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4100000079

第79章 建文逊国(2)

果然,郑和说,奉了圣上旨意,此处宅邸便是姚大人新居。她们是先来侍候的几位宫女。仆奴们还不够用的,日内将陆续派到。随说着,朝帘外一招手,过来个小厮,捧来一套冠服请姚老爷更衣。道衍将眯着的眼儿睁开一道缝儿,略睃一下,呀!竟是金麒麟袍和玉带!

道衍说,啊呀,这怎么行呢,快把我的僧衣找来吧!

郑和说,姚大人,这是圣上的特赐。金麒麟袍,听说只是洪武爷时赐过谁一回儿。大人快穿上,随咱家进宫谢恩吧。说着,他要亲自动手给穿衣服了。

道衍说,请不要叫我“姚大人”吧。我是和尚,你不是不知道的。说着,他把郑和递过来的金麒麟袍推向一边。

于是道衍便在床榻上恳求三保太监回复圣上,他一直是佛门弟子,这把年纪了,还“还”什么“俗”呢!求万岁一定体谅老衲。万岁的恩惠老衲自是心领了……

郑和啧着嘴,连连摇头,一副无法理喻的神情。只好叫人取来了僧衣芒鞋。道衍好歹钻出了被窝儿。随后又盥洗过了,再北向叩头,望阙谢恩。

道衍从三保太监口中得知,这处宅邸原来的主人竟是黄子澄。

三保太监领着道衍在这处宅邸里四处转了转。应该说宅邸保护得极好,未看到有什么被砸被焚的痕迹,也没有血迹。尤其是那个梅园,是黄子澄刚刚买进且修葺过的,梅花虽早谢尽,但枝叶却十分葳蕤,生机盎然。这些梅树大概都有三百年以上的树龄了吧?你看,与人比起来,树木的生命力是如此强盛!它们再活个三五百年,仍会是这么年轻的。

道衍和郑和在梅园里踱着。他们想像得出在不久前,黄子澄及其家人必会每天都在这里踱步的。如果仔细倾听,没准儿能听到旧主人的气息会在枝叶间缭绕。

郑和说一声“请”,反客为主地把道衍请进了书房。这当然是黄子澄用过的书房。轩外的芭蕉绿绿地还在。更令人惊叹的是那只被黄子澄所宠爱过的叫作“狡童”的獬巴狗也在。狡童甚至随了他们的脚步摇头摆尾进得门槛儿,仰起头,因眼儿上面的毛太长,瞧人时眼珠遮遮掩掩的,倒显得十分可爱。郑和便情不自禁地将它抱在了膝上,而狡童也很会献媚地用舌头舔着他的手指头儿。你瞧,这便是牲畜比人精明之处——“狡童”是绝不会被刀剐的。

从书房出来,郑和又带着道衍到跨院里转了转。那儿是马厩、仓库和洗衣房。有个比道衍年纪还大的人背着身子在喂马。另有两个十来岁的女子,也背着身子,在吭哧吭哧地拿斧子劈木柴。郑和说,这都是姚大人您的仆人。这个马夫和这两个女孩子,皆是供大人您使唤的。您瞅出来了没有?他们还不太会做活计,得慢慢调教。您知道他们是哪儿来的吗?说出来您一定会吃惊——当然,您老人家啥世面没见过?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当年连元顺帝的妃嫔都叫哪位功臣给睡了呢!

这喂马的老头儿是原刑部尚书侯泰的老岳父。这两个女孩儿,是户部侍郎郭任的闺女。

郑和说,这真是万岁爷的恩典,没把他们砍头,也没戍边,更没有将女孩儿发往教坊司,或者分到兵营里充军妓。黄子澄的妻妹和齐泰的一个什么女亲,就发到洪国公丘大人的营里去了。每晚二十条汉子守着,好不遭罪的呢!……

说着转着,转着说着,他们又来到了客厅。三保太监或许从道衍的目光中瞧出了一点和尚应有的慈悲心,便叹口气——也仅仅是叹口气而已,没说一个字的同情的话;倒是又咬牙切齿地说:活该!若不朝他们下狠手,万岁爷如何能得安生?天下如何能得太平?八月十五早朝时,若不是皇天保佑,万岁爷福大命大,景清那奸贼的刀子若真捅上,皇上那可了不得!……怎么,瞧您老的眼神儿,您是没听说呀?……

一直沉默着的道衍憋不住了:“究竟皇上出什么事了?景清怎么了?”

