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4100000083

第83章 皇家也有难念的经(2)

“是他不慎掉入桥下的!”谭深说。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流下来了。

然而,赵曦、谭深这等于改了口供——由“自杀”改为“不慎落水”。他们给自己设置了陷阱。所以许多头脑清醒的朝臣便将疑忌的目光聚向了他们。这种目光如燧火一样,很快即会将他们点燃焚化的。

许成马上抓住了谭、赵的纰漏。他说,此二贼先诡称驸马为自杀,这又狡辩为不慎落水。明眼人一看就知其有鬼。驸马天天从笪桥上经过,从没出过事儿。再说,驸马并未醉酒,他如何会“不慎”了呢?话又说回来——即便驸马“不慎”,你谭深、赵曦是做啥的?却不会捉住驸马的衣服吗?皇上明鉴,各位大臣明鉴,是驸马“不慎”呢,还是谭、赵二人“不慎”?……

许成的证词无疑将谭、赵推向了绝境。现在他们的感觉,倒像是也跟梅殷似地坠落河中了。他们还能记得,梅殷在水中挣扎着时,曾向他们徒劳地摇了摇手,企图请他们搭救一把儿。当他们找来了挠钩时,梅殷尚未放弃最后的努力,还向他们摇着手。他们把挠钩伸过去了,却不是搭救他,而是钩着他的身子往水里狠狠地压下去,再压下去……那么现在,赵曦和谭深知道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挣扎出河水的了,他们惟一的指望便是皇上。所以他们也如濒死的溺水者,呼唤皇上手里的挠钩:

“陛下,我们是奉了差命的!杀梅驸马的不是……”

但是永乐帝的一声断喝,锁住了他们的喉咙:“大胆!与我拿下!”

纪纲手下的锦衣卫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迅即扑过去,以娴熟的功夫拿掉了谭深的下颏骨,使其失去了分辩的能力。赵曦本是锦衣卫指挥,自然比谭深多了点防范本事,没被拿掉颏骨,所以还能竭力地喊出“冤枉”二字。但这更糟,更令永乐帝愤怒,以致被锦衣卫当场敲掉了牙齿。然后永乐帝再说一声:“斩!”于是,在一片惊愕或疑惑的目光里,赵曦和谭深的两颗人头便在午门之外落地了。

永乐帝除掉了梅殷,终于长嘘一口气。但事情并未结束。宁国公主在府中闻讯,嘶喊一声:“天啊!”就昏厥过去。醒来后穿了丧服,吩咐备轿,疯疯狂狂闯进了皇宫。

那时候永乐帝散了早朝,又召集夏原吉、解缙、黄淮等几位阁臣,在西角门商议祭奠孔子的事儿。他正慢条斯理地讲着“孔子乃帝王之师,帝王乃生民之主”,忽听得殿门外牛吼似地喊一声“杀人魔君何在”,一个麻衣麻裳的妇人“呼”地声卷地风般刮进来。他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袍袖已被这妇人抓住了,胸膛也被一张涕泪模糊的脸贴上了。宁国公主嗷嗷哭叫着:“你还我的驸马!你还我的驸马!”一团花白的头发直在他的胸前耸动颤抖。

夏原吉等人一个个竟呆若木鸡。手里拿着做记录的笔,却不知道过去解劝。事后人们也颇纳闷儿:这宁国公主如何就有本事,冲过了锦衣卫的拦阻,径直地闯到了皇上跟前。人们更是惊讶,皇上对宁国公主竟会那么宽容:任凭她哭,任凭她闹,任凭她“魔君、魔君”地骂。而且还一声声地喊着:“姐姐,姐姐,亲姐姐!你听朕说,啊呀你听朕说嘛!……”

宁国公主平常日的仪态如何,这几位阁臣未曾亲睹;现在的宁国公主,却是人们在农村、在里巷司空见惯的那类泼妇。她呼天抢地,满地打滚儿,披头散发,鞋子也甩掉了一只。她嘴角拖着长长的涎水,鼻孔上吹起老大的气泡儿,“我的天儿啊,我的地儿啊”地哀号着,真叫人触目惊心。守殿的校尉和一位太监如梦初醒过来劝慰时,被她疯狂地咬伤了手背,甚至差点用指甲划伤眼珠。但是,她尚未彻底失去理智,因为她并未伤害到皇帝的手背(她是完全有机会这样做的),甚至也未抓掉皇帝的一根儿胡须,只是把一滩涕泪涂抹到皇帝的龙袍上。

