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20600000008

第8章 散文(7)

古镇,终将在历史的记忆中流淌

黄建军

铅山早在明清之际就是江南五大手工业中心之一,为中国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地区之一,其手工造纸业与松江的棉纺、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齐名。县城所在地河口镇与景德镇、樟树、吴城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到了清乾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身为铅山人,到县城工作已经十年了,一直“没有”时间到古镇的明清古街、巷弄去看看。直到最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冲动,一种想要写点什么的冲动,虽然我知道自己的文笔不算好,往往也就是那种心中有笔下无的水平,但我知道,自己对古镇的情感却是真实的,毕竟这里是我的家乡。

于是一个细雨迷蒙的早晨,我冒雨撑一把伞走进了古街,走进了九弄十三巷,希望能够沿着青石板上的道道车辙走进明清历史,去感受当年闹市的喧嚣与繁华,去聆听两浙淮扬的叫卖与吆喝,看群商、挑百货……

早就听人说,河口的弄街很多,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般都穿不出来。我不是在古镇长大的,所以我估计自己会迷失在蜿蜒错落的巷弄。不过说实话,我宁愿迷失一次,因为我希望从迷失中寻找真正的方向,从迷失中增长记忆。我撑开伞,听着雨丝在伞面上折断的声音,信步徜徉于悠长的里弄街道,仿佛自己就是戴望舒先生《雨巷》中的那个主人公,只不过我撑的不是油纸伞,我也不是那个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巷弄宽不过两米,窄处仅一米有余,两侧是一丈多高的用红石或是青砖或是杉木建成的民居。走在幽深处,抬头仰望,两家飞出的翘檐黑瓦夹出一线之天,细雨迷蒙之中,阴凉的天光与古旧的墙垣、门楼、黑瓦、红石、青砖、绿苔以及被岁月剥蚀的点点痕迹浑然一体,昏暗的色调、斑驳的门窗、溜光的石板,有如用一种冷峻、事实的灰色的语言,确认这一条条巷弄的古老,而墙角石缝里钻出的野草、石阶上生附的苔藓、门框上殷红的对联则鲜亮得生机勃勃,让一条条巷弄平添一种被历史抛弃的无奈与悲哀、沧桑与苍凉。穿行其中,常常可以看到银鬓白发的老人或躺在摇椅上安详静谧地闭目养神,或端坐在门口凝望悠长寂寥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巷弄,享受着清新的空气、淙淙的流水声、规律的雨滴声以及不时传来的鸡鸣犬吠所带来的怡然和惬意。偶尔也能看到一两只白猫、黑猫或伸懒腰,全然不顾你从它身边走过,或安然匍匐于竹椅板凳之上,用一双明眸与我对视,明眸之中折射出很多令人浮想联翩的东西,让你对古旧败落的巷弄油然而生一种景仰、一种感叹、一种流连、一种亲切……

巷弄蜿蜒曲折、错落有致,与巷弄一样蜿蜒曲折、错落有致的还有一条明朝嘉靖年间铅山籍宰相费宏倡导开挖的人工河——惠济河。四五百年来,惠济河就像一位痴情的汉子,始终与古镇相伴相守,不离不弃,共同见证古镇的兴衰,携手演绎并传承古镇的历史。当年费宰相开挖此河的初衷应该是为了给巷弄里的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洗浣、消暑、防火、排涝),营造小桥流水的宜居环境,而绝非沽名钓誉,其拳拳赤诚为民之心、殷殷造福桑梓之情如油浮水,跃然于上。

风雨悠悠,岁月蹉跎,惠济河里不知流淌了多少人间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勤劳、懒惰、善良、邪恶、生老、病死、买卖、钻营都曾在惠济河畔发生,存在并消逝。在有“买不尽的河口、装不完的汉口”“舟车弛百货、茶褚走群商”“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之盛的八省通衢之地,惠济河毫无疑问见证了世间冷暖、人间真善、朝代兴衰。今天,惠济河下已经没有了浣妇的笑声和捣衣声,没有了游走于水中的鱼虾,没有了波光潋滟的流水。有的人遗憾,有的人无奈,有的人叹息。对于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人来说,惠济河就是他们的母亲河,河畔有他们美好的回忆,河里有他们辛勤的汗水,而现如今,“物非人非”,惠济河失去的,其实就是河畔人家失去的。

