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5200000042

第42章 民族末日危机的历史逻辑(1)

——以话剧《茶馆》为中心

方维保

方维保,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论文要:话剧《茶馆》采用“人物群像展现”的叙述方式,构建了一个“茶馆社会”;通过人物的符号化及其广泛的覆盖性,将“茶馆社会”构塑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寓言。《茶馆》通过现象现实主义的三个历史“断面”的扫描,完成了对于近现代中国民族历史的空间叙述;同时,通过三个“断面”的符合自然时间顺序的排列,完成了历史时间的逻辑推演,在历史的维度上完成了对于民族未来的“末日预言”。而对于《茶馆》意义的阐释却极其吊诡:在文本之内,它毫无疑义的指向黑暗的时间,而聪明的阐释者却能够利用其本身的时间指向的空隙,将其时间意义阻断在旧时代,并将文本内时间和文本外时间进行跨语境嫁接,从而把它阐释为新时代的诞生预言。

关键词:民族寓言;末日危机;历史逻辑;时间

作者:方维保,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现代作家大多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也就是要用文学创作书写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意识。这种历史意识促使他们在文学想象中总是关注历史时间的流动及其规律,总是将文学的象征域处理为历史的寓言,又因为这些文学想象所表现的大多是近现代中国本土的历史经验,因此,其文学想象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的民族寓言。老舍的话剧《茶馆》就是这样一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民族寓言。

一、民族寓言——“老中国”的形象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最为盛行的叙述方式当属性格叙述。这种叙述方式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某个人物作为叙述的中心,在叙述的过程中展现他的性格和命运。在这样的叙述中,有个性的个体往往是叙述的焦点,其所指也大多指向其个体个性的本身。虽然,这样的形象也有着某种时代的意义,甚至集体的意义,但也大多只指向某一阶层或某种势力,它并不指向民族的群体。20世纪30年代中期,夏衍创作了话剧《上海屋檐下》。他采用了一种集体表现的方式,将底层社会中的各色人等放到一个大杂院中,来整体表现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状态。大杂院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于是就成为底层社会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夏衍的创作也是寓言式的,但大杂院的所指并不是整个民族而是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也就是底层社会。这种叙述方式与个体个性为中心的叙述方式显然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舍的话剧《茶馆》继承了《上海屋檐下》的集体象征方式,但老舍与夏衍的选择性指向不同,它所展现的是“群体的形象”,而这个群体的形象,并不指向某个特定群体,而是指向社会中的每一个阶层。假如说《上海屋檐下》所指向的是底层受压迫阶级的话,老舍指向的则是整个民族。《骆驼祥子》时代的老舍注重写人物的性格,而《茶馆》则注重写民族的命运,“在《茶馆》中他写的是一群,他把舞台的注意力放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上”马云:《老舍话剧创作与舞台视野》,《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可以说他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从写人物性格到写民族的命运”的嬗变。

任何民族都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整体都是由众多不同职业和社会层级的个体所构成。在对于民族的表现中,单个个体是无法代表整个民族的,只有将那个民族的社会各个层级的人都展现出来,才能显示那个民族的整体风貌。

《茶馆》首先采用了群体展现的方式,作者将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三个历史阶段里可能出现的人物,都安排到舞台上,来了个“集体亮相”。《茶馆》中的人物虽然大多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但是从其中的人物身份来看,作家还是试图让其中的每个人物,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物都能够成为他/她那个阶层的代表,甚至成为他/那个阶层的符号。如秦仲义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符号,王利发是小工商业者的符号,而常四爷则是有良知的旗人的符号,两代二德子等是特务的符号,黄胖子是不显山露水的流氓的符号,大小唐铁嘴则是保媒拉纤的符号,再如太监以及国民党的官员等等都有特定社会阶层或势力的符号的特性。这些人物具有职业和社会阶层的高度概括性,从高等级的人物如太监到低层次的人物如被贩卖的妇女,从职业高贵的民族资本家到职业被鄙视的“媒人”,还有处于社会中间层级的人物,如特务打手、小流氓、茶馆老板、大学生、士兵等等。一个民族在那个时代里所应该有的职业和阶层,《茶馆》都将其聚拢了起来,给他一个舞台——让他去表演。《茶馆》里,虽然出场人物很多,但从不重复,职业和身份都不相同;虽然有的职业可以父子“相承”,但是老二德子和小二德子却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职业还是性格都是如此。老舍对于人物的如此安排,既有时代的因素在人物安排中起作用,但更多的却是他对于人物代表性的考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共同性格,但是民族的共同性格却是由各个个体的性格“抽象”出来的。在《茶馆》中,老舍不仅给每一个人物都设计了一个那个时代所应该有的身份和职业,也给每一个人物都设计了一个与他的身份和职业相应的道德品性和性格特征。如王利发,与他的小有产者的身份和茶馆老板的职业相应的是他患得患失的性格和圆滑的处事方式;如秦仲义,与他的民族资产阶级身份相应的是他实业救国的壮志雄心和失败后的脆弱个性;再如常四爷,与他的落魄旗人身份一致的是他的愤世嫉俗;再如二德子,他的身份就是一个特务,他的性格最突出的就是小特务的横行霸道和狗性;再如乱兵、国民党党棍等等,都有着与他们的身份和职业相一致的性格。老舍几乎是“先入为主”地根据人物的身份、职业给所有的人物设计了各自的性格和道德品性,对于整个剧作来说,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品行都是单一而鲜明的。每一个人物不但他的职业同时他的性格和品行也都成为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代某一方面性格和道德品性的符号。老舍不是通过一个个体来表现民族性格的丰富性,而是通过众多人物以及他们各个个体鲜明的性格的汇集,来展现民族性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不过,尽管《茶馆》的人物形象“三教九流”,尽管这些人物的性格品性丰富多样,但都“集合”于“茶馆”之中。“茶馆”显然是一个具有北京特色的象征物。它与其说是这部作品中人物的汇集之所,不如说是老北京人的生存之地,更是中国民族民族性得以显现的表象。什么是民族性?按别林斯基的看法,“那是民族特性的烙印,民族精神和民族历史生活的标志”;它是“某一民族、某一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特色”[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107、190页。。而裕泰茶馆及出入其间的茶客所体现出来的风俗、习惯、言谈举止,恰恰“标志”中国民族的精神和历史生活。在“茶馆”这个中国民族生存之地,它具有强烈的符号性。它其实正是老中国的符号,它所体现出的中国民族风俗特色以及所体现出的性格秉性,与寄身其中的老中国人,具有身份和品性的契合。那些职业身份各异,社会地位层级不同,性格秉性千差万别的茶客们,当他们汇聚到这里的时候,便被提炼出了一个共同的文化性格和道德品性,这就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形象——老中国的形象,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性格——老中国的性格。

