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34300000003

第3章 察情法门

鲁侯养鸟

“原文”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

“译文”

从前有只海鸟栖息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并设宴款待,给海鸟演奏《九韶》古乐来取乐,准备了牛、羊、猪三牲来作为它的膳食。结果海鸟晕头转向,忧惧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就死了。

鲁侯是在用他自己享乐的方法来养鸟,不是用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

望洋兴叹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译文”

秋汛季节如期到来了,各条小溪都奔流着汇集到了黄河,河流猛地涨大,两岸的岸堤和岸边的小洲之间,都宽阔得看不清对面的牛马。河伯因此而自我陶醉了,认为世界上只有自己是最为壮观的了。他顺着河流往东走,一直走到了北海边,朝东一望,只见茫茫然一片,看不见海的边际。河伯于是乎脸上不再有喜色,仰望海洋,向海神若感慨说:“民间有句俗语说,‘听到了百分之一的道理就以为天下没有人赶得上自己了,’说的就是我呀。况且我曾听说过有人认为孔子的学问少,并瞧不起伯夷的仁义,我开始还不相信,现在我看到您这样辽阔浩瀚,我才知道那是完全可能的。我如果不到你门前来领教这番道理那就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那些深明大道的人所耻笑!”

山雉与凤凰

“原文”

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尹文子·大道上》

“译文”

有个楚国人挑着野鸡赶路,路上,有个过路人间道:“这是什么鸟?”挑山鸡的人骗他说:“这是凤凰。”过路人说:“我听说有凤凰,今天竟亲眼见到了。你卖不卖?”挑野鸡的人说:“卖!”过路人给他十金,他不肯卖;过路人又请加倍付钱,他才卖给了过路人。过路人想把它献给楚王,不料过了一夜,野鸡死了。他无暇心疼他的金子,只是遗憾不能把凤凰献给楚王。楚国人纷纷传说着这件事,都认为那是只真凤凰,很珍贵,所以过路人想把它献给楚王。终于这件事传到了楚王的耳中,楚王很受感动,召见了过路人并重赏了他,赏金超过买野鸡钱的十倍。

目不见睫

“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杜子曰:“臣患。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韩非子·喻老》

“译文”

楚庄王准备进攻越国,杜子进谏说:“大王您为什么要去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越国政治退乱,军队弱小。”

杜子说:“我担心人的智慧好比是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东西,但却看不见自己跟前的睫毛。大王您的军队自从被秦国和晋国打败之后,丧失了好几百里的土地,这就说明您的军队很弱小。庄蹻在楚国境内东偷西抢,但官吏禁止不了他,这又说明大王您的国玫非常混乱。大王您国内的兵弱政乱的局面不在越国之下、但还想去攻打越国,这就说明您的智慧像眼睛一样。”楚庄王因此便打消了当初的念头。

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之处,不在于知彼,而在于知己。故曰:“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就叫做聪明。”

詹何猜牛

“原文”

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题。”

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使人视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角。

以詹子之术,婴众人之心,华焉殆矣……

《韩非子·解老》

“译文”

詹何坐在屋子里,弟子们在旁侍候他,门外传来了牛的叫声,弟子说:“这是一头白色额头的黑牛在叫。”

詹何说:“是的,这是一头黑牛,但白色是在它的角上。”派人一看,果然是黑牛而角上裹着白布。

用詹何这种猜谜的办法,来打动众人之心,是虚浮有害的啊……

美与丑

“原文”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韩非子·说林上》

“译文”

杨朱经过宋国往东去,住在一家旅店里;店主有两个小老婆,其中长得丑的那个受宠尊贵,长得美的那个被轻视和冷落。杨朱问店主这是什么原因,旅店的老板回答说:“长得漂亮的,自己认为她漂亮,我不知道她美在哪里,长得丑的知道自己丑,我也就不觉得她丑了。”

杨朱对身边的弟子说:“行为高尚而又不自以为了不起,这样的人无论到哪儿,都会被人认为美的。”

所长无用

“原文”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

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

“译文”

有个鲁国人自己会编织草鞋,妻子则很会织一种白色丝绸,却想搬到越国去居住。有人对他说:“你到了越国一定无法谋生。”

这个鲁国人说:“为什么呢?”

