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26200000024

第24章 乱世出英雄(11)

上官安却是官运亨通,很快就升为车骑将军。上官安由此十分感激丁外人,想说通霍光,封丁外人为侯爵,霍光无论如何都不答应。上官安无奈,只好让父亲上官桀去说情。上官桀与霍光是顾命大臣,又是儿女亲家,更是莫逆之交,谁知霍光还是不答应。上官桀无奈,便降格以求,说是封个光禄大夫也好。霍光勃然怒道:“丁外人无功无德,怎好得封官爵,请你不必再说了!”上官桀碰了一鼻子灰,从此深深地怨恨霍光。盖长公主因为情夫得不到爵位,也十分怨恨霍光,他们内外照应,想除掉霍光,而霍光尚不知道,只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不久,昭帝突然下诏,封上官安为桑乐侯,食邑五千户。霍光事先并不知道这件事,但觉得上官安是皇帝的岳父,也不算违例,也就未加过问。而上官安却十分傲慢,有一次,入宫侍宴,罢宴回家以后,向门客夸耀道:“我今天与女婿一起饮酒,很是高兴,只是我的女婿服饰很豪华,而我家的用具器物,还不得相配哩!”说着,就要把旧有的家俱一概烧光,多亏门客劝阻,才未烧成。

太医监充国无故入殿,按照律条,当处以死刑。充国是上官安的外祖父最为宠爱的人,上官桀便去找霍光求情,霍光仍不允许。上官桀无法,只好去求盖长公主,盖长公主交出了二十匹马替充国赎罪,充国才减罪免死。自此以后,上官桀父子就更加痛恨霍光,感激盖长公主。

上官桀父子认为,从前和霍光一样,都是顾命大臣,现在反而每件事都要受霍光管辖制约,实在太不公平。于是,他们就广结宫廷内外的宦官大臣,想趁机除掉霍光。尤其是燕王刘旦,因未得地位,总觉心怀不满,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子弟多有失职,也对霍光怀有怨望,再加盖长公主作为内援,在上官桀看来,确是万无一失。

正在这个时候,霍光到广明去校阅羽林军,上官桀就想发难,但想来想去还是无法准备力量,不能保证事变成功。于是上官桀就和桑弘羊秘密商量,诈以刘旦的名义,上书弹劾霍光。奏疏写道:

我听说大臣霍光在外出校阅羽林军时竟令先行官预先准备食物,模拟天子的出游仪式。把没有功的大将军杨敞任命为搜栗都尉,又擅自调益幕府校尉,专权自恣。我怀疑他有不正常的举措,所以愿意把我的符玺归还朝廷,回到宫里保卫皇上,以免奸臣忽起事端,皇上遭遇不测。事关紧急特此派快马传给皇上。

昭帝看后,竟无动静,霍光听说有人弹劾,十分恐慌,第二天上朝,不敢进去,只在殿西画着周公房(此字为上面一个“户”字,下面一个“衣”字)图的那间房子里坐着。昭帝未见霍光,就派人宣他进殿,霍光跪地免冠谢罪。昭帝说:“我知道你没有罪,请戴上帽子起来吧。你到广明校阅羽林军往返才十多天,燕王刘旦怎能得知,又怎能写信送来。

况且你如果有不臣之心,又何必用校尉。这明明是有人谋害将军,假造此书。我虽然年少,也不至于如此愚昧。”群臣听了,无不惊服。

昭帝催促捉拿上书人,上书人就是桑弘羊,闻讯后逃到上官桀的家里躲避,当然无法捉到,偏偏昭帝又连日催办,上官桀使内臣在昭帝跟前说霍光的坏话,昭帝发怒说:“大将军是当今的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如有人再敢妄说是非,便即处斩。”昭帝从此只亲近霍光,不理上官桀。上官桀忧愤交加,计无可出,竟与儿子上官安商议了几次,想联络盖长公主及燕王刘旦,假意应许刘旦做皇帝,刺死霍光废了昭帝,自己身登皇位。