幸好惠济河尚存,它见证了古镇,也必然见证了历史。

我用了一个多小时,穿出了九弄十三巷,走完了五百余年的历史。我深知,短短的一两个小时,无法洞悉古镇厚重的历史,无法读懂古镇深邃的内涵。走到了信江码头,望着滔滔信江水不舍昼夜地奔流,入鄱阳湖、入长江、入大海,想象当年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宏大场面,仿佛可以看见商人下船登岸、离岸登船的急促身影,仿佛可以听见艄公扬帆起锚、抛锚卸帆时的嘹亮号子。

离开码头,走过罗家桥,我又回到县城商业中心。古街与巷弄里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与眼前缤纷绚烂的广告装饰、流水般的车流形成巨大的反差,罗家桥那五百余米的老街,恍然如时间隧道,它让我慨叹古镇的沧桑,慨叹任何事物也逃脱不了时间的剥蚀和损毁,都无法超越时间铁律的制约。

今天,信江河上早已没有了当年茶商、纸商的舟楫,但信江之水仍奔流不息,滚滚而来,潇潇而去;明清古街上也早已听不到八方口音,看不见南来北往的身影,但铺就古街的青石板还在,雕着虫鱼鸟兽的阁楼犹存。几百年后,不论信江河、青石板还有那些已经在风雨中斑驳了四五百年的民居阁楼是否存在,是否变化,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古镇终将消逝于地平线,这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世间万物新陈代谢的规律使然,大千世界,概莫能外。我们能做的唯有好好保护古镇的历史记忆,让“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的古镇河口随时可以从发黄的志史中拾起,从一代又一代古镇人尘封的记忆中找回,因为历史就是今天,今天也是历史。

由此,古镇,终将在历史的记忆中流淌……

阳明公园晨练记

周行

暑假期间的8月中旬,女儿女婿回家接4岁的外孙女去省城就读保育院,说是要提前去适应一下环境,我们来到了南昌。首先考虑到外孙女上女婿所在单位保育院就近方便,就从昌北的新居搬回到机关宿舍楼旧房居住,虽然窄小些,却能免去了天天往返八一大桥的辛劳。

每天的晨练是我的必修课。这天清早,东方刚露出晨曦,我就来到街口观望。“初来乍到,不摸锅灶”,想在这喧嚣的都市要找一处环境较好、空气清新的地方真不容易。一边沿着人行道小跑着,一边观察着街的两侧。横穿过一个地下通道,又上得人行道继续前进时,右前方传来一阵整齐的朗诵声,声声入耳。看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当上了台阶,沿着一条小石子砌成的小道步入,果然精神一振,这里竟然还有一个湿地公园?不觉心中一喜,站立在岔路口,眼看着左右一动一静(街区与公园)形成鲜明的对照。顺着小道深入,举目展望到处绿树成荫,草地青青,像到了家乡的树林里一般,感觉十分惬意。随风飘来鸟语花香,清脆悦耳、芬芳扑鼻。远近的晨练者众多,有散步的,有单独练拳的,有集体练习太极和医疗保健操的。正在边走边看,左边传来“一、二、三、四……”的教练声,循声绕过树丛,看到不远一片树林里,排列着几十个中老年人,几乎全是女士。一人喊着口令,大家齐声回应。体操动作整齐,气势恢弘,只是这里女多男少,令我仿佛有“阴盛阳衰”之感。

