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6600000020

第20章 约好了春天开花(3)

也有横的。半夜回来,一看,没车位啦?那就停哪算哪,反正第二天就开走。这一停不要紧,里面的车全让它堵住了,出不来。于是,大清早,小区经常在一阵阵骚乱中,惊醒。急着送小孩上学的,忙着上班的,赶着去车站接人的,全围在那辆蛮横地堵住了他们出路的小车前,踢车轮,拍打引擎盖,大声叫喊,拼命摁自己的车喇叭,急得团团转,骂娘,打电话给社区……混乱的早晨,就这样夹杂着急促的喇叭声、刺耳的警报器声、愤怒的叫喊声、气急败坏的拍打声,混合成一首难听的交响曲。

车位之争,成了小区的老大难。

那天,我一早要用车。来到自己的车旁,发现后面堵了一辆车,将路给堵死了,进退两难。我又急又气,围着那辆车,乱转。忽然无意中发现,在车的后挡风玻璃里,贴着一张小纸条,凑过去一看,乐了,上面写着:“如果挡您道了,十分抱歉!需要移车,请致电139……”还画了一张卡通笑脸。我连忙拨通那个电话,对方语言混沌,显然还没睡醒,但一听是挡了道了,连声道歉,而且很快就提着裤子赶来了,将车开到一边,腾了道。

幸亏这张小纸条,否则,我非被急疯了不可。

此后,我也在自己的车上贴了个条,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

很快,我发现,小区里的很多车辆,都在车后的玻璃上,贴了一张小纸条,写着一串串号码。偶有堵车状况,按照纸条上的号码,一个电话就能找到车主。

一张小小的纸条,解决了不少难题,化解了很多矛盾。

朋友老罗跟我讲了另一个纸条的故事。那天早晨,老罗刚上车,忽然发现刮雨器上夹着一张纸条。老罗的心一惊,以为是罚单。下车,拿起来一看,是一张便条:“对不起,昨夜停车时不小心刮了你的车,请与我联系,我的电话……”老罗绕着车转了一圈,右后侧是有一点点不太明显的擦痕。老罗感叹说,自己的车,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多出一些擦痕。真没想到,还会有人主动“送上门来”。

老罗告诉我,那天,他还是按照那个号码打了电话。他不是要他赔偿,但他一定要告诉那个人:谢谢你留下的那张纸条。

有时候,一张纸条,予人方便;有时候,一张纸条,带给人温暖。

家门口的杂货铺

老王退休后,想在小区里开家杂货铺。

这主意立即遭到了全家的反对,小区里本来就有一家便利店,一家超市了,再开家杂货铺,到哪去找生意啊。

老王主意已决。王记杂货铺,在一片反对声中,开张了。

店铺就在小区的一个拐角,不大,堆满了拉拉杂杂的商品,针头线脑,油盐酱醋。

果然,生意很清淡。

但是每天,天一麻亮,老王就打开了杂货铺的门;夜深人静了,才关门打烊。

一天清晨,刚开门不久,一个中年男人就推着自行车走了过来,老王忙笑脸相迎。中年男人却不是买东西的,而是想借打气筒。原来,他的自行车车胎没气了。老王无奈地笑笑,我这是杂货铺,不是修车铺,哪来的打气筒啊。中年男人失望地推着车走了。

大清早,街上的修车铺都没有开门呢,老王想了想,喊住了中年男人:我家里倒是有个打气筒,你等会,我回家去给你拿。老王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从家里拿来了打气筒。中年男人给车胎打足了气,连声称谢,骑车走了。骑了几十米远,中年男人忽然又折了回来,说,老师傅,买包烟。

老王笑了,不就借个打气筒用吗,没必要非买东西不可。

中年男人赶忙解释,老师傅,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是我忘记带烟了,反正要买的嘛。

老王做成了早晨第一笔生意。

清晨的阳光,散在了杂货铺的门前。来来往往的自行车逐渐多了起来,上班的,上学的,都骑着自行车从老王的杂货铺门前经过。

老王没有将打气筒送回家,而是靠在了杂货铺门口显眼的地方,让路过的人一眼就能看到。

这是老王放在杂货铺里第一件非出售的物品。

不久,老王让儿子将家中的电视机,也搬到小店来了。那段时间,电视台正好在播放《士兵突击》,很多人都看着了迷。老王发现,旁边的小饭馆门口,老是聚集着一群人,隔着饭店的门窗“偷”看饭馆里的电视,老王认得他们,都是租住在附近的外地民工。于是,老王腾出门脸的一个货架,将电视机放在上面,每天晚上准时播放。先是一个小伙子,怯怯地走了过来,接着,又是一个,又是一个。很快,杂货铺的门口,就聚集了一批人。每天晚上,老王就让电视机对着门外,开着,而他自己什么也看不见。

