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57500000049

第49章 外婆祭(3)

我考上了大学。我们哥仨托着碗,蹲在石凳上吃饭。二哥问:“你怎么打算?”我说:“去。”二哥说:“家里不能给你寄钱。”我看他一眼:“嗯。”二哥说:“路费那么多,一下子怎么拿得出?”我央求他了:“就要半费……”二哥说:“上中学,把牛卖了。这节,卖什么?”我知道家里难,没吭声。大哥说:“不会不去,这么大了,刚会干活,用你的时候,你走了。没路费,你怎么走?”“我走着去。”我停下筷子,泪水在眼圈里转。阿母出来了:“去,怎么不去?全中学,考上北京的就两个,家里变卖,也得让他去。这不全是政府好,选上他,要供他上学,你们谁有那本事?”二哥吸了一口气:“这下更没指望了,他这一走,就不是咱这达的人了,给政府当儿子去了。咱家,就奶奶有点儿本事。她,一个女人,还盖了房。阿爸那辈没盖成。到这一辈,大哥,文不文,武不武。我一个人,俗话说,一人难担五口。唉,房子,连这老房,大门破成那样了,换个新的都拿不出钱……”房子,是怎样刺激一个庄稼人的心啊!但我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召唤。阿母能感到我的心跳:“去吧,不一定老守着这个家,你外婆他们也都是走南闯北的人。”乡里人,冰啊雪啊,全没见过,谬传,北方人睡觉钻鸡毛;烧滚水,得放几个龙眼干才知道滚不滚;小孩子撒尿,马上变成一个塔……就这,叫阿母有点儿放心不下。我离开家乡,背着十三斤重的大棉被,还有阿母出嫁时,外婆给的一条红毯子,现在用红布打了几个补丁。我带着幻梦、寻求,上路了。

阿母在一次来信里,寄来了外婆的地址,让我能给外婆写一封信:“你上了大学,外婆高兴坏了,只要来个亲戚朋友,都要请她屋里去,讲你上大学的事,说:‘我女子熬出来了,我女子熬出来了。’那么大岁数了,她还到处串亲戚,就为了说这句话:‘我女子熬出来了,我女子有出头日子了。’你快给写封信吧。”舅舅也没让所有的孩子上大学。有个女儿上大学,一年得花好几千,而我上了大学,外婆当然震惊了。她决心要拯救这个家,雄心勃勃,却一败涂地。以我上大学为标志的“女子熬出来了”,再次摇憾了她的心!

阿母认定我的信一定能写好。她一辈子除了去烧香还愿,没出过远门。我的信肯定回回叫她感到新奇、满足,爱不释手。家乡有一条车路,小时候,我去给牛拔青草,总站在路边数汽车。半天,要是能数上二十多辆,就兴奋得不得了。有时,我们几个孩子比赛,看谁在汽车离得最近时冲过马路,这些庞然大物引起我们怎样的好奇心啊!司机急刹车,探出窗口,脸红脖子粗地骂:“死孩子!”我们悻悻地走开了。去番的人回来说,站在车路中间,让汽车在身子两旁不断线地跑。我们似懂非懂,感觉像做梦一样。上北京,懂了,车水马龙有了依据。红灯,就是筑起堤坝;绿灯,就是开闸放水。在家乡,过年过节、办喜事才宰猪,宰一头猪,轰动一半个村子。大学里,天天有肉吃,一人一天少说一两,一万多师生员工,就是天天吃掉十几、二十头猪,这是什么气派呀!学校里吃炸鱼更新鲜,一人一条,端到饭厅边的小树林里吃,内地的学生竟然不会吃鱼头,也不爱惜,把鱼头都掰下,码树根上,一堆一堆的。饭后,清洁工拉走好几车!经过饥饿,来到的好像是另一个世界,我真是感叹不已!

