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20600000033

第33章 报告文学(2)

2009年7月,骄阳似火。汪二镇一位养鱼专业户在承包鱼塘附近发现一个塑料桶,他满心欢喜,叫上人一起抬到家中,桶盖撬开后,一股浓烈刺鼻的异味霎时弥漫开来,见此状况,他赶紧盖好桶盖,并打电话报告。县环保局领导得知后,立即带上吕翚一行驱车前往,看了现场后,认定这是废弃危险化学物,是人为故意丢弃,应该不止这一桶。当务之急就是组织人员尽快找到境内所有的废弃危险化学物。于是吕翚和队员们一家一家走访询问,查看屋后,一条路一条路,一个自然村一个自然村,一个行政村一个行政村地仔细搜寻。经过一天一夜的查找,共找出废弃化学物总计136桶。由于处置迅速果断,成功避免了重大环境污染发生。等到整个事件都处理完之后,吕翚这才发现自己喉咙哑了,累得都站不住了。

队员小段记得,那是凌晨3点,接到永平一位群众举报,一家机米厂生产噪音过大,影响居民生活。吕翚当即驱车前往调查取证。举报人是一位残疾人,吕翚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终于调解成功。吕翚严谨细腻的工作感动了这位举报人。问题妥善处理后,该举报人亲笔写了一封感谢信,不顾自己身体不便,一定要到吕翚办公室当面亲手交给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工作上的艰辛付出,赢得了干群的赞誉。在吕翚和全体队员的努力下,铅山县环境监察大队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她本人先后荣获了“全国环境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作先进个人,全省环境监察先进个人”等多个光荣称号。

铁丛兀自傲霜雪,干在枝头不落花。饱经风刀霜剑磨砺的吕翚,将用自己坚韧的执著、不变的情怀继续书写环境监察的新篇章……

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

三川

他和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一样:入心地挚爱、艰辛地跋涉、炽热地奉献,都在不懈地追求美好而崇高的夙愿—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

—采访题记

楔子

虽然他是长期从事基层教学的小学教师,但他却是活跃在各类文化活动中的主持人,思路敏捷,妙语连珠,纵横把控,赢得人们的喝彩;

虽然他曾扎根于大山偏僻的村完小十三载,但他创建的全国首座农村留守生“亲情校园”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与同仁的高度赞誉;

虽然他不是媒体人,但他却参与多部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制作,是电视台访谈节目的“常客”;

虽然他只是一名最基层的普通党员,但他是省第十三届党代会的代表,并接受了大会专题报道组的专访;

……

揣着众多的好奇,我采访了他,并获得了“莫道春色暖,历寒始芬芳”的启迪。

黑白印记

戴良斌对儿时的回忆是黑白的。

所谓“黑”,是因为其全家一度背负沉重难堪的“历史黑锅”:因其爷爷新中国成立前曾任浙江省丽水市伪市长,新中国成立后财产被没收,尔后在监狱中被批斗至死。其父不堪忍受株连而来的残酷折磨,雪夜里逃亡至福建武夷山原始森林中烧炭为生,后又因追迫逃至铅山县紫溪乡的原始森林中,过着“黑人”烧“黑炭”的黑生活。

所谓“白”,是因为其父后来与一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柴姓女子结婚,在租住的柴园里生下了了姐弟俩。由于父母当时还未落户,没有田地,只能靠上山采箬叶和油茶籽为生,家境可谓一穷二白。

其父母每天起早摸黑上山寻活计,白天坐在门槛上等着天黑、等着父母满载山货而归成了姐弟俩每天生活的全部。父母每次下山都会带来惊喜:有松树菇、茶苞片、山楂,偶尔会有野鸡、甲鱼、石蜍、蛇,有一次父亲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打回一头大野猪。

一次,父母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上山了。姐姐带着他上街玩,忽闻前方锣声阵阵,只见公社民兵押着几个低着头哈着腰的“高帽子”从街头走来。有人议论那是乡里的罪人,有一男一女还是刚从山上抓下来的破坏森林罪犯。围在街两边的孩子们不停地往罪犯身上扔石块。姐弟俩也拣了几块碎石,待罪人走近时,突然发现那一男一女竟然是爸爸妈妈!姐姐哭着拉着弟弟就往家里跑……从此姐弟俩的生活中再也没有了那份期盼和欣喜,家中再也没有了山珍野味,父母仍然早出晚归,带回的却是累累伤痕。

