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38500000034

第34章 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但每个人都一样(1)

在这个世界上,你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而且,也不会有两个生活经历以及对经历的感受完全一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是,千差万别的人却在很多地方有着相同的欲望和需要,他们接受差不多的教育,以相似的逻辑思考,以同样的方式行事。

波伏娃的《人都是要死的》里有一句话:像每个人一样与众不同。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有很深刻的哲理。

在这个世界上,你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而且,也不会有两个生活经历以及对经历的感受完全一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是,千差万别的人却在很多地方有着相同的欲望和需要,他们接受差不多的教育,以相似的逻辑思考,以同样的方式行事。以至于他们可以被塞进诸如“大众”“庸众”乃至“乌合之众”之类的概念之中,无论政治学还是经济学,都更多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个体差异被最大限度地过滤了,他们是千人一面的——都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

这并不奇怪,人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他自己,又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他的个性或趣味要适应社会规则的要求,同时也多少给这个社会一些影响。某种个性的影响力大小,主要取决于表现出这种个性趣味的人数多少,人越多(也就是说,个性变成了共性),影响力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流行歌手比一个正统的音乐家更能赚钱的原因。这也许不合理,但是很公平,因为有更多人愿意花钱听他的歌。

由此而得出的推论就是:越是大众化或庸俗化的趣味,越容易形成势力并左右社会风尚。这可能是商业化社会的必然结果。

如果你不是个从共性里得利的人,你可能会感到孤独、弱小,同时可能还有一点自傲:为你和这个庸俗的世界的距离。这可能多少是种错觉。很少有人独特到了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地步。

不管我们彼此有多大不同,但相同的命运还是将我们牢牢捆在一起,就好像一条船上的乘客,不管你住几等舱,也不管你是否享受这次旅行,大家都是同舟共济的。

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

我们也会疑惑,同样的人,为什么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如此不同?一个以尖刻闻名的著名作家说:有时人与人的差距,超过了人与大猩猩的差距。

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更多人喜欢“口水歌”。有的人彬彬有礼,有的人粗俗不堪。有的人行为高尚,有的人卑鄙猥琐。在爱好上、行为上、处世哲学上……到处可见这种不同。

这也许说明世界之大:世界越广阔,人们的选择越多。这并不是坏事。

你是个好人,品质优秀,待人亲切,在外面你是个称职的人,在家里是个有责任感的人,你情趣高尚,对艺术很有鉴别力……总之,你是一个优秀的人。你曾经想过(很可能别人也这样想):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那么这个世界……

真的会更美好吗?也许吧。但是更有可能比现在更单调。

你是否想过,很多美好的东西,是你根本不可能去了解的?甚至有些是从丑陋粗俗之物中生根发芽的?如果没有烂泥,你怎能欣赏到荷花?

通过严格、规范化的教育,可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是否也能用同样的办法,培养出艺术大师呢?

如果没有一个专制的父亲,卡夫卡可能不会选择写作;如果没有一个刻薄少恩的母亲,你不会读到列那尔的《胡萝卜须》;如果没有一个愚蠢的君王,屈原会尽心尽力地当他的三闾大夫,不会去写流传千古的《离骚》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难于理喻。

你也许要说,艺术就是“病蚌生珠”,如果我们生活很美好,就不会对艺术有这样大的需求了。好的生活到底要比好的艺术重要。也许是这样。可是,如果没有人与人的激烈冲突,我们又从哪学会相互宽容、尊重和合作?如果没有困难的磨砺,我们又何以经受考验,使自己变得更完善?

再换一个角度想这个问题:

有的人很有趣,有的人很乏味。

所谓有趣,是指这个人在某些方面与众不同,而乏味是指此人毫无特点,相貌平平,思想浅薄,人云亦云。

可是如果这个人乏味到了极点,他也就有了某种“与众不同”,这时他也就变得有趣了。接着,第二乏味的人、第三乏味的人……也就都变得有趣了。

我们的有趣和乏味,只不过是程度之别。同样,高尚和卑鄙、高雅和庸俗、乐观和悲观……都是如此。这些概念,并不能把我们分成不同的群体。

康德说过:“人人都有权利期望其同类的尊重,反之,人人也都有义务尊重他们中间的每个人。人性本身是一种尊严。”

天命所归的“圈套”

每个人都多多少少,觉得自己受命于天。这并不完全错,也许我们只能这样想。只要你想想你父母相遇才有了你,你的祖父母辈相遇才有你的父母,你的祖祖父母辈相遇才有你祖父母辈……你会发现你出生的机会微乎其微,或者说,几乎就不可能出现。接下来你会想,你能完成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到世界上,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定有着某种重要的使命等待着你去做。

你有“天命所归”的感觉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我们以此为前提去决定行为,就可能陷入圈套。

比如战争。提起打仗,很多人都有种迎风抖擞的兴奋。当然,我们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但是我们又总有种感觉:自己不在内。相反,我们还大有可能从中捞点什么。不是有无数的人都这样做了而且成功了吗?当我们读拿破仑或巴顿的传记时,首先想到的是,如果机会落到自己头上,我们可能也会这么风光,很少有人想到,其实我们更可能成为那些“万骨枯”的冤死鬼。

只要换一个角度想想,这种“天命所归”的幻觉就很容易消散了:毕竟,这世界上已经有了60亿人,每个人都像你一样,从极小的生存概率中冲杀出来,每个人都有理由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注定是来干一番大事的。这怎么可能呢?