给外婆写什么呢?我的笔顿住了。开始寻找外婆的思想轨迹……她在我们的赤土地上没有找到出路,去了异国他乡。没把女子都带走,那是她脑子里的传统观念,这是故土,是根。女子的遭遇,使她对这土地更失却信心,形成一个观念,只有去番,才能拯救危难。阿爸、大哥却没有如她预感的有出息,又使她迷茫、痛楚……我上了大学,对她来说,真如石破天惊,蓦然回首,才从这古老、贫瘠的土地上,看到女子新的希望……但我终于没写下去,我看到外婆给阿母陪嫁的红毯子。冰雪的北方,我没有褥子,夜里冷了,在薄薄的破毯上抗不住寒冷。我把阿母让我带来的大棉被卷成筒,钻进去。阿母没熬出来,家里的日子还很拮据,一年里,只能偶尔寄点钱,一回三块、五块。有时,有顺路的,让捎来点儿龙眼干,信里又告诉我,把那袋龙眼干的小口袋拆了,去做条裤衩。想起阿母,我眼里涌出了泪水。我不想打碎外婆的梦,也不愿意向外婆要这要那,不仅海外关系是极麻烦的政治包袱,我身上还有着阿母那股咬牙的劲头儿。没有路费,整整七年,上大学加上再教育,我没有回一趟家乡。我知道,阿母望眼欲穿!

在我的隔壁房间里,住着一个归国华侨,据说他写了好几本反动日记,成了右派,毕业后,分配没有单位接收,就这样搁浅了。我们吃饭的大饭厅,只有桌子,没有凳子。他吃饭时,把饭碗放好,离桌子一尺远,立正,左手搁到背后,右手拿勺,躬下身去,九十度,舀一勺,放嘴里,而后挺直了身子。嚼完了,再弯下去,还是九十度……真叫人忍俊不禁。看了阿母信中所说的外婆,不知怎么,我马上想起他,举止是那般的可笑!

但有时,我心里又有些惶惑。阿母,她也觉得,自己是熬出来了。在知道我考上大学的那些日子里,邻里来向她祝贺,她总是满脸生辉,那是出自心底的喜悦,她感激政府,感激新社会。儿子到北京上大学,从她一个人拉扯六个孩子的时日起,哪曾有过这样的奢望!外婆是天真,不也抓住了明证?……我终于没给外婆写信,却也一直攥着她的地址……

经过一番苦难的历程,我三十多岁才结婚。一年多后,妻子为我生了一对双胞胎。那是号召独生子女的那一年,也是有事业心的知识分子,赶上可以搞事业的年代,我真发愁了。这回,阿母来信,又提到外婆,说是外婆百十来个子孙里,就这么一对双胞胎,她很喜欢,问孩子需要什么,还有就是,想要一张孩子的照片。我心里笑她:又是老天真,她总是不合时宜。不过,这回倒是想给她寄张照片去,不管怎么说,外婆已经是九十高龄的人了,我应该满足她这点愿望。可那会儿,我和妻子忙得连轴转,不夸张,我们每天也就能睡四五个小时。给孩子照相的事,也就老拖着。

过不久,阿母却来信告诉我,外婆在新加坡去世了。这时,我心里忽地一动。我怎么拖拖拉拉,我有些对不起外婆。细细地想,我是对外婆没感情。

我回了一趟老家。家乡,是全国有名的侨乡,这些年有了惊人的变化,鳞次栉比的全是新房。家乡,历来有个传统,去番,就是为了挣钱回来盖房,光宗耀祖。早年里,有个华侨盖了一幢小楼,走廊的墙上全是字画。楼顶女墙上,有雄鹰展翅、鲤鱼吐水,还有一组戏装人物,一个个小人是灰泥捏的,安在弹簧上,在风中微微抖颤着。家乡烧各种纯色的小细瓷碗,匠工把小碗打碎,用一块块碎片贴在那上边,盔是盔,甲是甲。整幢楼房是个艺术品,那时尤其触目。这会儿不是个别的几家几户,而是连成了片,有不少是颇为考究的三层小楼,不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雕琢,都比较规整,方方块块,但仍有家乡特色,都有天井。侨乡竟然有很多这样的小楼群……

阿母显老了,不过身子骨还硬朗。我一到家,她就忙着张罗给我做吃的,而后就坐着看我吃,那眼神就像小时候,看我吃烤鸡蛋一样。好吃的真多,我吃了这样,吃那样,我吃东西总是那么香。阿母看着看着,笑了,笑得那样满足。