虽然父母不再上山,生活也断了些来源,但能为无米之炊的母亲会采识马兰头、地米、马齿苋、蔊菜、芹菜等野菜,让孩子们填饱肚子。姐弟俩也学会了到芋田里采牛屎菇煮,到港洲坝采刺泡莓尝,到山上采毛山楂吃,到田埂挖茅草根嚼,到街上拣西瓜皮啃……

夏秋过后,孩子们难挡满地的诱惑,毛豆、地瓜、玉米、番薯……地里长什么偷什么,甚至会冒着被雷管炸的危险去偷掰生产队的甘蔗,忍着被母鸡啄手的疼痛去掏邻家鸡窝子里的鸡蛋……虽屡屡得手却不曾幸运。每次做完坏事躲在角落挨到天黑才敢回家,都会被父母责令跪在厅角,然后被母亲流着泪边数落边打。情况严重时,生产队派来的叫着要杀猪惩罚的一大伙人直到父母哀求到半夜才肯散去。

为了给孩子解馋,父母特意在门前种了一畦甘蔗,这成了孩子们引以为豪的财富。每天天不亮,姐弟俩就背上畚箕拿着铁耙去村头村尾各个墙角捡狗屎,然后将狗屎满心欢喜地铺在甘蔗畦上,天天守护着甘蔗茁壮成长。

最祈盼吃到的还是白米饭。为了省米,母亲总是喜欢将别人丢弃的芋母刨丝掺在饭里,吃完后喉咙奇痒难忍。母亲每天也总是会把一碗令人心醉的白米饭温在锅里,等父亲参加完批判会、游完街、干完活回来吃。

一次父亲在批斗中被打断了两根肋骨,从此不能干重活,家中更拮据了。母亲不停地寻找房租更低的房子,于是每年都在不停地搬家,本来不多的家什都在搬动中丢损了。有一次搬到新住处的当天没有把老房租付清,老房东跑到新住处把家里唯一的一只大水缸砸破了。母亲发疯似的和他理论,对方自觉理亏,答应赔偿,母亲却软下阵来连说不用,尔后关起门大哭了一顿。后来他才知道那只水缸是母亲上山采了一个星期的箬片才从瓦窑里换来的。

1984年,家里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那是生产队设在乡郊的牛栏间。虽然屋子里还满是牛粪味,蚊虫也特别多,但全家人心里感到特别踏实高兴。

虽然穷,父母却竭尽所能地让孩子们有书读。家庭作业本是用香烟纸装订成的,有时能捡到一个内面没有烟渍的纸袋就如获至宝。橡皮是医院里拣来的药瓶橡胶盖,越软越干净的乃上品。最想背上印有红五星的军书包,而令他臊脸的是每天只能背母亲用各色布头拼缝成的百衲包。

稻粱之谋

读初一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开始为乡企办食堂挑水,每天夜里到百米外的河里打上二十多个来回才能将两大缸装满,报酬是可以把食堂当天的泔水挑回家喂猪。

家里的土灶烧的是茅柴,所以铡茅柴成了孩子们的任务。天刚蒙蒙亮,姐弟俩就要背着刀角揣着冲担上山铡早柴,回家时趁着日头把柴晒好,然后去上学。有时傍晚还会去铡晚柴,天黑到家后,洗完澡坐在泛着黄光和热气的“乐平”钨丝灯下,一边摸着红肿的肩膀一边挥汗如雨地做作业。

中考后他被上饶师范录取,150元的报名费和25斤国家粮票却难为了父母。好心的乡亲知道后,三三两两地把这些费用凑足了。父子俩搭在货车车斗上第一次来到市里。除了该缴的费用,父亲临上车前把身上仅有的两毛钱奖给了他,嘱咐他要算计着花,他却一直不舍得用,夹在书里,时至今日还珍藏着。

