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21100000016

第16章 说话必备的原则和知识素养(4)

例如,有些领导者发现问题,往往请下属到自己办公室谈话。办公室是上级办公的地方,下属来到这里,很容易联想到上下级关系,于是便产生了一种“必须服从”的心态。这样,本来是对等的谈话,因为地点这一特殊社会环境的参与,就有利于一方,使对等的双方,变成主动与被动的两方。主动一方便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势头(当然,这只是一种心理差异,绝不是“以势压人”)。

以此类推,如果顾客与营业员发生纠纷,经理应巧妙地把顾客诱导进自己势力所能影响的范围——经理办公室。这样既可以避免事态的扩大,也可以使这位顾客与围观者隔绝,避免接受人群中一些不良反应而进一步增强不满情绪。所以,经理室实际上成了一个有利于处理问题的小社会环境。反之,如果为了加强联络,增进信任和友谊,领导人员则应走出“领导效应区”,到职工宿舍、食堂、俱乐部等地区去,便于放开话题,无拘无束。这类非语言因素,有时正像看不见的磁场,有着极其强大的特殊效应。

可见,利用合适的社会背景发表讲话,可明显提高说话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具有穿透力的眼光,去洞悉社会大背景,并善于利用眼前的实物、身处的地点等,营造有利于自己当众讲话的环境。

说话要注意利用自然情景

当众讲话时也要注意对何时何地等自然情景的运用。自然情景语境则专指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何时,小言之是指年月,大言之是指时代;何地,小言之是指大庭广众、居家密室,大言之是指城镇、乡村、野外;具体场景,则指由一定的时空因素及交际情景有机组合而成的言语交际场合。

例如,人家办喜事,你便不能谈令人丧气的话题;人家悲痛时,应忌谈逗乐的话题。大庭广众中演讲、报告,应谈与主题有关的话,不可玩世不恭了草应付;散步聊天,则具有随意性,离题或许更有离题的乐趣。

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来增强说话效果,有时可以借用季候景物,诱发说听双方的共鸣。如郭沫若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发言,就是运用这一方法结尾的:“春分已经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展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当时郭老卧病难起,作此书面发言。这个发言一经宣读完,会场上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通过实况转播,又在整个科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郭老在这里运用“春天”这一季节环境画龙点睛,效果显著。

当众讲话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如时令、地理环境、自然景物往往因人的主观感受不同而附上不同的情绪色彩。若能结合自然情景来组织话语,往往会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如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期间,适逢国家足球甲级联赛在天津举行,天津队参赛前正赶上下雨。李瑞环鼓励队员们说:“下雨了,你们要混水摸‘鱼’,要快传多射,千万别拖泥带水。”这里巧借场上下雨这一自然情境因素,或仿拟,或双关,话语风趣幽默,很好地发挥了鼓舞士气的作用。

说话适时地借助自然情景,移情换景,可以渲染场景,为说话增姿添色,与听众达到心理上的共鸣。

说话要掌握一定的世事知识

世事知识指的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常识、经验、教训、风土、人情、习俗、掌故等。这种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一般勿需潜心去学;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在实践中都会逐步体会、感悟得到。人们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修养,实现当众讲话的沟通目的,必须具备这类知识。曹雪芹就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不谙世事的人,所发言辞要么造成笑话,要么酿成苦酒。

1974年,美国康宁公司将一件制作精巧的蜗牛工艺品赠送给中国政府。当时中国正在搞“批林批孔”,江青臆断这是对中国的侮辱,旨在讥讽中国像蜗牛一样龟缩、爬行。周恩来指示外交部,急电中国驻美联络处调查。时任联络处对内参赞,又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冀朝铸说:“不用调查,蜗牛象征有耐心,这是表示祝福的意思。”联络处将冀朝铸这权威性的世事知识报回国内,江青这才悻悻地收敛起发难的嘴脸。这事既说明冀朝铸熟谙世事,也成为江清不懂世事的笑柄。

世事知识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但有时对某些世事知识,人们却没有实践的机会或可能。比如你从甲地到乙地,对甲地的世事知识,你可能具备,而对乙地的,你可能就不具备了。但是,你却不能没有言辞的表达。怎么办呢?这就得学、得问。孔子有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国历来也有“入乡随俗”之说,到哪个地方,就要了解哪个地方的世事。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照搬甲地的世事或不顾乙地的世事,都会自讨苦吃。

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一次出访美国,在一家饭店宴请美方人士。开席前,他按中国世事讲了一番客套话:“这里条件差,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招待各位,粗茶淡饭,谨表寸心。”不想饭店老板却火冒三丈,认为李鸿章诋毁了饭店的声誉,非要其公开赔礼道歉不可。这些话在中国本无可厚非,但不同地域有不同世事知识,所谓入乡随俗,这说明在说话时一定要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不可想当然,信口开河。

