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3900000016

第16章 “比”字句研究(3)

这些句子中的“还”,已不再表程度,而有“仍然”“依然”的意思。如例(11),句中预设:我们已够强的了,而他比我们还要强;“还”表程度。而(11)′则没有这个意思,它暗含有“他从前比我们强,现在依然比我们强”的意思。

这说明,“还”在VP前表程度,在“比”前不表程度,而有“仍然”的意思。在“比”字句中,“还”主要表程度,因此,它大多都在VP前。

老舍《骆驼祥子》中,带“还”的“比”字句,“还”在“比”前也是“仍然”的意思,例如:

(15)拉起车来,他还比一般的车夫跑得麻利,可是他不再拼命的跑,在拐弯抹角和上下坡儿的时候,他特别小心。(P187)

4.有一类副词,其位置比较自由,既可在“比”前,也可在VP前,而基本意思保持不变。如“更”“越发”“略”等。例如:

(16)至次日,更比往日忙。(53/744)

(17)四人听了,都笑道:“虽然我们宝玉淘气古怪,有时见了人客,规矩礼数更比大人有礼。”(56/7,94)

(18)(宝玉)“人人只说我傻,你比我更傻。”(57/806)

(19)(贾母)“大约这些奶子们,一个个仗着奶过哥儿姐儿,原比别人有些体面,他们就生事,比别人更可恶。”(73/1035)

(20)(宝玉)“你瞧瞧,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49/678)

(21)(贾母)“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41/567)

前两例中的“更”都可移到VP前,后四例中的“更”“越发”也都可移到“比”前。

这类副词在“比”前和在VP前,只是基本意思保持不变。其实,它们在预设意义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如:“小王比小李跑得更快。”“更”在VP前,预设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小李跑得快,小王跑得更快。另一个意思是,某快于小李,而小王更快(于小李)。若把“更”移到“比”前,则没有这两个意思,而预设着别的意思。这就是说,“更”在“比”前和在VP前,预设的意义不同。

5.否定副词“不”,在“比”字句中使用频率较高,它们有的在VP前,有的在“比”前。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不”在VP前:

VP为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如:

(22)(贾珍)“先前说你没进益,如今又怎么了?比先倒不像了。”(53/743)

(23)(凤姐)“三则论主子内我是年轻媳妇,算起奴才来,比我更年轻的又不止一个人了。”(74/1049)

(24)(贾母)“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我大人行出来的不错。”(56/794)

这些“比”字句中的“不”都不能移到“比”前。

反问句中,“不”可移至“比”前,这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移至“比”前以后,全句意思保持不变,例如:

(25)(凤姐)“我比谁不会花钱?”(72/1024)

(25)′“我不比谁会花钱?”

另一种是“不”移至“比”前以后,全句意思与原句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例如:

(26)(凤姐)“你也太操心了,难道大爷比咱们还不会用人?”(10/218)

(26)′“你也太操心了,难道大爷不比咱们还会用人?”

例(26)的意思是我们就够不会用人的了,难道大爷还不如我们吗?实际是说不至于此。而(26)′的意思是我们会用人,大爷比我们更会。

“不”在“比”前:

主要是由“岂”加“不”构成的“岂不”式,例如:

(27)(宝钗)“真个的,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57/813)

(28)(宝玉)“你想什么吃,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回老太太,岂不比老婆子们说的明白?”(45/628)

(29)(宝玉)“我不学他们直偷……岂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19/275)

这些句子中的“不”都不能移到VP前。

有些反问句中的“不”可移至VP前,而意思不变,例如:

(30)(王夫人)“你去回了太太,也进园内照管照管,不比别人又强些?”(74/1050)

(30)′……比别人不又强些?

(31)(凤姐)“可是现放着奶哥哥,那一个不比人强?”(16/215)

(31)′那一个比人不强?