郑和说:“景清,你老该认识的?”道衍说:“我是认识。洪武三十二年,他不是曾以左都御史改北平参议的吗?”郑和说:“就是他。人面兽心!皇上差点儿吃了他的亏呢!”

原来,当年景清以左都御史身份去北平,曾多次拜访燕王。燕王也曾设宴款待。景清言论明爽率直,妙语连珠,燕王大为称赏,对他的印象很是不错。后来景清又调回了京师,彼此也就再没联络。这回燕军进京,景清较早地去龙江归降燕王。燕王颇高兴,拍着景清的脊背说:“景清,我故人也!”即位后当即恢复了景清左都御史的职务。

“唉!万岁爷看人从没错过,惟独这回儿看走眼儿了!”郑和说。万岁爷不曾料到,景清诡称归附,实则要为建文报仇。他准备了一把匕首,整日别在腰间,鬼鬼祟祟伺机行刺。八月十五早朝,这景清穿着一袭绯袍,进了东华门,又进午门,再进奉天门,都没人疑他,竟让他带着暗器站到了班次里。也别说,还幸亏此前有钦天监观天象,见“文曲犯帝座甚急,其色赤。”禀报圣上得知,圣上心里有了些防备。圣上朝文武班次上一看,见众臣今日都未穿绯袍,惟独景清穿绯袍,心下未免疑忌。早朝过后,圣上出殿门,景清等随之,突然奋跃前冲拦截圣驾。圣上喝令左右,将其拿下。朝他身上一搜,匕首亮亮地插在腰里。景清一看事情败露,挣扎不得,只能泼口大骂。骂圣上篡位。说建文未死,他要图谋兴复云云。圣上令锦衣卫敲齿抉唇,景清含血喷吐龙袍。致使龙颜大怒,乃命活剥其皮,皮囊里充草,系在了长安门上示众……

道衍听得惊心动魄。又问后来怎么样了?郑和说您老问的是谁?皇上?出了这件事之后皇上还真是做了几夜恶梦,梦见景清披头散发,使剑围绕御座逼杀。气得皇上下狠心,命“夷其族”、“瓜蔓抄”……

道衍说:这“瓜蔓抄”是何意思?

郑和说:“瓜蔓抄”这词儿咱家也是头回儿听说的。就是祸连十族吧。“瓜蔓抄”嘛,顾名思义,顺着瓜蔓儿摸瓜,互相株连罢了。景清家乡的那村儿,家家户户抄家远徙,没一根烟囱冒烟儿了……

郑和还在与道衍说话儿,进来个小太监察告说,皇上有急事,叫他快些回宫。郑和赶忙向道衍告辞。临走又说,姚大人您看这宅子里还有哪些不合适的,可以再跟我说。您可别忘了快向皇上谢恩去,皇上还真是想你呢!说罢匆匆走了。

道衍望着郑和送来的金麒麟袍和玉带,又回味着刚才听的景清的事,心里一阵阵冷。“阿弥陀佛”也喊不出,念珠也忘记了捻。尤其郑和漫不经心借了景清之嘴所说的,“建文未死”,“他要图谋复兴”这话,真是不可思议,不敢想象。

道衍的目光又从金麒麟服和玉带移到了僧衣上。信手扯了扯黑条浅红袈裟,自己跟自己说:你究竟是道衍呢,还是姚广孝呢?……

道衍反复思忖,这宅邸他不能住,金麒麟袍他也不能穿。却又怕拂了皇上美意,伤了皇上的心。倘惹得龙颜震怒,又如何是好?

道衍悄悄地又回到天界寺。他给永乐帝写了一封“谢表”,谢皇上恩宠,却又尽述衷曲,表示不愿离开禅林。不过,如果皇上在僧录司里给安排个职位,他倒乐意接受。如此,则既可做佛门弟子,又可做陛下臣子,上朝事君下朝奉佛,庶几乎心两安矣。

永乐帝看了道衍的“谢表”,拂髯一哂说:“这个斯道先生。你总要入朕彀中的!”遂授以僧录司左善世之职。

僧录司左善世原是溥洽。溥洽是当世有名的高僧,道衍平素对他十分仰慕的。道衍原想做个右善世,位居溥洽之下。不想溥洽一再谦让,且皇上也决定让溥洽让位,这样溥洽就改了右善世。好在左右善世皆是正六品,都穿一样的饰金袈裟,也无所谓高下的。这样道衍就准备与溥洽日夕作伴了。