平庸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命运。但这不完全是坏消息。所以你可以推己及人,也不要指望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你懂得别人具有的,你也具有。这样才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求全责备。要知道所有人都和他们的自我感觉有所不同——包括你自己。说到底,我们的生命只是一个偶然的礼物,我们应该好好享受它,但不要以为它就注定了我们是什么人,注定了什么命运。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无原由地存在了,但是我们的本质要自己寻找、自己建立。

怎么能说“无原由”呢?我们的命运不是早被某些东西(生辰八字、姓名、属相还有星座)注定了吗?星座命运现在很流行,少男少女的书包里装着自己的星运卡,给白领看的报刊上也有以此为主题的专栏。很多人宣称自己是典型的双子座或白羊座性格特征:比如聪明、敏感、有洞察力,爱慕虚荣……有点像,是的,但每个人都有点像。

所谓“星座”其实是不存在的,它源于错觉——古人以为天空是一个屋顶,星星就是天花板上的灯。他们不知道天空的深邃广阔,两颗看上去挨在一起的星星也许相隔几光年。既然根据不存在,理论就不存在。

把人们区分开的,不是命运给我们画好的界线,而是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以及为实现目的采取的不同方式,还有一点十分重要,但常常被忽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与对别人的评价的标准不尽相同。

我们在评判自己和评判别人时,执行双重标准:评判别人时,这个标准是“他做了什么”;而在评判自己时,标准却变成了“我想要(或将要、希望)做什么”。即使一个妓女,也大可以把自己看成她幻想中从良之后过上幸福生活的贵妇,她觉得那才是真正的自己。另一个双重标准是:他是做,我是“不得不”做。很少有人会老实承认自己的下流猥琐,哪怕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行事。我们会说:我是清白的好人,这么做是受环境所迫。

如果你独自目睹一场暴行而没有制止,你会感到内疚;可是如果在场的除了你,还有其他人,你的自责就会减轻;如果是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你可能就没有多少内疚,相反,你还可能大骂世风日下,人情冷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英国玄学派诗人邓恩有一首很著名的诗: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海中孑然独立。

每个人都似一块泥土,

连成整个陆地。

当一块泥土被海水冲走,

欧洲就会缺少一隅。

无论谁死去,

我都觉得自己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不要问丧钟为谁敲响,

它为我,也为你。

有位哲人说:我不同意你的话,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为什么要捍卫呢?假如这是个傻瓜、偏执狂、卑鄙小人、种族主义者,难道不该叫他闭嘴吗?给人贴标签是很容易的,特别是把他的嘴封住以后。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仅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策略。假如你想赢得一场比赛,或一场战争,你必须研究你的对手,站在他的角度和立场,分析局面,找到他的最佳招法,也就是最让你头痛的一手。如果你不作最坏打算,就会出现最坏的局面。

为什么对敌人可以设身处地,而对那些不是敌人的人就忘了呢?实际上,这是最好的减少敌人的方法。

设身处地,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某件事或某个行为。这可以使我们避免好多错误。例如,你喜欢拿别人开玩笑,你认为这没什么,大家都应该知道你没有恶意。你的想法对不对呢?只需要简单地设想一下:如果换了你,当某个家伙总是出你的丑,你会坚信他没有恶意,并因此原谅他吗?这样,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同类推荐
  • 傻世界笨生意

    傻世界笨生意

    本书从《全球商业经典》之中精选了二十篇文章,以亲历者的视野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现实世界的多元化。日本人的刻板,美国人的懒散,印度人的“不靠谱”,民主意识觉醒的亚洲人和习惯情绪游行的欧洲人。他们不同于我们的生意经以及生活状态不及电视上可爱,也并非报刊上的枯燥。
  •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沃伦·巴菲特是当今股票市场最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在股市中创造了永不破灭的神话,成为全世界投资人仰慕的财富之神。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至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如何经营杂货店

    如何经营杂货店

    如何经营杂货店以问答形式为您排忧解难,为你提供独立开办杂货店指导。内容包括:杂货店主要经营地段有哪些、杂货店的卫生管理有哪些、杂货店采购人员怎样通过包装识别货色等等。
  • 领导者:一种由主动性通往目标的成功模式

    领导者:一种由主动性通往目标的成功模式

    领袖人物的气质之一就是自信和魄力他必须在惊涛骇浪中勇于负责的精神尤其是在商业世界开拓进取的素质与自信是相生相伴的人必须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一位成功的领导者是那些人——他们发现新的游戏规则,在一种秩序的创造中让人们去行动,他使自己的理想成为潮流,他使追随者成为领导者,使领导者成为变革力量的人。他更应该是一个具有一定程序的想像力,主动性和韧性,强烈的成就感与理解他人观点和历程能力的人。
  • 新执行