老王想,这些人背井离乡,来城里打工,连个电视都看不上,多遭罪啊。就让他们多看会呗。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人没什么闲钱,并不会成为他的杂货铺的主要顾客。

此后,老王的杂货铺门口,又多了几把小板凳,还有一张小方桌,桌子上永远摊着一堆象棋子。每天中午一过,就有人端着茶杯,来到杂货铺的门口,找人撕杀。有时候,实在找不着对手了,老王也会上阵,陪别人杀一盘。经常这里喊着“跳马”,那里喊他去打瓶酱油。老王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老王的杂货铺,已经开张好几年了。生意怎么样?这我不清楚,但有一点是你能看见的,每天,他的杂货铺前,都会聚集着三三两两的人。除了继续卖一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外,老王的杂货铺还有几样东西:一只永远灌得满满的热水瓶,一张用订书机装订在一起的晚报,一个打气筒,一张桌子,几把小板凳,一台电视机,还有一副象棋。

从家里走出来,我也喜欢到老王的杂货铺门口,坐一坐,站一站,翻翻报纸,看别人下棋,给杯里加点热水,有时,就只是坐在小板凳上发发呆。家门口的杂货铺,让我感到放松,温暖而亲切。

开心是最好的消暑方式

酷暑,难耐。喝了一瓶冰啤酒,又灌了一大碗冰镇绿豆汤,还是感觉胸闷,气喘不过来。妻子和儿子匆匆扒拉了几口晚饭,就又躲进了开着空调的卧室。我讨厌空调房间污浊、沉闷的空气,想了想,决定出去走走,透透气,顺便看看远房堂哥一家。

虽然太阳已经落山了,外面还是热浪翻滚。

堂哥在这里打工已经好几年了。他租住的地方我去过,一间低矮的平房,除了一张大床,一台全是雪花点的旧电视之外,还有一台一摇头就吱吱响的电风扇。这么热的天,他和堂嫂两个人挤挤就够受的了,听说一对双胞胎儿子放假后,也从农村老家赶来了,他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他们刚吃过晚饭。小方桌上,只有两个菜碟,都吃得干干净净,双胞胎儿子鼻子呼啦呼啦,像风车一样,我笑着问他们,吃了什么好吃的啊?两个孩子抢着回答,炒辣椒,好吃!房子里炕气很大,汗水顺着他们黝黑的脊梁,往下淌。

堂嫂在收拾碗筷,堂哥搬出一个大澡盆,放在院子里,准备给两个孩子洗澡。

双胞胎兄弟跳进盛满水的澡盆里,水珠四溅。一个孩子,用手掌捧起水,泼向另一个孩子。很快,水珠像雨点一样,在两兄弟间飞荡,坐在一边的我,身上也很快被溅湿一大片,丝丝凉意。堂哥呵斥两个孩子,我笑着对堂哥说,没关系,沾点水,凉快呢。我想起小时候,经常和堂哥一起下河洗澡,打水仗,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堂哥好不容易帮两兄弟洗好了澡。我和堂哥搬了小凳子,坐在院里聊起来。堂哥原来打工的工厂倒闭了,最近刚刚找了个保安的工作。堂嫂还是没找到固定工作,靠给人家做钟点工挣点钱。看来,他们的日子,还是像以前一样,过得紧紧巴巴。

两个孩子,围着我们跑动,汗水很快又爬满了他们的脸。堂嫂拿着毛巾追着给他们擦汗。一个孩子伸手在空中一抓,再抓,突然高兴地叫了起来:“我又捉住了一只蚊子!”

