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68600000069

第69章 深切缅怀薄一波同志

(2007年5月21日)

薄一波同志是我们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为党和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大无畏革命气魄和全局观念,他的经济思想和领导艺术,他关心同志、爱护干部的感人作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跟一波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相识,当时我在中央组织部工作。1944年,彭真同志担任中央组织部的领导,同时还兼任中央党校的领导,所以把中央组织部从延安河东搬到了河西的中央党校。一波同志是1943年到延安参加七大的,因为七大延期,他就进了中央党校。那时候,大家吃晚饭后喜欢到延安河边散步,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一波同志有一块老式怀表,散步时,他常常拿出来跟大家讲这块表的来历,使人感到,他这个人很风趣,很容易接近,因为解放区的领导同志工作都比较繁忙,到延安来无论是参加会议还是学习,给人的感觉都比较严肃认真。1945年,一波同志和胡明同志结婚。胡明同志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1941年,我到中央组织部工作的时候,胡明同志也在中央组织部,所以我们在一起共事过,后来她离开了中央组织部。大家对胡明同志的印象非常好,她的书法很好,思维很敏捷。1945年日本投降后,一波同志和我先后离开延安,他去晋冀鲁豫地区工作,我去了东北,这一段时间我们没有接触。

一波同志是我国经济工作卓越的领导人。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一波同志功不可没!虽说受各种运动的干扰,但他总要绕过这些干扰,排除这些干扰,推进全国的经济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一波同志担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云同志做主任。起初财经委员会就他一个副主任,李富春同志去了以后还是排在他后面。我当时在东北工业部工作,要到北京参加财经委员会召开的计划会议、工业会议,这让我有机会进一步领略到一波同志高超的领导水平。在中财委,抓大政方针的是陈云,辅助决策和做具体工作的是一波同志。建国之初,因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粮食、纱布等重要紧缺物资因价格大幅上涨而被大量囤积在流通领域,使人民生活和工厂生产非常困难。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波同志帮助陈云硬是把通货膨胀基本上制止住了,平抑了物价,初步稳定了经济。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一波同志工作思路开阔,作风细致扎实。从1951年底到1952年,毛主席抓“三反五反”工作,中央政府成立了节约检查委员会,一波同志任主任。当时我们在东北,根据中央的指示抓“三反五反”,经常看到传达的一波同志的讲话,感觉他抓工作抓得非常细。譬如说,为了制止干部办私事用公车,一波同志派人到天安门附近汽车来往比较多的地方做记录,过来一辆车就记下它的车牌号码,看哪些单位的车辆来往比较多,还要弄清是干什么去了。这种细致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6年之后,我与一波同志的接触就比较多了。这年5月,国家经济委员会成立,一波同志当主任,同年9月,他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11月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国家经委和工交工作。经委成立后,不仅管生产,还管年度计划,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本来计划是计委的工作,后来根据他的意见,改为计委抓长期计划,经委抓年度计划。一波同志把计划和生产结合得很好,使当时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协调发展。

一波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处理问题总是从实际出发,不急躁冒进、不虚报浮夸。1958年“大跃进”提出的高指标,他是不赞成的。在北戴河会议上,毛主席提出1958年的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即达到1070万吨。一波同志感觉压力很大,因为他是经委主任。毛主席找我们去座谈,我是跟冶金部部长王鹤寿一起去的。毛主席问钢产量翻一番能不能做到,王鹤寿拍着胸脯说能够完成,在场的其他有关同志也纷纷拍胸脯。一波同志与别人的意见不一致,又不能反对毛主席的意见,就建议在报纸上公布1070万吨计划指标,因为公布以后就没有退路,大家就义无反顾、非完成不可了。虽说1958年最后完成了1070万吨钢,可是按毛主席的话说,好钢只有800万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好钢昵?因为没有那么多好铁,矿石、焦炭也跟不上。于是,我们在1959年想了个办法,打算一下子建设上千座小焦炉。一波同志知道后,在经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很严肃地批评我们说,1958年大炼钢铁把树都砍掉了,庄稼在地里收不回来,经济遭受那么大的损失,你们还不接受教训?当时我们搞冶金的同志思想转不过弯来,听了这话还不服气。接着,陈云同志把我们冶金方面的人召在一起,主要是听我们汇报怎样完成1959年1800万吨钢的计划。陈云同志觉得指标定高了,应该降下来,最多只能完成1300万吨。他没有批评我们,只是实事求是一个矿一个矿地算账,最后说服了我们,让我们感到确实不行,指标要降下来。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1960年,我由冶金部副部长调任经委副主任,分管冶金和物资工作,1964年又兼任了物资管理部部长。一波同志对物资工作非常重视,他根据少奇同志关于物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亲自抓物资工作,对我帮助很大。少奇同志认为,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一波同志完全赞成这个意见,他还认为,管物资的分配和流通必须管计划,于是,他找计委主任李富春同志,把国家计委管物资分配的三个局(物资综合局、机械分配局、原材料分配局)转到物资部,变成了物资部的三个局。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物资部管计划、管分配、管流通,必须要有储备。因此,他又把国家储备局从国家计委要到物资部来。由此可见,一波同志的工作思路是很开阔的。

