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01900000012

第12章 散文卷(12)

吃过午饭,全家人到挨近小区的金鸡寨生态公园爬山。这是县里新近开发的提供给市民锻炼身体的好去处。这里树木葱郁,空气新鲜,视野宽阔。水泥砖砌筑的台阶从山脚下绵延到山梁再到山顶,在几座山之间形成回路。我们一边走一边聊,一边眺望一边拍照。到了山顶开阔地,席地而坐,吃个水果,解解渴,稍息一下,下山。

年初二,按我们这里的风俗,亲友间不串门,哪怕是亲兄弟胞姐妹。所以这天各家各户都自由活动,处理自己的事去了。

年初三,全家人在我家和妹妹家玩(两家住两隔壁)。也是一整天。吃过午饭,我们到就近的窑头竹林生态园踏青。一路上,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好不热闹。看来大家都喜欢亲近大自然,新鲜空气大家都青睐。

吃过晚饭,儿子因与同学约好去歌厅K歌,他与大家先行告别。侄女马上两眼放光,向着她老爸:“你前几天不是说要请我们去唱歌吗?正好今晚去。”哥一听,就爽快答应:“好啊,现在就去,我请大家,叫老弟给我们先订个包厢。”看老妈也没提反对意见,就这么定了。儿子就打电话。一会儿,他跟我哥说:“定好了包厢,冠豪城歌厅409,在我们隔壁。”

三世同堂就这么唱开了。侄女、外甥忙着给大家点歌。对这个活动积极性最高涨的是第三代,他们唱了一首又一首,不知疲倦。他们唱的,都是些与爱啊情啊有关的港台流行歌曲,有的还用粤语唱。也难怪,他们这个年龄,正是谈情说爱的花季时节。没想到儿子这么有心,他专门从隔壁包厢过来,为全家人献了两首歌。第二代,唱的则是些怀旧经典老歌,以及民歌、红歌,诸如《为了谁》《草原之夜》《红河谷》等。这反映出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人的心理和心态。哎,老妈怎么不露一手呢,我小时候,也就是她年轻时,我可是听过她唱歌的呀?当我看她听着二、三代歌唱时那陶醉的样子,我明白了:原来,老人家是要让年轻人多唱几首,多多尽兴。

唱了两个半小时,快十点了,该回家了,尽管第三代几位年轻人还意犹未尽。出到歌厅门口,侄女对我说:“以前没听过叔叔唱歌,想不到你唱得这么好。”正当我想得意一下,她话锋一转:“不过还是老弟唱得好。”一扬一抑,让我刚刚喜上眉梢的表情来不及转换,立马凝滞。

感觉今年这个年,过得舒心、欢乐,还有清醒。舒心、欢乐,皆因低碳带来,自不必再解释,上面说了那么多。这清醒嘛,不像往年那样,整天围着酒桌转,想不清醒都难呐!

吆喝里飞出爱的歌

那天早上,路过菜市场,远远地,一个男人的吆喝声飘荡过来:“八——宝——粥,五——香——鸡蛋!”循声望去,看见一妇女忙碌的身影。这女子的声音怎么和男人的一模一样?我好奇,便走上前去,顺便买她的早点。

原来,声音不是她的,而是从一扩音话筒里传出的。那女人一边手脚麻利的做着生意,一边笑意吟吟的与身旁的顾客唠着嗑,开心快乐、幸福满满的样子。

轮到给我盛八宝粥了,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妇女说:“你可真会偷懒啊,请了个小工给你吆喝。”

“嘻嘻,哪是小工啊,那是我老公。”妇女说这话时,脸上笑得更开心了。

她告诉我,以前,每天天刚蒙蒙亮时,他们夫妻俩准能按时赶到菜市场,推着三轮餐车,迎接在这里批发蔬菜的第一拔食客。她负责盛粥,老公则帮着拿鸡蛋,连带吆喝。后来,他到外地打工,离开了家,这担子就全部落在了女人身上。

