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26200000007

第7章 帝王的谋略(6)

盛唐之盛有二,一是锦天绣地,二是满目俊才。无锦天绣地,怎显盛唐之盛,无满目的俊才,又怎得锦天绣地。上面引自《长短经》的事例固然有代表性,但似乎还都不如唐朝名相马周的“发迹”史更能说明唐朝之盛的原因。

公元631年唐太宗贞观五年,天下大旱。有一段时间,唐太宗李世民浑身燥热,坐立不安。按传统的老规矩,认为这一定是朝廷政治出了问题导致的,所以上天才会示警,要求皇帝检查自己是否有什么过错。所以唐太宗便颁布诏书,令文武百官上书,允许畅所欲言,揭露、指责皇帝和朝廷的一切毛病。

对于官员们来说,这是一次显示才干的好机会,于是纷纷上书,奏章雪片般地飞入皇宫。却有一位官员抓耳搔腮,十分为难。原来,这人是中郎将常何。常何是个武夫,虽然官职不小,但没有文化,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对朝政有些不同的看法,也写不出来,连怎么说也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唐太宗不久即收到常何的奏章。他知道常何写不出什么来,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还是漫不经心地打开看了,但马上被其中洋洋洒洒的议论吸引住了。文章写得极有条理,批评和建议罗列了20多条,都是很中肯、很有价值的建议。唐太宗很兴奋,又很奇怪,便说:常何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能耐?随即传旨宣常何上殿。

常何也不知是福是祸,见到皇帝十分紧张。太宗问道:“这奏章很好!是您写的吗?”常何心里舒了一口气,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哪有这个本事,是我的门客马周替我写的。”

马周是山东人。从小孤独一人,贫困潦倒,他曾经流落新丰,在集市上酣饮,但无人能够理解他的才华。前些日子流浪到长安,寄居在常何家中作门客。

那天,见常何在室内发愁,便进去问他自己能帮些什么忙。问明情况后,便答应立即代他起草了那个奏章。

唐太宗是个十分爱才的皇帝,连忙召见马周。等了一会儿不见来,非常心急,又一连派出使者催促。马周进来后,同唐太宗进行了一番交谈,唐太宗简直心花怒放,立即让他在门下省任职。后来,马周步步高升,最后成为宰相,名彪史册。常何也因此而得福,皇帝没有亏待他,唐太宗因为他实事求是,让他得到了马周这样的人才,便赏赐给他三百段绢帛。

然而,话又说回来,马周的命运毕竟是个别的,而怀才不遇才是普遍的。中唐诗人李贺一生潦倒,他十分羡慕马周,在一首著名的诗里歌咏“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希望自己也能像马周那样有朝一日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最后他还是在无限的郁闷中赍志而没。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家有贤妻,男儿不做坏事”。现在人对这句话的诠释是: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看来古今一理,妻子对于丈夫的支持和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长孙皇后十三岁时与唐太宗成婚,当时年龄很小,不可能对唐太宗有什么帮助。公元618年(武德元年),她被册立为秦王妃,此时就开始对唐太宗有所影响了。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她被册封为皇太子妃。八月,太宗即皇帝位,立为皇后。

长孙皇后崇尚节俭,为人十分平和,服饰用具,力求简省。太宗觉得她深明大义,对政务往往有很好的见解,就经常与长孙皇后谈论朝廷赏罚之事。皇后却非常谦虚,她引用《尚书·牧誓》中的话回答道: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我是个妇人,不能干预国家的政事!”太宗坚持与皇后谈论,皇后始终不发一言。在这一点上,她是十分明智的。但这并不是说她就什么都不管,而是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来影响唐太宗。