盖长公主同意了上官桀的计划,刘旦得书后也十分高兴,准备事成后与上官桀共享富贵。刘旦的相国劝谏说:“前次结谋,事泄未成。现在将军上官桀秉性轻浮,车骑将军上官安又少年骄恣,恐怕不能成事。

即便侥幸成功,上官桀也反复无常,不能相信。”刘旦不听,坚持起兵。

就在这时,燕国都城里妖里妖异之象纷至沓来。天忽大雨,有一长虹倒垂井中,井水竟被吸干。天上又有鸟鹊争斗,纷纷坠死池中。又有群鼠噪嚣殿门,跳舞而死。什么城门无故自开、城上无故起火、大风吹折城楼等等,不一而足。刘旦有一善于占卜的门客,他报告刘旦说:“今年恐怕有大臣被诛。”刘旦正在恐慌之间,忽有急报传来,说是上官桀谋泄,已被逮捕。是燕国派去的使臣,也被抓获了。

原来,盖长公主答应上官桀请霍光喝酒,在席间刺死他,上官桀父子以为计出万全,万无一失,都高兴得忘了形状。群党在议论这件事的时候问上官安说:“一旦废了昭帝,您的女儿上官皇后怎么办?”上官安发怒道:“迫逐鹿犬还顾得上兔子吗?”这消息从盖长公主处和上官安家里露出来,辗转传达,竟让霍光得知。于是,先把上官桀父子诱入宫中,立即斩杀,又拿住桑弘羊,亦即杀死,其余党徒也一并逮捕。至于燕王刘旦,两次谋反,决无再生之理,受诏自缢而死,从死的妃子有二十多人。盖长公主闻变自杀。

昭帝十八岁举行冠礼,朝政由霍光秉公主持,还算平静,但昭帝于二十一岁病死,且无后嗣,立君又成了大问题,广陵王是昭帝的哥哥,霍光不愿立他为君,大面上的理由是因为武帝没有看中他,且不是昭帝的下一辈,实际上恐怕考虑到广陵王年纪已大,立为皇帝后无法驾驭,决定立武帝的李夫人之孙昌邑王刘贺为皇帝。

刘贺是个纵情声色、荒淫无度的人,专好游猎,半日能骑马奔驰三百里。一日,刘贺看见面前有一只白犬,项下似人,股中无尾,而左右的人却偏偏并未看见。龚遂劝谏说:“这是暗示左右的人如犬戴冠,如不悔悟,恐要亡国了。”不久,刘贺又独见一大白熊入宫,龚遂又说:

“野兽入宫如入无人之境,是说宫室要空了,这是凶兆。”未几又见血染席中,龚遂哭道:“血为阴象,阴象上升,宫室要空了。”等长安使臣到来,刘贺半夜得书,才看到数行,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一帮狐朋狗友都来趋奉。第二天,刘贺启程,独自一人策马跑在前面,沿途搜掠妇女,劝阻无效。

刘贺即位以后,十分荒唐,毫无人君的样子,朝野上下深以为忧。

霍光受群臣委托又联络杨敞等人,在朝会上忽然发难,借上官皇后的名义,历数刘贺罪状,把刘贺削去王号,另给食邑两千户,仍使居昌邑。

只是刘贺的那帮帮闲小丑二百多人,全被绑赴市曹斩首,有人大喊:

“当断不断,自取其乱!”意思是悔不当初杀霍光。

立君又成了大问题,有人提出,唯有武帝曾孙刘病已,流落民间,据说其美丰仪,通经术,有才具,年已十八,可立为君。据说在这一年,泰山大石自立,上林苑中大柳树叶虫食成文,也辩认出“公孙病已立”

