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01100000012

第12章 节庆习俗的形成(12)

“是时螫蟹新出,石榴、漓勃、梨、枣、栗、孛萄、异色枨桔,皆新上市。”街上水果生意十分兴隆。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整个东京城“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儿童们三五成群,连夜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热闹盛况,近拟元宵节。《梦粱录·中秋》载:“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渭之‘月夕’。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银蟾光满。”如此美景,则“王孙公子,富家臣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登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至于那些小康之家也要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就连贫困人家,也要设法解衣买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醉翁谈录·八月》记载:“(京师)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者至十二三(岁),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巾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中秋节作为团圆节,历来都是那些远在异乡的亲人宽解自己离愁别恨,抒发对美好生活祝愿的好题材。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作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恶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日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对月抒怀,思念弟弟的千古绝唱,脍炙人口。通过想象,展现了月宫奇景,借自然界的现象来诉说他的离愁别恨。是中秋词中意境最高,想象最丰富,流传最广,深受古今入士欢迎的好词。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南。”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山东,任密州(诸城)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作了这首词。自古以来,月亮就是人们美好而向往的世界,中秋之夜,仰望婵娟明月,任感情天上人间飞翔,抒发情怀,引人人胜。词的意境豪放,中秋之夜,家家团聚,仰望一轮玉盘,摆上桌,上置月饼、西瓜、毛豆、水果等,主拜者叩头敬献,口中还唱拜月歌:“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神仙,有吃有喝还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拜月结束后,全家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分食月饼讲究按全家人数切块,每人一份,首先是分食月饼。

3.观潮

在南方,每年中秋节之时,古人还有望月观潮的风尚。早见于汉代,到唐宋时观潮已形成很大的规模,尤其南宋,因临安为京都,江浙一带盛况空前。据《梦粱录·观潮》记载:临安风俗,十分奢侈,玩赏殆无虚日。地理条件优越,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景色称绝。每年中秋时,怒潮滚滚,汹涌澎湃,甚为壮观。

据载,钱塘江潮头高达三四米,潮水落差最大可达八九米,潮头为万马奔腾,山飞云走,撼人心目。因此,人们兴致勃勃,前去观看。“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白居易《咏潮》诗对这一壮观描写极好,其诗曰:

早潮方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苏东坡于神宗熙宁六年(1073)中秋,任杭州通判时前去观潮,赋《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现录为下: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日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骇昊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江边身世两悠悠,人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

吴儿生长狎涛澜,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第一首写诗人看潮的打算。第二首描绘来潮的形势,潮势之大,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白浪滔天,怒潮为箭。第三首写自己观潮后的感慨。作者观潮,原为纵览海潮壮观,触景生情,意于自己被贬而流落异乡身世联想,感叹身世悠悠,浑无定所,似江边潮水,潮来潮去起落不定。长此下去,归所何在?第四首是写作者议论:一是怜惜弄潮人重利轻生,一是讽喻当时朝廷兴建水利多不切实际,利少害多成效不大。第五首作者多次抒发自己观潮后的感想,希望能驯服海潮,为人造福。纵观全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从诗中亦见海潮之雄势和杭人观潮弄潮之风俗。

当时还有祭潮。《梦梁录·观潮》记载:“其日帅司备牲礼、草履、沙木板,于潮来之际,俱祭于江中。士庶多以经文,投于江内。”中秋之时,正值金风荐爽,丹桂飘香,达官显贵们正趁此良辰对景行乐。

观潮之风绵绵相袭,今日南方杭州等地仍于中秋赏月观潮。山西汾河中下游,每年八月中旬仍在汾河涨潮之时,常有结伴前往观望。

十二、重阳节

(一)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易经》:

“以阳爻为九”,将“九”字视为阳之极,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并重,故名日“重阳”。三国魏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九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长于久,故以享宴得高会。”因此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

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陶渊明《九日闲居》一诗的序文里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重阳节活动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佩茱萸,放风筝等。

九九重阳节,今天已变成象征老年人寿的节日。

(一)重阳节俗

1.登高饮酒

九月,天高云淡,山清气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登山环跳,看满目红遍,层林尽染,令人心旷怡。登高则是重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然而,古人登高却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梁人吴均《续齐谐记》里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始于此。”

