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64100000050

第50章 小和尚与佛祖

有一座寺庙,寺中的老和尚因身体不好,已不能自我控制大小便,需要寺里的小和尚们轮流去帮忙清理,所以这些小和尚们,都把去清理的工作当作是倒霉的事,当被轮到时,心理都老大不情愿的。

这天,寺里来了一位新进的小和尚,大伙就让他去帮老和尚清理,小和尚傻乎乎的就去了,一进房门迎面就闻到臭味,小和尚就赶紧跟老和尚请罪:“师父请原谅,弟子来晚了,让师父臭了这么久。”

小和尚就立即动手帮老和尚清理,发现老和尚的衣服弄脏了,小和尚就帮老和尚把脏衣服脱下,又怕光着身子的老和尚会着凉,就顺手脱下自己的衣服,衣服太小,老和尚没法穿,小和尚就帮老和尚肚子围了围。

小和尚提了老和尚的脏衣服就赶紧去洗干净,再去找了一套老和尚的干净衣服,准备回去帮老和尚换,一回老和尚房间,又闻到臭味,老和尚又排大便了,小和尚把弄脏的那件自己的衣服拿下,再帮老和尚清理干净后,把老和尚的干净衣服换上。

在换穿衣服的同时,小和尚就向佛祖祈求:希望佛祖慈悲,赶快让老和尚身体变好,就不会常常排便,也就不会让老和尚臭到。

这时,突然小和尚听到佛祖开口对他说:“孩子,我当然有办法让你师父的身体不会再臭了。你先去忙,下次我再告诉你。”

小和尚就把衣服拿去洗,外面那些师兄们见小和尚来了,就追着问他今天如何?臭不臭?小和尚这时才想起还没考虑到臭不臭的问题,就已经把事情做完了。因为刚洗完衣服,身上反而香香的,小和尚就回答师兄们:“臭不臭我倒是不记得了,不过我已祈求佛祖保佑,让师父身体赶快好起来,就不会再臭了。而且,佛祖还回答我说:‘孩子,我当然有办法让你师父身体不会再臭了。你先去忙,下次我再告诉你。’”

这些师兄一听这小师弟没闻到臭味倒算了,反而有幸听到佛祖跟他说话。每个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也都急着要去帮老和尚清理换衣服。至于佛祖用什么方法让老和尚不再臭了呢?不过只是一句话:你先去忙,下次我再告诉你。

感悟

我们做一件不太好的事时,往往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三阻四,实际上全是因为我们没去用心。当我们用心去做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忽略很多不利因素,并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佛学常识什么叫开光?

开光,又称开眼、开光明、开明、开眼供养。开光,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要置于佛殿、佛堂时,必需恭请众高僧大德,按照一定的佛教仪轨要求举行盛大法会,替佛开眼,通过诵经、祈请等形式使泥塑木雕的佛像或法物具有“佛性的力量”。

《禅林象器笺·垂说门》中说:“凡新造佛祖大像者,请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在佛教中,只有经过开光后,佛像便不是原来的木雕石塑,而具有了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佛教认为,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慧。

唐代神秀禅师说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在开光仪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就是表示要拂去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是因为眼睛代表了智慧,所以点开佛眼,开发众生的内在智慧。如果人世众生没有智慧,对诸法妄起分别,就如眼睛有病,见到空花,还执为实有,所以需要除去眼病,发掘原有的般若智慧。

佛学典籍《观无量寿佛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此经一开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印度王舍城中的故事:王舍城太子受提婆达多调唆,幽闭其父王频婆娑罗于七重密室,并将千方百计帮助父王的母后韦提希夫人幽禁在王宫中。看见儿子如此不孝,韦提希夫人痛不欲生,求告于佛,希望佛能救她出苦难,往生佛国净土。佛即为她宣说西方净土的无限美妙庄严和往生净土的十六种观想法门,即日观、水观、地观、树观、八功德水观、总想观、花座观、佛像观、色身观、观音观、势至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前十三观是从“依报”和“正报”去观想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这西方三圣的功德妙相;后三观讲的是依据个人的信仰程度及修为对往生西方净土者所分的三品九等。

经文为我们描绘了西方极乐净土的殊胜美妙,教主阿弥陀佛、左右胁侍观世音和大势至的殊胜功德以及往生净土的十六观想法门。奉劝众生信仰净土,受持观想法门,以便死后往生此极乐世界,永离苦海。

经中所宣讲的净土信仰,也就是大乘佛教所谓的彼岸世界信仰。所谓净土,是相对世俗有情众生居住的所谓“秽土”、“秽国”而言的。净土思想起源很早,在古印度婆罗门和小乘佛教中,都可找到渊源。然而直到大乘佛教产生之后,才成为系统的思想。但在印度并不流行,而一经传入中国,则大受欢迎,很快流传起来。所以,对净土的信仰成为中国大乘佛教的一大特色。