那个人回答说:“草鞋编出来是为了穿在脚上,但越国人个个打赤脚;白丝绸是做帽子用的,但越国人全都披散着头发。以你的长处,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去,要想不穷困,那可能吗?”

远水不救近火

“原文”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鉏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晦,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韩非子·说林上》

“译文”

鲁穆公派他的众公子有的到楚国去做官,有的到晋国去任职。犁鉏说:“向越国去求人来救鲁国人落水的孩子,越国人虽然很会游泳,但鲁国人的孩子也一定活不了。住内陆地方的人家里失火了,而到海边去取水来救火,海水即使再多,也一定浇不灭火,因为远处的水没法解救近处的火情。现在楚国和晋国虽然很强大,但齐国离我们很近,一旦它来侵犯,我恐怕晋楚两国大概救不了鲁国吧!”

黎丘丈人

“原文”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譆!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侣氏春秋·慎行论·疑似》

“译文”

梁国的北部有个黎丘部,那里有个奇鬼,善于模仿人的子侄兄弟的模样。乡里有位老者去赶集,喝醉了酒回来,路上,遇见了奇鬼。黎丘奇鬼装成他儿子的模样,扶着他回家,在路上苦苦地折磨他。老者回到家,酒醒后责问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难道可以说不慈爱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苦苦地折磨我,这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说:“冤枉啊!没有这回事呀!昨天我到邑东讨债去了,别人可以作证。”老者信了他儿子的话,说:“唉!这一定是那个奇鬼干的,我早就听说过它了。”第二天老者特地又去集市上喝酒,希望再遇到那个奇鬼,杀死它。第二天一大早,老者就上了集市,喝醉了酒,他的儿子担心自己的父亲回不了家,就去接他。老者看见他的儿子,以为又是奇鬼来了,就拔出剑刺死了他。老者的理智被装成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而杀死了真正的儿子。

大鹏与焦冥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天下有极大物乎?”

晏子对曰:“有。鹏足游浮云,背凌苍天,尾偃天间,跃啄北海,颈尾咳于天地,然而谬谬不知六翮之所在。”

公曰:“天下有极细者乎?”

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矗文睫,再乳再飞,而矗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

“译文”

齐景公问晏子道:“天下有最大的东西吗?”

晏子回答说:“有。大鹏的脚在浮云上游动,背上升到青天,尾巴倒伏在天空里,跳起来嘴到北海啄食,脖子和尾巴横隔在天地之间,可是还不知道它那有六根翎管的翅膀在什么地方。”

齐景公说:“天下有最小的东西吗?”

晏子回答说:“有。东海有种虫,在蚊子的睫毛上筑巢,不停地产子,不停地飞动,而蚊子却若无其事,不因此而惊慌。我晏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东海的渔夫却把它叫做焦冥。”

九方皋相马

“原文”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蹴。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

对曰:“牝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列子·说符》

“译文”

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儿孙辈中有没有可以派去帮我寻求千里马的?”

伯乐回答说:“良马可以从它的形貌和筋骨上加以考察,但天下最好的马,评判的方法却似有似无,很难直观地把握。这种马奔跑不扬起灰尘,跑过后不留下足迹。我的儿孙们都是些凡庸之辈,他们可以找到一般的好马,却识别不了天下的最优良的马。我有一位共同打过柴挑过菜的伙伴,叫九方皋,这个人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我请求您召见他。”

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让九方皋去寻找天下最优良的马。九方皋去了三个月,然后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儿。”

秦穆公问:“是匹什么样的马呢?”

九方皋说:“是匹母马,黄色的。”

秦穆公派人去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高兴,把伯乐找来,而对伯乐说:“差劲啊,你让我派去找天下无双的名马的九方皋,连马的毛色公母都分辨不清,还能识别马的好坏吗?”