我来到一处树冠底下,就在一段湿地活动。晨练之后行走在弯曲的石子小道上,忽见前方一空旷场所,分散着一对对,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正在打羽毛球。看着他们灵活跳跃的身躯,击打有力的手臂,汗流浃背仍击拍不休,我油然而生敬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球艺看,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他们年龄虽老,但心态不老,精神颇佳。难道这不就是“一份精神,一份事业”最好的诠释吗?有道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那西下的夕阳红不是更灿烂美观吗?晨练是这些老头老太太退休生活一天最壮观的风景线。那“银球飞舞”的娴熟,可以想象,这是一份耕耘所得的一份收获。

当我迈步来到一堵低矮围墙外,从里面隐约传出京胡激昂的演奏声,忍不住停顿聆听起来。对国粹京剧虽说不上爱好,却也略微懂得一二,是受父亲的影响,他当年就是一位京剧票友。记得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适逢中秋佳节,铅山县总工会院内观众熙来攘往,声音嘈杂。县老龄委当晚组织举办庆“两节”京剧清唱会,已年逾古稀的父亲,仍然不顾年老体弱前往参加。大红横幅会标下,灯火通明,简易演唱平台成了老年京剧票友们显露身手的平台,我就在众多的观众中饶有兴趣地观看。当乐队奏响,只见他们精神抖擞,热情高涨,清唱者分别唱出了各自拿手的京剧唱段,获得掌声迭起。当轮到父亲登台,他清唱了一段京剧《乌盆记》,还得到观众的一片掌声,主持人给予了父亲高度赞赏和评价。

一边回想着往事,一边悄悄地绕弯子进入,里面情景令人耳目一新,两棵茂盛的桂花树下,花香浓郁。有一坐姿和一站式的老哥俩,身着深红圆领汗衫站立者正演唱得起劲,着淡绿色短袖衬衫坐姿者,却闭着眼睛,上身有节奏感摆动,姿态优雅,手中京胡演奏得出神入化,正陶醉在剧情美妙的意境中。他俩身体不胖不瘦,脸庞光滑没有皱纹,一看就知道他们深谙健身养生之道。从他们额头上的抬头纹看出年龄均有七十岁左右,红衫者长发披肩,唱腔功力深厚,额角长发随着演唱情绪不断摆动,一副老艺术家风采。一段京剧《定军山》唱罢,令人振奋,让我深受感染。略微休息一下,绿衣者用南昌腔对红衫者说了句话,随着京剧过门拉响,红衫者又精神抖擞,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唱了起来,这唱腔韵味十足,是那样的熟悉,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噢,想起来了,唱的是《乌盆记》。真是无巧不成书,竟然在这里重温到十多年前父亲也曾清唱的《乌盆记》。这唱腔还记忆犹新,我仿佛又看见了父亲当年演唱会上的情景,顿时,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红杉者演唱。

听罢京剧清唱,感受非常深刻,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向公园纵深慢慢行走,到了尽头后沿途漫步一圈。这是个占地面积约有半个平方公里,属于中小型格局的公园。虽不算大,但它则能在闹市区有着不可或缺的“闹中取静”的点缀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起到让人回归自然,热爱自然的良好效果。晨练的市民们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不同类型、方式自娱自乐,以达到健身目的。

园区内另有两处景观,一是坐落西侧有栋三层西式小洋房,外观陈旧但设计得小巧玲珑,典雅幽静,似乎有些年代了。我向一位白须老者打听,这才了解到小洋楼曾经是民国时期,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居住过的别墅,一直作为文物保存完好;另一处位于该园西面围墙,其中有一段围墙与众不同,白麻大理石正面刻有一组石刻,所雕刻内容摘要是明朝王阳明生平的幅幅石刻,雕刻工艺精湛。图像有关王阳明:南昌完婚、庐陵知县、南赣乡约、濂溪书院、平定宸濠、王艮拜师、白鹿论学、大余病逝。看着这些反映王阳明一生的重点推介,脑海里刹那间想起来一个典故:“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大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并为他举办庆功宴,在宴会大厅,面对与会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慢拿出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顾名思义,这“阳明公园”就是为王阳明而修建的。洪都历史正是因为有了他这位旷世大儒,才使得市民们拥有一方净土,在繁华、喧闹、滚滚红尘的都市,沐浴着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也让我这外乡人享受到阳明公园内的和谐氛围,感悟的是通过晨练所即所得,达到了意料之外的双重收获。