临走的前一天,老公从外面回来,背着双手,神秘兮兮地对她说:“给你找了个帮手。”“谁?”“我呀!”只见他把藏在背后的扩音话筒举到她的面前,拔动开关,一阵“八——宝——粥,五——香——鸡蛋!”的吆喝声灌进女人的耳朵。女人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男人不在自己身边了,但有男人的吆喝声随时随地伴她而行,她走到哪,吆喝声就跟到哪,如影随形。在她听来,男人的吆喝声就像是一首歌,一首比当红歌星演唱的情歌还要动听千百倍、经典千百倍、缠绵千百倍的爱情金曲。

难怪妇女笑得那么开心。她能不开心吗?

夫妻间的爱,不一定就是丈夫给妻子买项链香车,也不一定就是妻子给丈夫做山珍海味。在上面这位“八宝粥西施”看来,爱其实很简单,它不过是一阵阵的吆喝声。

元旦,圆蛋

元旦到了,单位忙着在大门口张灯结彩,张挂“庆祝元旦”大幅横招。不过,看大多数的家庭,似乎没什么动静,阳历年嘛,民间不是太注重。但听我一朋友说,他家有一“习俗”——元旦吃圆蛋。这一“习俗”,历史并不悠久,他说他清清楚楚记得,那是从“二简字”时代开始的。

所谓“二简字”,就是十年浩劫刚结束的1977年12月,由国务院明文下达的“第二批简化字”。当时出台了一个《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本来是“圆蛋”一个,由于“圆”简成了“元”,“蛋”化成了“旦”,于是乎,“圆蛋”摇身一变成为“元旦”。面对简化了的“元旦”,朋友的父亲一边大摇其头,一边顺水推舟,向全家宣布:“我家过元旦,从今以后定下吃圆蛋的规矩。”圆蛋大体上就是茶叶蛋(过去有些家庭不加入茶叶去煮,现在家家户户很少不放茶叶的了),我们这里的方言叫“圆宝”。小兔崽子们自然求之不得,多了一个饱口福的机会,高兴!就这样,这圆蛋一吃就是30年,吃出了他家的第三代传人。

这“二简字”算来字数不足1000个,但弊端多多,尤其是滥用同音字替代,在意义上混淆视听,带给人困惑。记得在“二简字”时代,某一日,我接到单位领导托人带来的一张便条,上面写着“请付付付主任人民币二十元。”我看了老半天也没彻底明白其中的意思:怎么三个“付”字在这里排队?莫非领导遭遇劫匪,吓得说话结结巴巴?后来见到他,才知是要我付给姓傅的副主任二十元现金。付、傅、副三字不分,全是简化惹的祸。

国人在使用简化字的过程中还常常遭遇尴尬。据说,有位叫王修道的老者,他的名字经“二简字”一折腾,“修”字被裁掉了左侧的“单人”和中间的“短竖”,“道”简化成了“辺”。老先生自嘲:“修养之事从此就不再是人干的喽。”旋又装出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我这个‘道’,刀起首落。想想看,人走在路上,碰上个提刀的主儿,你能不害怕么?”本来,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每个字都尽可能造得尽美尽善,可是到后来,文字改革只图简化,很多简化后的字显得就不那么“善”了。真是无奈啊!当时,曾有外媒报纸以《元旦成了圆蛋》为题,对我国的“二简字”予以讽刺和讥笑。

由于“二简字”存在诸多问题,海内外争议声此起彼伏。在试用不满9年后的1986年9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停止使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二简字”的时代遂宣告结束。

“圆蛋”恢复了其本来面目,但朋友说,他家的“元旦吃圆蛋”的习俗始终没停没变。朋友说,他老妈说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吃了圆宝,圆圆满满,招财进宝。”听他老妈的意思,这圆蛋是要子子孙孙一直吃下去了。呵呵,瞧这一家子,真有意思!