堂哥笑笑,你瞧这俩娃,一个比一个皮。

这时候,堂嫂搬出两只脸盆,开始洗衣服。两兄弟见状,忽然停止了跑动,老大转身跑进平房,拿来了三把芭蕉扇,一把给了爸爸,一把给了弟弟,一把自己拿着。堂哥要把扇子给我,我摇摇头。

他们扇扇子的方式,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堂哥对着老大扇,老大对着老二扇,而老二,站在正在洗衣服的堂嫂后,上下左右地摇着芭蕉扇。

风徐徐地一路扇过去。

堂嫂的头发,被扇得一飘一飘……

堂嫂扭头嗔怪,你们扇自己嘛。老二学着妈妈的样子,扭头对老大说,你扇自己嘛。老大回头对爸爸咯咯一笑:你扇你自己嘛。两兄弟被自己的话,逗得哈哈大笑,手里的扇子,随着身子的颤动,忽上忽下地扇动。

我感到一阵凉风,拂过我的脸颊。不知道是扇子扇的风,还是天起风了。

在堂哥家的小院子里,坐了很久。小小的院子里,全是乡音,和孩子快乐的叫声。我感到,暑意正从我的体内,一点点撤退。

垃圾王和垃圾小子

小区里爆出了特大新闻,垃圾王老李的儿子考取博士了。

老李是小区里的清洁工,他在我们这个小区,已经做了十几年。在小区的垃圾房边上,搭了一个简易棚子,这就是老李的“家”。老李的儿子,几年前考取大学,就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没想到,几年过去,他儿子不声不响,又考取了博士,这可是我们这个小区考出的第一位博士啊。

老李和儿子的户口都不在这里。当年,因为没有学籍,老李的儿子不得不返乡参加高考。虽然从户籍上来说,老李算不得我们这个小区的居民,但居民们在感情上都已经慢慢接受了这对父子,在大家看来,一个清洁工的儿子考取了博士,那不仅是做父亲的骄傲,也是全体居民的荣耀。老李的儿子,是小区居民教育子女的好样板。

除了小区公共场所的日常保洁外,老李还有一项任务:到各家各户门口,收集垃圾袋。这是一个累活,老李每天要爬上爬下近百趟,他的手中,总是拎着、勾着、挂着各种各样的垃圾袋。垃圾袋集中到垃圾房后,老李会一只只打开,进行简单的分类,将一些废纸、塑料瓶什么的整理出来,隔段时间拿去卖点钱。据说老李有个绝活,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哪只垃圾袋里会有可用的垃圾。我曾经好奇地问过他,他笑笑说,不同的人家,垃圾也是不同的,节俭的人家,垃圾袋里基本上都是真正的生活垃圾,有用的东西他们自己会积攒下来卖钱的;而阔绰大方的人家,大半新的东西,都可能当垃圾扔掉的。因此,只要看看是从哪家门口收集的垃圾袋,就能大致判断出垃圾袋里的成色了。

老李的儿子,是在垃圾堆里长大的。虽然很多同学都住在这个小区,但老李的儿子却没有什么伙伴,只要他一出现,原来玩得正起劲的同学就会一轰而散,不知道是谁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垃圾小子”。放学后,“垃圾小子”就会跟老李一起分拣垃圾袋,小手小脸,常常弄得又脏又黑。帮老李整理垃圾之外,“垃圾小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埋在了书本里,他看的很多书,都是老李从垃圾袋里捡出来的。垃圾房边上有一盏路灯,常看见他搬个小板凳,坐在路灯下做作业。那是垃圾房边,让人心酸又欣慰的一道风景。

我和老李是同乡,有时在楼梯口遇见了,点个头,打个招呼。老李嗓门大,乡音特别重,让我这个远在他乡的人听起来十分亲切。

那天,在楼梯口碰到他,我向他祝贺,没想到老李一脸愁容。我还以为又是为了儿子学费的事情,为了儿子读书,老李可谓倾家荡产。老李重重地叹了口气,忽然压低嗓门问我:你说,这垃圾堆里,真的也有学问?我乐了,你不是能从垃圾袋里看出不同的家庭吗?这就是学问啊。老李连连摇头,不打趣,我可是真心向你讨教呢。我那个小子,当初大学毕业了,就找个像你们一样体面的工作,多好?!现在读到博士了,竟然是搞什么垃圾研究的。研究什么不好,研究垃圾!这不真的要成了垃圾王嘛!