好了,风也过去了雷也过去了。精疲力竭的宁国公主开始听皇帝的唠叨了。永乐说:姐呀,你放心,朕会把事情弄清楚的。朕已经杀了那两个混帐东西。有人告发那两个混帐东西有意谋害驸马。他两个抵赖,说是驸马失足落水。就是失足落水,他两个亦是罪责难逃!唉,人死不能复生。姐你要把心放宽点儿!朕不会扔下自己的亲姐不管。姐呀,你看着,从今而后朕会善待你的!……

宁国公主只能接受这严酷的现实。

不过,永乐帝对待宁国公主也还说得过去:梅殷死后不久,即授其子梅顺昌为中军都督府同知,二子梅景福为旗手卫指挥使。又给公主增加了岁禄。以后每年的封赏,在诸王及诸公主之中,惟宁国公主最重。

至于倒楣的谭深、赵曦,不仅丢掉了脑袋,其尸体还被梅殷的一位旧友砍断手足,剖腹挖心,以祭奠驸马的亡灵——当然这是经过了皇上批准的;而家属也被扫地出门。

对待徐辉祖和梅殷这样的亲戚,永乐帝固然已花费了很大的脑筋,但与亲王们相比,徐、梅则又算不了什么。因为徐、梅毕竟是外戚,也叫“戚畹”,而亲王则是自家兄弟,是“手足”。这区别是很大的。永乐帝在如何对待“手足之情”上,可谓殚精竭虑,煞费苦心呢。

谁都知道,他是以反对建文“削藩”,以为被“削”的亲王鸣不平、抱委屈、雪仇恨为理由而竖起“靖难”大旗的。亲王们的确也拥护他,明里暗里地支持他。说老实话,倘无亲王们的拥护与支持(比如宁王的“合流”于燕和谷王的金川门之变),他能不能坐上皇位,真还难说。至少现在还坐不上,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所以登基后,他必须“优礼”藩王,这也是顺理成章的。

在建文朝被削的几位藩王,除湘王已死外,周、齐、代、岷四王在他即位后不久即复爵。湘王原来的谥号为“戾”,分明带有贬意,永乐改其谥为“献”,就明显地有褒意了。他还为各王府增置了宾辅、伴读、伴书等官属,这也是提高诸王待遇的一个标志。诸王除嫡长子承袭世爵外,其余诸子随着宗支的疏远,按规定封为将军、都尉等职的,新皇帝也为他们提高了品级。如此一来,宗室所有成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处。

得到好处最大的还是与他一母同胞的周王。他刚刚即位,即给周王增加岁禄五千石,并赐银两万一千锭。七月九日是周王生日,按说那会儿他刚刚登极,有多少大事要忙呢,然而没忘记赐给周王以下生日礼物:

冠一,通天犀带一,彩帛三十匹,金香炉、金香盒各一,玉观音、金铜佛各一,银八千锭,马四匹,羊七只,酒百瓶。

周王不记得过去有哪位亲王过生日时能得到皇帝如此丰厚的赏赐。其礼遇之高,的确是空前的,也是其他亲王不敢奢望的。周王感激涕零,抹着泪由衷叹道:“到底是亲兄弟呀!……”

另一个增加岁禄的是谷王。谷王因与李景隆一起献金川门迎驾有功,特增岁禄二千石,并赏赐乐七奏、卫士三百。还将其封地由宣府改为长沙。长沙乃富庶地,风光也美,气候也好,非宣府之所能比。这真使谷王喜出望外了,感激涕零道:“俗语云‘长兄比父’,大兄对小弟的优礼,真堪比父亲呢!”话虽有点儿肉麻,却倒也是实情。