“大跃进”以后的几年,我国经济能够恢复得很快,一波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让我们得到了很好的喘息时机,特别是抓了物资管理体制改革,抓了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如试办托拉斯,这是刘少奇同志提出来的,一波同志亲自抓。在企业管理工作方面,一波同志亲自主持制定了“工业七十条”,现在看起来“工业七十条”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法。

一波同志党性强,襟怀坦荡,考虑问题总是向前看,忍辱负重,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在反冒进问题上,他和周总理、陈云同志的意见是一致的,所以受到过批评,但他抓工作并没有因此松劲。当年高岗集团反对刘少奇,打彭真,打薄一波,打安子文,说这几个人都是刘少奇的干将。因为那时一波同志兼财政部部长,高岗组织人批他,让他“靠边站”了,一直到高岗集团暴露以后,他才出来工作。1954年他出任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主任,分管重工业口工作。同年,他在新成立的国家建设委员会做主任。这个时候我们又有了工作接触,因为建委负责抓156项重点工程,那时我在重工业部,抓重点工程建设,所以常到他那里汇报工作。给我很深印象的是关于批评他的那段经历,他从未讲过,好像没这件事情一样。他总是顾全大局,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波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再一次受到冲击。在1966年下半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被毛主席点了名,经委的造反派马上翻腾起来。这时一波同志已没法正常工作,身体又不好,就去广州养病。不久红卫兵和造反派把他从广州抓了回来,其间,胡明同志也被迫害致死。1967年,他每一个礼拜都要挨斗好几次,有几次是我陪斗的。当时街上贴的经委标语,有的就是批刘、邓、薄。后来他被打成叛徒,关进监狱。“文革”结束后,一波同志被平反,又做了副总理,当时我在计委工作。1978年,经委正式恢复,中组部把一波同志的一部分材料还给经委。我仔细一看,发现材料里有一波同志“文革”时,每次被批斗后在报纸页边上写着在什么地方被批斗、谁来讲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明知道写下这些东西,看管他的人会拿去交给专案组,但他不在乎,还照样写,这种襟怀是何其坦荡啊!

一波同志善于团结干部,放手使用干部,在这方面他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发。1960年6月,中央决定把我从冶金部调到国家经委工作,而当年年初我曾为钢材分配问题和经委的主管同志吵了一架,弄得很不愉快。这次调动是谁提议的呢?就是一波同志。我当时想,国家经委和冶金部的关系紧张,我又和经委的主管同志吵过架,这次到经委工作大概要挨批评了。可到了以后,我发现事情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样。一波同志对我很信任,放手让我工作,让我分管冶金,同时还管物资工作。事实上,经委的干部都是从四面八方调来的,到这儿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说,饶斌同志是从第一汽车厂调来的,让他做经委副主任,专门搞“工业七十条”;赵荫华同志是从哈尔滨电机厂调来的,让他做企业局局长,帮助饶斌同志搞“工业七十条”。把一个部门搞好,团结和使用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一波同志为我们做了表率。

一波同志待人非常坦率。物资总局原来设在国家经委,后来成为国务院的一个部。我先是经委副主任兼局长。后来,成立物资管理部,谁来做这个部长呢?因为我是副主任,应该是副部长,一波同志就找我谈话,说物资工作很重要,少奇同志亲自抓,你这一段时间也熟悉了物资工作,假设没有更合适的人来做这个部长,你就做部长;假设有更合适的人来做部长,你就做第一副部长。我没想到能做物资部的部长,所以一波同志跟我谈了以后,我想中央一定会调个更合适的人来当部长,我做副部长,但最后还是我做部长。通过这件事,我感觉一波同志很坦率,有什么说什么,你能不能当部长,什么情况下你能当部长,什么情况下你只能做副部长,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

一波同志一直很关心经委的工作。1980年,康世恩同志因“渤海二号”沉没事件受到国务院批评,辞去国家经委主任职务,由我做经委主任。这时,国务院成立机械委员会,一波同志做机械委员会主任,经委所管的机械这一块由他领导。余秋里同志也离开了计委,由姚依林同志做计委主任,同时国务院还成立了能源委员会,秋里同志做主任,经委所管的能源这一块由秋里同志领导。因此,我实际上只管半个经委的事,再加上工业部门和交通部门的综合工作,这就和一波同志的关系比较密切了。每一次看到他,他总要问问我的工作情况,并提醒我要处理好与另外两个委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经委的工作就不好做。虽然他不在经委了,但他还是很关心经委的工作。1982年,新经委成立,把机械委、能源委、财贸小组、农业委员会、基本建设都合了过来,由张劲夫同志做主任,吕东和我做副主任。一波同志很高兴地说,这样才行,工业、交通、基本建设、财贸、农业整个都由经委抓起来了!一波同志抓经济工作的思路很明确,就是不能够多头领导,互相牵扯。他一向主张经委应该把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抓起来。