夜里,我还和阿母睡一张眠床。我们靠在床上,阿母身上搭着毯子,我们说话儿。于是,又说到外婆。阿母说:“外婆躺在病床上,最后那几天,还说到你,外婆说:‘我这辈子对不起女子,她可真不容易,自己熬出来了。三的有出息,不知怎么,有出息的孩子,我就特别疼他。可他恨我,没给我来过一个字。’”阿母在这些问题上历来全由着我,她怕我违反了政府的规定,影响我的前途。她是极真诚的,没有政府,你哪上得了大学?不过,这回,她这么说,显然是认为我做得不妥。我低着头。阿母从床边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包,慢慢解开,里边是对金镯子。她说:“外婆其实是喜欢你的。她临终时说,这是留给你的,一个孩子一个。”噢,这老天真!我没说出来,摸了摸那对金镯子。阿母又说:“外婆家也盖房了,过两日给外婆做‘忌’,你去看看吧!”我说:“舅舅家回来人了?”阿母说:“外婆的骨灰送回来了。外婆留下话,要盖房,没人回来,就让亲堂们住。就在老房那地方,翻盖了,三层楼。”最后都是老天真,没人回来,她还要盖一幢楼。

我终于又上了一趟外婆家,确实是幢挺漂亮的三层小楼。我寻找那丛竹子,可惜,它已经全无踪影。在厅堂里,我看到了外婆的大相片。彩色的,她从镜框里冲我笑着,这回不知怎么,觉得她跟阿母不怎么一样,比阿母舒展,好像骨架大一圈。她显得很独特,是个有血有肉的外婆了。我终于理解了一个远离故土的老人的心。但我已经让她抱憾而去了。我为她流了泪,并按传统的习惯,为她烧了纸。

临走时,外婆家的亲堂陪我走走,里里外外看看小楼。在围墙的一角,我发现有几块青草石雕的竹筒,都是两三节竹子,还有竹枝竹叶。枝叶全贴在圆圆的竹筒上,是高浮雕。我说:“这是……”亲堂说:“这是你外婆那间房的窗栏,盖小洋楼,没用了,就扔在这儿。”我说:“这好,我要。”他笑笑:“要,你就带走吧!”我把它们捆在自行车后架上。他突然又说:“你二哥上回来时,说,这得花多少工?钱多了,就瞎花。有什么用?这能供起来吗?你知道,他不喜欢,我们也都不懂。这,你还能带到你做事的地方去?又笨又重。”“噢……”我不知怎么回答他,只是知道,我必须把它带走,首先要穿过那片方圆几里,已经栽活了几片松树的赤土地……

同类推荐
  • 西北往事

    西北往事

    本书为长篇小说,描写了童年的生活,特殊时期却用轻松明快的语言写来,幽默中透着渗痛,更显一种凄惨的美。长篇小说叙述技巧新颖,语言富有特色,凸现出中国文字的魅力。
  • 商场宫心计:较量

    商场宫心计:较量

    成都三家企业之间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故事。刚从学校走出来的新人——薛紫陌,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上没有任何收获。“男厕所”事件,让她巧遇学长徐远航,现任讯达公司的分区经理。经过学长的指点和经验传授,薛紫陌成功挺进华贸集团,这是一家专门从事进出口代理的公司。此后,讯达公司和华贸集团成为合作伙伴。讯达公司想通过华贸把自己的产品销往欧洲。然而,此时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中龙公司。中龙公司的董事杨广富是个典型的暴发户,有黑社会的背景,但他对华贸的总监助理麦嘉一见钟情,用了很多手段都没有得到麦嘉的一丝肯定。从此,一场暗流涌动的较量激烈上演……
  • 揭秘中国神秘历史事件:天眼

    揭秘中国神秘历史事件:天眼

    小说起于2004年一个九旬老人的临终遗言,而故事则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民间抗日志士与伪满政府一个为给亡妻报仇的神探因一件离奇的盗墓成为莫逆之交,一切皆由盗墓而起,却因为“天眼”而无法结束。一个价值连城古盒,3道巧夺天工的暗锁,里面埋藏的不仅仅是秘密,还有人间最为珍贵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国家民族之情,而在整个事情的背后却是两个响当当的人物——皇太极与袁崇焕。一切都是那样的扑朔迷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不是一本历史小说,更不是一本单纯的推理小说,它承载着多方面的内涵。
  • 盗墓(卫斯理珍藏版)