进入师范后,戴良斌被任学生会宣传委员,后任学生会主席和团支书。最令他受惠的是他可以像老师一样到食堂内部打饭菜。久而久之竟然琢磨出省钱秘方:打饭菜只要调剂有方,也可以多快好省。每次打饭他基本上是最后一个去,可以顺理成章地求师傅把剩下的菜汤都倒给他。午餐时先趁肚子饿大口扒饭,一气下来饭基本上扒完,菜却还剩很多,留到晚餐时便可美美享用。这样每天打一次菜足矣。他最爱吃的是腌菜打米汤,两毛钱能打一大碗,又实惠又下饭。

1991年10月,他第一次向《赣东北报》投稿,竟然发表了,得到五元稿酬,这可是他一周的生活费啊!为了得到更多的稿酬,写稿投稿成了他学习之余绞尽脑汁热衷之事。发表的作品虽然很多,但都是些豆腐块大小的取巧之作,有诗歌、歌曲、谜语、短文等。其中,谜语“来自山东的消息(鲁迅)”、“红尘一骑妃子笑(乐果)”、“雁引愁心去(秋)”、“十五的月亮(正弦)”等被《中华谜条》一书收录,与人合创的歌曲《故乡梦》在《心声》歌刊发表。

周末他跟广丰一位书画家学习绘画并得到两份工作:一是为电影院门口的巨型手绘宣传海报涂底色;二是定期为一些单位出黑板报。他借鉴油画技法用水混合彩色粉笔绘画,使粉笔画既有油画的厚重又有水墨的流畅通透,还尝试将剪纸、布艺、标本等技法融入其中,使板报“立体”化,故每期均有变化且总令人耳目一新。

仅靠小技为稻梁之谋,日子固然拮据,且有断粮之时。1991年清明,学校放假一周。他因不舍六元钱的车费而留校,没想到师生走光了,食堂也关了门,只有跑到外面吃。仅有的几块钱很快吃光,又无处可借,只好饿着肚子看了两天书。

根之情怀

师范毕业后,怀着对工作的憧憬和向往,戴良斌推开了紫溪乡文山村完小的大门。

断壁残垣中,一个个满脸污垢的孩子坐在连抽屉也没有的课桌前茫然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灰暗潮湿的教室里没有讲台,被雨水冲蚀得斑驳的墙上挂着一块千疮百孔的小黑板。

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他满腔的热情降到了冰点。夕阳西下,他独自坐在校门口,望着山路弯弯和山下的炊烟袅袅,想起了曾经资助他培育他的父老乡亲。是啊,倘若这般消沉,何颜对江东?

他渐渐习惯了山乡生活,孩子们在他眼里逐渐变得精灵般可爱,就连墙上的雨渍也像水墨丹青般赏心悦目;他渐渐习惯了复式教学,习惯了把最差的班留给自己,习惯了在课间修理断腿的桌凳,习惯了收集铅笔头给忘记带笔的孩子用,习惯了骑自行车翻山越岭做家访,习惯了上房修补被山风吹走位的瓦块,习惯了风雨欲来时在教室和房间里摆上木桶水盆,习惯了坐三轮车去乡上领书买学具,习惯了和淳朴的村民一起坐在屋前石头上唠家常,习惯了夜夜孤寂伴清灯……这种习惯,令人在横流物欲前清心,在喧嚣纷争时淡定,在争斗困扰中坚强,在寂寞流年里知足;这种习惯,一坚持就是十五年,成为他内心深处至今仍觉得最美好最珍贵的财富!

因为是复式多班教学,人不多但课程多,所以他特别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课上尽量少讲,让学生自己多想多练,效果事半功倍。孩子们因为会学所以爱学,在自学完课本内容后常找难题来刁难他,他就故意装傻把讲台让给学生讲,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就在戴良斌陶醉在和孩子们的乐教乐学之中时,一次意外却让他发现孩子们的生活远非如此。

一位叫陈南的学生,成绩很好,人也很聪明乖巧,一天却哭着要退学,原因是在外打工的父母放心不下家中年幼的弟弟和年老的奶奶,让她弃学在家照料。

还有一位叫杨文的女孩,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一天深夜被乡亲发现竟然躲在猪棚里过了两夜!原来杨文的父母重男轻女,小时候就被父母卖过,后被外婆赎回。前不久杨文的母亲打工回家,对她又打又骂,有时连饭也不给吃。就在头两天晚上,小杨文因洗碗时不慎摔破一个碗又被母亲狠狠打了一顿,被母亲打怕了的杨文死也不肯回家。