世事洞明皆学问,说话需要考虑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和事,人情世故要洞明,习俗禁忌要顾虑,否则说话就会闹出笑话,授人以柄,引发尴尬,招来麻烦。

说话要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

文化是指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法律等。这些知识往往以成语、典故、佳作、名言、警句为载体,最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开拓视野,从而使表达者的言辞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这种知识不能从实践中获得,需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在人生路上,不断积累学习,当众讲话时便会充满活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

1997年2月28日,江泽民主席与全国政协港澳小组座谈时说:“大家知道我最近的工作很紧张,我就把莫扎特的音乐片子拿出来,放一下音乐,听他的舞曲;还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我看了一本书,说他的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跟我们中国唐朝诗人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意境相近。因为我不懂音乐,我就把他的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拿出来听,看它和‘青山隐隐水迢迢’有没有点关系。果然,音乐跟诗词、文艺还是相通的。我的一个切身体会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江泽民的谈话,既是他丰厚文化知识的体现,又启迪每一个人:要不断地学习,随时引入自己言辞的“活水”。

长期担任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英语翻译的冀朝铸,从小到美国,缺少对中国文化的详细了解。周恩来对他说:“你是当翻译的,中国历史一定要熟悉。要多读历史书籍,才能当好翻译……你有时常做毛主席的翻译,毛主席最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古代诗词,如果你不懂历史,不读诗词,就没法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此,周恩来给冀朝铸开了一张长长的书单要他去读。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学习,冀朝铸终以博闻强记在外交部闻名,以致有“老夫子”的雅称。人们每有不解的知识,常说:“去问问冀老夫子。”

在人际交往中,某方面的文化知识不足,就不要轻易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倘若不懂装懂,口无遮拦,往往会留人笑柄。明万历五年(1577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儿子张嗣修能状元及第,派其弟张居直约见极有可能获第一的临川考生汤显祖,要汤让出第一名。张居直说:“像才子仙乡乃产笔名地,故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写有‘光照临川之笔’的佳句。汤才子如带了几支来京,可否让老夫一饱眼福?”汤显祖笑道:“据我所知,王勃所指,乃谢灵运之诗文,因他曾为临川内史。”一下把张居直闹了个大红脸。

功夫在诗外,优秀的说话能力有赖于个人深厚的文化知识素养。平时积累丰富的知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说话时自然能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说话要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

所谓“术业有专攻”,人一生精力有限,不能做一个博学家,就要精于本职工作,熟练掌握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获得,一是靠学习,二是靠实践。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迅速,一个好的专业人员不关注本领域最新进展,就无法发现自身的知识盲点,既不利于工作进行,更不利于说话水平的提高。

1998年元宵节联欢晚会,江泽民问坐在身边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方明:“十五大我作的报告,你认为声音用得怎么样?”方明说:“很好,很好。”江泽民随即转向在座的人说:“有一次我作报告,一开始用力太大,音调太高,没有多久,嗓子不行了。方明同志告诉我,演讲开始时声音要平缓、控制住。干什么都有学问,有技巧。”江泽民本身就是一位知识丰厚的人,但在演讲这一行当上,他仍虚心学习,不断更新于自己有益的知识。

前些年,美国间谍黎凯被我公安机关抓获后,坚持说自己是学者,拒不承认其间谍身份。在多次审讯都无结果后,一次,预审员汲潮与他拉起了家常。黎凯声称他在北京大学研究管子。

汲潮问:“是管仲吗?”

黎凯答:“是的,就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的大政治家管仲。”

汲潮说:“管仲还是个著名的军事家哩。”

黎凯不解:“是吗?”

汲潮说:“中国有个成语叫作‘老马识途’,你知道吧?”黎凯摇摇头。

汲潮说:“怎么?你专门研究中国的管子,竟然连中国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的‘老马识途’的故事也不知道?”黎凯一脸惶惑。

汲潮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后说:“看来,你到中国4年多,研究管子只是一个幌子;你是另有任务,一直在从事非法活动。”

以管子研究专家自诩的黎凯,终因并不具备与管子有关的专业知识而露馅。

精通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准,说起话来就会有条有理,不说外行话,不误入说话中的误区和盲点,所说的话权威可信,易于赢得人们的支持和欢迎。