一波同志很关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前身是1979年创建的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一次我跟一波同志讲,我们成立了企业管理协会,主要是想抓企业管理工作。一波对此很支持,因为他很重视企业管理。他还谈到“工业七十条”说,七十条嘛,就是抓企业管理。后来我请他做名誉会长,他很痛快地答应了,这对我们协会是很大的支持。一波同志坚决主张搞厂长(经理)负责制。在起草《企业法》的过程中,他听到对搞厂长(经理)负责制意见分歧严重,就多次表达他的意见。这对我们起草《企业法》是很大的支持。

从一波同志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一位可尊敬的兄长。他是1908年2月生人,我是1916年1月生人,他比我大整整8岁。建国时他41岁,风华正茂时就做了财政部部长,担任中财委第一副主任,48岁时又做了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候补委员。在经委,他比我们几个副主任都大几岁,在我们眼里,他是老大哥,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点差错,他会很不客气地指出来,虽然批评了你,但还是爱护你、关心你。正因为如此,在经委工作这一段时间,我受益最大、收获最大、体会最深,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

一波同志退休之后,我也退休了,每逢春节,我与老经委的几个副主任都要一起去看望他。每次去看他,他总是很热心地跟我们聊聊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他的去世,让我深深感到,我们失去了一个好领导,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失去了一位可尊敬的兄长!

同类推荐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我们用“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发展的活动”的定义来代替“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的定义。后者是我国教育理论中广为流行的看法。
  • 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分五章,前三章依次从词汇、句子、段落三个层次将日汉语言特点对比和翻译结合起来,提出适当的翻译对策,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翻译意识和专业翻译素养,避免误译、错译和漏译。第四章的实践篇则是对前三章所学知识的总复习,总操练。翻译实践的文章包括文学作品、演讲稿、广告词、政治宣言、新闻日语、说明书、商务信函、法律合同等文体。第五章是第四章翻译实践的参考译文。学习者可以在不同文体的翻译实践中,体会到不同文体在翻译过程中的异同点,掌握不同文体的翻译规律,从而能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更好地把握翻译尺度。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热门推荐
  • 墨少的心上宠

    墨少的心上宠

    一段五年前的短暂相处,让墨颢洋记住了那个像阳光似照进他心中的女孩--颜雨瑶终于等到颜雨瑶成年的时候,墨颢洋开始慢慢进入颜雨瑶的生活······ 颜雨瑶的身边就开始出现了一个狗皮膏药似的墨颢洋……多年后,颜雨瑶坐在墨颢洋的大腿上,问道:”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呢?“墨颢洋抱紧颜雨瑶吻了她的额头”从你出现在我生命里的时候!”
  • 那一刹那惊艳了时光

    那一刹那惊艳了时光

    她一直以为自己这一生是幸福,没有遗憾的,直到生命的尽头,回头一看全是笑话。
  • 唯有我懂你珍贵

    唯有我懂你珍贵

    这是一部根据我自身经历改编的小说,大部分以真实为主,书中最多的就是爱而不得,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两情相悦,其中穿插了我爸妈,两个小姨,外公外婆,隐居在我们学校边上清华老师的爱情和爱情观,以曾经坚贞单纯的爱情讽刺现在为权衡利弊,为利益,为综合评分最高才走到一起的爱情观书中也收集了很多我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 沉寂之道

    沉寂之道

    一直被认为是废柴,受尽嘲讽的林枫,却有着离奇身世……
  • 洪荒之无尽气运

    洪荒之无尽气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萧慕云重生混沌世界,成为三千魔神之一,手持青莲灭神枪,助盘古对抗大道,行开天之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真高手的寂寞

    修真高手的寂寞

    这个作品是我的第一篇作品,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内容很精彩,这是我第一次写,如果有不好的请多提醒。
  • 四界一梦

    四界一梦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天帝之引其精华,入天地之万物,然万物生灵,四象明辨。这是一个仙人魔妖混乱的世界,自天帝死后,众生无主,四界分离。天帝之位空缺,各界主蠢蠢欲动,意图统领众生。乡村少年偶遇白袍恩师,携逆天之势,强势崛起,为自己仙人之梦,奋斗努力。
  • 盛夏时光里

    盛夏时光里

    盛夏时空里,你我她他的存在是这个上最美好的存在,我的笑容因你而变得真实,是因为你就是你,我的寒雾因你而褪去,是因为你就是你……
  • 背景

    背景

    《背景》是作家易清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余致力研究生毕业以后进入公安机关工作的经历,以及他所在的政治部宣传处(小说中一般称二十四处)其他人的官场沉浮。《背景》通过原生态的真实现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一个具体可感的“二十四处”,这是一部非常耐读的通俗小说,但是作者却保持了高贵的大师情结。从语言、情节、结构、到主旨,作者都尽力做不让小说落入俗套。从而能在众多类似题材的小说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