字样。这皆是皇帝起于民间之兆。霍光主持迎立了刘病已,是为宣帝。

当时,霍光坐在宣帝的身边替他赶马车去祭拜祖庙,宣帝后来回忆说当时的感觉是“如芒针背”,等换了张安世驾车后,他才安心。其实,这一方面反映了霍光的权威之大,另一方面也为霍家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宣帝尚未立后,当时许多人都打算让霍光的小女儿做皇后,可宣帝却下令访求故剑,大家明白,这是宣帝不忘贫贱之交,只好立宣帝在民间时的结发夫人许氏为皇后。照例应该封许氏的父亲为侯,但霍光认为他已受过宫刑,是微贱之人,不能违例封侯。宣帝争执不过,只好作罢。

宣帝即位后两年,霍光见宣帝躬谨谦让,也还放心,就自请归政退休,皇帝偏不允许,并且还让凡事先奏请霍光,然后再通报自己。这时,霍光的儿子霍禹,以及霍光的哥哥的孙子霍云、霍山及外孙等,陆续获取了官职,在朝廷上渐成盘踞之势。宣帝虽是十分猜忌,但只好暂且隐忍。

霍光的继室霍显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霍显原是霍光的女儿的婢女,因长相姣好,为人狡猾,博得了霍光的喜欢,后生了几个子女,霍光就把她升为继室。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霍显处心积虑地想谋害许皇后。恰巧许皇后将要分娩,忽感身体不适,宣帝遍召女医官日夕服侍,霍显就趁机把自己的相识淳于衍推荐进宫。

许后安然生产,在服用调理药丸时,淳于衍趁机将符子掺入。符子性热,不宜产后服用,许后产后身体极虚,服用符子后虚热上升,竟致殒命。宣帝十分气愤,命令将所有医官逮捕,淳于衍也在其内。霍显极怕淳于衍吐露真情,连忙求霍光设法,霍光知道了也很害怕,但事已至此,只好去到宣帝那里游说,让他放了全部医官。此后,霍显花巨资多次安排淳于衍,才使她不露口风。

从此开始,民间竟传闻霍家毒死了许皇后。

不久,迎霍显之女入宫,一年后立为皇后。宣帝地节二年,霍光寿终正寝。

霍后尚未生子,宣帝欲立许后所生的刘爽为太子,霍显对女儿说:

“他是皇帝微贱时所生,怎能当太子,倘若你将来生了男孩,不是要为他所制吗?”霍显就交给他毒药,让他寻机毒死太子。无奈宣帝十分小心,派人周密保护,凡食物都要先尝后进,霍后始终不得下手,她经常恼恨地咒骂,逐渐露出了不悦太子的神情。宣帝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又风闻是霍家毒死了许后,就加倍注意起来。

霍家一门三侯,霍显尚不满足。霍显做了太夫人之后,无视礼法,竟擅自扩大霍光的故制,囚禁家人看管,自己的生活更是纸醉金迷。尤其是与俊仆冯殷私通,闹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她的这些做法,引起了公愤,许多人上书弹劾。只是宣帝念着霍光的功劳,才隐忍未发。

宣帝怕霍家势力太大。将来生变,就逐步撤去霍禹等人的兵权。霍家已感觉到势头不好,尤其是弹劾之人越来越多,关于毒死许皇后的议论也越来越凶,霍云、霍山等就找霍显想办法。霍显把下毒之事告诉了他们,他们非常震惊,认为唯一的一条路就是联络霍氏及诸女婿一同起事,并借上官太后的名义废了宣帝,方可无虞。谁知隔墙有耳,马夫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夜里又与别人私议此事。他的朋友偷听到后,为了希图富贵,就跑到皇帝那里告了密。霍家的谋划至此事泄。

宣帝立刻传令捉人,但又马上传命止捕,就是这样,霍家也知谋泄,急忙联络诸亲戚准备起事,诸亲戚知道谋反必致连坐,为求一线生路,也都纷纷同意。好在又无声息,大家就又安定了一段。

其实宣帝是在一步步地实行。他怕霍家谋反之事尚未足传信众人。

贸然下令逮捕,恐会遭人议论,要等到霍家充分暴露出来,才好服众。

果然,霍家的问题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臭。霍家便又密谋杀了魏相,废去宣帝,立霍禹为天子。又有人探得了这一消息,报知了宣帝。

