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5200000022

第22章 武汉成就了新老舍(3)

抗日时期的老舍,之所以能够实现创作形式的转换,也与这时的武汉聚集了许多谙熟通俗文艺的高手密不可分,他们就是老舍实现创作转型的启蒙者。在当时的武汉,汇集了像田汉、宋之的、赵清阁等戏剧界名家大师与戏剧研究新秀。他在武汉遇到了极热心改革旧剧的田汉,并且在戏剧写作上受到了他的鼓励。正因为有了老舍与他们在武汉的交往,他才从武汉开始写新剧,才有了日后在重庆,老舍与宋之的、赵清阁写剧本的成功合作。无论是通俗文艺方面的艺人,还是戏剧方面的大师与新人,在这个新的创作领域里,可以说他们都是老舍的“老师”,因为他们所熟悉的,都是老舍需要重新学习的。是他们帮助老舍开始了文艺创作形式的转变,是武汉孕育了老舍这位戏剧家。

也是在当时的武汉,有从沦陷区逃难来的灾民,有从前方战场回来的战士,有从大后方汇集来的各方人士,他们把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带到了武汉,这就给老舍创作通俗文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是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是他们给老舍提供了开始文艺创作形式转变的精神食粮。还是在当时的武汉,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人员,他们都迫切需要得到多种形式的抗日通俗文艺的滋养,因为它既能抚平战争的创伤,又能动员民众投身抗战,更能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念。这种渴求,就在武汉催生着抗战通俗文艺,使其拥有更多的受众,是他们的需求激励了老舍文艺创作形式转变的信念。

以上就是老舍之所以能够在武汉实现创作形式与内容转型的“三大要素”——天时、地利与人和。

三、成为共产党的亲密友人

抗战以前的老舍,思想倾向较为单纯,除参加过基督教而外,政治上无党无派,思想倾向不带浓厚的政治色彩。过去的老舍,由于与革命力量革命运动有些隔膜,产生过误解。而这一时期他通过与共产党人的接触和共同工作,增进了了解,进而成为共产党的亲密友人。

其一,不偏不倚中掩藏着的感情色彩。

1938年5月中旬,“文协”在武汉召开第二次理事会,会后老舍写了“会务报告”,记载了这次理事会的情况。文中,在国民党要员周佛海名字下注明了“早退”二字,而对周恩来在会上讲话的情形,却有一段细致而又颇带感情的记述:

轮到周恩来先生说话了……他说,必须设法给文协弄些款子,使大家能多写些文章,使会务有更大的发展。最后(他眼中含着泪)他说他要失陪了,因为老父亲今晚十时到汉口!(大家鼓掌)暴敌使我们受了损失,遭了不幸;暴敌也使我的老父亲被迫南来。生死离合,都增强了我们的团结!告辞了!(掌声送他下楼)

同样是提前离会,前者态度傲慢地不告而别,而后者在简要地讲了一番务实的话之后,则彬彬有礼地说明了提前离会的理由,老舍的如实记录,也充分显示了他对国民党反动头目的冷漠与蔑视,和他对周恩来人品的敬佩之情。

另外,当周作人当汉奸的嘴脸刚一显露,老舍就与茅盾等18人联名发表了《给周作人的一封公开信》,信中说:“先生此举,实系背叛民族,屈膝事仇之恨事,凡我文艺界同人无一不为先生惜,亦无一人不为先生耻。”可见老舍的爱憎是何等的分明,也诚如他明确表示的:“我不是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谁真正抗战,我就跟谁走,我就是一个抗战派!”在以上看似不偏不倚的记录与言谈里,却掩藏着老舍真实的感情色彩。

其二,在周恩来影响下对共产党人的思想变化。

老舍思想倾向的变化与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舍夫人胡絜青在后来的回忆里道出了真情:“这个时期,虽然老舍还在迷雾中徘徊,但他凭着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深深地为结识了这样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指周恩来——引者)而自喜。”《周恩来与人民艺术家老舍之间肝胆相照的友谊》,2007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武汉,老舍通过与周恩来的多次亲切接触,使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逐渐加深,最终义无反顾、心悦诚服地“成为共产党的一位忠实可靠的朋友”。他曾感慨地说:“这就是共产党,没有别的。就是大公无私,为国,为民!对每个人都热情关注,目光四射!”《周恩来与老舍之间的友谊:“总理最了解我”》,《中国青年报》,2010年1月26日。在周恩来的影响下,老舍把“文协”的工作做得卓有成效。