    盗墓(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珍藏版。三个神秘来客突然出现,让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发慌了,更掀起一场盗墓风波。两卷莫名其妙的录音带,引发连串死亡事件,令情势愈见复杂神秘。为了情义,为了好奇,卫斯理毅然插手调查,这个决定把他推进不能自拔的谜局……地球人,在观念上,至今为止,还不够资格作为宇宙里的生物──连作为地球生物资格都不够,为了国与国的界限,这个主义和那个主义的不同,打得难分难解,这样的低级生物,有什么资格把自己提高到宇宙的层次。一贯地鄙视地球人,是!——倪匡(卫斯理)
  • 出卖

    出卖

    以“铁路战争”为故事背景,描绘了一幅俄、日争夺三江地区资源的真实图画,生动而深刻地展现面对外寇,有人出卖身体、灵魂,直至民族尊严和国家财富。一个土匪头子采用绑将军女儿的票,反过来又救她的手段,获得将军的信任招为女婿。将军被俄国人暗杀后,他掌管了巡防军。这位草头王司令危机四伏,他的身边既有早年潜伏下来作为将军义女的俄国间谍雨蝶,又有日本情人美女间谍月之香,还有革命党秘密派到司令身边做副官的人……故事在这些人之间错综复杂地展开。作者笔下一群特殊人物——墙头草县知事、唯利是图的商贩、富有正义感的木帮总管等群相,既有一致同慨敌人,又有自己选择道路和独特性格。
热门推荐
  • 神偷皇妃你别跑

    神偷皇妃你别跑

    她是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江洋大盗,执行任务时遭遇“黑吃黑”,赌命跳海玩起了穿越之旅。且看她占病娇妹子的身体,再看她与各路奇奇怪怪的家伙斗智斗勇,夺宝玩心跳!唔,最后抱得哪个美男归呢……得了,看官老爷您自个儿看下去吧!
  • 古神知凉

    古神知凉

    她是地河之灵,修身千年,物满化形。在没有白昼只有流萤的地河之畔遇见他是最美好的传说,彼岸花海的风吹了一阵又一阵,撩动的是谁的心,谁的情。她忘掉记忆,却忘不掉心上的那点朱砂,命中注定的缘分即便相离,却又在生身的故里相遇,上次守他千年,这次又是谁等谁的命?彼岸花海的情动,到忘川的知凉花开,渡了一个又一个,何时才轮到知凉。命中缘亦是命中的劫,缘起劫生,不是天劫却堪比天劫。
  • 都市逍遥兵王

    都市逍遥兵王

    推荐好书:《阴阳鬼影》公司出游遭遇诡异山庄,为了保命我不得不去给人打杂当临时工。从此开始接触到了各种阴诡之事,诡影度假村,凭空多出来的试衣间,混凝土公交车.....遭遇了各种风情万种的女鬼女妖精,但是我逐渐发现最大的古怪居然就是我自己!
  • 元气弹

    元气弹

    夏夜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重生,而且再次挑战天,这次的夏夜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天究竟还能在封锁嘛?
  • 清尘仙途

    清尘仙途

    谁等候了岁月岁月又等候了谁仙剑一曲又见烟花绚烂繁华应如故何为仙何为尘心安处,即归宿
  • 汉麟

    汉麟

    江湖险恶,朝堂水深。身边没把刀没把剑,谁敢乱闯江湖路;朝堂势力盘根交错,没点城府没点权谋,谁敢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大汉逆鳞,双龙飞天!“我来称霸江湖,助你权倾朝野!”
  • 一剑仙帝

    一剑仙帝

    闭关了不知道多久的叶刃终于是成为仙帝出关了。但是外面的世界已经是不是他认识的世界了。到处都是拥有异能和各种不同能力的人。妖兽已经是成为了历史,取代的是各种的怪人。“这世界怎么了?我不过是闭关了一下而已?”叶刃看了看头顶空降的怪人,出剑了。
  • 道叩长生

    道叩长生

    他不过是混迹于酒肆间的茶水小厮,竟妄想触摸天道,求得长生?真是笑话,他以为那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志向,却不知世间修行者所求诸道,皆为于此。秦小厮:“我本不想伤人,奈何人不放过我,既然这样……那便以力破之!”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阴符经》
  • 待到惊变之日

    待到惊变之日

    一场病毒使整个世界陷入混乱,最后的人性被吞噬,而在这末世当中依然有感人的温情和动人的爱情
  • 一路修行而来

    一路修行而来

    一切就从孟阳埋了他师傅开始……不知道他埋的好不好,客官您进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