宣帝见时机已成熟,立即派兵,凡霍氏宗族亲戚,一概拿办。霍山、霍云服毒自杀,霍显、霍禹被腰斩,霍氏女婿外孙,尽数处死,诛灭不下千家。

纵观霍光的一生,虽不能说真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尽善尽美,倒也确实能尽心尽力,秉公治朝治国,至于许多处理不当的涉及个人的事,细细地推敲起来,倒也未必是霍光原意,实在是情势所迫,无力回挽。

应当说,周公辅政只是一个传说,一种理想,而到了霍光,是实实在在的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杂,虽想以身作则而不得,能做到霍光这个样子,凭心而论,已很不容易了。

但霍光是只知谋国,不知谋家的。他完全有理由考虑到身后家族的败亡。其一,毒死许皇后留下了祸根;其二,二十多年的执政结怨太多,且有许多越权之事;其三,妻子霍显起自微贱,欲壑难填,狂悖残忍;其四,诸子孙多是轻狂之人;其五,子婿盘踞朝廷,势力太大,极易遭忌;其六,不知收敛。这六条中的任何一条,均足以使家族败灭,霍光却未对任何一条作出具体的安排,更无任何善后措施,其败亡是无可避免的。不灭在宣帝的手里,也会灭在别人的手里。别说还要谋反,就是谨慎处世,也决计逃脱不了,只是谋反使败亡来得快一点、彻底一点罢了。霍光只知谋国,不知谋家,按中国传统观点来看,霍光不是一个上档次的人物。

以柔治国

以柔克刚是中国人处世治国的梦想,但由于现实的原因,往往以刚克柔者多,以柔克刚者少,刚者多胜,柔者多败。然而,“柔道”的妙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应该说,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就是一位以柔开国、以柔治国的明君。

他以“柔”为主,在政治、军事诸方面也都体现出了这种精神,应该说他把中国的“柔道”发挥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汉光武刘秀像刘秀生于公元前6年(哀帝建平元年)12月,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其父刘钦是南顿县令,在刘秀九岁时病故。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王莽的“新政”很不得人心,加上天灾人祸,各地的农民纷纷起义,尤其是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军,声势浩大,直可与王莽军一较高低。在这种风起云涌的形势下,刘秀借南阳一带谷物歉收,与兄刘寅谋划起义,得众七八千人。

刘秀起义后,逐渐与当地的其他起义军汇合,一度并入绿林军。公元23年(更始元年)2月,绿林军为了号召天下,立刘秀的族兄刘玄为帝,年号更始,绿林军的势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王莽纠集新朝主力约四十二万人,号称百万,派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率领,直扑绿林军。

刘秀等人放弃阳关,率部退守昆阳。刘秀坚决反对逃跑,认为如果并力御敌,尚有保全的希望,如果分散突围,必被包围消灭。他亲自率领十三骑趁夜突出南门求救,他说服了定陵、郾城等地的起义军,亲率精兵数千人偷渡昆水,突袭敌人,敌人大败。

昆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也为起义军推翻新莽政权奠定了基础。因为自打败了王邑、王寻的军队以后,刘秀兄弟两人威名日盛,这就遭到另一派起义军将领的嫉妒,加上刘秀的哥哥当初曾反对立刘玄为帝,正好借此进谗,说刘秀的哥哥不除,终为后患。刘玄懦弱无能,并无主张,便听了人言,准备伺机发动。刘玄借犒军之机,大会群将,制造借口,但不久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裂,刘秀的哥哥被杀。