然而,令道衍想不到的是,他刚刚入主僧录司,座位尚未坐热,溥洽就让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给带走了。随即进了北镇抚司。溥洽的罪名也怪——出卖僧人度牒。其中有几张度牒下落不明,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说到出卖度牒,并不是希罕事,从洪武朝时就有人办了。原来,洪武爷当年下旨整顿僧、道,限制各府州县人数(府不得超过四十人,州三十,县二十),并定期进行考试。这便使许多痴心做佛家信徒的人被赶出了寺院。但后来,道衍似乎记得,那一年山东、河南闹蝗灾,两省的布政司曾联合请示朝廷,提出向僧录司各请二百张度牒,以每张二十石谷的价格向社会出卖。卖得的四千石谷,用来赈济灾民。从那回开了头儿,以后几乎每有大灾,地方官府便捉摸这条筹措钱粮的道儿。这条道儿一直沿续到建文朝。

溥洽出卖度牒,这事儿也说不上犯法。因为皆经朝廷批准;再说钱米也进不得他自家的仓廪。然而说也怪,偏有几张度牒去向不明。溥洽说不出所以然,只承认是自己因渎职而丢失。与度牒一同丢失的还有些金银祭器。如今盗贼既捉不到,溥洽自然须承担全部责任,所以便以贪污罪被下诏狱了。

道衍记得溥洽被逮的那天是个深夜。晚饭通常也是做“佛事”的时候,僧人一般是不许说话儿的。但溥洽却低声地对道衍说:“斯道,我今日心血来潮。你我怕再不会一起吃斋饭的了!”说完,默默地用箸将钵里的每一个米粒都送到嘴里,又默默地咀嚼着。道衍也陪着他,慢慢地整齐地放下了钵和箸。之后溥洽就回到了禅房,面朝北一动不动地打座参禅。他的目光穿透梵墙,可以俯瞰到秦淮河,俯瞰到大江。

纪纲带领锦衣卫冲进溥洽禅房时,秦淮河上似乎有舟子在唱渔歌。歌声极美,其韵味在这深沉的夜里就显得格外深沉:

“哎哟嚎!咳咳……哎哟哟嚎!……”

细听,却是无字之歌。

道衍或许受到这“无字歌”的启迪,他猜测溥洽的下狱,怕是与“逊位”的建文帝有些瓜葛了。

道衍、溥洽在天界寺吃晚斋(这是他们分别前的晚斋。十几年后,溥洽从狱中出来,道衍也就“圆寂”了)的时候,在太湖东畔一个叫做黄溪的村庄,也有几位僧人在吃饭。

这是极幽静的所在。孤零零茅屋三牖,绿竹围抱,曲水环流。门上有一匾额曰“清远轩”。当门摆一八仙桌,四人围桌而坐,显得有些拥挤。房梁上挂一盏灯笼,照出其中有四位僧侣。四位僧侣中,三位是和尚,一位是本院里的杂工——做一些木工、瓦工之类活儿,这种人被称作“道人”。

坐在首位上的和尚,看上去倒最是年轻,不过二十来岁模样。白白净净,细皮嫩肉,一看就未受过劳作之苦。头顶也没有“具足戒”的痕迹,显然也没有极深的修行。瞧那坐相儿和脸上的神气,就不像是真正的和尚。而其他的几个,除了和尚、道人,另一位农夫打扮,面皮也不像是日晒雨淋惯了的,这几个人都是极憔悴极疲惫的神态;而且,眸子里都透出些许悲楚、伤感和惊悸。

外面“哗”地一阵风声。所有的人都支楞起耳朵,目光同时盯向窗外。其中那个农夫顺手就用了竹扇遮住灯笼的光亮。听了听,又有柴门吱呀一声,这伙人就更显得紧张。随之摸戒刀的摸戒刀,取棒的取棒,且互相用眼色儿提示着,做好了厮杀搏斗的准备。

但是却听那萧萧竹声里有人吟道:“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众人便“哦呀”地松了神经,彼此苦笑笑,又软塌塌地坐回到凳上。在门口避着的一个和尚便拔开门闩。就有个三十来岁的戴着斗笠绾着裤角的渔夫,一手挎了竹篮,一手提了瓦罐,满头汗水地跨进了门槛儿。

当即有人接下了渔夫手里的竹篮和瓦罐。而这位渔夫把裤角抹下去,整整衣袖,然后朝那位白生生儿的年轻和尚跪下叩首说:

“臣史彬恭请陛下圣安!”