这话传到永乐耳朵里,他只是淡然一笑。笑罢,却又意味深长地说,唉,兄弟们之间,感激的话莫要说。日后不骂我,我也就谢天谢地了!……

永乐,真是“明白人儿”,他知道藩王们对他的怨怼在悄悄地酝酿着了……

宁王朱权是好不容易瞅上皇帝有点闲暇,兄弟俩能坐在一起聊聊天儿的。

皇帝太忙,他也体谅。建文朝的奸臣尚未杀绝,潜逃在外者尚未归案。“文渊阁”刚刚组建,“太祖实录”肯定要重新修撰。凡建文朝所变更的一切制度都要改回到原来的样子……皇上日理万机,千头万绪。但是,再忙,他的事儿也该好好谈一谈了。

周王、齐王、代王、岷王都恢复原爵归藩去了。谷王也由宣府改封到长沙去了。大家都欢天喜地,春风满面,纷纷称颂新皇帝的恩德,惟独他心里空落落酸溜溜的。

他算是怎么回事儿?他全家由大宁迁到了北平。北平并不是他的藩地,他只能算“客寓”,说白了就是“寄人篱下”。如今燕王当皇上了,燕王全家都搬到皇宫来了。他的全家也搬来了——当然不是皇宫,是住在龙江驿。就是说,他直到现在——永乐元年的二月下旬,还没有自己的家。当然更无须说,也没有藩王所应有的仪卫。

说到仪卫,又不能不提及“朵颜三卫”。这原本是他宁王的部属,那年他拱手“送”给了燕王。过后很久,他才知道原来兀良哈与燕王有过“大宁之盟”,燕王承诺打下天下之后,将大宁的地界儿送给兀良哈人,由他们自治。故此兀良哈族的骑兵们才会那么卖命地参予“靖难”之役的驰杀。如今到了他们兑现诺言的时候了。就在前不久,永乐帝颁诏,“大宁地畀(即“给予”)兀良哈,而朝廷在辽东的防线西移,“大宁都司”这名堂儿虽还有,但那实际是北平行都司(如今因北平已改名为北京,设“行部”,北平都司遂称“行都司”),由大宁迁移到保定去了。

兀良哈人按照当年的“大宁之盟”,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也欢天喜地地回到大宁过他们自己的小日子儿去了。那么他呢?他与燕王也是有过“大宁之盟”的呀!燕王曾答应过他,一旦“靖难”功成,二王“中分天下”。“中分天下”是何意思?当时没有明说,当然更没有文字之约,而只是在他们共进早膳的时候,很形象化地将一张饼撕作两半,他们各吃一半。

皇帝太忙,宁王不好意思过早地问这事儿。只能暗自猜测皇上将如何兑现他们当年的“盟约”。以中国之大,“中分天下”如何分法儿?自然最好是以长江为界,分做两个国家,两个朝廷,两个皇帝。这,有可能吗?庆城郡主曾代表建文与燕王谈判过“划江而治”,也是以大江为界的,但遭到燕王断然拒绝。以此看来,他想从永乐那里分得半个国家,恐怕无异乎痴人说梦。那么,永乐究竟如何对待他呢?……

宁王,这天真可爱的王爷,他痴痴地想着“中分天下”的事儿,他却不晓得永乐早把这事儿丢到了九霄云外。当永乐颁诏将北平改为北京,向天下臣民暗示了迁都的意向之后,这小傻瓜竟幻想着永乐会把南京即应天封赏给他。

永乐元年的二月初,皇上终于有了一点闲暇,派车辇把他接到了乾清宫,说是与他共进晚膳。那时候乾清宫刚刚修缮完毕,一进乾清门,就可以闻到浓浓的油漆味儿。皇上在东宫的御茶房里摆下晚饭。虽不是十分铺张,但总是“钟鸣鼎食”的。在优美的乐声里,宫人穿梭般地上菜上饭,的确是“龙肝凤胆”,应有尽有。但他与皇上坐在了一张极长的饭桌的两端,想说句悄悄话却是不可能的。这使他马上联想到,当年燕王“穷蹙至极”,投奔到大宁他那儿去的时候,他们曾在一盘大炕上睡觉,吃饭时也是头并着头,亲亲热热说话儿。两相对照,他当即意识到,时过境迁,如今没有什么燕王而只有永乐皇帝了。这张长长的饭桌有几百里几千里,可是,他能吃到的,只能是最靠近他的那几样饭菜。