七、副词与谓语的关系

1.《红楼梦》“比”字句中的谓语,主要由形容词充任,动词作谓语的例子不多。作谓语的形容词有64个,而作谓语的动词只有20个。

我们先看一看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作谓语的形容词大部分是往大里说、往重里说或往多里说的。如“亮、难、高、沉、粗、重、多、强”等。只有个别形容词是往小里说、往轻里说或往少里说的,如“少、小、近、次”。这些形容词主要是褒义形容词,如“娇、标致、富贵、娇贵、好看、亲近、干净、明白、热闹、齐整”等,贬义形容词不多,只有“坏、歹毒、放肆、寒酸、唠叨”等。在“比”字句中,单音节形容词、双音节形容词各占一半。可以看出,单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形容词用得都是很普遍的。

作谓语的动词有及物动词,也有不及物动词;有一般动词,也有关系动词(如“有”“是”)、能愿动词(如“会”“能”)及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觉”)。这些动词主要是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动词很少。

作状语的副词同作谓语的形容词(或动词)的配合是有一定规律的。哪些副词可以修饰哪些形容词(或动词)不是任意的,而是有选择的。有些副词在谓语的选择上比较自由,不受什么条件的限制。有些副词则不是这样,它们同谓语配合要有一定的条件。

下面着重讲一讲副词同形容词的配合情况。

2.副词“还”“更”“越发”“也”“都”等,它们在谓语的选择上是比较自由的,一般没有什么条件限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音节上看,它们既可以修饰单音节形容词,也可以修饰双音节形容词。例如:

(1)(平儿)“这个新二奶奶比咱们旧二奶奶还俊呢。”(67/957)

(2)(凤姐)“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16/217)

(3)至次日,更比往日忙。(53/744)

(4)此时大观园中比先更热闹了多少。(49/675)

(5)(宝玉)“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49/678)

(6)(宝玉)“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24/330)

(7)(薛姨妈)“骚狗也比你体面些。”(84/1155)

(8)黛玉见他也比先大瘦了,想起往日之事,不免流下泪来。(58/823)

从词义褒贬看,这些副词既可以修饰褒义形容词,也可以修饰贬义形容词。例如:

(9)(刘姥姥)“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竞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40/547)

(10)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2/31)

(11)(宝玉)“人人只说我傻,你比我更傻。”(57/806)

(12)(刘姥姥)“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40/549)

(13)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76/1083)

(14)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60/843)

(15)惟有他的话也比人唠叨,倒也有意思。(62/873)

从谓语的复杂与简单上看,带这些副词的“比”字句,其谓语既可以是单个形容词,也可以是形容词性词组(或短语)。例(2)(3)(9)(10)(11)(12)(13),其谓语是单词(这些副词除外),例(1)(4)(5)(6)(7)(8)等,其谓语是词组(或短语)。

总之,这类副词在谓语的选择上范围比较宽。它们在“比”字句中使用的频率也最高。

3.有些副词,在谓语的选择上不是很自由。它们同谓语的配合要有一定的条件。

副词“略”,它要求所修饰的谓语必须是个复杂的成分,不能是单个形容词。例如:

(16)(贾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75/1079)

(17)(王夫人)“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74/1050)

(18)(王夫人)“就是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得一二等的了。”(78/11161)

一些文言副词如“犹”“较”等,它们所修饰的谓语一般也是文言词。例如:

(19)因这事更比睛雯一人较甚,乃从袭人起以至于极小作粗活的小丫头们,个个亲自看了一遍。(77/1102)

(20)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44/611)

副词“到底”等,只能修饰褒义形容词。例如:

(21)(宝钗)“比在屋里闷坐着到底好些。”(67/953)

(22)到底比这样安宁些。(79/1147)

现代汉语中,“到底”一般也只修饰褒义形容词,很少修饰贬义形容词。

“分外”“较”等副词,在现代汉语中,都不能用于“比”字句,我们现在不说“他长得比我分外好看”“我比他较高点”。在《红楼梦》中,这些副词都可用于“比”字句。例如:

(23)(王夫人)“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78/1115)

(24)因这事更比晴雯一人较甚……(77/1102)

此外,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例子,其谓语是由一般名词充任的。

(25)只见这尤二姐面色如生,比活着还美貌。(69/985)

4.副词同作谓语的动词的配合情况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这里只谈一谈动词“觉”。