费长房何以对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重阳为何有灾,这和中国阴阳学有关。阴阳家认为一三五七九为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九为数之极,中国有“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之说。

在卦术中,“九”代表由盈转亏,南盛转衰的不吉利数字。现在人们还讲究人逢九,必多灾,民间在人逢几之年都要穿红衣、系红裤带以破之,其目的亦是避灾。

重阳登高之俗,早在战国便已有发端,到了西汉,便渐渐成为一种习俗,并且还增添了佩茱萸,以菊花酒等习俗。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金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干金方·月令》:

“重阳日,必以肴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

“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

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

“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广州地区,游客多于重阳登上白云山,饮酒赋诗,热闹非凡,影响至今。在上海,附近无山丘,便把沪南丹凤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雅集之所.也很热闹。至民国年间干脆又登二十四层高的国际饭店。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也都是登高胜地。尤其是滕王阁,因了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至于湖北江陵龙山上的纪念晋代孟嘉落帽的落帽台古迹,也吸引着许多游客。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匝阳)有治肴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2.赏菊

菊花又名黄花,属菊科,花色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幽香清芳,赏菊就成了一件时令习俗。

中国菊花,有三千多年历史。我国古代最早典籍《礼记》、《山海经》中都有关于菊花的记载。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佳句。菊花姿包娇艳,使人倾慕。性格傲然,气质刚强,令人折服。重阳之日,当你步入菊展庭院,当你徜徉于菊花之海,红、黄、紫、白、墨、绿等各色菊花齐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愈是深秋,愈生得鲜艳。虽秋风萧瑟,寒霜冷月,妍姿不改。所以,人们爱菊,赏菊,赞菊,以菊喻志。

我国古人曾有许多赏菊诗词。如晋代陶渊明,唐代杜甫等都有佳句名篇流传。至清代,重阳节前后还举行菊花大会,倾城人去观赏菊花。全国各地城市,大多喜欢在儿九重阳前举办菊花展,尤以广州、北京最负盛名。每年都有新培育的品种面世,叶花形态都有新的发展。

依叶的形态,菊有圆叶菊、莲叶菊、瓜叶菊之分。依花的形态,菊又有平瓣菊、管瓣菊、丝瓣菊之分。其品名花样达二千余种,菊名美雅而富有诗意。如杏花春雨、明支照秋菊、醉杨妃,玉手调脂,佛见笑、海掌着露、春红月色,夕照松荫、藕丝、初阳等。闻其名如睹其丽姿艳容,观之,实乃艺术鉴赏与享受。民间还讲究采菊花晾干泡饮,俗称菊花茶,可利尿、下火、解毒。民间中老年妇女还习惯采摘朵野菊花插在头上或戴在胸前。

3.插茱萸

茱萸,即“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灌木,春开紫色花,秋结紫黑色实,人药酿酒,有湿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可治便秘、吐泻、腹痛、遗精、消化不良等症。插茱萸可治病防疾,唐朝诗人王维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两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就是脍炙人口的诗,可见古人已有插茱萸之俗。

此外,自古先民还于重阳之日,饮茱萸甘菊之酒。

4.吃重阳糕

登高习俗在全国都很流行,可在平原地区,人们都无“高”

可登,于是,有人就想了一个代替的办法.几月九日做糕吃。取“糕”“高”同音,吃糕便表示登高消灾了。到了现在,各地仍有重阳吃花糕的习俗。在古时,最初的花糕是用植物叶子和米面制成。唐宋时盛行吃花糕,其制作就更加考究,相传武则天曾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

重阳糕也称“花糕”、“发糕”、“菊糕”一吃重阳糕至迟在宋代已经十分普遍,明清沿袭:山两重阳糕系面食糕点.以枣泥、银杏、松子、杏仁为馅。可做九层,有的在糕点上做两只小羊,取重阳之意。有的在糕上插小彩旗,以图吉利。糕谐音。

高,寓步步高升之意。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山等地,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这天吃重阳糕,同时还要改善生活,家境好的还设洒宴庆贺全家康乐。