永乐挥挥手。廊下的乐工们悄悄退下。殿里安静了,他们可以谈话了。宁王很想再见到在大宁时他们吃的那种饼,芝麻酥饼。可是没有。于是他想起了他们分食那张酥饼的情景。他记得燕王曾说过:“这张芝麻酥饼儿我爱吃,你也爱吃。我不能独吞。我们一人一半,分而食之。”而且,后来燕王又进一步阐明:“十七弟请放心,你的恩惠我心中有数。不要说是一张饼了,纵是偌大的江山,有我的,亦有你的,你我兄弟各吃一半!”……

“这饭菜还可口吗?”永乐笑微微问他。

他鼓了鼓劲,但还是嗫嗫嚅嚅地说:“可口倒是可口,只是没有芝麻酥饼……”

“什么?”永乐侧侧脑袋,将手罩在耳朵上。

这张饭桌太大太长了,皇上竟没听清他说的是什么。

“芝麻酥饼!”他大点儿声说,“陛下可曾记得,在大宁时,你我曾分食了一张芝麻酥饼吗?”

“什么……饼?”永乐又侧侧脑袋,又将手罩在耳朵上。

宁王知道他是故意地装聋作傻了。他有点悲哀,也有点气愤。他干脆走近皇上,用手比划着说,“芝麻酥饼,圆的。臣与陛下曾在大宁,在臣的王府里,分食过一张芝麻酥饼!”

“是……吗?”永乐眨眨眼。又笑微微说:“朕不曾记得了。朕不喜欢吃什么酥饼的。你要喜欢吃,就再叫御膳房做就是了。十七弟还喜欢什么?尽管说。朕奄有四海,什么都不会缺的。”

宁王只好说:“我已经饱了。”说实话,他气也气饱了。他眼泪儿都在眶里打转了。

饭后用茶。永乐端起茶碗时说:“这是杭州龙井,十七弟尝尝如何?”

宁王心里一动。暗想,“中分天下”是绝不可能了(其实他原来也觉得玄,希望不大),那就只能是分封他一块土地了。周王、齐王都比他大,也不过分得一郡,想来永乐也只能给他一郡的。唉,他只能接受现实。所以他品一口茶,说声“不错”。永乐便吟起了苏东坡的诗句,什么“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予,浓妆淡抹总相宜”。很显然,皇上是想把气氛搞得轻松一些。吟罢,皇上又问他:

“十七弟真不想问朕要点儿什么?”

宁王并不傻。宁王晓得这是皇上与他商议封地的事了。他喝着“龙井”茶,又听了“西湖诗”,以为皇上这是暗示他要他去杭州的。杭州当然是好地方。杭州比周王的开封都好呢。于是,他把茶杯一放说:

“陛下是想将钱塘赐于臣吗?”

同类推荐
  • 王者之地

    王者之地

    《王者之地》讲述了: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时,途经鄂尔多斯。他目睹了这里水草丰美,梅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他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感慨之余嘱咐左右:“我闭眼之后可葬于此处。成吉思汗贺崩后,这里建筑了万世永存的成吉思汗陵,这里成了大汗灵魂保佑下的王者之地,这里演绎了蒙古儿女崇敬祖先、热爱家乡的一系列传奇故事……
  • 梁朝伟相信

    梁朝伟相信

    别因为这个男人出众的外表和演技,而认为他就是“吃亏”的那一个,你压根就不了解他,甚至都不一定清楚事件的真相。娶刘嘉玲,无论绯闻多么逼真都开口表示始终相信刘嘉玲,为人低调却纵容妻子高调玩乐,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事。你管不着,真的管不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国大艺术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重生后女配气炸了

    重生后女配气炸了

    重生后她很忙。忙着坑小三。忙着离婚。忙着找S城首富老公。意识到威胁婚姻的严重性,他蹲到她身边,轻轻为她捶腿,“这有些事情,你该坑就得坑。不过离婚换老公,你是不是应该再慎重考虑一下?”“该坑坑,该离离,该换换!”“就没有商量的余地?”“除非……”她抬手推开他的手,提议道:“除非你变成S城首富!”几个月后。一年一度的S城富豪排行榜发布了。最吸人眼球的就是,那位常年隐姓埋名的S城首富突然出现了,各大电台,报纸,娱乐,争相报道。她看着铺天盖地的新闻,心头一惊。
  • 程序猿中猿