同类推荐
  • 最震撼人心的声音

    最震撼人心的声音

    《最震撼人心的声音》收集了众多的名人演讲,跨越各行各业,具体包括乔布斯、比尔·盖茨、麦当娜、温丝莱特、阿诺徳·施瓦辛格等。这些演讲曾经震撼和影响了众多的人,仔细聆听巨人的声音,一定会让你的人生从此卓尔不群。
  • 青少年学习兴趣培养的20种技巧

    青少年学习兴趣培养的20种技巧

    本书以成功创业者有影响、有波折的创业故事为主体,锁定那些经历过挫折、失败仍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群体和个人,将他们顽强坚韧的人文精神和高贵动人的文化品格展示在所有读者面前。
  • 进退与攻守: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对局

    进退与攻守: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对局

    本书从历史人物的较量中得出:博弈精神的核心,就是策略的选择;进退是人生的策略,攻守是人生的战局;历史对局中的博弈,扣人心弦又发人深醒。
  • 金口才全书·会说话社交高手

    金口才全书·会说话社交高手

    今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的百家争鸣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成员,惟有把个人的观念、意见、主张、情绪与感觉,通过优美的文辞、贴切的语句、动人的声音、理性的态度和富有情感的肢体动作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社会才能更繁荣、更进步,而我们个人也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成功的人生!
  • 谁是人才

    谁是人才

    本书重在培养员工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打破那种把能力看做是一切障碍的价值观,让员工把个人成长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成为职场中的超人。
热门推荐
  • 你比月光更倾城

    你比月光更倾城

    哪有什么注重规则,只是那个人不是你罢了。
  • 仙缘计

    仙缘计

    一个村姑,想要成为牛气冲天的仙人,却发现没有成仙的资格.......以为这样就可以难到她吗?不,你见过主角是窝囊废吗?且看她如何以一个凡人的身份打败泱泱众仙!
  • 梦思凡

    梦思凡

    以架空历史为背景,两个学生一个老师,后事待续
  • 方道

    方道

    方,道也。为大方之家,至治道之士。
  • 吸血妖孽:溺宠娇妻

    吸血妖孽:溺宠娇妻

    她是21世纪的毒医,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她竟然穿越了,穿越成了一个刚出生的小娃娃!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她有点不知所措,她知道自己倾国倾城,可爱无比,可是不带这么玩人的吧!自从他她遇见了他,那个邪魅腹黑又强大的男人,她的麻烦就一直源源不断,为什么?那当然是因为这个男人太帅了,她经常黏在自己身边和自己秀恩爱,殊不知旁边的女人们正要死要活的嫉妒着她当面对自己这无数次好到爆,屌到炸运气之后,她也开始渐渐熟悉了,熟悉了这个陌生的世界,熟悉了自己的运气也熟悉了这个男人绝代风华涅槃重生,是谁,助她强大,又是谁陪她永生…
  • 乱世迷行

    乱世迷行

    前世她是人尽皆知的才女、无数人羡慕嫉妒恨的上天的宠儿,它拥有一切,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如今却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只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只为了寻找自己的身世...
  • 极品公子修仙传

    极品公子修仙传

    公子是个极品风骚的妙人儿!!!公子偕美观江水滔滔。美曰:君思何?公子浅笑,回道:投鞭断流!这个杀手不太冷,这个公子极风骚!
  • 体育世界

    体育世界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向大自然不断发出呐喊、挑战的历史。那无尽的天空宇宙,那波涛汹涌的江湖诲洋,那险峻阴喑的高山密林,那人迹罕至的沙漠洞穴,那神秘瑰丽的南北两极……在这套丛书里,你可以看到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勇士们、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和感人肺腑的壮举,请不要忘记他们。该书具体介绍了50个体育英雄最为辉煌的故事:英雄刘翔、飞人乔丹、球王马拉多纳、中国女排、棋后谢军……追求竞技体育超越自我生理极限,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更强调参与和勇敢精神,追求超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 邪妃溺宠:战神大小姐

    邪妃溺宠:战神大小姐

    她是军情局顶级特工,却惨遭同门杀害,一朝穿越成莫家废柴。她,惩家兄,揍嫡母,废柴却是天生杀戮体,自小被人封印,她巧解封印,化废柴为天才!
  • 魔导师的旅程

    魔导师的旅程

    “世界虽大,我的心却很小。小到一个人,两个字,便将我的心填满。有你相伴,死生何惧。”“能够这样轻松的呼吸,自由的走动,没有顾忌的思考,甚至能让我依旧陪伴在你身边,此生无憾。我所欠你的,必十倍还你。”“能睁开双眼,饱览世界的美好。能张开口,述说自己的思念。能触碰,不在虚无的世界。我活在这里,就已经是个奇迹,不敢再有更多的奢求。”这是一家三口重生到由自己开创的魔导师时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