民间妇女习惯重阳节休息,嫁出去的闺女要回娘家吃重阳糕。农村学校学生要给先生送糕,请先生吃饭。

同类推荐
  • 民间文学(下)

    民间文学(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四美图

    四美图

    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四十余篇散文作品,文字清新流畅,其中有对童年、青春的歌颂,有对家乡的怀念,还有对人生的感怀。
  • 人杰的抒情志

    人杰的抒情志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亦可以知兴衰,最真实的是历史,而最模糊的也是历史,历史的魅力与精彩就在于此。“人杰”是历史中极具魅力的一群人物。顾名思义,“人杰”简单地说就是人中之杰,是芸芸众生中的杰出人物。既包括那些定国安邦、成就霸业的人杰,也包括那些心怀壮志的豪侠之士,而那些忧国忧民、满怀豪情的文人墨客,也可以称之为人杰。人杰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 衣上酒痕诗中字

    衣上酒痕诗中字

    中国人建立世界,是从一开端而生万物,层层更迭,每一步都是锦上添花。这个锦缎天下从没有经历过裂帛之痛,每一个字都可追溯到伊始,仓颉造字的初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书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字靠着一个稳固的模件体系继承和发展,并得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焉。而从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形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又体现着中国人标准化生产之外的艺术创造力。
热门推荐
  • 元素天纪

    元素天纪

    旧纪已过,新纪已至。这是一千年以后的世界,有点科幻,有点平淡……少年们自凤凰花柳中崛起,战斗、爱情、热血、智商、离奇、真相、信念,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认知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监狱收尸人

    监狱收尸人

    大家可能都对监狱有些陌生,对于被严格保护的刑场更是一无所知。然而,刑场上被枪毙的尸体往往会被运送到哪儿呢?有些被家属当场认领,有些则是被法医部接收。有那么一小撮的尸体,因为种种原因,就连法医部也不愿意接收。而我的工作,就是专门接走那些连法医部都不敢接收的尸体,这行有个名字叫做监狱收尸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巡

    王巡

    我有一剑,要教日月星辰无颜色。我有一剑,要叫苍天从此不言语。我有一剑,仅此一剑,一剑而已。
  • 汉末兵王

    汉末兵王

    意外穿越到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猛在乱世之间如何求存,如何凭一己之力扭转天下,脚下铁血之路,一将功成万骨枯,刘猛在诸侯之间挣扎,杀出一条血路。有侠骨柔情,有铁血厮杀,有权谋天下,有兄弟情深,不一样的三国,却是一样的精彩,让《兵王》带你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带你经历一个天下乱世,从无到有,争霸天下,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梦入铁骑踏河山,烽烟无数望九州,横刀沽酒做长歌,试看英雄出我辈。
  • 念兰溪

    念兰溪

    常常有人说沈昕璟像花木兰,只有自己知道这是两年来练出来的超于同龄人的成熟和冷漠。我们始终都要在岁月的沉淀里记住那个无法忘怀的人,成长为一个强大的自己。萧兰陌在沈昕璟的生命里就是这样一个人,种在心上,抵御时光。沈昕璟又重新来到北京了,熟悉的制服映入昕璟的眼帘,刺痛着她的心。她想要逃离的原来都在她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她赶紧移开视线,掉头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开始走。从骏安科大到锦明大学,从本科到研究生,沈昕璟和萧兰陌这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沈昕锦一个人回到北京?又会碰到什么样的人,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那个开始的陌生人到底跟沈昕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
  • 极武入道

    极武入道

    一个武道极度昌盛的世界。这里有平民,有武者,有世外势力,还有不可以思议的妖兽。生为平民,你就应该好好安分,不要读书,不要练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一旦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踏出了改变命运之路?你会发现那是一条不归路。李凡,平民。李凡,武者。李凡,世外高人。李凡,北游之子。李凡……一位在异界抗争的穿越者。
  • 全民大冒险时代

    全民大冒险时代

    御器修仙,全民大冒险。盘古斧开天辟地,混沌钟镇压时空,混沌珠衍生世界,太极图穿越时空……这是一个器的时代,更是一个全民御器修仙的时代。探险,打怪,寻宝,……,各种奇缘秘境从天降,全民进入大冒险时代。ps:作者不会断更,不会太监,请读者放心收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