长孙皇后有个异母兄长,名叫长孙安业,他酗酒,脾气暴躁,经常寻衅滋事,不务正业。皇后的父亲长孙晟去世的时候,皇后和长孙无忌都还年幼,长孙安业就把他们兄妹俩赶回他们的舅舅家里,自己独霸了家业,不管他们两人。皇后对此事毫不介意,时常请太宗厚待长孙安业,长孙安业的官位做到监门将军。但他并不知道感恩戴德,后来长孙安业与刘德裕密谋叛乱,按照法律,太宗要杀掉长孙安业,长孙皇后叩头流泪说:“长孙安业死有余辜,可是他早年对我不仁慈的事,天下人都知道,现在若您对他处以极刑,人们会猜测是我倚仗皇帝的宠幸而报复自己的兄长,这对我倒没有什么,但损害了陛下和圣朝的威德和名誉却是件大事,您要慎重考虑。”唐太宗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长孙安业才得以免去死刑。

长孙皇后确实是出于为唐太宗和朝廷的声誉着想才这么做的,并不是为了替自己的哥哥说情。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太宗皇帝早在少年时期就交往密切,二人可谓情投意合,又是辅佐太宗取得成功的元勋,并且很有才能,太宗对他十分信任,他经常出入内宫。太宗把朝廷重任委托给他,让他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而这一次,皇后坚持认为不可,对太宗说:“我既已托身紫宫,尊贵已到了极点,实在不愿让我的兄弟子侄在朝廷提任要职。汉朝吕氏、霍氏两家外戚专权,最后的结局是祸国殃民,应该引为教训,本朝不要重蹈覆辙,让我的兄长担任宰相。”太宗没有采纳皇后的意见,最终任命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后来,虽然没有发生像长孙皇后所说的那样严重的情况,但长孙无忌的结局也是很悲惨的。

长孙皇后对太子李承乾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太子的起居条件很简陋,他的乳母遂安夫人常对长孙皇后说:“东宫的用具缺少,想奏请皇上、皇后予以添置。”皇后不答应,说道:“作为太子,所担忧的是美德不立、美名不扬,何必计较用具少呢?”

长乐公主为长孙皇后所生,太宗特别疼爱。到长乐公主将要出嫁时,太宗命令有司,陪送的嫁妆要是长公主的一倍。魏征进谏道:“长公主,应该比公主尊贵,感情远近虽有差别,但礼义是没有等级差别的。如果让公主的礼仪超过长公主,恐怕于理不合,请陛下考虑。”太宗回到内宫后,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皇后非常佩服魏征,叹息着说:“我听说陛下十分器重魏征,但不了解其中的缘故,听陛下刚才说的事,我才知道他实在是能用义来制止皇上感情用事的,他真称得上是国家正直的大臣了。我与陛下是结发的夫妻,深受礼遇,情义深重,可是每当进言时,我还要看陛下脸色行事,不敢轻易冒犯陛下的威严,何况臣下感情比我与您要远,礼节上又有君臣之隔呢。魏征实在是难得啊!韩非子因为向君主进言难专门写了文章来提醒君王注意,东方朔也说向君方进言不容易,确实是这样啊!忠言虽然逆耳,可是对行事有利。有关国家事务的意见,若采纳,则社会安定,若拒绝,则政局混乱,我诚恳地希望您仔细考虑,则天下人都十分幸运。”长孙皇后就是用这种方式来鼓励唐太宗听从忠臣的劝告的。她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让魏征觉得因为减少自己女儿的嫁妆而对他有什么看法,就派内宫太监带着五百匹帛,前往魏征的住宅赏赐给他。

有一次,唐太宗在宫廷上被魏征毫不客气地顶撞了,他嫌魏征总是与他过不去,下朝后说:“早晚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说后,立刻换上一套衣服,给唐太宗道喜说:“我听说,君明臣直,陛下有魏征这样的直臣,正说明陛下是明君。”唐太宗听了她的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就转怒为喜,魏征因此避免一场大祸。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陪太宗住在九成宫,不幸染病,病势沉重,太子李承乾入宫侍奉,秘密启奏皇后道:“医药已经用尽,您的病不见好转,请让我奏请父皇赦免囚犯,并度人入道观,希望能得到上天赐福助。”皇后不同意这种看法,说:“人的死生由命注定,不是人力所给予的。若做善事就能延长寿命,那么我平时从未作恶;若做善事无效,又有什么福可求呢?赦罪是国家的大事,岂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扰乱国家的法令?”