最后总算弄清了,老李儿子的专业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研究方向是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利用。说实话,我也没想到,“垃圾小子”会选择垃圾处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也许在垃圾房边长大的他,早就埋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不知道怎样向老李解释,但有一点我确信,并且一定要告诉他:你有一个优秀的儿子。

来自天堂的短信

“丁零零”,手机骤然响了起来。是短信提示铃音。她吃力地抬起胳臂,摸索到手机,打开。“妈妈,儿子在天津一切安好……”是儿子发来的!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她却反反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是她入院以来,第一次露出笑容。

她笑不出。病痛已经将她折磨得没有一丝气力。虽然丈夫在极力掩饰,但身为一名资深的中医,她很清楚自己的病情。胃癌中晚期,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她才54岁。她舍不得死,她丢不下自己深爱的丈夫,更割舍不下年轻的儿子。儿子,那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欣慰。在她住院后不久,儿子就回学校去了。是丈夫告诉她的。儿子在这时候不辞而别,让她感到丝微的失落和伤感,但她理解儿子,即将研究生毕业了,要赶毕业论文,要找工作,压力多大啊。她心疼儿子,只恨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候,病倒了。

“妈妈,儿子在天津一切安好……”这是儿子回校后发来的第一份短信。简短的几个字,让她的心轻轻放了下来。她赶紧给儿子回复短信,让他安心在学校学习。这时候,丈夫走进来了。她兴奋地告诉他,儿子发来短信了,并打开手机,将儿子的短信又对他念了一遍。丈夫不住地点着头,显得很开心的样子。

这是2007年的早春。刚刚经历了癌症严重打击的夫妻俩,在重症病房里,相拥着,念着儿子的短信。它就像正从南方姗姗北上的暖流。

同类推荐
  • 长调

    长调

    《长调》为“千夫长草原作品系列”之一,以平实而悠长的笔调书写草原的记忆是为了“求证人物的存在真相”。作者在行文中努力让所有的事物发出声音,小说中的阿蒙,细腻敏感。作者熟悉草原神秘风土人情,对人际关系中的各类情感拿捏到位,对命运也有独特看法。《长调》笔调顺畅,在近两年来众多草原题材小说中算颇为出色的一部。
  • 人间食粮

    人间食粮

    本书精选了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等作品。其中《人间食粮》以在非洲地区的漫游为线索,以虚拟的女神为倾诉对象,描摹异国风情,抒发人生感怀,呼唤用脚去丈量大地,用文字表达真实的感受,被称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纪德以极大的勇气深刻地揭示出自己思想中尖锐而深刻的矛盾,以对真理的热爱,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出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 越涧

    越涧

    小说描写了上世纪90年代初,年仅30多岁的年轻县委书记尉越涧带领一个40多万人的穷县———金江县创业发展的故事。小说语言亦庄亦谐,生动朴实,故事情节曲折真实,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真实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尤其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处于基层的县委书记在重重压力下求新求变,抓住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推进该县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 旅游记

    旅游记

    一部生趣盎然、充满哲思的小说。以旅游者的视角将自然山水、人文胜迹、民风民俗与人的本性、命运相结合,以此反映社会的变迁,人心的浮沉。《旅游记》可谓旅游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漫长的旅程中,与旅伴们一起,或骑毛驴骡马,或乘轮船飞机,时而若一个行者,随遇而安;时而又像一条航船,经受着大风大浪。作者于旅途中目睹耳闻了沿途景致和异闻趣事,领略了个中哲理,依着旅程的顺序,每到一处,是怎么看的,何样想的,就怎样写,便写成了这几十万言。《旅游记》主人翁胡艳丽美丽善良、年轻单纯,在旅途中,在旅伴的诱逼下与之发生关系怀孕,不得不与其结婚,而婚后丈夫却背叛了她。胡艳丽断然与背信弃义的丈夫离了婚,却陷入了生存困境。
  • 诡计的N次方

    诡计的N次方

    他从她那里得到过温暖和愉悦,为此,他将付出所有去偿还。他以超人的智慧设计出来的诡计只是为了拯救她,究竟爱一个人,可以爱到什么地步?故事从刑警何坚收到一封“幽灵家书”开始,根据这封信的内容,何坚在一片废楼区发现了一具男尸。表面上看,死者系高空坠落而死,但是案发现场疑点重重,地板上凌乱的灯泡碎片、墙壁上贴着的被挖去双眼的人物画像、被褥上整齐放着的人民币……随着调查的深入,化工厂的老板、孤僻的独居女人、执著的悬疑小说家、不出名的导演、好色的插画师等人物一一出现,这些不同领域的人是以怎样的身份参与到案件中来?又各有什么目的?到底谁是凶手?一切谜题将在故事中一一解答!
热门推荐
  • 情劫动

