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58600000006

第6章 地震灾后重建和统筹城乡

发展的理论基础

3.1区域经济理论

它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

3.1.1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大雁等。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3.1.2城市圈域经济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各国理论界和政府已开始重视城市圈域经济的发展,并加强了对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该理论把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有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有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是中心城市与腹地或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扩散”效应的内在经济联系网络[19]。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意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协调,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1.3新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Krugman)的分析多采用规范模型方法,他试图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模型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阐明了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现实中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Path Dpendence)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瓦尔兹(Waltz)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马丁(Martine)继续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得出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20]。

3.1.4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与会国签署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承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长期共同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论点为:

(1)持续性。持续性是指要保证发展世世代代都能不断地持续下去,注意处理好代内平衡和代际平衡的关系。

(2)全面性。它是指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

(3)协调性。它是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4)适应性。适应性是指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5)质效性。它是指提高经济质量,注重经济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战略目标。

(6)发展性。发展性是指要使经济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

3.2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3.2.1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及基础产业协调发展

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产业结构配置要遵循3个标准:一是选择主导产业,它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增长力度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选择和转换;二是区域产业联系有序化和产业比例合理化,它是提高区域产业间和谐度的关键;三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弹性度,高弹性度可以减缓区域产业结构的经济波动,提高外界干扰能力。在这3个标准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发展会带动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形成辅助产业,并分别在后向、前向、侧向与主导产业有机衔接。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的协调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基础结构,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生活性基础结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即区域主导产业的确立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辅助产业,而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各种配套的服务部门,并最终形成三圆同心的区域产业结构。

3.2.2二元经济模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首创了这一模型,他认为不发达经济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组成,后者通过吸收前者的过剩劳动力获得高额利润,并以高利润投资使工业部门不断扩大。这种模型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表现出很强的局限性:一是工业部门随其增长率的提高可以吸收农村过剩劳动力,但工业部门随着投资的增加,现代部门的技术构成常常会提高,并有节约劳动的倾向,使得现代部门难以充分吸收农村中游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二是该模型忽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忽略了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协调增长。三是该模型假定存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完全吸收之前工业劳动者的工资保持不变,这一假定与中国实际情况不同。

3.3区域经济联系理论

3.3.1区域经济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并非简单相加,各个因素一旦结合为一个系统,各要素则表现为在孤立状态下所有的新质,即亚里士多得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关联性和开放性。一个经济高度发达、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完善的地区可以视为一个空间经济系统,系统目标是内部结构最优。对于条件不充分,经济实力尚缺的地区,可以根据上述思想,通过地区规划、宏观调控,逐步构建这样一个空间系统。

3.3.2地区经济一体化循环理论

地区经济一体化循环理论主要运用于农村地区的综合发展。该理论认为,由于各地生产力条件的差异,地区应以自身优势为基础,尽可能利用区域潜力以满足区域人口的需要。区域只要获得充分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市场条件,并且确立与比较优势相符合的生产部门和合作机构,一个地区自身就能启动本地区的经济并扩大和再循环。该理论的政策意义在于政府划分区域,通过相应的科学规划,重点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引进技术,协调区域内部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21]。

3.4城乡一体化理论

3.4.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设想

19世纪末期,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写了一本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的书,希望用城镇-乡村这种新型的城市结构形态和土地归社区所有来代替现行的城乡对立的结构形态,以实现社会的和平改革。霍华德设想的未来田园城市是:自然之美——水清洁、无烟尘、空气清新、田野与城市相融;社会公正——无贫民窟、社会机遇平等、充分就业;城乡和谐——城市繁荣和乡村发展互动取代城乡分离。

3.4.2E.沙里宁的“有机疏散论”

“有机疏散论”是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在20世纪40年代为缓解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他认为,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享受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乡村自然环境。该理念将城市与外国乡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规划和产业再布局实现城乡分工协作的耦合发展,这种将城市和外围郊区统筹考虑的布局思想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1]

