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54100000036

第36章 “书”、“籍”与“书籍”考释(1)

赵兰香

【摘 要】“书”与“籍”最早作为单音词使用,其字义不完全相同,但由于二者都包含了文书簿籍和经籍图书,因此可以同义互训、同义连用,由单音词而逐步发展为并列式双音合成词。“书”和“籍”作为合成词连用,其含义比之各自独立的意思范围缩小。由古代的“书”、“籍”发展演变到今日“书籍”,其制作材料、装帧技术、成书技术逐步成熟。

【关键词】 书 籍 书籍 考释

现代人有时将“书籍”一词径称为“书”。这似乎看来“书籍”与“书”的含义相同,然细作考察就会发现,在古代,“书”的含义并不完全代表“书籍”。考之古人论著,可看出“书”大致有以下几层意思:

《说文》:“书,箸也,箸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此处,“竹”指以竹为材料的“竹简”;“帛”指写在丝帛之上的“帛书”。《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书于帛,后世以墨书于纸。”如此,在竹简、丝帛、纸张上书写文字均称“书”。《史记·陈涉世家》也言:“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史记·礼书索隐》:“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

“经”指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主的儒家经典。“经籍”以《隋书·经籍志》的内容可知是以经、史、子、集为主的古代图书。

古代的书既有传世典籍,又有文书档案。古代文书据其内容又有多种称谓,如:命书、诏书、制书、请诏书、扁书、报书、檄书、举书、变事书、爰书、奏谳书、自言书、写移书等。

秦并天下之前,王室文书称“命书”,其授受、传递有一定之规,《秦简·秦律十八种》:“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秦并天下后,“命书”改称“诏书”、“制书”。

“诏书”是皇帝常用的命令文书,用来处理常规行政事务。《独断》云:

“诏书者,诏,诰也,有三品,其文曰:‘告某官,官如故事,是为诏书’。”“制书”是皇室处理涉及制度法规等重要事项时所用的文书,《独断》云:“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

“请诏书”,是请求皇帝就有关问题做批复的报告书。此类书首常有“昧死言”,“昧死奏”之句,末云:“稽首以闻”或“稽首请”之句。

“扁书”是写在版匾上的书,通常是指诏书律令或其他需要告谕民或众的重要文书的终端公布形式,相当于今之布告。《说文》:“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陈磐先生考证:“册即简策,简策之文之悬于门户者,皆可以扁称之”,汉代凡诏令书教之等须使吏民周知者,每署书木版,悬乡市里门亭县见处。”

如:“五月甲戌,居延都尉德、库丞登兼行丞事下库、城仓……用者。书到,令长丞尉明白大扁书乡市里门亭县见。”这是居延都尉府向其下属发的一份文书,并要求属下将文告悬挂在乡市里门亭,让民众知晓。(《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39.13)。

“报书”是对来文予以答复的文书称谓。《广雅·释诂》曰:“报,复也。”《汉书·淮南王传》言:“淮南王安为人好书……每为报书及赐,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乃遣。”

檄书也是古代文书的一种,文气急切,说理透彻,具有较强的劝说、训诫与警示作用。檄文的功用,大致有六。一为讨敌,如《三国演义》有陈琳作“讨曹操檄”。二为威敌,《后汉书·耿恭传》言耿恭:“移檄乌孙,示汉威德。”三为征召,《史记·申屠嘉列传》说申屠嘉“为檄召邓“书”、“籍”与“书籍”考释通”。四为晓谕,如司马相如“谕巴、蜀檄”。五为辟吏,《资治通鉴·肃宗孝章皇帝上》说庐江毛义接府檄后,“捧檄而入,喜动颜色,后义母死,征辟皆不至”。六为激迎,《释名》:“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文书也。”