听了母后的这番话,太子十分感动,不敢向父皇提出这个要求。太子把皇后的话告诉了左仆射房玄龄?房玄龄又把这些话奏闻太宗,太宗和侍臣们听了这些话,无不流泪叹息。朝臣们都请求大赦天下罪犯,太宗答应了朝臣的请求,长孙皇后听说以后,坚决要求撤销赦罪的决定,这个决定才没有实行。

长孙皇后在病危时与太宗诀别。当时,宰相房玄龄因为小的过失触怒了太宗,被免官回家,皇后强撑着病体对太宗说道:“房玄龄事奉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可谓是个至忠至勤的人。您的各种定国大计,都是他参预策划,他始终不曾透露过一个字,他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希望您不要抛弃他。另外,我家族之人,侥幸成为皇亲,既然不是因德高望重而被抬举,就容易踏上危险境地,若要永久保全,一定不要让他们把握重权,只以外戚的身份朝见皇上就很幸运了。我在世时,既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死了也不要厚葬。况且所谓葬,就是藏的意思,就是让人们看不见。自古以来的圣人、贤人,都崇尚节俭、薄葬,只有无道的朝代,才大造陵墓,劳民伤财,被有智识的人们嘲笑。我死后只求依山而葬,不起坟墓,不用棺椁,埋葬我所需的物品,都用瓦木造就。俭薄送终,就是对我的怀念。”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6月,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享年三十六岁。

长孙皇后曾撰述古代妇女的善事,刻成十卷《女则》,皇后亲自为这部书写了序言。还著论批评东汉明帝马皇后,认为她不抑退外戚,使他们当朝掌握重权,是开其祸患之源而节其末节。并且告诫主管的官员道:

“这些文章是我用来约束自己的。妇人的著述没有条理,不想让皇上看到,千万不要对皇上说。”皇后去世后,宫中的官员把这些事奏明太宗,太宗读了以后,把这些书拿给臣下们看,并且说:“皇后此书,足可以流传后代。难道我能割断思念之情吗?她常能规劝我,补足我的缺漏,如今,我再不能听到她的话了,我失去了一位贤德的助手,因此令人哀痛啊!”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出色的皇后,但长孙皇后似乎属于那种贤妻型的,他像一位普通的妻子一样相夫教子,像一位普通的妇女一样处理人情世故,但是,她也有着非同凡响的一面,即她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出了自己的远见卓识。正是因为她淡漠了权势、财富和名声,为丈夫计深远,为子女计深远,才表现出了自己特有的“贤惠”。这种“贤惠”,不仅对家庭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也具有正面的意义,因此,我们不应该鄙视这种“贤惠”,而应该将其合理的因素发扬光大。

儒家谋略

儒家谋略是一种非智谋的大智谋,它运谋的方法不是谋智,即不是像法家或兵家那样用强硬而直接的智慧迫使对方服从,而是谋圣,即从征服人心着手,使人主动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为王道理想献身。

如果用今天的现实来阐释当年儒家智谋的话,那就是儒家并不首先向人们宣扬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要求人们被迫执行,而是非常注重做“政治思想工作”,首先为人们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并百折不挠地到处宣传这种理想。直到人们心悦诚服,把儒家的价值观念内化到自己的灵魂之中。由于儒家的道理是最富有人情味、最温情脉脉的,所以它也就最富有感动人的力量。即使有人明智地认识到自己是在被别人所谋,被一种观念在谋,也是心甘情愿的。但这已经不是儒家谋略的高明之处,更不是儒家谋略比别的学派的谋略狡诈。在这里,它已经上升到了人性、人道的范畴,这说明儒家的智谋在其最深处是符合人性和人道的基本原则的。这就是儒家智谋的合理性之所在,也是其成为真正的大智谋的根本原因。