满城尽见国旗飘

2009年的金秋十月,国庆长假第一天,我闲暇地走在家乡这座美丽江南小城的街道上,发现今年的国庆气氛比以往热烈:所有临街商店门点前,无一例外地插上了一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猎猎飘扬。城市的节日,有了这些国旗星罗棋布的点缀,显得更加的喜庆庄重。

在我的印象当中,每年的国庆节,也会插国旗彩旗,也会张灯结彩,但那似乎都是单位的事,与个人无关。每当国庆节来临之际,无论机关、厂矿、学校、部队,政工干部们个个都忙开了,都在为自己的单位大门作一番精心的装扮。大门门顶上方,中间高插一面五星红旗,国旗两侧再插上若干面五颜六色的彩旗;门顶的两边,大红灯笼高高挂;门框则用苍松翠柏环绕起来,配之以各色眨巴着眼睛的小彩灯,再将干部、工人、师生、战士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各色艳丽花朵点缀上去。这时,节日气氛就烘托出来了。

今年是新中国60华诞,各个单位举行隆重的庆典那是肯定的,张灯结彩、布置门面、悬挂灯笼、张贴标语也是预料之中的事。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在城市经商开店的市民们也这样积极的参与其中。

我随意走进一家文化用品超市,与超市老板聊了起来。他告诉我,近一个月来,超市最畅销的商品就是各种规格的国旗,除了单位来购买大尺寸的国旗外,个人来买国旗的也特别多。我问为什么?他说,今年是祖国母亲60华诞,大伙儿都明白这个道理,有国才有家,国强促民富,有了党的好领导、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老百姓才能过上今天这么舒心的日子。聊着聊着,一位顾客也加入其中,接上话茬儿:为什么大伙儿挨家挨户插国旗?你听,对面家电超市播放的《红旗飘飘》这首歌,正好表达了咱老百姓的心声。

我侧耳,豪迈激越的男高音传来:“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听着优美的旋律,我心潮澎湃。

走出超市,金风送爽,我深吸一口,顿感惬意无比。环顾整座城市,一街、三街、五街……,北路、东路、中路……,红旗大道、人民大道、龙翔大道……,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举目望去,满眼都是国旗飘,汇成了一片红色壮观,风景煞是养眼。是的,节日是有颜色的,祖国60华诞,大喜大庆的中国红成了当然的主色调。

国旗猎猎飘扬在风中,祖国永远在人民心中。

我是“锅头”我怕谁

那一年,也记不清从哪个月份开始,反正,忽一日,一夜醒来,走在大街上,碰见熟人,十之八九,见面第一句话都会先亲切地叫我一声“哥”,当然,他们年龄都比我小。亲弟妹自然叫我“哥”,表弟妹也是叫“哥”,他们的同学朋友、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也跟着叫“哥”,都很正常。可是,往日的同事,过去见着我大多毕恭毕敬的后生,今天相见,也“哥长哥短”个不停;熟人也难免“俗”,甚至包括一些仅有一面之交的生熟参半的隔行人士,也是开口一个“哥”闭口一个“哥”,这我就一头雾水、稀里糊涂了。不过,感觉还是蛮亲切的,你设身处地转换角色地想一想:本来,一个人孤魂野鬼般地在街上晃荡,走不多远,冷不防,三步一声“哥”,隔道又是一声“哥”,“哥”声阵阵,自己俨然成一“哥哥头”,一社会大佬,多风光呀!说不准你一不留神还会从喉咙里蹦出来一句:“我是‘锅头’我怕谁?!”感觉真的好爽。