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观县首届花木盆景展有感

周行

“五一”这天,我陪同永平铜矿来的几位朋友上街闲逛,忽见一群人围在街道墙前看告示。过去一看,原来是铅山县首届花木盆景艺术会展的海报,只见上面书写着:观赏展览“可领略北国雪原风光,饱览江南水乡情韵;可登临五岳观东海日出,畅游西双版纳探九寨神奇……”。对此说法我有些不太相信,就说:“这广告词也太玄乎了吧。”朋友却说:“玄不玄乎,去看看不就知道啦!”于是我们便来到花木盆景艺术展厅。

展览厅内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展览会的盛况让我大吃一惊。眼前展示的一组组盆景作品,有山水、树桩盆景和各类花卉;亦有奇石、根艺,它们姿态万千,栩栩如生。前来观展的人们,既有文化层次较高的各界人士,也有一般的普通市民。

欣赏一件好的花木盆景和奇石根艺,可洗濯我们心中的尘埃,陶冶我们生活的情操。展厅中近120盆的各式展品相映成趣,寓意深远。这些作品整体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将时代的精神风貌寓于作品之中,无论是“咫尺千里”的山水盆景,还是“缩龙成木”的树桩盆景,或是“巧夺天工”的奇石根艺,都是一幅幅诗意悠远的立体画,真所谓“一盆一世界,别有洞天;大自然造化,灵气十足。”观之以小见大,可俯瞰全景,且通过景致来激发美的情感,继而联想景外的情,景有情而意无穷,引人入胜,给人以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享受,让你百看不厌。

同类推荐
  • 歌声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歌声在桥头(梁晓声最新散文随笔集)

    《歌者在桥头》收录了著名作家梁晓声近两三年创作的散文随笔60余篇。《歌者在桥头》包括:《那里》、《咪妮与巴特》、《五角场·阳春面》、《清名》、《歌者在桥头》、《老水车旁的风景》、《山的根》、《瘦老头》等六十九篇作品。
  • 红色的记忆

    红色的记忆

    本书以曾经的新四军战士的身份,讲述他们曾经的所见、所思、所做的点点滴滴。全书以人物特征为据,共分有五个篇章:(1)巾帼女兵,彰显英雄本色。如“军民情谊难忘怀,为民服务记心间”的孙燕、“战火纷飞心澎湃,峥嵘岁月情永恒”的魏文英;(2)初生牛犊,志在报国。如“千锤百炼,终成自觉革命战士”的沈步云、“‘抗战救国’偶参军,艰苦跋涉寄未来”的蔡浩、“红色血脉常涌动,为党为国战一生”的郝龙清;(3)战血生涯,铸就永恒历史。如“历史难以磨灭,鲜血铸就永恒”的郑子雄、“赴汤蹈火战革命,八秋耕耘共秋晖”的张永;(4)峥嵘岁月,坎坷军旅路。如“六十载光阴,回首话倥偬”的梁振邦、“为人民服务是无上光荣”的蔡兆铭;(5)忆戎马征战,展新中国和平岁月。如“磨练考验知革命,激情澎湃军旅路”的沈宏达、“冷静做人,理性做事”的钱正麟等。
  • 雨天的书

    雨天的书

    《雨天的书》是周作人散文集中极著名、极具代表性的一本,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书中文字平淡自然,闲适冲和,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
  • 诗话人间