伯乐长叹一声说:“难道他真的达到了这样的地步了吗?这就是他胜过我千万倍的地方,没有人能抵得上他,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圣手所看到的,是马的天生的秘密。他抓住了马的根本,而忽视了马的皮毛粗迹,看到马的内在品质,而忽略了马的外表。他看到他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而没看到他认为不需要看到的地方;观察了他认为必须观察的,而遗漏了他认为不必观察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方法,有着比相马本身更重大的意义。”

等到把马取回来一看,果然是匹天下无双的优秀马。

杨布打狗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列子·说符》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去,遇上天下雨,便脱掉了白色的衣服,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里的狗认不出他了,便冲上去对他乱叫乱吼。杨布非常生气,准备上去将狗痛打一顿。

杨朱说:“你不要去打狗了,其实你也是这样的。如前让你的狗在你出门时是白色的,而你回来时变成了黑色,你难道能不感到奇怪吗?”

枯梧不祥

“原文”

人有枯梧树者,其邻父言枯梧之树不祥,其邻人遽而伐之。

邻人之父因请以为薪。

其人乃不悦曰:“邻人之父徒欲为薪,而教吾伐之也。与我邻若此,其险岂可哉?”

《列子·说符》

“译文”

有一个人家里的梧桐树枯死了,他邻居家的一位老头对他说让枯死的梧桐留在门前将不吉祥。他听了,马上把这棵枯梧桐砍了。

邻居家的老头便趁机请求把枯梧桐给他作柴禾。

这个人听了很不高兴,说:“邻居的老头只是因为想要拿梧桐树当柴禾,才叫我把梧桐砍了。与我做邻居的人竟是这种人,这难道不是太危险了吗!”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列子·汤问》

“译文”

孔子到东方去游说,路上碰到两个小孩在争论什么,孔子便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升起的时候离人近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些。”

又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象车盖那样大,等到中午,只有盘钵那么大了,这不是因为离人远就看上去小,离人近就看上去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不对。太阳刚出来时,我们还觉得冷冷清清的,等到了中午,我们就觉得滚烫滚烫的,这难道不是因为离人近时才感到热,离人远时我们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之后,也说不清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丰富呢?连这个问题都说不清。”

疑邻窃斧

“原文”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列子·说符》

“译文”

有个丢了斧头的人、心中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邻居家这个儿子走路的样子,像是偷了斧头的;再看看他的脸色,也像是偷斧头的;讲话的姿态、动作、神态,样样都像是偷了斧头的。

不久,这个丢了斧头的人在山谷里挖土,找到了他的斧头。隔日再看他邻居家的儿子,动作神情没有一点像偷了斧头的。

歧路亡羊

“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共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

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列子·说符》

“译文”

杨子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已带领全家去寻找,又跑来请杨子的僮仆去帮助追寻。

杨子说:“嗬!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派那么多人去寻找呢?”

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

等到找羊的人回来后,杨子问:“找到羊了吗?”

邻居回答说:“没有找回来。”

杨子又问:“为什么没有找回呢?”

邻居说:“岔路中又有岔路,我不知该往哪条路上去找,所以只好回来了。”

杨子脸色有些不高兴,半晌没有讲话,整天都没有笑容。杨子的门人们觉得很奇怪,向杨子问原因道:“羊,不过是不值钱的牲口,况且又不是您的,但您却整天不说不笑,愁眉苦脸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杨子不予回答,门人们得不到答案。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出门,把这件事告诉了心都子。心都子和孟孙阳一起去见杨子,问道:“从前有这样三兄弟,在齐鲁之间游学,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学得了仁义之道后回家。他们的父亲说:‘你们已学完回来,请给我说说什么是仁义之道,行吗?’老大说:‘仁义之道就是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然后才谈得上名誉。’老二说:‘仁义之道就是要不惜生命地保护名誉。’老三说:‘仁义之道就是既要保全生命,也要保全名誉。’他们兄弟三人的仁义之道完全不同,但却出于同一个儒士的教导。谁对谁不对呢?”

杨子说:“有个居住在河边的人,熟悉水性,敢于游水,驾船摆渡来赚钱,供养百口之家。背着粮食来向他学习游水的人成群结队,结果淹死的人差不多达到半数。这些人本来是来学游水的,而不是来学淹水的,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你认为谁对谁不对呢?”

心都子无声地退了出来。孟孙阳责备他说:“你提问为什么那么拐弯抹角的,而我们老师的回答又那么古里古怪?我更加困惑不解了。”

心都子说:“大路因为岔道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对一种学术的理解不同而丧失这种学术的本义。学术的本源是一致约,相同的,但到后来却像现在这样互相分歧。唯有回归到本源上来,才能不丧失这种学术的本义。你长期在先生的门下求教,学习先生的学说,而竟不懂你先生说的什么意思,太可悲了!”