老舍利用茶馆这一舞台,将中国民族中的各色形象,收集起来,并将它展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茶馆”是老舍用来展现中华民族的道具,民族才是他所要真正要表现的,其中的人物的个体也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用来表现中国民族某种性格和命运的代表性符号。正如有的学者所看到的,“《茶馆》不是要讲述某个具体故事”关纪新:《〈茶馆〉的文化符号》,傅光明主编:《老舍的文学地图》,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当然也不是要讲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要讲一个民族的故事。所以说,《茶馆》是一部民族寓言。

二、历史逻辑——“老中国”的命运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正如民族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样。《茶馆》作为一部民族的寓言,它是一幅有关中国民族近现代生活的风俗画和一篇生命存在状态的寓言,它更是一部近现代中国民族的命运变迁史。《茶馆》是在历史的维度上来表现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变迁的,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历史中其命运变迁的历史逻辑。

(一)历史的空间——三个“断面”

文学是细节的艺术,现实主义文学更是历史生活细节的艺术。在《茶馆》中,老舍几乎就是采用了一种“现象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生活的三个“断面”: 第一个“断面”: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买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旧,父母贩卖子女,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第二个“断面”: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老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不时前来敲诈。动荡不安、是非不分的大环境让小老百姓更无所适从。第三个“断面”: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再度改良,甚至引进女招待以支撑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

三个断面,分别构成了三个独立的空间。三个断面分别采用特殊的符号手段,标示特殊的历史背景。如运用“太监”这一符号性人物来标示封建王朝,运用“乱兵”这一符号性人物来标示动乱的民国初年,而运用“接收大员”来标示抗战胜利后的国民政府统治末期。由于这些符号性人物和符号性风俗,都明确地指向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某一阶段,从而使得剧作具有了历史叙述的特性。但是,剧作的虚构性和符号性,如太监不过是“庞太监”,乱兵更是“甲乙”之类,使得剧作的历史叙述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历史剧对于“历史”的再现。更为重要的是,在三个断面中,老舍关注的焦点是历史的生活状态,并用重大历史事件作为空间的背景和语境。因此,三个断面所展现的是历史的风俗层面,也就是特定历史中的风俗政治。这是一种关于历史的生活化的写实。

生活化的写实,是一种典型的空间叙述。完全的空间叙述,往往造成时间的停滞和事象的堆积。在《茶馆》的特定断面中,所展现的事象往往因为丰富而有“堆积”的感觉,但纵观整部剧作,或者是将其中两个断面放在一起来观赏或阅读,这种堆积的感觉就会消失,这得益于这部剧作特殊的时间观念和表现方式。

(二)历史的时间——三个“节点”

空间叙述可以导致对于历史的细节佐证,但是最为主要的还在于它的时间性。时间是线性的,它是由众多的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构成。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点可以构成一条直线,三点相连的效果当然也是一样。历史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时间性叙述。它也是由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依次连缀而成的线性过程。现实主义文学的时间观念,依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对于现实的“模仿”,也就是说它尊重自然的时间观念。

