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53900000018

第18章 学术评论(8)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需要在实践中认真对待、在理论上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这几年,随着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关于文化建设寸研究与探讨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的论文、论着也有一些了,但仍缺少有系统的、总结实践经验的、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专着问世。最近出版的杜长胜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论纲》(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纲》)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高占祥在为该书作的序中指出:“作为一本试图系统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的专着……这本《论纲》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该书紧密结合当前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实际,对一些学术理论研究中还未涉及或很少论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能给人以新的启迪。”

例如,作者对于文化制度的论述,就可以说提出了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必须加以研究的问题,并做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作者首先对于文化制度作了内涵上的界定,又从历史实践中去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本质特征,试图从理论上阐释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与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实践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互为作用的机制,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从发展的角度认识并展望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前景,是《论纲》所提出并加以系统阐述的又一个新问题。在作者看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理论”。的确,要实现文化事业的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需要我们对文化事业有一个长远的综合性战略考虑,在文化发展中应当注意质量与数量、速度与效益、普及与提高、现代性与传统性、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重点与合理结构、文化增长与社会需求等的统一,单纯追求某一方面的片面增长或提高,只会造成文化上的“有增无发展”现象。而怎样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大问题。作者能从发展论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向题,充分表现了他的胆识和才力。

理论的研究,目的乃在于揭示规律,为实践服务。关于文化建设的研究、探讨,也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论纲》是在总结我们目前文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对于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实际是极为熟悉的,对于文化法制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文化体制与管理等问题都有针对性的阐述,使《论纲》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文化建设的实践呼唤文化建设理论的活跃与升华”。《论纲》的出版,无疑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入进行。(原载《中国文化报》,1995年3月29日。)

纵横捭阖。言简意赅

——崔志远、龚殿舒着《运河文学体系论》读后

评论者和作家是互为存在的,作家写了书,总企盼有人去读。读者多了,难免歧议纷纷,所谓“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人们从感性的角度去认识作家的结果。评论家不是普普通通的读者,他必须将感性的认识诉诸理性的分析与把握,在这份理性的分析中,评论者试图找出一条最能切近地准确地认识作家的途径。这样他才能有资格去做一个评论者并且引导读者去认识、理解作家。崔、龚二位,正是在宏阔的文化分析之外,又试图从作家的内心世界、作家的生长、生存环境去认识作家、理解作家。看得出来,他们对于刘绍棠的作品非常熟悉而且体会颇深。崔、龚二位在作品的阅读与同作家的接触中,发现了作者那颗质朴、纯真的童心。他们认为“刘绍棠的童年生活中,有着丰富而强大的母亲意象”,“在绍堂的周围,形成一个慈爱、善良的母亲意象群,刘绍棠成为这个群落中的‘娇哥’、‘宠儿’,自由自在地生活,其自我人格得以充分发展。”“刘绍棠的童年经验以运河文化濡染、社会化过程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其自我人格。”从作家自我人格的形成去认识作家,刘绍棠作品中的细腻、柔婉的一面便来自于他童年的经验。崔、龚充分肯定了刘绍棠多年来在乡土文学中的辛勤工作成果,同时也指出了他作品中多有重复的地方,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刘绍棠的创作实际。

总的来说,此书在论述刘绍棠的着作中,还是有很多启人心智的地方的,是一本不错的作家作品评论专着。(原载《文论报》,1996年7月1日。署名宁逸。)

撰写文学史应重视的问题

做文学的人,读的文学史着作也不少了。除却从中获得知识与识见外,于书本身亦不无“观感”。大部头的书常常广征博引,卷帙浩繁,大有定九五于一尊之势,读起来不免让人诚惶诚恐,总怕自己才疏学浅,失却了参与品评的意趣;又有不少将大部头缩而减之者,卷帙是不浩繁了,但框架、结构却又保留大书之态,给人以有骨无肉之感,读起来自然还是少了趣味。真正能让人亲近起来的史书,倒是那类不拿架子,较多研究心得与创见的着述。近读章无忌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便觉得无拘无束,趣味盎然,应属此类。此书一出,便有京城名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以为是一部“现实性强、具有创新意义且有理论的严肃性的一部优秀文学史教材。”读书人学浅,不敢下定性的结论,只将章先生本人在后记中的话列出,读者对本书的样貌,自会了然于心。章先生说:“这是一本‘简史’,很多内容都只好从略,但我又不想仅仅重复现成课本上已经有的东西,所以虽是简史,也有很多别的文学史书里没有的内容。历史,特别是文学的历史,应该形象地存在,太抽象了不好理解,也不好接受,因此,本书对提到的作家作品,一般都讲得比较具体、详细,以便于掌握,能更有利于读者形成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总体印象。”