唐朝时期的长孙顺德是太宗长孙皇后的族叔,曾仕隋,任右勋卫,后逃到太原,投奔了李渊,深得高祖、太宗的信任,多有战功。

高祖即位,拜长孙顺德为左骁卫大将军,封为薛国公。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长孙顺德与秦叔宝等参加了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政变,为唐太宗即位立了大功。太宗登上皇位以后,特赐给长孙顺德宫女,长孙顺德也受到特别的允许,常在皇宫内住宿。但后来长孙顺德让自己的管家接受了别人赠绢,被人告发。按照唐朝的法律,是要受到很严重的处罚的。但太宗不忍心处置他,对身边的近侍大臣说:

“长孙顺德处在外戚的地位,功劳属于开国元勋之列,官位高,俸禄丰厚,可以称得上富有尊贵,只是他读书太少。他若能勤于读书,通览古今之事,作为自己的鉴戒,就会与现在不一样了。他如此不遵守节操,不顾名声,而贪图一点贿赂,使丑闻暴露,真让我觉得难为情啊!”

在他受贿的事被告发以后,太宗不仅没有加以惩处,还在朝廷上当众赐给他绢数十匹,使他内心感到非常的惭愧。大理寺少卿胡演进谏说:

“长孙顺德违法受贿,罪过不能饶恕,为什么又赐给他绢呢?”太宗说:

“人是有良知、有悟性的,得到绢比受惩处更厉害:如果不知惭愧,就不过是一头禽兽罢了。如果是一头禽兽,即使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

不久,长孙顺德因与李孝常勾结犯罪,这回唐太宗无法再护他了,就这样,他被除名。过了一年多,太宗看功臣图,见到了长孙顺德的画像,还是对他产生了怜悯之心,派宇文士及前去察看长孙顺德的生活情况,宇文士及见长孙顺德精神很不好,经常醉酒自责,朝中大臣都认为他已经悔悟,于是,太宗又将他召回京,授予泽州刺史的官职,恢复了他封爵和食邑。

对这件事,朝中的大臣们颇有感慨,觉得唐太宗实在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对待孩子的过错总是给予改正的机会,没有责罚的念头。这样一来,大臣们就对唐太宗更加心悦诚服了。

东吴的孙权对待吕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许,孙权更多的是出于真正的感情,但这种感情本身就是符合慈忍之道的,只要这种感情不在一定的时候完全失去控制就可以了。

同类推荐
  • 禅宗

    禅宗

    要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最佳的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人生。只要你拼命以赴,就不再有心思去讨论生生死死。俗话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只要你能看透这些都是极其当然的事,你也就是人间佛了。
  • 做人不能不现实

    做人不能不现实

    成功与成败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像的是一道巨大的鸿沟。它们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一千微笑、演出时多费一点心思,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
  • 怎样在大城市生存

    怎样在大城市生存

    也许你正在打点行囊,明天就要出发去你梦想中繁华昌盛的大城市;也许你正坐在疾驰而过的列车上,使你和你梦中的大城市的距离越来越短;也许你孤身一人,正在大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艰难地跋涉,挣扎,打拼……朋友,你打算去、正在去或已经身处大城市,那是因为你有一个直觉和生你养你的小城镇或农村比较起来,大城市信息灵,机会多,政策好,规则公,钱好赚;因为你有一个信念:大城市能够圆你的人生梦想!大城市的信息灵,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电台、电视台、大学、报社、网站和出版机构,每天都有上百万份的报纸杂志在发行,这里是新思想、新理念、新风潮的策源地,这里的信息怎能不灵通呢?
  • 杰克·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

    杰克·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

    杰克·韦尔奇,一个拥有自己独特个性魅力的商界精英,一个在事业中创造了管理神话的商界领袖,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经历的商界奇才。本书是韦尔奇给大学生的11条忠告,相信阅读本书过后,会受益匪浅。
  • 决定成败的10种心态

    决定成败的10种心态

    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翱的雄鹰,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某种阴影。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消极的心态,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这种扼杀你的潜能、摧毁你希望的消极心态。本书介绍了决定人生成败的10种心态,告诉读者朋友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人与事,不要以消极心态面对生活。如果你面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请把这本书放在你的枕边,随时看看,它一定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成功的希望。
热门推荐
  • 轻狂高校霸道学长请放过