同类推荐
  • 房屋管理与维修实务

    房屋管理与维修实务

    根据高职院校的任务驱动类课程教材要求,将物业管理企业“房屋管理与维修”这一核心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解成一个个有机联系的典型子任务,主要包括:房屋管理与维修工作认知,房屋查勘与完损等级评定,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物业前期介入,房屋质量控制与验收,房屋装修管理,房屋结构管理、维修与养护,房屋防水管理与维修,房屋装饰工程的管理与维修和房屋维修预算。每一典型任务模块为一教学单元,并给以具体的工作任务。
  • 店铺创建设计

    店铺创建设计

    店铺管理丛书·第二辑·安特管理文库。本书借鉴了许多国外店铺的成功经验,并且搜集了大量国内相关行业的资料,力图全面翔实地向有志于店铺经营的读者介绍店铺创建设计的全过程,以及每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难点。
  •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本书以中西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建筑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审美尺度、物质载体、装饰意匠以及发展道路六个方面的美学比较与研究,揭示出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环境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环境设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简介;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史;人体尺寸与环境;人体与家具;人的感知觉与室内环境;人的心理行为与室内外环境等。
  • 天水古民居

    天水古民居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热门推荐
  • 萌发的爱意我不想要

    萌发的爱意我不想要

    那种萌发的爱意刚到来之时,我以为会有我的,可我却不想要,是因为那并不属于我……
  • 灵山卫之禾雀

    灵山卫之禾雀

    禾雀在山间沉睡了不知多少岁月,忽有一天,因为小野鸡阿丽的偏爱,救了一个掉落野人谷的男人,然后就有了一种想要下山的冲动,谁知原本以为可怜小白的男人,竟然是个腹黑的主,时候的经历让禾雀直呼眼瞎。管风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精灵般的少女闯入了他的生活,没有亲人,没有来历,机灵古怪,为了留下她,一向以善待人,温和处事的管风终于露出了腹黑的一面。
  • 界三灵

    界三灵

    那年姜阳才七岁,便被臭老头威逼利诱的学了一身奇怪的法术。那年姜阳十二岁,臭老头便抛下他去寻找他的第二春,独独留下一个个麻烦。他走的不是寻常的修仙道路,不被三界承认却可以在三界霸道而行,是运还是命?
  • 泾陈不遇

    泾陈不遇

    这是个和哥哥远游的少女温馨成长故事(大概)架空背景有私设无原型,想哪写哪,不喜别喷去避雷别太精益求精在某些方面,适当动脑子想象下挺好的
  • 我是爷的小徒弟

    我是爷的小徒弟

    不是女生吗?或者是一个糟老头子,眼前这个美男子是怎么长的的
  • 我的养女是个鬼

    我的养女是个鬼

    作为古道传人的王旭,二十岁退隐,成了一名大学生,无意中收养了一个弃婴,哪知这弃婴竟是王旭在黄宫修行时救助的一个女鬼,身边有鬼陪伴,是艳遇?是荒唐?是人鬼情未了?还是南柯一梦?
  • 千嫁邪王之猫妖王妃

    千嫁邪王之猫妖王妃

    什么!要嫁给这个腹黑的男人一千次?“你是我的一个点,我只能沿着它不断延伸。”半仙猫妖法力微弱,小猫转生后的才貌引来众多王者爱慕,她智斗各国王者,平定边界海盗之乱,她的大爱仁慈是乱世中的定海神针,终究走上统一魔界的皇权顶端。而冥冥中似乎有人在背后操控这一切,恶魔撒旦以爱之名多次出现,爱她所以要杀死她?一吻过后,小猫猛喘着气,重重抹了下嘴,嫌弃地责怪:“我已很久不用唾沫洗脸了。”小猫看见师父竟用小小细丝线就能钓到大鱼,于是突发其想,兴奋提议:“师父,我想钓大鲛鱼(鲨鱼)。”猫妖王妃平定內乱叛军:"你们手中的剑,不是用来直指出生入死的战友,而是用来与我一起指点江山!"
  • 火影之悠羽再现

    火影之悠羽再现

    新人写手,自娱自乐的作品而已,只为了让自己喜欢的一部作品没有遗憾而已,认真你就输了。新开了个群:群号336260341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校草and他的拽丫头

    霸道校草and他的拽丫头

    刚从国外回来的沐雨辰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倒霉,刚转学到了圣迪亚,就被该校校草强吻了,这以后的日子,她可该怎么过呀,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