章先生自谦,说得平和,却道出了文学史的一个道理,那便是吸引读者进入史境乃是极为重要的一桩事体。撰书者往往忙于将自己掌握的资料倾箧而出,对读者进行知识轰炸,或专注于建立“体系”,将读者引入理论的玄宫,而忽略了对历史现实的体味。对于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又想读史、而非专业研究人员的读者来说,这两类的写法都会将他们吓退。章先生无疑找到了一条向普通读者传达文学史信息的最佳途径。文学史的写作实在是和读者的阅读层面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过去常被一些着者所忽略。只是到了文学史的编写日趋成熟的今天,怎样将文学史研究的讯息有效地传达出去,确是应当越来越引起学界重视的一个问题了,否则,真有将“学术”供在高不可攀的塔尖的危险。章先生的这本《简史》无疑是一个好的范例。(原载《北京日报》,1996年8月28日。)

品评散文之美

散文是颇具魅力的一种文体,因其在语言文采与构思和意境上的讲求,散文又有美文之称。大约因为其“美”,世间喜读散文的很多,写散文的也很多,由读、写而品评散文的也不在少数。古耜是这中间的一位。他的散文评论集《美文之美》收入了他读当代散文名家的“心灵对语”和他对一些现代名篇的鉴赏与比较,以及他对石油战线作家散文创作的见解。

古耜的《美文之美》是一部不俗的散文评论集,融入了作者对于散文这一独特文体的深层理论思考。比如他提出:“精神的丰富性、情感的真实性、意味的浓郁性和语言的艺术性,构成了散文文体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内涵,而一切具备如此特征与内涵的文章,则都属于散文的范畴,或者说是散文的外延。”这就在时下争论不休的对散文本体与范畴的两种界说(一种是“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另一种是散文是“以第一人称写法和真实、自由笔墨,用来抒发感情、表现个性、裸露心灵的艺术性散体短文”)之外,提供了另一种较为公允的界说。

而贯穿古耜对“美文之美”鉴赏核心的是他对散文作者“心影”的追寻。在这部16万字的评论集中,没有为评论而评论的文字,古耜总是力图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之做心与心的交流,因而他读散文,往往能产生不羁的悟想,给人以启迪。他对近十年来散文界在反拨以往创作中的虚饰现象、呼唤自身文体个性时片面强调“向内转”和“表现自我”的状况提出批评,指出:“如此倾斜的文体选择反映到散文的形象世界里,便是过多地负载了闲情逸致、杯水风波或一己私语,而明显淡化、削弱甚至消解了其原本应有的丰赡的社会性、浓郁的生活性和鲜明的时代性。”这对当前散文的时弊无疑是一种针砭。作为一个冷静的研究者,作者在《美文之美》中表现出许多对散文创作的真切思考,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读来有新人耳目之感。(原载《人民日报》1996年10月24日。)

中国心绪与情怀

——读《雪丹散文》

相对于小说、戏剧、诗歌,从创作上看,散文无疑是最自由的一种文体,它无须像小说那样精心营构故事情节,也无须像戏剧那样组织安排戏剧冲突,更无须像诗歌那样注意意象组合。散文是作家生存方式的直接展示;在所有文体中,散文最直率、最不加遮掩地体现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他的生存意趣、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作者的人格精神在散文中也充分地显现着。散文人人可写,而写好了却着实不易,没有健康的人格、相当的学养与人生阅历及生存智慧,写出的散文只能是一杯白开水或者因辞藻的堆砌而显得俗丽浅薄。读好的散文如饮醇酒,可以体悟人生境界的高远;发现好的散文,便如发现一位有涵养有道行的朋友,看他向你叙说心绪与情怀,给你以心灵的滋润与生存智慧的启迪。