动词“觉”,主要受“更”“还”“犹”这些表程度高的副词修饰。“觉”后面所带的宾语,或者是复杂成分,或者是双音节词,但不能是单音节词。例如:

(26)(宝玉)忽又想起死后并未到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别人去灵前祭吊又更觉别致。(78/1129)

(27)贾琏听如此说,又见凤姐儿站在那边,也不盛妆,哭的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黄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44/612)

(28)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犹觉幽娴活泼。(17/236)

现代汉语中,“觉”已不用,而用“觉着”“觉得”。

八、小结

上面讨论的“比”字句,每句都明确地指出了比较者与被比较者程度上的高低差别。此外,有个别“比”字句,其情形同上面所讨论的那些“比”字句有所不同。这些“比”字句为一般疑问句,问话人意在询问对方比较者与被比较者之间程度上的差别。这有两种情况:一是问话人本身并不知道二者程度上的差别,二是问话人已看出二者程度上的差别,只是在征求对方的意见。例如:

(1)(探春)“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56/783)

(2)(贾母)“园里把咱们的宝玉叫了来,给这四个管家娘子瞧瞧,比他们的宝玉如何?”(56/793)

(3)(贾母)“比你们的长的如何?”(56/793)

(4)(贾母)“我像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子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54/763)

还有个别“比”字句,比较者与被比较者不是程度上有差别,而是属于不同的类型。它们不是程度的比较,而是类型的比较。例如:

(5)(宝玉)“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28/388)

(6)(周瑞家的)“这东西比别的不同。”(77/1098)

(7)(史湘云)“病也比人家另一样,原招笑儿,反说起人来。”(58/821)

(8)(宝钗)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28/402)

例(5)(6)的意思是这个方子(东西)与别的方子(东西)不一样。

现代汉语中,“比”字句只表示比较项和被比较项在某方面的程度上的差别,而不能表示类型的差别。表示二者类型上的不同(相同或相似),主要由介词“跟、同、和、与”构成的比较句承担。

本文主要对《红楼梦》“比”字句中的副词作了一下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副词在“比”字句中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它在具体运用上,有许多特点和规律:(1)副词的共现;(2)副词同补语并出;(3)副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4)副词同谓语配合的一些规律,等等。对《红楼梦》“比”字句中的副词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掌握《红楼梦》时代“比”字句的特点。

同类推荐
  • 有幸集邮

    有幸集邮

    《王宏伟有幸集邮》是“王宏伟系列集邮图文集”的第一部,为《中国集邮报》资深记者王宏伟2005年创作的集邮图文作品汇集,由《记者调查》、《特别报道》、《人物春秋》、《邮界新闻》、《邮海指航》、《封片简戳》、《邮展殿堂》、《学术探究》、《甘苦心知》等9个部分组成。
  • 少数民族文学史

    少数民族文学史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 白桦树皮

    白桦树皮

    本书为散文集,作者秉持着谨慎豁达热情的人生态度,冷静地反思过去,将笔触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全书分风物情愫、琐事意蕴、人间百态、岁月长廊、山川旅痕5个部分,共103篇,约30万字。其中人间百态是小说辑,生动形象的描绘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包括讲述了擦鞋女、商人、乡长、理发师、修车师傅等等各行各业的有趣故事;山川旅痕一辑中有作者游览的民间圣地,比如白水洋鸳鸯溪、太姥山、万安古城,也有普通百姓的农家果园,还有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等,内容多样,描述深刻而具体,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 石然札记

    石然札记

    《石然札记》是作者本人将近40年的生活、学习、实践中的所闻所见、所学所想、所经历一一记下的资料(心得、感想等)。怀旧忆往,谈古论今,真知灼见,字里行间经验和性情交相辉映。历经沧桑的耿直感悟,深厚博大的处世哲学尽在其中。可喻为:思极深而不晦,情极衷而不伤。
  •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著名女作家林徽因的一部作品集,包括了她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小说包含了许多她对身边人物的观察,其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可说是一部民国人物图谱,书信的选择可能涵盖了她的一生,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的信件,而且是纯粹的私信,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对于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
热门推荐
  • 借影