“举书”乃检举违法违纪现象的书。居延汉简提到:“阳朔三年,十二月壬辰朔癸巳。第十七侯长庆敢言之,官移府举书曰:‘十一月丙寅渠镔庭燧以日出举坞上一表一口,下铺五分通府。府去镔庭燧百五十二里二百’”(《居延汉简释文合校》28.1)。此简为居延都尉府第十七侯长庆检举镔庭燧长延时上报塞上工作的检举书。

“变事书”,是直书朝廷的紧急报告书。如“肩水侯官令史泺得敬老里公乘粪土臣熹昧死再拜,上言变事书”。此为肩水侯官令史熹向朝廷发的变事书(《居延汉简释文合校》387.12)。

“爰书”,为司法笔录文书,其范畴包括原告、被告、证人言辞及现场情况的记录等。《史记·张汤传》:“传爰书,讯鞫论报。”苏林曰:“谓传囚也。爰,易也,以此书易其辞处。”韦昭曰:“爰,换也。古者重刑,嫌有爱恶,故移换狱书使他官考实之,故曰传爰书也。”

“奏谳书”,是有关疑难案件的报告书。“谳”,指疑难案件,《汉书·刑法志》:“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传所当比律令以闻。”

“写移书”,是誊写后使之运行的书,相当于传抄本。如:“五月丙寅,居延都尉德、库守丞常乐兼行丞事,谓甲渠塞侯,写移书太守府,如律令/掾定守卒史奉亲”。(《居延新简》EPT51.190A)。

《说文通训定声》引《周礼·保氏·五》曰:“六书,按象形、指事、会意、谐声(形声)、转注、假借也。”

《诗》、《书》、《礼》、《易》、《春秋》都是古代的儒学著作,书即为《尚书》。

《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古诗《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处的“书”均指书信。

如《墨池记》:“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

“籍”与“书”相比,其意既有相近的方面,又有相异的解释。

“籍”,在古代也有几层意思:

《说文》:“籍,簿也。”《史记·梁孝王世家》著引“籍,正义谓名簿也”。簿,指账簿,《周礼·冢宰·司书》:“司书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九职、九正、九事,邦中之版,土地之图,以周知入出百物,以叙其财,受其币,使入于职币。”郑玄注:“叙犹比次也,谓钩考其财币所给,及其馀见,为之簿书”。贾公彦疏:“司书明知叙其财者,所给馀官余不尽者,即以余见为之簿书,拟与司会钩考之。”此所云簿书显然为账簿。《说文》以簿训籍,说明二者功能相类。《释名·释书契》:“籍,籍也,所以籍疏人民户口也。”《文心雕龙·书记》:“是以总领黎庶,则有谱、籍、簿、录……籍者,借也。岁借民力,条之于版。”

由此看来,簿、籍虽同指账簿,但簿以财物为中心,籍以人为核心。籍由于以人为中心,故可称为名籍。居延汉简中,此类例子甚多,比如有专门记载士卒名单的“卒名籍”、给官吏和士卒发放粮食的“廪名籍”、支付官吏俸禄的“吏奉赋名籍”、补缺官吏的“吏除代名籍”、记录官吏劳绩的“功劳墨将明籍”、逐日登录戍卒勤务的“卒日作籍”等等。以下所举为甲渠侯长记录所辖渠内燧长工作时擅自离岗的“不在署名籍”。

甲渠第廿七燧长张德不在署《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94.7

甲渠第卅五燧长王常不在署《居延汉简释文合校》206.16

甲渠万岁燧长刑齐不在署《居延汉简释文合校》8.6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注:“籍,其礼差之书也”;“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注:“名位尊卑之书”;“左成二传,非礼也,勿籍”,注:“书也。”《东京赋》:“盖六籍所不能谈”。注:“六经也。”《荀子》:“儒效履,天下之籍”。注:“图书也”。