    新执行

    传统观念对执行的定义往往停留在机械执行,强调员工要坚决服从,没有任何借口。新执行针对社会发展现状:80、90后员工更强调个性与自我的时代,提出新执行要头脑执行、快乐地执行、创意地执行。因此,新执行是企业强大之道,更是个人发展之道。姜汝祥博士专精于执行力的研究,为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第一人。他提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工作还是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他潜心研究数年,为当下新环境提供了新的执行力着作。本书从破解虚假执行开始,到执行48字真经、执行与结果等,用九章精华内容全方位讲透执行……
热门推荐
  • 从前有座商颜山

    从前有座商颜山

    为什么别人的穿越快意恩仇,我却无所事事了一整年?没有系统也没有老爷爷,这要我怎么纵横天下?下山入世后才发现,原来我的宗门真的强无敌?只是……这个世界似乎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一段欢乐少年行,一个有血有泪有趣的故事。
  • 情陷:极道女王的完美恋人

    情陷:极道女王的完美恋人

    她是高傲的财团领航人,心狠、毒辣,却独独忘不了那个曾经带着她去玩的男孩!他是名庄酷少,温润如玉,名门闺秀的完美情人,却惟独喜欢的是那个叫做果果的单纯小女孩。某然一天,他们相遇了,却因种种原因变成了仇家!于是,一对风超的俏皮冤家戏情路开始了!
  • 仙魔的世界

    仙魔的世界

    仙是就一定是善?魔就一定是恶?看一个小人物如何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世界。
  • 仙命不凡

    仙命不凡

    四大上仙之一风玄阳,因一己之私触犯仙法,导致深藏在内心的黑暗面脱离身体。因脱身仙体,加上魔族的引诱,风玄阳的黑暗面想要完完全全脱离风玄阳,以得到上古仙力统治三界。风玄阳自知天下必会大乱,于是选择重新回到现代世界,寻找当初的修仙凡体,重新修炼,拯救三界。但是,重新修炼的前提是自我毁灭,上仙风玄阳到底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 魔道神王

    魔道神王

    天梵大陆,繁衍百亿年,武道经久不衰。少年偶得机缘,换魔骨,修无上魔典,执掌绝世法则。看他如何在这浩瀚大陆,登临武道巅峰,以魔道,成就那万载神王!
  • 你是我坚守一生的诺言

    你是我坚守一生的诺言

    你是我坚守一生的诺言!无论春夏秋冬,过了多少年月只要是你,只要你出现我就一定会抓住那虚无缥缈的爱情
  • 小道士伏魔记

    小道士伏魔记

    曾凡龙是一个老实人,也是名副其实得屌丝,更是一位大学生,在他22岁那年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生命,自从有个老道士救了他以后,老道士收他为徒,教他道术,那他到底经历过什么,请大家跟我一起看!
  • 漂流在无限幻想世界

    漂流在无限幻想世界

    漂流球,让人拥有自由穿梭在幻想世界的能力。所谓幻想世界,就是地球上的人类所幻想出来的世界,各种电影,各种电视剧,甚至各种神话故事。穿梭在一个个世界,帮助宿主逐渐变得强大,这便是漂流球的存在意义。叶晋幸运获得一枚漂流球的绑定资格,从【力王】开始,传奇开幕。
  • 末世稽谈

    末世稽谈

    逆袭么?不是啊,她本就站在世界之巅。一场不知原因的突变,植物生长的无比高大,动物进化变得更加强大,人类,不再为他们所骄傲的世界之主,而是抱头鼠窜,有的沦为丧尸,有的拥有异能,被强制分出三六九等的人们,该何去何从,被拉下神坛的人类,又是否会暴露出他们的“另一面”?这一切,缘何而起,又将何去何从呢。
  • 西界雪

    西界雪

    林宇的父母在一场“意外”中不幸殒命,三口之家家破人亡。身心受重伤的林宇被富豪郑泽世收养,打算利用郑家的势力报仇,他与郑家小姐诗诗一见钟情。晚宴,舞会,学校,一系列风波中,林宇和仇人的儿子郑查理缠斗不休,最终在西界湖底抓住郑查理贩毒把柄,欲置郑查理于死地。谁知郑查理挟持诗诗并将其强奸,诗诗当场自尽而死,林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手刃郑查理,亡命天涯十年。诗诗与生俱来有一个使命,这个使命还没有完成,纵使被强奸,她也不得不苟活于世,所以假死断绝林宇牵挂,让林宇逃亡,自己离开伤心地。被强奸的她生下一个女儿,十年之中,她卖淫苟活,养活孩子。十年后,林宇海外归来,在风雪中妓女街的路灯下和诗诗重逢,痛苦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