说来也是,我们古老的中国历来就是个重感情的国度,“天理国法人情”沿袭至今。在社会交往各色人等的感情天平上,兄弟之情算得上是最黏、最铁的了。《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异姓朋友,亲密无间,但要维系这种感情并使之深化,只有靠结拜成兄弟。一旦对天盟誓,举酒结义,接下来便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可见,能够称兄道弟者,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想起了身边的一个小故事。某日,一位特别要好的朋友,邀上我们几个,到他家喝酒。酣畅淋漓之际,喝得脸红耳赤的他见其亲哥从外面回来,忙起身去隔壁他哥家叫过来陪大家喝酒同欢。“哥,这几个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比兄弟还好。”当弟的向哥一一介绍过来,一脸的自豪。这下把哥给冒犯了:“比兄弟还好?那你叫我过来陪陪陪,陪个鸟啊!”哥一脸的不快。做弟弟的这才知道说漏了嘴,自打耳光:“都怪我喝糊涂了,忘记了你……是我亲哥。”就是嘛,朋友关系超过了兄弟,换谁当这个哥都会有意见,何况做小弟的还是当着哥的面来说的,这不是对高高在上的哥的极大不敬吗?在弟的面前,哥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想到这些,游哉悠哉于大街小巷的我,更是快乐得像济公活佛一般。

过了一段时间,走在回家路上的我,偶遇两位若干年前的学生,他们一起同路而行。现在的他们,都成了地地道道的社会人。其中一位,在学生时代就显露出调皮本性的学生甲,一见着我,就嘴巴甜甜地送上一声“哥”,让我听起来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学生乙马上反应过来:“你叫‘哥’是不是给叫疯了,老师怎么能叫‘哥’?”又对我说:“老师请别介意,他这个人呀,在社会上混,沾染了不少哥们义气,对谁都称兄道弟的。那天,见到他叔,他也一个劲地叫‘哥’呢!”我哭笑不得。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我用当下这句“热语”劝说他。也不知这位没大没小没老没少的学生听进去没有。

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如甲流。真希望,流行“哥”能像风,吹过去,过了这阵就销声匿迹。说来也怪,之后没过多久,再出门,听到叫“哥”的,还真的少了许多。

“不够义气”了一回

想起了过去的一件事。每当想起这件事,心里还总有点发虚。

那是端午节的上午,朋友打来电话,说有一位朋友要从外地自驾游过来,带着他的老婆孩子,还有父母大人,一块儿来我们这里观赏极具地方特色的划龙船比赛。朋友要我等会儿过去,与他一起全程陪同这一家子人。

同类推荐
  • 有间文库:且介亭杂文末编

    有间文库:且介亭杂文末编

    《且介亭杂文末编》收鲁迅1936年所作杂文三十五篇。一九三六年作的《末编》,鲁迅把存稿放在一起的,是自第一篇至《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和《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似乎同属姊妹篇,虽然当时因是未完稿而另外搁开,此刻也把它放在一起了。《附集》的文章,收自《海燕》,《作家》,《现实文学》,《中流》等。《半夏小集》,《这也是生活》,《死》,《女吊》四篇,先生另外保存的,但都是这一年的文章,也就附在《末编》一起了。
  • 余光中诗书人生

    余光中诗书人生

    余光中是蜚声海峡两岸三地乃至全球的重量级作家,其创作生涯已超过半世纪,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本书以余光中的“读书生活”为线索,探幽入胜,既引导读者一窥文学大家的风雅人生,同时亦从一侧面反映出传主余光中的创作和治学之路。
  •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女诗人余秀华的首部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
  • 我们,江湖未有期

    我们,江湖未有期

    12位江湖“萌友”,13篇热血江湖故事,他们潇洒自由,他们友善亲切,他们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友人,浪迹在丽江西藏的过客,求学在美国巴西的浪子,还有定居在遥远地方的江湖人,他们每个故事都无可替代,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冒险。
  •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先生近四十年从事专业文学编辑、阅读、评论生涯以来,关于世界文学的心血结晶。汪兆骞从纯粹的文学欣赏、评论与创作的角度,以人性、历史及美学的眼光,为我们精心解读从1901年以来的一百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经典代表作,全面呈现百年来世界文学金字塔顶部的辉煌与璀璨。他们为什么会获奖?他们的作品何以成为经典?他们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是如何生活和创作的?一本书读懂一百多年来一百多部世界文学经典,了解一百多位文学大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他们是——泰戈尔、罗曼·罗兰、叶芝、萧伯纳、托马斯·曼、尤金·奥尼尔、赛珍珠、赫尔曼·黑塞、纪德、艾略特、福克纳、海明威、加缪、帕斯捷尔纳克、萨特、肖洛霍夫、川端康成、贝克特、索尔仁尼琴、聂鲁达、马尔克斯、威廉·戈尔丁、大江健三郎、辛波丝卡、若泽·萨拉马戈、君特·格拉斯、奈保尔、库切、奥罕·帕慕克、赫塔·米勒、略萨、莫言、阿列克谢耶维奇、鲍勃·迪伦、石黑一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际王座