《汉书·霍光传》:注,“籍,借也”。伪《尚书》孔安国序:“由是文籍生焉。”疏:“籍者,借也,借此简书以记录政事”。

由上看出,“书”与“籍”最早作为单音词使用,其字义不完全相同,但二者都包含了文书簿籍和经籍图书,所以古文献中,“籍”可解释为“书”,如《尚书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陆德明《经典释文》曰:“籍,籍书也。”“书”也解释为“籍”。《一切经音义》中“经书”条下的解释为“书,亦籍也”。由于古代的户口名籍要写在简策、帛书上,所以,“籍”又可引申为“书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籍”解释说:“凡著于竹帛谓之书。”这样,“书”与“籍”因为同义互训、同义连用,由单音词而逐步发展为并列式双音合成词。《文选班固〈答宾戏〉》言:“刘向司籍,辨章旧闻”。唐人李善注释说:“籍,书籍也。”

同类推荐
  • 树人文库-感悟一生的智慧故事

    树人文库-感悟一生的智慧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办学思想与课程领导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办学思想与课程领导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 商务口语秀(双语版)

    商务口语秀(双语版)

    职场英语白骨精,助你完成由菜鸟到高手的完美蜕变,汇集最经典、最全面、最实用的商务英语会话表达,夯实你的基础。
热门推荐
  • 美好青春我做主

    美好青春我做主

    一个美术系的甜美女孩,遇上了冰山校草+学霸,会发生什么呢?这是我与我的闺蜜一起写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太古神域

    太古神域

    这是个充满神话,波澜壮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你会看到巨龙盘踞山林,龙眼开阖间,日月同辉;你会看到海妖隐于深海,呼吸之间,惊涛骇浪;你会看到神禽翱翔天穹,羽翼震动,风起云涌……你会看到夸父追日……你会看到羿射九婴……你会看到女娲补天……你会看到神农尝百草……
  • 混乱系统

    混乱系统

    现代少年莫心莫名其妙地拥有了可以穿越各种世界的系统,在开始升级之路的同时,将会产生各种混乱的场面.原本的剧情会被打乱,人物将发生变化.当异界和现实联通,会有什么有趣的事呢?新人新书,第一本书,求指点,求关注,谢谢!
  • 绯红夜血染苍穹

    绯红夜血染苍穹

    绯红月夜,染血的悯生剑,即使前方深渊身后地狱。无畏的是那曾今遗忘初心
  • 时光和你都刚好

    时光和你都刚好

    染小黎第一次遇见凉辰是在2005年的深秋。莽莽撞撞的她就这样撞进少年的怀里,不知不觉的同时也撞进的少年的心。青春总有一句我爱你,没说出口总有太多遗憾。故事可以重来时光却已不再。
  • 杀伐乃救赎之道

    杀伐乃救赎之道

    1211年盛夏,局势正在恶化。结构臃肿的帝国颓势已现,各阶层间的矛盾逐渐激化,皇帝已经无力维持帝国广袤领土的稳定,野心勃勃的领主们纷纷割据一方,贫民则被苛政和赋税压得苦不堪言、边境也从未安宁.........这种种诱因使得一场史无前例的灾祸即将到来,也许人心的贪婪和残酷很快会毁掉一切,然后使得整个世界陷入永恒的衰败与灭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斗罗开始的酒剑仙

    从斗罗开始的酒剑仙

    (赶上双十一,开了本新书,虫师法则,嘻嘻嘻。)想要知道当年蓝银皇的消息是谁泄密的吗?想要知道大师为什么要和比比东发生一段情缘吗?想要知道武魂殿为何最终被灭吗?想要知道为何斗一中邪魂师几乎销声匿迹吗?想要知道斗罗中暗中推动的幕后黑手是谁吗?……想要知道什么叫做一剑破万法吗?想要知道什么叫做一剑御万里吗?想要知道什么叫做一剑化万剑吗?……我于人间已无敌,不与神战与谁战!钟于心冷眼看向诸神,缓缓开口道:“诛仙剑阵已摆,诸神可敢入阵一叙!”PS:本书前期偏向轻松。PS:武魂为单武魂,剑不为武魂,不要问为什么,主角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剑,何须要武魂来衬托!PS:本书剧毒,超级毒,需谨慎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