同类推荐
  • 创造全面的人生(星云日记二)

    创造全面的人生(星云日记二)

    命运,不是由别人操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不要相信命运能左右一切,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全面的人生。
  •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本书是一本教大家如何拥有正确财富观的心灵励志书。在书中,星云大师通过一个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看待和追求财富、如何合理支配财富,以及财富的种类。关于财富,星云大师强调说财富并不只限于金钱,还包括好的人缘、生活的智慧、勤劳、慈悲等。
  •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三册。收录星云大师1911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法无定法”、“兼善天下”、“人生之最”、“命运操之在我”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一个哲学命题——终极拷问。我到底是谁?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宇宙究竟是什么?而这个到底、究竟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在思辨分析中锻炼着我们的思维和大脑,从而使我们产生智慧,这也是道之为道最有趣的地方。不过经过这一番思考追问,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是你会发现你变得豁达了,轻松了,透亮了。这就是“道”的道理。
热门推荐
  • 绯色倾城

    绯色倾城

    一层秋雨一层凉,月下空舞空人心。凄然一笑,红颜陨落,雪纷飞,香魂不再…时光来去匆匆,大雪纷飞的夜晚,女皇横空出世,杀皇帝,夺嫡位,控制傀儡…且看她如何逆袭她被定格了的命运。一代毒女,伴随而来,“我待你不薄,你为何…””有权才可以活下去,不是吗?”她剑指玉顔,淡然一笑,“我,没想到,是你!”眉心一点红,眼神已无生机。染蓝桃花,染红了谁的心?
  • 凛夜横刀

    凛夜横刀

    人生总是无可奈何,江湖从来身不由己。情义与道义,孰对孰错?一壶酒,一把刀,快意江湖,是否只是血淋淋的童话?
  • 现代剑仙情缘

    现代剑仙情缘

    一对归隐不知多少年的武林高手,无意间在隐居处找到了一个孩子,他因故未授予武功。让其外出历练,在其意外归来时以是高手。并引出被封印在山下的修士,引领其走上修仙的道路。其实力太高在新婚之时被修真者强行带到修真界,他怀恨在心,开始了杀戮之始————。
  • 南山决

    南山决

    一曲南山一场梦,一杯好酒一段愁。善恶是非终有报,人间何谓是正道。世道没落,黑白颠倒,万族林立,大厦一夜之间崩塌。看遗孤如何从乱世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剑指前方

    剑指前方

    青云前世在大荒世界跟一魍魉神秘老者决一死战,最后双方死亡,青云的灵魂比常人强大许多,得以转世,并被生父起名叫陈浩云。但后来发现,自已的记忆没有消失,但是曾经站立于大荒顶峰的实力一一消失。浩云无奈为了前世未完成的使命,重新修炼,踏入那幽都城中!
  • 哈尔罗杰历险记:猎场剿匪

    哈尔罗杰历险记:猎场剿匪

    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普赖斯塑造了哈尔、罗杰这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形象。他希望青少年都能成为哈尔、罗杰那样的人:学识渊博,体魄健壮,正直、勇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 许你倾城时光致青春

    许你倾城时光致青春

    “倾城,我看见你跟曾熙拥抱了。”路景逸吃醋的看着面前的女生。“哦,我是在安慰他,怎么又吃醋了?”陌倾城放下手中的书,无奈的看着面前的男生,随后伸出手揪住他的耳朵。“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曾熙的醋你吃个什么劲啊,是不是又要冷战?”路景逸心虚的笑了一下,拿下陌倾城的手握在手心里,他才不要冷战,不行他要抱回来。被路景逸抱在怀里的陌倾城一脸笑意,不知道这个醋王什么时候才能不吃醋啊。...我这样的人不值得你喜欢。喜欢你是我做过最正确的事。...我回来了,许你倾城时光我一定会兑现的。我以为你会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不见,幸好你回来了。我们再也不要分开。...感谢遇见,庆幸心动。感谢遇见,庆幸你还在。【1V1,深情醋王男主VS温和爱笑女主】
  • 斗罗之我是魂兽泰坦巨猿

    斗罗之我是魂兽泰坦巨猿

    某一天你成为魂兽中的强者还有个系统你会干什么呢。PS:作者是个新手
  • 三生宫城:十七妃

    三生宫城:十七妃

    十七年前因为一颗心进入沉睡,十七年后醒来带着17年前的面容被一个男人各种折磨,还封了‘十七妃’的称号,这一生该要如何走下去。
  • 寒冰访罗明

    寒冰访罗明

    本书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记述了罗明先生一家与中国、与北京大学的情缘,更是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一些交往细节的回忆和当时国际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部活生生的当代中罗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