辅弼朝廷,革除旧弊,开辟了一代之风,推动了社会进步,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
  • 名人传

    名人传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传记作品。《名人传》三位主人公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世界级的不朽名人,他们的人生绚烂多彩,他们的作品厚重而大气磅礴。罗曼·罗兰紧紧抓住三位巨人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遭遇艰难困苦时始终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谱写了一曲“英雄之歌”。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热门推荐
  • 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

    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

    本书收录了《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爱情是脆弱的》、《玫瑰灰的毛衣》、《梦逍遥》、《眼球的雨刮器》、《枕上的花朵》6部中篇小说,描述了六种不同的婚姻和爱情的模式。
  • 山庄来客

    山庄来客

    为了解开身世之谜,为了帮糊涂老妈保住婚姻,一个倒霉的小设计师踏上了寻父之旅,遇到一个糊咖小明星,糊里糊涂进了一个悬疑网综剧组,落入一个真假难辨、性命攸关的危险陷阱。
  • 这个老头是邪神

    这个老头是邪神

    穿越异界无门无派,无修炼天赋,你表示压力山大啊。你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前坤大罗移心法。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你悟了!能反弹各种法术伤害。你又想起某位大佬的八门遁甲。你又悟了。八门,开!(这是一个毫无修炼天赋,却悟性妖孽随便一动脑筋就能领悟神级功法的骚年故事。)
  • 荒古神迹

    荒古神迹

    一座荒废的道观,一口古老的石棺,一副残缺的骷髅,一张神秘的白纸。几个醉酒的人玩笑赌约,却无意间卷入了一场塌天风波。退伍军人黄藏海每时每刻都有人要杀他又有人要救他,活在谜团之中的他将如何抉择,又将何去何从?大地之眼、世界之脊、月亮之山、太阳之泪、黄金之城、铁流之盾,古老的文明,神秘的遗迹,让我们切换视角,跟随黄藏海的脚步,走近另一个世界……
  • 萌宝神助攻:拐个妈咪送爹地

    萌宝神助攻:拐个妈咪送爹地

    “这位阿姨,咱俩如此有缘,当我妈咪可好?”只是发挥民族的优良传统乐于助人而已,谁料被一个小奶包黏上。还……附赠大包子一枚。只不过,这婚后某男宠妻如狂,连小奶包都看不下去。小奶包:“爹地,你能照顾下我这个单身小奶狗的感受吗?”某男:“不可以,毕竟我跟你妈还要创建足球队。”某女表示:唉呀妈呀脑瓜疼,哎呀妈呀脑瓜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啸魂

    啸魂

    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此子世界,汝藏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鬓边蔷薇

    鬓边蔷薇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他不是她的良人,他深爱着她,却又亲手葬送了她们的一世情缘
  • 清晨物语

    清晨物语

    清晨的励志小故事,不要浪费一天的美好时光,加油努力,好好生活
  • 海边的剑圣

    海边的剑圣

    临南城第一帮派青帮老大的提前出狱,将会让这座滨海小城又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即将迎来的夏日时光,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在等着陈青和陆飞。泛着咸咸海风滋味的热血故事,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