“啊呀呀又来了!我不是早说过了吗?我如今是应文和尚!”年轻和尚皱起眉头说,“都什么田地了,还讲君臣礼节呢?唉!”

而另两位和尚也对“渔夫”说:“陛下说得对,还是称‘师父’吧!”

然而这两位和尚马上也受到众人指责:“看,你二位称‘陛下’,合适否?”

于是,所有的人酸酸地笑了。

当下“渔夫”敞开竹篮,往桌上一样样地摆放,原来是饭菜——盘香饼、印子糕、叫花鸡、五香酱肉、笋腌鲜之类。有人发现了瓦罐里盛的是清炖鲈鱼,光闻气味就是很诱人的。那个扮作渔夫的太监王钺,便忙活着先给年轻和尚即建文帝盛鲈鱼汤,且递过去箸。建文帝却把箸放下,低了头,双手合十,呢呢喃喃地祷告什么。其他人也便学了他的样子一起祷告。这时茅屋里突然静极,只有如泣如诉的竹声从门窗里透过来。稍顷,开始有人吸鼻子、吞咽,渐渐地大家开始歔欷,到后来终于都憋不住,嚎啕大哭,涕泪交流,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茅屋仿佛要被他们的哭声给掀翻了似的。

还是那位扮作“道人”的程济先清醒过来,惶惶地提醒众人说:“莫只顾哭了!当心引来豺狼!”一句话,像拿根白练拴住了众人的嗓子,哭声戛然而止。大家渐渐平静下来,泪眼迷离着向建文帝说:“请师父用膳。”建文擦擦眼说:“请各位一起用膳。”大家又齐应一句:“谢师父!”然后各自去摸筷子。

默默地咀嚼。将饭食和着泪水吞咽。

从天堂到地狱。从天子到亡命徒。尝一尝吧,这是何等滋味儿!……

六月十七,对,壬午年六月乙丑。

大火。由乾清宫蔓延开来的大火……

建文帝令王钺去召唤皇后及文奎、文圭的时候,已经晚了。皇后马氏在坤宁宫已经以一条白绫,吊死在了门框上。皇后对此是早有了准备的——从建文帝那夜回到她的身边,说了那番叫人断肠的话,马皇后就知道她的大限已经到了。

同类推荐
  •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

    重塑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谈录

    从不为人知的低调政客到法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且看现任法国“掌门人”如何引领法国前进。本书的主题围绕现任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展开。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自2015年来接受《壹号周刊》杂志三次采访的全记录,其中的第三次采访记录是首次发表;其二是马克龙为法国政治家米歇尔·罗卡尔和亨利·埃尔曼撰写的文章;其三是由法兰西院士、记者和政治评论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撰写的马克龙印象。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第一部分的访谈中坦率地披露了自己走上政治道路的原因,谈到法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想形成、政治观以及对文学、哲学和文化的看法。第二部分的两篇文章出自马克龙之笔,通过他对这两位知名人士的缅怀文章,可以更深入地发掘这位法国新总统所推崇和引以为豪的理念和人生目标。还有三篇从不同视角看待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马克龙主义”的文章,法兰西学术院院士、记者和政治学家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马克龙的形象,让读者对这位饱受争议的总统有更全面的了解。
  • 禁烟英雄——林则徐

    禁烟英雄——林则徐

    本书讲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跌宕起伏的一生,他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武则天的佛缘

    武则天的佛缘

    武则天和佛教,佛教和武则天,其中都有着扯不断的因缘。她一生与佛教的种种联系,她一生充满内心世界的佛教情结,以及她最终以佛的化身君临天下,都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 读懂闻一多

    读懂闻一多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闻一多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闻一多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闻一多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闻一多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闻一多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闻一多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闻一多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

    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

    群体认同研究是一个从群体的视角来研究认同的重要领域,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向和谐、稳定和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群体认同研究的主要方向。本书首先对群体认同的理论、动机、结构和测量以及多重认同和群体威胁等方面进行文献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设计,接着开展对群体认同心理结构的本土化探索并基于此编制有效的测量工具,最后利用研究所开发的群体认同工具分别探讨大学生的多重群体认同和群体动机对现实群体的群体认同的影响,并对整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讨论。
热门推荐
  • 学生版智慧背囊:快乐是成功的开始