    轻狂高校霸道学长请放过

    她是一个从阳光善良逐渐变成沉默不语的女孩,她从小就喜欢着他。他是一个温柔体贴的男孩,他是她喜欢的人,她也是他的最爱。他是一个霸道冷酷,为了达到目的不顾一切的人,他为了让她爱上自己,选择了最残忍的办法囚禁在自己身边。他温柔的说“你是我的生命”他霸道的说“你只能永远在我身边,你在乎的人,在乎你的人我是不会放过的。”
  • 逃不开

    逃不开

    如果有一天当你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所熟悉的世界都变得越来越复杂,你会准备怎么做?是选择试图改变?还是选择自欺欺人?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坚强,学会孤独,学会一个人自己去面对。本书中的女主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尘世中,真真假假几乎迷乱了她的眼。所幸,她遇到了安紫夏,陪在她身边不离不弃……所幸,她遇到了墨宸轩,这个谜一样的少年让人捉弄不透,但他让所有人值得钦佩的是,他用自己的智慧破了一宗又一宗看似没有任何破绽可寻的案件……所幸,她遇到了灵猫球球,在他们遭到危险的时候,它总会不惜一切护自己周全……最后,唐雨妃告诉自己:只有自己学会了无坚不摧,才不会被敌人轻易的击垮!
  • 海贼之蹭饭饿鬼

    海贼之蹭饭饿鬼

    “我是一个好魔人,最大爱好就是在饭桌上交朋友了。”“我想你们也想跟我交朋友的吧。”罗特斯看着眼前的众人,腼腆笑道。“不,我们不想。”众人(克洛克达尔,多弗朗明哥,马尔科……)回道。注:本人第一次写同人文,所以本书战斗场景近零,且啰嗦,喜欢战斗的书友们请绕过本书。(新书海贼之猎奇美食家在Q阅已上架,喜欢作者咸鱼君书风格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苍老的屋脊:精英与百姓的审美

    苍老的屋脊:精英与百姓的审美

    《苍老的屋脊:精英与百姓的审美》作者分三部分探讨有关中国当代三种主要文学题材的现状,分别是小说探索、散文杂述和报告文学考察。其中小说探索部分以长篇小说,战争小说和军旅小说为例进行讨论;散文杂述部分则是以将当代的散文按照内容进行类型研究;报告文学考察部分是分析现状,以及讨论协作技巧。
  • 弃后难当

    弃后难当

    木仔想要休夫!想要进冷宫!想要出去玩!想要策马红尘作伴!想要种田坐吃等死!木仔的梦想很伟大!木仔想要当弃后!
  • 不负诗酒年华

    不负诗酒年华

    陈娇娇成功从一个古代般的灰姑娘变成了白天鹅,显著的身份让她不得不抛弃往日的生活?怎么可能,表面上一副娇娇淑女的模样,背地里依旧该怎么浪怎么浪。
  • 修真沉浮录

    修真沉浮录

    长生众皆妒,难知成道苦。一条仙凡路,望穿修士目。玄道无量处,修尽不得顾。万物分实虚,苍生有沉浮。唯有心无骛,方得真一驻。且看顾宣因为青梅竹马恋人的悔婚,而无意中踏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修真世界,在历遍万世沉浮,尝尽人生苦甜后,终于如愿悟得真一之路,原来是那最美之初。
  • 发如雪

    发如雪

    一个遭人退婚的落魄郡主,一个爱财如命的豆腐店伙计,一个二十万两白银的诱惑,他做了她的跟班。一辆车,两个人,就此入江湖。她追寻她的情人,他追寻他的梦想。他们原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啊!为什么,明明找到了各自的归宿,心却如此强烈地疼痛了起来?
  • 死神沙瓶

    死神沙瓶

    记载死生的沙瓶在不断地流动、流动,直到死去......
  • 火影之冰君

    火影之冰君

    热血的火影,看蓝毅在这个世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下,登上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