后来,“文协”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全国各地设有分会,搞了许多活动,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全国文联、全国作协的前身。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两大历史贡献:一是团结了一大批有爱国心的文化界人士,抗战时期是中国文人在历史上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二是使文学走向民间,走向普及。“文协”举行成立大会时,挂在武汉街头的口号就是“文章入伍,文章下乡”。应该说,这两个口号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中国文学走向。这里面不能不说凝聚着周恩来与老舍的心血,同时,也表明老舍协助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其所期望完成的文艺统一战线的光荣任务。

尽管这时的老舍同以前一样,仍然是一个无党无派者,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悄然地发生了变化,他已经成为共产党的亲密友人。

其三,在有意回避中显露的政治倾向。

作为一个在抗战时期有着巨大社会影响的文化团体,“文协”的工作免不了要受政治的钳制,在一定程度上,“文协”成了国共两党政治关系的晴雨表。随着国共两党关系的微妙化,“文协”的活动也受到很多限制,特别是到重庆以后,“文协”所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文协”的许多活动都要报国民党文化工作委员会批准方可进行,而活动的审批却时常受到刁难。而且,老舍本人也时常遭到无端的挑剔,甚至监视。

由于有了在武汉这一段时间“文协”工作的历练,老舍的政治敏锐性与警觉性得到提高。1939年,他随北路战地慰劳团一路慰问,在其后写成的《剑北篇》里,我们看不出谁是团领导、成员都有谁。这是老舍有意采取的回避策略,因为在北路慰问团里,团长及其主要成员都具有较浓重的国民党右翼色彩,总团团长与分团团长都是往日的反共干将。老舍不愿意提到他们,表明他不愿意与他们为伍的真实态度。而到了延安,老舍作了《有关抗战以来全国文艺发展形势》的报告,并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据说毛泽东在欢迎宴会上向他敬酒时,老舍意味深长而恰当地回答说:“毛主席是五湖四海的量,我不能比!”关纪新:《老舍评传》。这些都表明老舍蔑视国民党、倾向共产党的政治态度,但表面上自始至终都是含而不露的。

也就在老舍随北路战地慰劳团访问延安之后,身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张道藩,亲自散布了“老舍叫共产党包围了”的说法。对此,老舍给张道藩发了一封措辞坦率、态度明朗的信,信中说:“现在是团结抗战的时候,大敌当前,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抗战。凡是抗战的人我都欢迎,不抗战,假抗战的不管什么人我都反对。你的说法是在分裂抗日战争,有利于敌人,不利于抗战。”对于特务对他的监视和跟踪,老舍非常气愤。有一次,他直截了当地对跟踪他的特务说:“老兄,你每月拿几块钱?我替你写我的报告好不好?”对于这一段的工作,老舍说:“办事很困难,只要我们动一动,外边就有谣言,每每还遭受了打击。我们可是不灰心,也不抱怨。我们诸事谨慎,处处留神。为了抗战,我们甘心忍受一切的委屈。”《老舍为赴国难忍痛离别娇妻幼子》。这番话立场鲜明,言辞犀利,又有理有利有节,充分体现了老舍的政治斗争智慧。

综上所述,一个政治上无党无派、思想倾向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老舍,通过在武汉的亲身经历,通过他对国共两党的交往、甄别与考量,他的政治色彩与思想倾向已经十分明显,只不过,他在暗流涌动的当时,为了“文协”,为了抗战,为了大局,他不能彰显,不能张扬,然而,他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倾向了中国共产党。

对于老舍一生中的转折时期,胡絜青也做过很好的概括:“对舍予来说,在他的一生中,有两个关键转折是和周总理有密切关系的。一次是1938年初酝酿成立‘抗战文协’时,究竟让谁来当领导人,很费了些周折。最后经总理和冯玉祥先生商定,要舍予出来担任。这件事几乎决定了舍予此后的人生道路,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从此,他由一个单纯的‘写家’变成了一个时代洪流中的‘尽职的小卒’……”李琪等:《实话实说西花厅·“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巨人”——胡絜青回忆周总理》,《文汇报》,2007年5月8日。的确,老舍在武汉时期,是老舍一生中思想与创作的重要转折时期之一。武汉,成就了新老舍,而老舍也为武汉的现代都市文化增添了亮色,增添了含金量。

同类推荐
  • 缤纷百年:北京大学举行建校百年庆典

    缤纷百年:北京大学举行建校百年庆典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南北极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南北极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