惊弓之鸟

“原文”

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战国策·楚策四》

“译文”

从前有一天,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仰头看见有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可以为您用拉弓而不发射箭矢的方法射下鸟来。”魏王说:“难道射术可以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吗?”更羸说:“可以”。

停了一会儿,一只雁从东方飞来。更羸虚拉了一下弓弦就把它射下来了。魏王说:“射术怎么可以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啊?”更赢说:“这是因为这雁有伤病”。魏王说:“你怎么知道的?”更羸回答说:“它飞得很慢而且叫声很凄惨。飞得慢,是因伤口痛;叫声凄惨,是因离群很久了。所以它伤口没有好而又惊魂未定,这时它听到弓弦发出的声音,用劲振翅往高处飞,导致伤口撕裂而坠落地上。”

螳螂捕蝉

“原文”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韩婴《韩诗外传》

“译文”

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正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时,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弯起颈脖,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螳螂正要吃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黄雀是想啄死螳螂吃掉它。黄雀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之下有个拿着弹丸的小孩,那小孩拉开弹弓正准备射黄雀。孩子正要射时,却不知脚前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这些鸟虫和这孩子都是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的祸害。

宓子论过

“原文”

宾有见人于宓子者。宾出,宓子曰:“子之宾独有三过:望我而笑,是攓也;谈语而不称师,是返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

宾曰:“望君而笑,是公也;谈语而不称师,是通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故宾主容,一体也;或以为君子,或以为小人,所自视之异也。

《淮南子·齐俗训》

“译文”

宓子的一个朋友带一位客人来拜访宓子。客人走后,宓子对这个朋友说:“你带来的这位客人别的都好,就是有三个错误:一见我就笑,是轻慢和不懂规矩的表现;言谈中从不提起自己的老师,是一种对师门的叛逆行为;刚见面,交情还不深,就推心置腹地说一大堆,这是稀里糊涂的表现。”

那客人对这番批评辩驳道:“我一见你就笑,说明我坦荡无私,谈话中不提及我的老师,是为了打通师门之间的隔阂,以便交往;交情不深而敢说心里话,是对朋友忠诚和信任的表现。”

因此,这客人的言行本来就是一个样,但却可以被看作君子,也可以被看作小人,这完全是由于各人自己的看法不同。

辨伏神文

“原文”

余病痞且悸,谒医视之,曰:“惟伏神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

余戍然惭,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柳宗元《柳河东集》

“译文”

我得了痞病,经常心悸,到医生那里求诊,医生说:“只有服食伏神最妥当。”第二天,我从市场上买来伏神,煎煮后服了,哪知病情更加严重。请来医生,责问其中的原故,医生要求观看一下药渣子,说:“唉,这全是一些老芋头啊。那卖药的欺骗了你,让你买了假药。你也太无知了,却反而来责怪我,你难道不感到错了吗?”

我听后,感到紧张而惭愧,又恼又忧。将这件事推而言之,世上像以芋头充当伏神卖而坑害人的事是很多的了,但又有谁能明辨是非呢?

宥蝮蛇文

“原文”

家有僮,善执蛇,晨持一蛇来谒曰:“是谓蝮蛇,犯于人,死不治。又善伺人,闻人咳喘步骤,辄不胜其毒,捷取巧噬肆其害,然或慊不得于人,则愈怒;反啮草木,草木立死。后人来触死茎,犹堕指挛腕肿足,为废病。必杀之,是不可留。”

余曰:“汝恶得之?”曰:“得之榛中。”曰:“榛中若是者可既乎?”曰:“不可,其类甚博。”余谓僮曰:“彼居榛中,汝居宫内,彼不汝即,而汝即彼,犯而斗死以执而谒者,汝实健且险,以轻近是物,然而杀之,汝益暴矣。彼耕获者,求薪苏者,皆土其乡,知防而入焉,执耒操鞭持芟朴以免其害。今汝非有求于榛者也,密汝居,易汝庭,不凌奥,不步闇,是恶能得而害汝?且彼非乐为此态也,造物者赋之形,阴与阳命之气,形甚怪僻,气甚祸贼,虽欲不为是不可得也。是独可悲怜者,又孰能罪而加怒焉,汝勿杀也。”