    诗话人间

    该书由诗人趣闻、美丽乡村、大江南北、海外留痕、四时览胜、历史回眸、茶余品醇、往诗烟尘、诗余散存、花月当春共10个篇章组成,收入600余首诗计22万多字。该书是一部蕴含着厚重历史感与强烈现实性的诗集,内容包罗万象,笔触清新隽永又不失睿智,典雅大气又个性鲜明,充满对世界、历史以及人生的多方面思考。诗人以中国古典诗词生生不已的韵律和美感,畅游古今,写意生活。可谓是作者亲历生活、感悟人生的点滴真情实意汇聚。该书的主基调豁达、浪漫、严谨、深邃。
  •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岁月如歌,让我们点燃记忆之灯;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感悟,感悟真情,感悟智慧,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分享感人的故事,咀嚼震撼的心情;品位优美上进的文章,体验别样精彩的人生。感悟系列丛书用不一样的感动,带给我们一样的感悟,直接撞击我们的灵魂深处,激励我们奋发图强,铸造我们的高尚人格。《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热门推荐
  • 报告周少,太太她不肯认错

    报告周少,太太她不肯认错

    母亲跳楼,死于亲生父亲之手。性格懦弱,成为家族交易的牺牲品。阴差阳错,惹上那个挚爱一生的人。程潇苒发誓,一定要让伤害自己的人付出代价!可现在没有能力完成这一切……想到这里,她紧紧的抱住身边的周少,死不放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说好了不再回头的

    说好了不再回头的

    独走在树梢下,绿叶遮住了对我不满的阳光,一些零星的碎渣依然越过叶心,在我的手心里,手背里跳跃着,风吹走了它们。我是一个被上天眷顾的孩子,也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我的人生从来都比想象中残忍的多。曾经我为了朋友,践踏了他的心,我的朋友为了他,摔碎了我的心,报应吧?就算全世界讨厌你,我也会用站在你这边和全世界作对。就算你背叛了我,我也会默默守候你那颗易碎的心。我等你玩够了回来。我家门前的栀子花开了,你回去看过吗?"烟,你说你傻不傻,放着一个那么爱你的人不管,爱上了不爱你的人~"我哪是傻啊,瞎了眼了啊!混蛋不要等了。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 我宁非仙

    我宁非仙

    修仙路漫漫,唯有尸骨伴。前世,他是圣修莫天道,被浮尘仙域“上域”仙人围攻,临死前发出绝世呐喊。“如若有来世,我宁不访道;如若有来世,我宁不寻仙;如若有来世,我宁非仙!”无数年后,隐仙宗少年宁非仙横空出世,亲手在世间写下楹联。“莫道天仙天外天,山人在此间。”
  • 情深不负共流年

    情深不负共流年

    他们都是看不到希望的人一个深夜,她心如死灰的去自杀,遇到了同样落魄的他,两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相互抱团取暖此次一别,她记忆全无,在山涧中醒来,眼神一片澄澈灵动。他误入杀手集中营,成为顶尖的杀手。在此于山中小溪相见,她救了他,他带她回家……
  • 倪匡与倪有梨

    倪匡与倪有梨

    倪有梨,一个生活窘迫的职场菜鸟。在一次意外灾难中,一个无脸男跌入进有梨窘迫的生活中。有梨的生活似乎还在原来的轨道上,但又似乎已经不在了,致使有梨对生活开始有了新的看见。
  • 鬼士传奇

    鬼士传奇

    在现实中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少年在在另一个世界穿行,成长。为活着战斗,为世界而战斗,他生来肩负使命,面对残酷的世界,他将蜕变,成为一代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路凯歌

    一路凯歌

    经过星际战争之后,地球糟到了严重的战争破坏,为了保护地球,重建后的地球人,在遥远的太空中建立很多基地,将那些没有权势的平民迁移出了地球。陈默是一个孤儿,他坚毅冷漠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火热的心。凄美的爱情,血腥的屠杀......穿梭在宇宙星河之中,凌厉的魔法,机智的头脑,忠贞不渝的爱情,演绎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传说......冲霄一怒为红颜,如果你是热恋中男女,如果你期望有段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绝对不能错过,他是每个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她是每个男孩的梦中情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