    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

    作家流潋紫在《后宫·甄嬛传》中引用了大量经典诗句,使小说变得更加雅俗共赏、意趣横生,让观众读者叹为观止。从相遇温实初、皇上,到皇后、余莺儿;从步入后宫,步步惊心,到“女人如花”、“爱恨两茫茫”;从情谊伊始,淡看后宫那X如履薄冰的爱情,一切的故事都是那么的深情动人,却又是那么忧伤,摧人泪下。作者用自己的细腻,将一粒粒满含期望的种子,播撒在书中,让它发芽,开花,吐露诗意。感谢与《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结缘的人,若不是你们驻足聆听,于千万年之中,于空间的无涯的荒野里,雨落谁知!
  •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本书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在戊午暑期,意在为初学者习国文辟一从入之门耳,三书于国文奥义、作法、根底各有侧重,惟指示大略,令习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径,优而游之一也,故名之。
  •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本书是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代表作之一,都是经典的对人生进行思考的作品,在西方被誉为剑桥大学留给人间的精神瑰宝。本森教授本来就是个冷人生观的作家和学者,治学严谨,学术建树颇多,这本书是继其作品《仰望星空》和《丰富人生》后的又一部全新思考人生和内心自省类的深刻反思作品。
热门推荐
  • 天的囚笼

    天的囚笼

    为平息灭世凶兽——劫的暴动,四个世界携手抗敌,死伤无数,最终凶兽伏诛,四个世界却也支离破碎,存活下来的各族将破碎四个世界合并,称为“劫烬”。
  • 修仙攻略之红颜劫

    修仙攻略之红颜劫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曲折离奇的修仙之旅,牵扯很多人,牵扯很多事,牵扯很多是非。一颗引魂石的坠落,打破了修仙世界原有的平静,一时间时局动荡,风云乍起。她是修仙界最负盛名的长老首徒,身份最贵,地位崇高。要颜有颜,要钱有钱。他是四大宗门内天赋最好的长老,年轻有为,受人敬仰。还是让万千女修都垂涎的‘冰山仙子’。还有另一个他。是她的同门师兄,与她青梅竹马。她原本古灵精怪,阳光快意。随着师父行医问药行走世间。他原本一心向道,在师兄的庇护下,除了闭关就是闭关。他是她的师兄,却从不喊他师妹,只喊她的名字。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还是一念成殇?旦看在一个不太平静的修仙世界中,他们之前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 重生游戏之文明巅峰

    重生游戏之文明巅峰

    一款超真实的游戏诸神陨落,大陆破碎,一切归于虚无初生之人为这片大地带来的是希望还是争夺。建立文明的结果是称霸一方还是黯然收场。无数的副本交织出了绚烂的火花,蒸汽与法术的碰撞,机械与异兽的较量,远古的神秘,近代的科学,谁又能掌握最终的力量?当这款游戏关系着你的命运,你能否将其握在手中?势力之间的血腥厮杀,暗处异生者蠢蠢欲动,穿越而来的秦默语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找到最后的归宿。
  • 七月琉璃仙

    七月琉璃仙

    一场大火使她成为同龄孩童嘲笑的孤儿,神的陷害她成为人们口中的白痴阿傻。初见冥神是救赎还是无底深渊?三岁初见帝仙唤她一声.....徒儿重生过后涅槃凤凰
  • 探索未知-奇妙地理景观

    探索未知-奇妙地理景观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情为所居良

    情为所居良

    他是一代豪门,在T市他的名字就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她是归国留学回来的著名服装设计师,简单纯洁美好,似乎所有赞美的形容词用在她的身上都不足为奇。他被她吸引是宿命,是注定,是一眼的爱情,是一生的守护。她与他相爱却是一场阴谋的开始,她曾听过最美的情话全部都出于他口,却没想到最后也是被他伤的体无完肤。七年,对于他来说,是他雄图霸业的时代,却是她卑微无助的开始,没有人知道这七年中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时过境迁之后,经年的爱情能否重新开始。
  • 战神之恶魔重生

    战神之恶魔重生

    没有人知道他,他的身世、他的来历,他就好像风一样,轻轻的吹过,而带来的却是恐惧、杀戮……帝烨第一次这么清晰的看到人们内心的丑恶,对力量的渴望,对利益的贪婪以及对弱小生命的践踏,让他从逃避到面对,从稚嫩到成熟,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封王……
  • 从小岛开始修仙

    从小岛开始修仙

    一位青年在一到光芒之下突然降临一座小岛,岛中一片和谐,青年抬头观看一道飞影,在头顶闪过,他知道这个世界并不简单
  • 忆秋生

    忆秋生

    “阿娘你累不累啊?”“秋儿快快长大吧,秋儿长大阿娘就不累了。”“秋儿长大阿娘是不是就老了?”“是啊,人都会老的”“那秋儿不要长大了,永远都不要长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