柳宗元《柳河东集》

[译文]

家里有一僮仆,擅长捉蛇。早上,他拿着一条蛇来拜见我,说:“这是一条蝮蛇,咬人后,人只有死路一条。这蛇还善于观察人,听到有人咳嗽、喘息以及迈步急走的声音,就可判断出他们抵挡不住自己的毒性,于是就敏捷地攻取,巧妙地咬食、肆意地加害他们。然而,有时它不能加害于人,就大发起脾气来,转过来咬噬草木。草木被它咬后就立刻死掉。以后的人只要触及到了这已死草木的茎部,也会烂掉手指、手腕挛曲、脚部浮肿,成为残废人。所以,对这种蛇,一定要杀死它,不可留下它。”

我说:“你是怎么抓住它的?”僮仆回答说:“在树丛中捉来的。”我说:“树丛中的这类蛇可以捉完吗?”他说:“不可,这类蛇非常多。”我告诉僮仆说:“蛇住在树丛中,你住在屋子里,它不靠近你,你却接近它,触犯并杀死它后来进见我,你确实需要强健和冒险才能接近这东西,然而,你还是杀死了它,这说明你更残暴啊。那些耕田种地的人,砍柴割草的人,都是与土地为伍,不得不提防蛇的侵入,他们拿着农具,端着鞭子,握着镰刀以免受其害。而你现在并不是一定要涉足于树丛之中,你只要把屋子密封好,把庭院整修好,不去水边深曲之地,不在阴暗处行走,这蛇又怎么会加害于你呢?况且蛇也不是自己乐意成为现在这种模样,而是造物主赋予了它那种形体,自然的阴阳之气赋予了它那种品性,形体非常怪异,品性十分阴毒。它即使不愿这样也不可能啊。它也够可怜的,又怎么能怪罪它,加怒于它呢?你再不要去杀它们了。”

蠹化

“原文”

桔之蠹,大如小指,首负特角,身蹙蹙然,类蝤蛴而青,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人或枨触之,辄奋角而怒,气色桀骜。一旦视之,凝然弗食弗动,明日复往,则蜕为蝴蝶矣。力力拘拘,其翎未舒,襜黑遘苍,分朱间黄,腹填而椭,緌纤且长,如醉方寤,羸枝不扬。又明日往,则倚薄风露,攀援草树,耸空翅轻,瞥然而去,或隐蕙隙,或留篁端,翩旋轩虚,风曳纷拂,甚可爱也。须臾,犯蝥网而胶之,引丝环缠,牢若辈梏,人虽甚怜,不可解而纵矣。

噫!秀其外,类有文也;嘿其中,类有德也;不朋而游,类洁也;无嗜而食,类廉也。向使前不知为桔之蠹,后不见触蝥之网,人谓之钧天帝居而来,今复还矣。天下,大桔也;名位,大羽化也;封略,大蕙篁也。苟灭德忘公,崇浮饰傲,荣其外而枯其内,害其本而窒其源,得不为大蝥网而胶之乎?观吾之《蠹化》者,可以惕惕。

陆龟蒙《笠泽丛书》

“译文”

桔树的蛀虫只有小指那么大,头上长有一只长长的角,身子一伸一缩地动着,很像天牛的幼虫,身子只不过是青色。它隐藏在树叶下面,仰面吃食,与饥饿的蚕儿吃桑叶速度不相上下。如果有人拿东西碰它一下,它就竖起角来发怒,气鼓鼓的,显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架势。一天,人们发现它呆在树上,不吃树叶,也不动弹。第二天再看它时,这蛀虫则蜕变成了蝴蝶。它的身子动动停停,翅膀还没舒展开来,身子却像披上了黑裙白衫一样,其中还点缀着红、黄两色,椭圆形的肚子也是各色相间,头上还长了一对又细又长的緌缨般的触须。那模样就像酒醉刚醒,瘦弱的四肢还不能张扬。又过了一天再去看,它已经能凭借微风和露水,沿着小草树木攀登爬行,翅膀轻轻地展开,飞向高空,眨眼之间就飞不见了。它有时也隐藏在蕙草之间,有时停栖在竹子枝头,有时或在广阔的天空中盘旋飞舞,飘飘扬扬的,非常可爱。没过多久,它撞到了蜘蛛网上,被粘上了。蜘蛛吐出丝来,将它缠了个结实,如同戴上镣铐一样。人们虽然同情它,但不可帮它解脱,使它自由飞去。