同类推荐
  •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传统昕谓的“诗学”,主要指诗歌理论与批评,但是,钱志熙先生在分析了从晚唐到近代“诗学”一词的使用情况后指出,“诗学”一诃,“除了指诗歌理论与批评外,还指构成诗人创作之能力的学理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学是构成诗歌创作的基础,诗学的主体存在于诗歌创作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史即诗学史”。《文体在活动中生成先秦诗学新论》是对先秦诗学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心得,分上、中、下三篇。
  • 花城湖诗文集

    花城湖诗文集

    漠原胜境花湖城,花湖城我来看你,四季花城湖,另一个湖泊,西北行之花城湖(一),花湖城游记,只为今生一回眸等。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潘家洵译易卜生戏剧

    这本《易卜生戏剧选》,从易卜生的全部剧作中精选出六部剧作,均在国内外多次出版。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玩偶之家》演出后引起了激烈的反响。
  • 故乡的路

    故乡的路

    本书收录了胡定宋散文50余篇,主题为“过去的事情”,有作者生命中过去的人和事,以及最刻骨铭心的,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本书同时收录了作者的游记、报道文学以及小说若干篇。
热门推荐
  • 关于初恋的故事dd

    关于初恋的故事dd

    都说初恋最难忘,和初恋结婚生子过完一生是最理想的生活,这是关于初恋的故事,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培养孩子博学多才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 隐者旅途

    隐者旅途

    萌新作者,写小说纯粹自娱自乐,不喜误入。本人从初中开始看了快近十年小说,看着不过瘾就想自己写一本,小说动笔已经有很长的时间看,不过对自己的文笔一直不满意,所以修了改改了修,最后直接回炉重塑。不是专职作者,所以不要指望日更,不会太监。有兴趣的加QQ群:428039268
  • 无限同人之高地人

    无限同人之高地人

    看了太多的无限同人,爽的太少了,所以只好自己写了,纯自娱。主神空间最怕的是什么?最怕死啊!所以主角是不死的,于是有了高地人,我常玩的游戏“龙之谷”中一个战士神技,不过主角不能造人不能强化血统能力,因此想过安乐日子还是要努力的,这样才有故事写嘛,当然虐主肯定不会有,基本是从头爽到尾。另外看的不爽别骂,你不看就行了,毕竟这只是我的自娱。给意见的我会考虑,再怎么我一个人也想不了太周全,那就这样了。
  • EXO之我的邻居大人

    EXO之我的邻居大人

    女主角是一个韩国留学生,住在一栋别墅里,谁知她的邻居竟然是韩国天团exo
  • 都市至尊仙医

    都市至尊仙医

    小人物终成大仙医,处处打脸,处处爽。玄而不妖,肥而不腻,是居家旅行,骑马坐车,睡前厕后的必备佳作。不教育人,只是让你无限爽。
  • 一书为尊

    一书为尊

    重生所炸了,废柴逆袭流那小子嗝屁了,无奈之下,沈浮被选中担任男主角的位置,准备开始修行拯救这个位面。沈浮:“当然我不是自愿的,他们胁迫我,说我不好好修行就马上让我嗝屁。”十二:“沈浮你墨迹什么呢?这条命不想要了?“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浮:“我当男主了,我要无敌了?我要开始与各位小姐姐们风花雪月了?”到这里一年后...十二:“沈浮退后,我要开始装逼了!”这是一本书辅佐一位没有关环的男主变成大佬的故事。题材应该是爆笑,但作者对爆笑梗拿捏不好,欢迎各位读者来批评。
  • 无头之王物语

    无头之王物语

    三年前,大深渊降临在东京穹顶,城市从此改称“万国”。同一天,王羽在万国重生。三年后,王羽在万国的三重关口上班。某一天,他不知怎的就丢掉了自己的头,从此踏上寻头之旅。但他也因此而变强了。毕竟别说头发,他连头都没了。“别跟我提什么整容变装。我王羽,从来都是直接换头!”
  • 穿越香蜜之润玉的金手指

    穿越香蜜之润玉的金手指

    上古大妖孔宣和炎帝神农氏前往天外寻找成圣之机,偶遇黑洞白洞穿越香蜜掉入落星谭,被润玉遇到。锦觅:你骗水神爹爹说你爱我润玉:我错了,但我依然是爱你的。旭凤:你就是这样锦觅的润玉:我是爱她的,我也爱你。旭凤锦觅:……………众人:什么情况穗禾扶额。润玉:我爱这天下每一个众生,因为我是天帝,因为我是他们的神。所以我爱你们,给你们公平公正。错了就要接受司法天神的惩罚,对了,自然有天道降下功德金光。对于你们修行,有些功德之力,也会更顺畅。神爱世人。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我还要赶着回去看狄仁杰呢!
  • 反复穿越是不是有点过分

    反复穿越是不是有点过分

    穿越能给人一次重来的机会,在异世界再活一世。但当穿越次数过多的时候画风就开始有些不对了起来:一手仙法送武功绝步天下的魔教教主归西,一记反物质泯灭弹轰杀不死族大军,在核弹洗地的战场上烧烤....“我这样反复穿越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徒手将最先进的高达拆成碎片,寒易水忽然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