    学生版智慧背囊:快乐是成功的开始

    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故事中的精品,文字清新隽永,读后令人终生难忘。每篇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在茶余饭后,品读之后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颤,醍醐灌顶:能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文中一篇篇闪着智慧火花的文章,为人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扇窗,开启了一扇扇门,指明了一条条路,让人的生活豁然开朗。意境提升。
  • 贞观造盛世

    贞观造盛世

    “贞观造盛世?”“不!”“嗯?”“是桢顾安!”“桢顾安?”……“对!”一个有咸鱼心却无咸鱼命的穿越者,且看他在贞观如何开启造作之路!
  • 鸳俦凤侣

    鸳俦凤侣

    我堂堂现代特级杀手竟死在自己心爱人的手上,真是可笑!好在老天有眼,让我穿越到了一个玄幻的大陆,不过……为什么身体的主人是一个世间少有的废物?等一下!如果这是废物,那天下人不都是渣渣?!重生一次我定不会再相信爱情,可是……为什么你堂堂岚御国王爷要缠着我一个“手无寸铁”的小女子?说好的冷酷无情,嗜血邪魅呢?这分明是一个无赖!果然,传言不可信。
  • 狐妖老师是妹妹

    狐妖老师是妹妹

    木子飞有一个梦,梦里他是一个狐妖的哥哥,是一个蛇妖的未婚妻,上着妖怪学校,班主任是一只蛤蟆·······最重要的是,这个狐妖未来是木子飞的老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之飞将再世

    三国之飞将再世

    一人压诸雄,一戟镇万兵,三国时期武力第一得吕布,却屡屡为他人所利用,最终身死白门楼为人所叹惋,而当一个现代的灵魂与吕布发生碰撞之后又会发出怎样的火花,是一切重蹈覆辙,还是权力美人收入囊中,一切都在故事中。
  • 往后余生愿有你伴

    往后余生愿有你伴

    〔傅意卿and顾星辰〕宇宙方圆,终是空空。一场背叛,一次逼婚,一个心计,使顾星辰落入深渊,却遇到了他,一个“单纯可爱”的他带给了她希望。山有木兮卿有意,昨夜星辰恰似你。她也成了他人生中的光。刚好是你,也幸好是你男主扮猪吃虎,女主强势虐狗。1对1,宠文,写得不是很好,各位大大,不喜勿喷!
  • 诺丁汉伯爵夫人

    诺丁汉伯爵夫人

    这是一个黑暗的年代;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是一个面包能杀人,放血治百病的年代;这里,传说群鸦乱舞,幽堡林立;这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骑士与侠盗纵横;这里,吃饭基本靠手、取暖基本靠抖、致富基本靠抢、媳妇儿基本靠赏……身为诺丁汉伯爵花五千金币买回来的新娘,如何生存、生活直至征服整片中世纪的异域大陆?!女主斩钉截铁的告诉你——她还没来得及想……
  • 武破晨曦

    武破晨曦

    他,身负重振家族重任,与生俱来的天赋让他非同常人,与他同出的绝世功法,注定让他站上大陆颠峰,武天地,碎虚空,神兽为伍,红颜作伴,看他怎样踏破红尘,登上颠峰!第一次写书,望各位读者多多支持啊!等级排行:凝气境,武气境,武元境,破武境,武地境,破天境,武极境,凝空境,破虚境,晨曦境。新书真的不容易,求鼓励,在此求推荐,收藏!
  • 江氏侯

    江氏侯

    “听说他十岁理家,十三岁披铠甲入军营,十六岁献妙计大破敌军,是声名赫赫的少年将军。”他死于最耀眼的二十岁,天地为墓雪为被。江宁听着平阳侯府的传奇长大,小侯爷遭人暗算死于战场,江宁代替小侯爷入京。在京城,他开始了解平阳侯府,认识了很多人,卷入一场又一场明争暗斗。江家冤案,金乌计谋,为收回蝉山,江宁看到太多阴谋诡计。到底是谁要加害平阳侯府?萧氏子弟之间有什么恩怨?江宁的身份又是否能一直隐藏?赫赫侯府,风雨飘摇,人心算谋,何时能休?泱泱大国,卧薪尝胆,情深似海,灼艾分痛。社燕秋鸿,日深岁久,有匪君子,终不可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