戴良斌后来发现:学校大部分学生从小就被寄养,都常面对种种磨难,甚至有生命危险,然而这些孩子都已习以为常不觉得苦,坚强地生存着,与生命抗争着,这让他感到很震惊和悲戚,同时让他陷入深深的思考……

菜鸟先飞

有一次,他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关于中印经济演绎龟兔赛跑的文章,文中的观点令其深思:中国改革开放32年所取得的发展速度,印度仅用了5年!因为这个拥有10亿人口却有4亿是文盲、至今没有高速公路的庞大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

这篇文章让为教学水平始终得不到提升而苦恼的他蓦然惊醒:因为闭门造车才行而不远,步人后尘才难得正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怎么可能超越别人呢?何不依靠互联网学习寻求突破?这个想法让他兴奋得彻夜未眠,然而电脑对他来说仅仅是个名词,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摸过电脑。

为了将想法变成现实,他和爱人商量,决定把家里仅有的六千元积蓄用于购置电脑并开始自学电脑使用。为了尽快掌握五笔打字,他没日没夜地背键盘、练指法、背字根、练打字。一次睡梦中梦来,发现手还保持着打字的姿势按在肚皮上。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Office办公软件应用和大专《AUTUHORWARE应用》等课程。有时为了做出一个满意的课件作品,几天几夜闭不出户也是常事。2004年,全市首届CAI大赛举行,其作品莸一等奖,莸得评委的一致好评。互联网成了他的千里眼顺风耳,使他立足深山僻壤,眼晴看到的却是山外的精彩世界,呼吸到的是教育前沿的清新空气。2006年,他根据上海华东师大陆襄教授的理论创设的“古诗词五重教学法”,连续两年在全市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在参加全国比赛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中国教育软件联盟理事长金学方亲临现场听课并为他题词:做研究型教师,育创新型人才。

苦争于市

一次,戴良斌赴上海参加一个培训班学习。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令其兴奋不已,最先进的管理模式让其深深陶醉,名师的高深学问使其顶礼膜拜,整场培训令其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清洗,一个令人夜不能寐的冲动在其心底涌动:办一所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但是,一贫如洗,哪来那么多钱啊!业余赚钱办校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漫延……

他向同事借了二千元钱开始摆摊。每天凌晨坐三轮车到永平镇批菜、批水果和冰棒,清晨赶回农贸市场摆完早市再赶到学校;中午放学后顶着烈日在马路边卖冰棒和水果;晚上在人满为患的路边摆卡拉OK摊。饿了就吃碗粉条,累了就在摊边打个盹,晚上清场后就和衣在长凳上过夜。如此操劳一年下来,虽然还清了借款,但卡拉OK设备也因质量不好而报废了。

第二年,他又借钱开设室内卡拉OK厅,但很快又面临倒闭,因为家庭音响迅速流行起来,VCD的问世使先前购置的录像机一夜间便遭淘汰,歌厅苦撑半年后血本无归。

同类推荐
  •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本书是散文集。取材生活,以小见大是这本散文集的最大特色。颜夕溪文风清雅,善于捕捉美好的瞬间;禹鼎侯思维跳脱,敢于探索人性的本质。虽是合集,但风格差异化的互补恰好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默契。生活的点滴见闻,连缀成作者对生活的讴歌与赞美。恰如其名:玉兰花开,芬芳自来。贯穿全书的是对亲人、恋人、朋友的爱,是对生活与生命的爱,是对一草一木的爱,是一种直抵生命、人性和自然的探求。文风唯美灵动,在质感的文字里清香悠远,如兰似菊。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 现代性的文学叙事

    现代性的文学叙事

    本书首先梳理“现代性”概念的西方语源背景及意义分层,其后以“文革”后三场不同时期的文艺论争为分析案例,考察中同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如何在接受和理解这一西方理念的同日寸,阐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建构自身的现代性话语。韩少功,作为其中一员,以文学创作参与发言。本书将其小说作品置于“文革”后各阶段的主流话语中加以互读,解析文本触及的各种现代性课题及其暗含的主张,通过探究其中的思想成长、立场转移及矛盾裂隙,来凸现其作品对于不同现实语境的特殊意义及价值。
  •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