哎,美丽的外表、好像有文彩;内心默默,好像有德性;没有伴侣,孤独地飞翔,像是很高洁;吃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像是很清廉,从前如果不知道它是桔树的蛀虫,后来又没看见它触上蛛网被困住,人们还可能会认为它是住在中央上帝那儿,现在又回来了。天下,就像一棵大桔树;名位,有如大的蜕化;封疆,有如大的蕙草竹林。如果失去德性,忘记大众,崇尚浮华,骄妄自大,表面华美,内心空虚,损害本性,堵塞源流,怎么可能不落得那种触网受粘的下场呢!阅读我的《蠹化》的人,可以此为鉴戒。

雁奴

“原文”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

日未入,人各持束缊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

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迭击之,又就栖然。

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

宋祁《宋景文集》

“译文”

雁奴,是雁群中最小的雁,性情尤其机警。每当群雁夜晚停宿时,唯独雁奴不睡觉,为雁群观察放哨。有时稍微听见人的声音,它一定要先鸣叫起来,群雁便杂然而动,相互呼唤着飞离而去。

后来乡里人便巧妙地设下诡计,使雁奴上圈套而捕捉群雁。于是,乡里人先观察好堤岸、湖边这些为群雁所常栖的地方,在那里暗中布下大网,又在大网旁边挖上许多洞穴。

太阳还没落山,人们各自拿着绳索躲在洞穴中,等到夜尽天明时,就在洞外点起火来,雁奴先发出警叫声,人们连忙扑灭火。群雁惊醒后,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便又接着睡起觉来。

这样三次点火又三次扑灭,雁奴三次警鸣,众雁三次惊醒,最后都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众雁就责怪雁奴报警不灵验,都用嘴去啄它,并轮番攻击它,然后又都安然休息。

过了一会儿,火又点燃起来,雁奴害怕众雁的攻击,不敢再鸣叫。

乡里的人们见雁奴不再鸣叫,便张开大网捕捉,众雁大概十有五只被捉。

祷钟辨盗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

沈括《梦溪笔谈·权智》

“译文”

枢密院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人丢失了东西,抓得了一些嫌疑分子,但不知谁是真盗。陈述古便哄这些涉嫌分子说:“某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辨认盗贼,十分灵验。”于是派人将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又把那一群囚禁的人领到钟前,对他们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钟是不会响的,而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它就会发出响声。”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在钟前很严肃地祷告了一番。祭祀完毕,便以帷帐将钟罩了起来,又秘密地派人把墨汁涂在钟上。过了一些时,他便领着被囚的犯人,让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然后又分别检验他们的手,发现唯独一个人手上没有墨汁,其余的都有。陈述古对那个手上无墨汁的人进行了审讯,那人便承认了自己做盗贼的事。原来,那人是怕钟发出响声,所以没敢去摸它。

日喻

“原文”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篙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日喻》

“译文”

有个生下来就瞎了眼的人,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就去问眼睛好的人。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个大铜盘。”盲人回到家中就敲起了铜盘,盘子发出了声响,后来他听到了钟声,认为这就是太阳了。又有人告诉他说:“太阳发光,就像蜡烛一样。”于是,盲人又去摸蜡烛,知道了蜡烛的形状。后来有一天,他摸到了竹笛,以为这就是太阳了。

太阳与钟、与竹笛相差太远了,但是盲人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这是因为他根本未见过大阳,只是向别人打听的缘故。

观捕鱼记

“原文”

松江产鱼非一,取鱼者,或以罩,或用叉,或以笱,或以罾。巨家则斫大树置水中,为鱼藂,鱼大小毕赴之。纵横盘亘,人亦无敢辄捕者,故萃而不去。天始寒,大合。渔者编竹断东西津口,以防其佚。乃彻树,两涯鼓而殴之。鱼失所依,或骇而跃,或怒而突,戢戢然已在釜中矣。于是驾百斛之舟,沉九囊之网,掩其左右,遮其前后,而盈车之族,如针之属,脱此挂彼,损鳞折尾,无一纵者。