陈雪丹先生便是这样一位阅历丰富、学养深厚、情感真挚的朋友,他的《雪丹散文》在记录山川景色、故土人情的同时,也抚慰着你的心灵,增长着你的智慧。

雪丹先生旅居海外已有20余年,创作了多部小说与诗歌集,散文只是他创作小说、诗歌的拾余。《雪丹散文》收录的多是他旅美后创作的山水记游之作和怀人散章,在作者圆熟流利的笔底,彼岸旖旎的风光、故土秀丽的山川与五千年的文化遗存显出无穷的魅力,作者与亲人故友的深厚情谊亦感人至深。

在雪丹先生笔下,美国西海岸风景美丽而壮观:“晴朗的海宇在微风轻拂中荡漾着滚滚碧波,由远而近,向着海岸逶迤而来;不知是风卷着浪,还是浪挟着风,这波涛一浪推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岸边扑去;高的浪涛载着银白色的浪花,把海岸周围的海面装扮成了堆银砌玉的世界,煞是美丽;一叠高过一叠的浪涛把后浪所积蓄和赋予的力量,完全用来冲击屹立在海岸边的巉岩的顽石……”(《太平镇寻幽——美国西海岸风景线之二》)这里的景物描写层次分明,用笔细腻、圆熟而流利。作者酣畅的笔墨带给我们的是身临其境之感,阅读这段文字,我们也如作者一样而为大自然的景致所感动。王夫之曾说过:“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姜斋诗话》卷一)彼岸壮丽的景观虽使作者涌出对大自然的无限崇敬之情,然而,在作者的脑际,“却始终悬挂着另一些山水立轴。那里有紫烟缭绕的香炉峰,有孤城万仞的黄金峡,有昂首挺立的五友松,有气象万千的洞庭湖……这些立轴,是那样的秀逸缥缈,雄奇苍莽,令我永远神往。”(《太平镇寻幽——美国西海岸风景线之二》)海外游子的赤子之情在异国景物的生发下被触发出来,每一个中国人读了都会有一种心灵的相通。身在海外,作者仍然不忘中国佳节。中秋夜登高赏月,作者首先想到的还是苏子瞻中秋夜怀子由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词,并由词中“高处不胜寒”的意境联想到近代袁寒云的登高词(《双峰山纵目——美国西海岸风景线之三》)。这是一个浸濡了中国文化的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无论身在何处,赏的是哪国月亮,抒发的永远是中国式的心绪与情怀。

当然,在与异域文化的接触中,作者也并非固守传统文化的冬烘先生,而是有着现代知识分子自省意识的文化反思者。在《灼热海滩》中,作者和友人去了一个允许裸泳的海滩。不同于那些裸露自己、自在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与和风的异国男女,“我们这些衣着整齐的炎黄世胄们,却怀着诡异的心情,到这海滩,来满足一种隐蔽的好奇心,来窥看平时不易看到的裸体——尤其是女人的裸体”。当看到他们和她们是“那样悠闲自在,蹦跳自如,谈笑自若,伸展自由”,于是蓄积已久的好奇心也就放平了。而“她们那旁若无人,一记一记的扣球声,似乎并没有扣在球上,而是扣在我们那被‘子曰’、‘诗云’、‘非礼勿视’等圣经贤传浓浓熏染过的心上。”于是窥人者惶悚了,“生怕被人看穿了我们这一伙偷窥者的心思”。轻轻地点化,没有长篇大论,却给读者思索中西文化的差异留下了大量的空间,这是深得散文文体妙处的运笔。

作为一个海外游子,雪丹先生深爱故土,多次回国游历,几乎游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这形成了《雪丹散文》的又一主要内容——归国记游。不管是着名的人文景观,如敦煌、轩辕庙、武侯祠等,还是罕见的自然奇迹九寨沟、西双版纳,都被作者栩栩如生地描绘给读者。由于作者学养的深厚,写起人文景观来尤显得得心应手。祖国五千年的文化激荡在作者笔底,如临其境的现场描绘之外是历史背景及着名诗词的征引,二者水乳交融,给读者以极大的历史文化知识的满足。在《西安记陵》写游轩辕庙之时还记录了未收录进毛泽东诗词及文集的毛泽东《祭黄帝陵》全文,给有心的读者留下了研究的史料。