刘秀当时正在父城,听到哥哥被杀,十分悲痛,大哭了一场,立即动身来到宛城,见了刘玄,并不多说话,只讲自己的过失。刘玄问起宛城的守城情况,刘秀归功于诸将,一点也不自夸自傲。回到住处,逢人吊问,也绝口不提哥哥被杀的事。既不穿孝,也照常吃饭,与平时一样,毫无改变。刘玄见他如此,反觉得有些惭愧,从此更加信任刘秀,并拜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其实刘秀因为兄长被杀而万分悲痛,此后数年想起此事还经常流泪叹息。但他知道当时尚无力与平林、新市两股起义军的力量抗衡,所以隐忍不发。刘秀的这次隐忍,既保全了自己,又在起义军中赢得了同情和信赖,为他日后自立创造了一定条件。等到起义军杀了王莽,迎接刘玄进入洛阳,刘玄的其他官属都戴着布做的帽子,形状滑稽可笑,洛阳沿途的人见了,莫不暗暗发笑。唯有司隶刘秀的僚属,都穿着汉朝装束,人们见了,都喜悦地说:“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于是,人心皆归刘秀。

刘玄定都洛阳以后,便欲派一位亲近而又有能力的大臣去安抚河北一带,刘秀看到这是一个发展个人力量的大好机会,便托人往说刘玄。

刘玄同意了这个请求,刘秀就以更始政权大司马的身份前往河北。开始了扩张个人势力,建立东汉政权的活动。

同类推荐
  • 销售精英从不外露的秘密武器

    销售精英从不外露的秘密武器

    销售精英的经验法则,让你稳操成功胜券。全新的销售理念,实用的销售技巧,让你快速提升销售业绩。
  • 李宗吾传授的28堂生存智慧课

    李宗吾传授的28堂生存智慧课

    本书在深度挖掘李宗吾厚黑智慧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炼的要点链接和大量历史上的、现实生活中的、正面的或反面的事例,归纳出了28堂李宗吾的厚黑智慧课,诠释了立足社会、为人处世的厚黑智慧之妙用。
  • 你总是默默无语

    你总是默默无语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李开复的18堂职场经营课

    李开复的18堂职场经营课

    由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混乱,中国的年轻人大多没有特别清晰和明朗的人生规划,也没有适当的职场定位和职场心态,一味地追求事业成功。却很少有人知道具体如何执行。作为“青年导师”的李开复,用他的一言一行,一课又一课地教导着年轻人该如何把握职场心态,收获职场成功。让年轻读者在学习职场技能、提高职场素养的同时,有更为清晰的职业规划,更宏观的职场意识,最终取得不俗的成绩。每个年轻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有所作为,面埘职场的风起云涌、暗流潜伏,作为职场新人的你,该如何应对?
  • 李叔同《晚睛集》人生解读

    李叔同《晚睛集》人生解读

    《晚晴集》乃弘一法师叙就,洋洋百句,清幽致远,精微细密,上不遗天地之大,下不舍蝇蝼之渺,意广被不可测度,情深蕴岂可圈点,然妙章须人宣,湛法依文传,少农仁者,具慧眼,识智灯,博古通今,久培善根,与晚晴若珠椟,闻晨钟暮鼓悟华严妙智,侣芒鞋缁衣参净业莲花,解读“晚晴”可谓精微,用心良苦,护念得彰,其志女口如,其心如如,其言如如。
热门推荐
  • 锦姝缘

    锦姝缘

    顾锦姝觉得两世为人已经变得波澜不惊,可当亲眼看到沈青辞那耄耋之态还是晃了一下心神。她一直认为,这世间最大快人心的事情莫过于:我还是方兴未艾的妙龄女,我那狼心狗肺的夫君已经是日薄西山的垂死躯。垂死躯*沈:……【染血的朱砂痣】VS【耄耋的醋郎君】
  • 天之符文

    天之符文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淫欲。是七大魔神的代名词,同样,也是象征着消灭魔神的最佳神器。傲慢——第三大魔神,库鲁。嫉妒——第四大魔神,卡莲.德鲁伊。懒惰——第五大魔神,斯拉.艾德璐。贪婪——第六大魔神,鲁斯加。暴食——第七大魔神,约德鲁伊。淫欲——第二大魔神,赫斯.天马。暴怒——第一大魔神,魔君(前代)埃里克斯。同样,七大最佳罪恶神器,也是消灭前七位魔神有着重大联系。暴怒,也就是杀掉前魔君埃里克斯的神器。孟天尘能否得到这七神器,消灭内心中的埃里克斯和其他六位魔神呢?
  • 人善被妻