    星际王座

    星际大时代,宇宙屹立神,人,魔,妖灵四大永恒种族,四大种族相互相互斗争相互制衡。————————————欢迎加入我的群(107357553),多多对安稳提意见,交流聊天也可以的。(暂时是孤零零本尊一人)ps:安稳的码字速度慢,所以现在暂时是每天一更,更新时间一般是在中午十二点或者下午六点。现在是新书期间,所以需要大家大力的呵护和支持,不求推荐,只求收藏和点击就心满意足。
  • 我的世界里不许撒谎

    我的世界里不许撒谎

    假如有一天,你被告知,从今以后,你都不能说谎话,你还能开心的活吗?
  • 做最得力的中层:带好队伍用好人

    做最得力的中层:带好队伍用好人

    把责任落实到位,做最好的中层,对上,中层是被管理者,需要掌握与上级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对下,中层是管理者,既需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把工作做出色,在领导中绽放你的光彩
  • 踏一程不归路寻一梦中人

    踏一程不归路寻一梦中人

    魔界的魔魇之门封印被破,魔魇石丢失。魔魇门关的妖魔逃出,于是魔界之主,泣花阴来到人间,寻找魔魇石......
  • 天外匪仙

    天外匪仙

    伙计!千万别学蹦级,要不会先扎进长江里,然后看到不应该看到的东西,接着因为一点点的小贪心,踏上一条后悔走上的路!为男人的面子不得不学会逞强。遇上巧合的巧合,假如是您!您会如何?人要承认都很贪心,人要承认也很花心。更要承认还都有点沾沾自喜的小聪明!但是男人哪个不想让自己活的更好?有便宜不占是傻蛋!这是老爸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老祖宗说的。假如摆在你面前就有个让你从小人物变成大人物的机会?你能不想想吗?
  • 校园谍影

    校园谍影

    古武少年崛起校园,为寻父母投身特工。他,一半是翩翩少年,学业出色情迷校园,智斗二世祖搅乱都市;他,一半是魔鬼化身,为了任务大杀四方,成为世界同行最头疼的‘龙卷风’......本书Q群:477069146,诚交天下书友!
  • 陆影帝的耿直娇妻

    陆影帝的耿直娇妻

    爱唠嗑影帝vs爱财小漂亮机场篇蹲机记者:听说你不喜欢女人?陆影帝:家里已经有只母老虎,别操心了。家庭篇:某日回家的陆影帝,遇相机“卡嚓卡嚓卡嚓”连环拍。陆影帝:你又缺钱了。许漂亮:知我者非你莫属,配合下影帝大人。
  • 旺祥店

    旺祥店

    小说选择旺祥店为背景,讲述大一学生汪梦远为了赚取生活费在这家饭店里上班,前三天,生活很简单,就是学习点菜,传菜等基本操作,以为将会就这样枯燥乏味地度过两个月。待几个大学生也来这店工作时,那份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破,不同的碰撞在这里演绎,生活变得精彩不断:新旧员工的较量,谁赢谁输?新员工之间出现摩擦,如何解决的?制度和员工,哪个更重要?服务员与厨师的矛盾,是否能化解?员工与老板之间的博弈,谁会笑到最后?一家位于偏僻一角的饭店,为何每天顾客都是满座,甚至还有排队叫好,在竞争的上海,竟然屹立不倒,充满着旺盛的活力,,,,,,
  • 我看见了你灵魂的颜色

    我看见了你灵魂的颜色

    殒命的少年偶然间获得傲娇小仙女的容颜与法力穿越到了其所在的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