收入散文集的怀妻友的几篇散文则以情深而感人,对妻友事迹的朴素叙述中,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作者生命的跃动,阅历的沧桑与情感的抒泻尽在其中。不知不觉,我们走近了作者,于阅读之中建立起一种近乎亲密的友谊与信任——又一位真挚的朋友被你发现了。(原载《文艺报》2000年9月5日,与刘祯合作。)

跨东西方文化语境的学术阐释

——评《王宁文化学术批评文选》

近十多年来,在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对中国和西方的重要文学和文化现象的探讨方面,王宁撰写了不少论文,涉及了当前文学和文化领域的许多问题。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将王宁近十几年的部分论文结集为《王宁文化学术批评文选》推出,为王宁的学术道路做了一个重要总结。

同类推荐
  • 红楼梦诗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红楼梦诗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它就以故事中蕴含的渊博的学识、细腻的叙事、动人的情节、现实主义的风格,征服了无数读者,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书中的诗词曲赋散发着极大的魅力,成为这部不朽之作的灵魂。《红楼梦诗词全鉴》根据《红楼梦》原著回目的顺序,辑录了书中的诗词、楹联等,对其进行了注释和解析,力图帮助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 民间文学(下)

    民间文学(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唐诗与山西

    唐诗与山西

    《唐诗与山西》以唐诗为依据,由诗及人,反映唐诗在今山西的地理分布和诗作者的活动范围。所收录的唐诗,有直接描写山西的唐诗,包括诗人在山西作诗和外地寄诗山西及专门以山西史事作诗,也有间接描写山西的唐诗。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中得到解答。“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她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懂日本人的作者,《菊与刀》这本书被公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第一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救赎与放逐

    救赎与放逐

    你们有没有被拯救过,我还没有。我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现在的我只是蜷腑的向前走着。我想抛弃一切,没有任何牵挂的活着,不去伤害任何人。我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依旧希望并向往着被爱
  • 万域天缘

    万域天缘

    ①山巅,微风轻拂,飘荡起了一袭衣袍,吹起了他深邃的思绪。②回眸一笑百媚生,荡起了我心弦,众里寻她嫣然笑,蓦然回首情生处。③大千世界之内,百世沉浮,墨某心之所向,天命可否违?④到头来,莫过于和她长相厮守。⑤“小墨,我等你!”一泪一相思,一笑一百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坏少的秘书新娘

    坏少的秘书新娘

    酒店一夜,她只为在死前风流一把。哪晓得一夜过后,却得到消息称自已所谓的绝症只不过是一场乌龙事件。她痛心痴首,悔不当初,但最后还是决定重整心情,开始自己新的人生,朝着TTS的高层职位进攻……可当她坐上总裁秘书一职的时候,竟发现她的BOSS是——那夜的男人!
  • 颜少的独宠娇妻

    颜少的独宠娇妻

    “试婚的是谁,订婚的是谁。”颜尔桦嗤笑一声。“订婚的是谁,结婚的未必是谁,对吧。”说完,莫童要跑。“休想,三生三世,生生世世,你,都是我的。”颜尔桦双唇覆上,莫童眼底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男人,宠就宠到底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随身一颗混沌珠

    随身一颗混沌珠

    叶天,一名三流院校毕业的三无青年,无意之中得到了开天以来混沌神珠,从此走上了浪的飞起的不归之路........书友群:580332585
  • 繁华一世天生一对

    繁华一世天生一对

    在别人的眼中她是不可一世的千金小姐;在父亲的眼中她是令人怜惜的宝贝女儿;在母亲的眼中她是阻碍一切的眼中钉肉中刺;在男友的眼中她是人生带给他最美的神话;她遭受过朋友的背叛、情敌的阴谋诡计、失去一切的痛苦、爱人的伤害,一连串的打击彻底让她跌入了人生低谷,最后终于凭借着一颗善良的心重新得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 它亲吻我脸颊时乘风来

    它亲吻我脸颊时乘风来

    不重要了,反正关于他的都是虚幻的,你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