贝琼《清江贝先生文集》

“译文”

松江出产的鱼类有多种,捕鱼的人们,有的用网,有的用又,有的用笱,有的用罾。大户人家则砍些大树放在水中,形成个鱼类聚集的场所,各种鱼不分大小都赶到了。大树在水中盘根错节,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人们也没有敢来这里捕鱼的,所以鱼儿汇集到这里都不愿离去。天气开始寒冷了,鱼儿都汇集一堆。这时大户人家用编制的竹网阻断东西水流的两边,防止鱼儿逃走。于是撤去大树,在两岸击鼓轰赶鱼群。鱼群失去依赖的大树,有的惊骇得跳起来,有的愤怒地左冲右突,可不一会就泄了气,好像已在锅中了。于是人们驾起能装百斛的大船,往水里沉下有许多口袋的鱼网,把前后左右的水面统统都遮蔽起来,于是那些大至能装满一车的鱼,小至只有铁针那么大的鱼,即使从这里逃脱,却又在那里被挂住,碰掉了鳞,折断了尾,没有一条能够逃掉。

季子投师

“原文”

商季子笃好玄,挟资游四方,但遇黄冠士,辄下拜求焉。偶一猾觊取其资,绐曰:“吾得道者,若第从吾游,吾当授若。”季子诚从之游,猾伺便未得,而季子趣授道。一日,至江浒,猾度可乘,因绐曰:“道在是矣。”曰:“何在?”曰:“在舟樯杪,若自升求之。”其人置资囊樯下,遽援樯而升,猾自下抵掌连呼趣之曰:“升。”季子升无可升,忽大悟,抱樯欢叫曰:“得矣!得矣!”猾挈资疾走。季子既下,犹欢跃不已。观者曰:“咄,痴哉!彼猾也,挈若资走矣。”季子曰:“吾师乎!吾师乎!此亦以教我也。”

耿定向《权子》

“译文”

商季子特别喜欢玄学,带着钱财云游四方,只要遇见戴黄帽子的道士,就跪下来请求人家赐教。碰巧一个骗子想骗他的钱财,欺哄他说:“我是得道的人,你如果跟随我云游,我会传道给你。”季子听信他的话,跟随他四处游玩,骗子想寻找机会,但没找到,而季子却不断催促他传道。一天,他们来到江边,骗子估计有机可乘,于是欺骗他说:“道在这里啊!”季子问:“在哪里?”骗子说:“在船樯桅顶端,你自己爬上找罢!”季子于是把钱袋放在桅杆下,急忙顺着杆子往上爬,骗子在下面拍手连连催促他说:“快上!快上!”季子爬上顶端没法再上,忽然恍然大悟抱着桅樯欢呼道:“得道了!得道了!”骗子抓起钱袋赶忙逃走了。季子已经从桅杆上下来,却还欢呼不止。旁观者说:“唉,愚蠢啊!那是个骗子,拿了你的钱财逃走了。”季子说:“他是我师傅啊!他是我师傅啊,这也是在教我啊!”

同类推荐
  •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在2006年盛夏酷暑来临之际,我突发奇想,萌生了这个念头。既不出自响应什么号召,也不源于迎合某种需要。只是想为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十年写一点东西。准确地说是写一首长诗,三千六百五十行。
  • 常春藤诗丛华东师范大学卷·张文质诗选

    常春藤诗丛华东师范大学卷·张文质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唐诗风物志

    唐诗风物志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
  • 在别人的句子里

    在别人的句子里

    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读过残留的快感。评判一个作者合不合自己的心意,先别翻那本大部头,找篇聊阅读聊作家的文章,要是读来还没有下楼取快递心潮澎湃,那就先搁置一旁吧。前编辑、现翻译兼评论,总之靠写字吃饭的陈以侃,把阅读时的动心捕捉为文字,引诱我们直面文学、相信文学,再相信阅读。
  • 三叶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叶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叶集》作为一部德语文学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作品,分为第一部分论述德语文学、第二部分谈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以及第三部分涉及比较文学。作者率先强调歌德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第一个提出以德国文学为主体的德语文学是思想者的文学这一命题,从而阐明了它作为世界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根本特点和特殊价值。也在中国率先进行了德语中短篇小说理论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对中国读者了解、认识和欣赏德语文学擅长的这一体裁样式不无促进和帮助。
热门推荐
  • 倾舞歌尽长安花