    走再远,终究要回到家。继《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之后,新井一二三的旅行告白;旅行的真谛不在于去了哪里,而在于找到自己人生的一条路;拥有了旅人精神以后,就能过一辈子的旅人生涯了,而只有旅人才能真正找回故乡,并用双手紧紧拥抱它。本来,我的世界只是东京都新宿区的小巷,不仅很小,而且很矮,过一条大久保通的小马路,就是最大的冒险。二十岁的夏天,在北京火车站国际列车月台我发现了世界的入口,从那里可以到莫斯科,再到柏林、巴黎、罗马、伦敦、阿姆斯特丹……这是一场寻找世界入口的成年礼,但是为了进入世界,首先你得一个人离开家。旅行磨练的真谛不在于去了哪里,而在于找到自己人生的一条路。人去旅行,为的是回来。我认为,只有旅人才能真正找回故乡,并用双手紧紧拥抱它。走再远,终究要回到家,否则,我们不是旅行,而是自我放逐了……
  • 回望点滴

    回望点滴

    读想读的书,听想听的课,学想学的知识,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我希望学习、修身、养性,我希望心安理得、快乐自得、问心无愧。
热门推荐
  • 笙歌一曲只为你

    笙歌一曲只为你

    暮色不及流年时光眷顾似你回忆当时往昔不及你柔情半分——暮色
  • 英雄传奇

    英雄传奇

    作为一个魔法天才的哥哥,张雄知道自己必须要更努力才行。既然弟弟学了魔法,那作为哥哥的自己自然是以武学为重。他能打出世上最好的剑,磨出世上最锋锐的刀,他只是一个铁匠的儿子,却以武踏世界!
  • 他不是龙

    他不是龙

    高非穿越到了中世纪的异世界,附身在了一个领主的傻儿子身上。他惊讶地发现,和他一起穿越的,还有一条巨龙卓耿的灵魂。为了变得更强,高非选择了种田,而卓耿对此不屑一顾,他看不起这些小把戏。“我们龙族从不种田。”他说。“但高非?多拉格不是龙。”高非说。
  • 从山门签到开始

    从山门签到开始

    从破烂山门起步,步步为营成为最强宗门救命啊!救命啊!神庭的又来敲诈了!就是就是那个男人!……他又拿着什么神帝剑来抢劫了快开护宗大阵………………玉帝也慌了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十万天兵快给朕护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期盼已久的救赎

    你是我期盼已久的救赎

    帝都江家这一代,出了一个有名的人物,便是江家老七江离,有人说他有精神病是疯子,也有人说他要起人命眼都不眨是杀人犯。而宁家有一美人,温婉可人,其名婉兮,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第一次看到江离,她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第二次看到江离,她想:“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第三次看到江离,有女人在约他,她抿了抿唇走过去往江离手里塞了一个亲手编的同心结,她说:“江公子,明白同心结的寓意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逍遥游

    重生之逍遥游

    东方敬之,东方家的唯一子嗣。本应荣宠一身却因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在新婚的第二天选择自杀。米雪,一个热爱生命,与病魔顽强斗争的人,却为了救人不幸身亡。想死的人死不了,想活着的人却意外死去,于是他们决定交换人生。
  • 小秘萌妻

    小秘萌妻

    灯光摇晃的酒吧,喝醉的夏小暖笨拙的走到舞池中间,他的老板傅一寒突然冲了出来,把她拉拽到了一旁,大声问到“你来这里干嘛”气得傅一寒扛起夏小暖就出了酒吧。天天说我,总裁你来当吧!身边的小秘书越看越顺眼怎么办?我以为秘书这个位置谁都可以,但是自从你不在这里之后,我的心却空了一个位置。爱情,是要两个人一起的。
  • 我有一张八道图

    我有一张八道图

    体、术、兵、丹、阵、驭、圣、诡,是为八道。这个世界,以八道修炼为尊,主角周全获得了特殊的“八道图”,从此八道全开,扶摇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