    程序猿中猿

    未来,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会植入芯片,然后连接起来,这不会莲花一夜开遍荷塘,但是,天命已定!
  • 恐怖漫言

    恐怖漫言

    鬼怪、科技、奇幻、道法...当这些来自无尽世界的垃圾成为某些人的斗兽场,磨砺出的是合格的士兵,还是斯巴达勇士?来自异世界的陆巡,在地球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发现自己竟然疑似有一个大佬亲爹,大佬干爹,大佬亲爹基友...那么,thisworld、thatworld...还有who?!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只脚踏入清洁工,一生...都不要想逃脱!
  • 替天行医

    替天行医

    生活在现代北方一个贫困的农民家的孩子,在中国严酷的高考制度下,虽经过不懈的努力,但世事无常,高考并不理想,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医学院校,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以期将来一展所长,然而事实总是事与愿违,在即将毕业实习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了他的一生,同时也改变了另一个世界的运行轨迹,萧行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角,他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世人,同时也为天道的不仁,以天下苍生为蝼蚁,而愤恨九天,替天行道,逆天行医,从而谱写一段流芳千古的传奇佳话.........
  • 长城记

    长城记

    长城,是保卫人类世界的,唯一屏障。以人类为食的恐怖凶兽—饕餮,每一个甲子便会集结到人类世界觅食,当战争来临,长城上的神秘军队—无影禁军便会悍然出击。他们不是拥有超能力的人类,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是面对死亡的来临,他们义无反顾,和饕餮誓死拼杀。当远超以往的饕餮大军来袭,无影禁军在巨大的陆上航母上艰难对敌,牺牲无数。但饕餮却在不知不觉中打通了长城,前往了人群密集的汴京。无影禁军发现后,立即前往汴京,在付出了惨痛无比的代价后,斩杀了兽王。可是,浩劫真的结束了吗?无人知道,在长城外的巨漠中,还存在着一颗兽王卵。也许,真正的浩劫,才刚刚开始……
  • 大昆仑之新疆秘符

    大昆仑之新疆秘符

    南京古玩店的老板楚风是古文字学泰斗凌茹凯的得意弟子,他的家中世代守护着一本诡异的狼皮天书。新疆的罗布泊地区出现了神秘的巨大石碑,楚风应恩师之邀,准备与丝路考古队一起前往实地考察。不料刚出发就遭遇到了一群猖獗的盗墓贼,另有不明身份的人连番追杀,楚风和考古队与他们斗智斗勇,却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古墓坚不可摧的墓门上刻着新疆第一秘符和一行古文字:这是伟大的楼兰王的安息之地,冒犯者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 梁晓声文集·短篇小说1

    梁晓声文集·短篇小说1

    《梁晓声文集·短篇小说》尽可能完备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创作的全部短篇小说,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式地描绘了时代的全景。
  • 你的猫头鹰

    你的猫头鹰

    百亩花园里盛开的鲜花和秋千上盼你归来的猫头鹰等了你三年白清羽你还不回头看看吗?
  • 述神纪

    述神纪

    身为凡人,如何才能窥见神的光芒?少年一步步成长,带你前往神的世界!
  • 夏夜微风凉若霜

    夏夜微风凉若霜

    若霜曾说自己白痴了才会喜欢上他他知道后淡笑着对她说幸好你是个白痴她不相信一见钟情所以他决定日久生情他孤傲冷峻却可以对她柔情似水这是一场游戏中的完美邂逅她遇见了他他也遇见了她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依然选择你——在匆匆的青春岁月里有的爱淡似水有的爱浓如酒他给她的却是最温暖的保证先在此说声...懒凌比较懒,而且最近要急着学考,所以可能很久才会更一章……比如,几个月没更(打死)但绝对不是弃文!不会弃文!弃文可耻!喜欢我的书的小可爱耐心等等呗~比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