    情劫动

    沈连云出生武林世家,少年得志,又有川中第一美女相伴,实是得意。就在他认为他此生会这样平淡而幸福的过下去的时候,她却无情的离他而去。他追寻她千里,她却为了另一个他不惜重伤于他。就在他以为自己会就此离去的时候,却又被神秘女子救起。他不知道这神秘女子身后竟隐藏了惊天秘密,更不会知道这神秘女子会无意间将他拖入一场武林争端中……
  • 中二青年的1996重生

    中二青年的1996重生

    火焰中,中二青年吴迪重生了......,是浴火重生,还是被焚成灰烬,请看......
  • 爆笑天师:喂!你骨头歪了

    爆笑天师:喂!你骨头歪了

    前世与今生究竟是何种关系?悲剧或喜剧,你说了算。
  • 星际美食女神

    星际美食女神

    星历9102年,人类离开地球已七千年。 星际时代,地球文明失落,人类以营养剂为生。 而这一年,来自21世纪的地球来客,掀起了美食风暴。 …… 涂绒绒穿到了星际时代,成了一个父母双亡,被赶出家门的小可怜……没钱的涂绒绒还有一个两岁的崽需要养,所以只能依靠父母留下的唯一遗产的私人星球发家致富了。搭房子,种菜,种粮食;做美食,开直播,写小说;一不小心,她就复兴了地球历史文明,复兴了地球美食文化……涂绒绒:真的,我一开始只想赚钱养崽崽而已。……辣条,火锅,方便面;面包,火腿,盐焗鸡……你喜欢吃什么?【1、1v1,双初恋,身心干净,苏爽甜;2、美食种田经商+直播+写文+萌娃;3、纯属yy作品,请勿考据。】
  • 莫上巅峰

    莫上巅峰

    这是由一座座城池统御的大陆,在这里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众人唯一认可的就是圣阶,只有圣阶才可以拥有一切,这里的孩子从小就被教导,各个都以圣阶为目标努力着,莫旗由于经历过太多的战斗,不想让儿子也经历这些,于是便想陪着儿子让其平淡的过完一生,可好景不长当儿子5岁时,他的占卜师朋友远道而来提醒他,近年大陆会有让众多生灵死亡的大乱爆发,让他早日回到修界,而当占卜师到来时却发现其儿子-莫燃正是这场大乱的引子之一,是绝对不能带去修界的存在,将这些全数告知他后,便离开了,只留下莫旗在自家院子里坐着艰难的选择,在经过近一年的考虑后莫旗终于下定决心,让莫燃去学院增加在大乱中自保的能力。本书就从这里开始了
  • 我的白月光医生

    我的白月光医生

    她是患者,他是医生。自然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在所有人都不想进入的急诊室,他是她的主治医生。他戴着蓝色的口罩也挡不住好看的脸庞。他左胸上的徽章写着——褚柯言。-“衣服掀开,做检查。”“啊…?”-我死死的粘着他,“你能不能认真点?”-他褐色的眼睛里倒映着我脏兮兮的脸,双手紧紧握着我的肩。“沈虞?你说话。”-“所有的事情,都等你十八岁再说。”
  • 牛桃黑白

    牛桃黑白

    我可以允许自己堕落一阵,但不可以从此沉沦,我还有梦,明天总会来。
  • 遇见刚好的爱情

    遇见刚好的爱情

    在刚好的年纪遇见刚好的你,友情还是爱情傻傻的分不清。书痴配萝莉,时优良说:“你是我眼中的一颗星,翻遍所有纸张,只为把你的坐标刻在心里。”人妻配死宅,木森说:“我所有的颜料盘都只画过你的模样。”
  • 大龙门客栈

    大龙门客栈

    他,在恰当的时光、恰恰好的地点,懵懵然就被那个人〔捡〕到。然后,不得不用尽一生的气力怒吼——龙小花,你给我从墙上下来!不然,我撕了你的〔爹爹,太胡来〕!2009贺岁版Princess荣誉出品,晋江年度排行榜超人气作品——再掀〔武林外传〕恶搞狂潮看成亲第一天就被休掉的〔下堂妻〕如何尝尽人生百态,最终成为擅用白马皮、王子馅,再加英俊潇洒温柔体贴穿着飘逸侠骨柔情做调味的〔佟湘玉〕。
  • 我们都偏执

    我们都偏执

    温挽辞中了一种毒。一种叫叶肖念的毒。而且毒深入骨。她的希望一点一点破灭,却始终沉默地看着他。他穿上衣服,直到走出房间的门,也没有回头看她一眼。“温挽辞,我连看你一眼都觉得恶心。”“更别提要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