    人善被妻

    别人从小一路开挂顺风顺水。阿衡开挂......话说那不叫开挂,那叫衰神附体。从阿衡出生开始霉运就环绕着她,先后克死父母,后来被福利院收养,福利院倒闭。好不容易长大了总以为能够顺顺利利了,考上大学了还被别人挤走了名额,想尽了办法要去举报老师,没法,人家说他上头有人。后来阿衡学了中医,在试药的时候嗝屁了,然后阿衡穿越了。宋清离:阿衡,我可以给你一切想要的。阿衡:麻烦让让,你挡到我晒太阳了。顾北:阿衡,我会一直对你好的。阿衡: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萧容楚:阿衡走,我带你吃饭去。阿衡:走着。阿衡是个好孩子
  • 九皇神脉

    九皇神脉

    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多少门派,又有多少青男俊女为武痴狂?面对邪恶的魔域,看一代武皇如何引领光明!
  • 极萌小妖

    极萌小妖

    一朝意外让她去到一个兔子窝,没错真的是兔子窝!然后自己也变兔子了?!还有一堆会说话的兔子跪拜着她是什么鬼!兔子居然会跪着?!好吧她认命了,不过来到这里好吃好住的还有人侍奉感觉还不错可是好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在百年一度的魔节上她因为贪玩而解封了魔君。某兔子的悲惨生涯拉开了序幕??
  • 君只见君不见

    君只见君不见

    本人的第一部书,一个不算平静的江湖。无屯稿,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周末必更,感谢大家支持。
  • 虐爱残情

    虐爱残情

    她,倾国的美貌,如水的纯清,爱着自己喜欢的人,却因为一次偶然,遇上了他,一个霸道而又狂邪的男人,开始了她的苦情人生他,她的挚爱,她不顾一切的与他私奔,却没想到,在他们两人拜堂成亲,她把自己的初夜给了他的第二天,他竟将她卖给了她所要逃离的那个人,竟眼睁睁地看着她被他他,狂傲邪肆的王爷,本要为她放弃江山,放弃一切,她却与别的男人私奔,他决不会如她所愿,她,只能在他的身边,就算是毁了她,也决不会放开她他,一个如春风般的男子,是她第一个去勾引去利用的男人,几经背叛与折磨,他的心,渐渐迷茫。他,一个沉迷她的身体的君主,让她成为自己的性奴,却为此亡了国。
  • 最后选择

    最后选择

    天伦老汉离家出走了,他住进了早就为自己准备好的另一个家——墓穴。94岁的老人这个平静而快乐的选择,石磨村人也都很理解,他们回忆着天伦老汉的一生。他的爱情、充满苦难的一生。全书采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
  • 血染的日月旗

    血染的日月旗

    日月兴,妖魔退,华夏河山有我卫。屠建州,蒙奴碎,天下胡儿谁不畏。丁守明字子仁,大明开国武勋济国公丁德兴之后。前八世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死,入地府后被封为“枉死司”司神,与时任“催行司”司神的大明庄烈帝“朱由检”合谋。于公元2015年借机转动轮回盘,打开时空隧道穿越到了万历年间。此后弃文从武前往辽东,从一名总旗做起,专注发展火器。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近六十年征战沙场,援朝鲜,平蒙古,征南洋,灭建州,立下战功无数。辽东镇李成梁怯敌畏战,我丁守明不怕。朝鲜之役石星妄图议和,我丁守明是偏是要战……。为华夏开疆辟土的同时,也打出了我大明的赫赫凶名。重归地府后,除了留给大明无数忠臣良将的同时,还有一面被将士鲜血染红的"日月旗"。
  • 婴童类萃

    婴童类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