    倾舞歌尽长安花

    一世为蛇,饿了三年卒一八。二世为花,枯竭而死乃十八。三世为人,抢食坠井年十八。带着三世记忆来到基正大陆的她势必做个江湖的搅屎棍。最近江湖太太平,提前搞个武林大会插一足,听说炼丹大会要举行,不如先去炸个鼎!什么?皇室相亲?那一定要去走过过场,对此,顾非常表示只有江湖不太平,她才会有点乐趣。陌上公子世无双,红鸾星动很相当,本想做个搅屎棍,不曾想,失足乃为千古恨,一眼定终生!楚暮云失笑:娘子还是从了我吧!世人嗟叹:本是小角色,怎会飞上枝头变凤凰?顾非常:吾本就为凤凰!意外之料的爆笑,预料之内的虐恋,非常的人生不非常,非常的人生等云来。我对你的爱,一如始终,从未减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降萌宝饲养员大人请接收

    天降萌宝饲养员大人请接收

    白萌宝,因为无聊到人类世界去游玩,后来因为妖力不足,变回熊猫,后因为动物园走丢了一只熊猫被误认,然后她被带回动物园,“说好的误认呢,为什么把我带走?”白萌宝很是愤怒叶盛熙看着白萌宝说到:“呆在这里不好吗?”白萌宝气呼呼的说道:“好,哪里好啊,难道我呆才在这里,就是为了看你和吃东西吗?我才不是因为你留到这里呢?你要是说你对我不好,我也走”叶盛熙一脸深情溺宠的对她的宝宝说到:“我怎么可能会让你走呢,你可是我的宝宝啊?我也不可能会让你受到一点伤害,你千万不要离开我,否则我……”白萌宝:我不会离开你的,谁让你做饭辣么好吃呢?
  • 战少的亿万宠爱

    战少的亿万宠爱

    第一次见你,是对你的容貌感兴趣。——兮颜我很开心,你对我的兴趣。——战霆
  • 浅笑无忧可好

    浅笑无忧可好

    今宵之月,绝不西沉。只此美梦,不再苏醒。从今往后,生生世世,长相厮守,为你立誓。她不曾后悔,就如薰衣草的花语:等待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废柴逆袭记:王爷!别闹!

    废柴逆袭记:王爷!别闹!

    【女强文】她是谁?21世纪的女王级别杀手,没有之一!当她遭到背叛来到了风凌大陆时,竟成为了一个性格懦弱的废柴?!呵呵,看她怎么样逆袭!要灵兽?七大灵兽都是她的;要丹药?一鼎能练出不下一百颗神丹;要武器?随手拥有不下十种精品异火;要美男?她的身边一抓一大把。她夜筱如要什么有什么,只是......这妖孽一样的男子赖在她身边是要怎样啊?!
  • 我女儿风华绝代前传

    我女儿风华绝代前传

    百岁老太一朝穿为带娃寡妇,还附送一串葫芦娃。男人这种生物咱不需要,还是正儿八经养娃奋斗吧!
  • 旧爱缠绵:追妻99次

    旧爱缠绵:追妻99次

    “纪总,乔小姐和男人去千镜湖约会了。”“把湖里的水抽干。”“纪总,乔小姐和男人一起去酒店了。”“把酒店收购了。”“纪总,乔小姐气冲冲找上门了……”“铺好床!”曾经,她爱他,他费尽心思折磨她,赶走她。当她忘了他的时候,他却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初心动

    初心动

    5岁我遇见了骆骁,17岁我喜欢上了骆骁,他是我追求了十二年的脚步,赶上了,也错过了;李飞,一个傻蛋,就知道为了自己爱的人而拼命;良辰,是一个冷漠的男子,因为面部残缺,导致性情的古怪。而苏叶,恰好本与这三个不相关的人牵扯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