    借影

    借影子复活,目光成影,亡灵闪现。我与一众小伙伴的冒险故事。
  • 金华问仙录

    金华问仙录

    一对蛮荒大山中的兄弟在机缘巧合之下偶遇修士,踏入修仙路。面对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人性的贪、痴、憎、情、欲又该何去何从?
  • 三国之我是昏君

    三国之我是昏君

    重生后,刘泽成穿越成大魏国的皇帝,还是开国初年。我本以为魏国的国力可以在我的手里,迅速统一三国,但我发现我错了,世上永远没这么好的事。孙权是是把我当宿敌非杀不可的,诸葛亮是非灭魏国不可的,这是历史,姑且不论。我的两个老实兄弟曹彰曹植,一个是听不进劝非要抢我地盘的,另一个,也是非要抢我老婆的,两个兄弟而已,又有何难。“禀陛下,北方的列宁想扩张地盘,举着一种我们没见过的武器打来了。””禀陛下,东方的织田信长觉得我国威胁太大,正在给蜀吴两国送铁炮。“我去,这该死的乱世,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统一了。
  • 情碎义绝

    情碎义绝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我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龙潭塔第十层,程无恒脚踏长椅,斜依在塔柱下。吟完那首她最爱的词句,注视着依旧清澈的龙潭水微微泛起涟漪。再大口灌下一坛陈年清水香。山风吹来,他身上的布衣一角被轻轻掀起,犹如多年前她温柔的动作。不知不觉间,脸上已有湿意。无恒拼命告诉自己那只是残留于脸上的酒液——当初她是那么深情叮嘱他要好好活下去,要开心活下去……忘了她……但为何这么多年后,还不能忘怀?要活,易。要开心,难。你想我开心的活,为何当初你选择离我而去,独留我一人?依萍啊!你知否,我情已碎!
  • 情不知所起,哲少宠妻新高度

    情不知所起,哲少宠妻新高度

    第一次相见,纽约·费尔宾馆,他被人追杀,她做了一回他的"挡箭牌"再相见,她又救了身中枪伤的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与君初相见,犹如故人归。佛曰:有因才有果。所有的偶然或许都是前世的铺垫,属于你的那个人,便是跨越万水千山也会来与你相爱。当一切浮出水面,方才明白,原来……小剧场:“怎样?夫人对为夫的身材还满意吗?”男子挑眉邪笑道。“还…还行吧!”艰难地把眼珠子从那完美的身材上移开,云汐吞了吞口水道……然鹅,除了这些,哲少还得有提前当爹的觉悟~(这说的可不是将来的宝宝哦)【简介有限,具体请看正文分解!全文一对一绝对亲妈文,童叟无欺!欢迎围观~】
  •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一国王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即杀掉。宰相女儿为拯救无辜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每夜讲故事,以引起国王兴趣,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使国王感化。
  • 近距离忧伤

    近距离忧伤

    两个70后大学生,因文学结缘,后因发展前景不同、女大男小、家庭背景差异等原因,在热恋期分了手,从此开始了一段虐心的节制之恋。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书,而这是一个女生和一群男生的故事,恋情、友情,总能找到你也曾熟悉的味道!欢迎加本书新浪微博与德邻分享爱情的故事,微博名称“德邻-近距离忧伤”,等你。
  • 吐槽大会开始

    吐槽大会开始

    想看我吐槽什么来私信我,吐槽大会开始了,小可爱来吗?还有不定时更新哦⊙?⊙!
  • 八零小福妻

    八零小福妻

    前世赵婕失去女儿,一辈子被抑郁症折磨,郁郁而终……一朝重生,回到生女儿当天,却意外发现了女儿死亡真相,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她智斗刁钻妯娌,谨防冷血婆婆,还要与前世那个对她不管不顾的老公离婚。可这家伙,一听媳妇生了娃,还要跟他分道扬镳,立马飞奔回家,化身女儿奴为她撑起一片天。“从今天开始,谁也别想欺负你们娘俩!”有了老公的呵护,她从新捡起老本行,化身八零年代最强女设计师,成为赫赫有名的女富商,带着全村的男女老少,开启致富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在火影下云顶

    我在火影下云顶

    一个普通大学生意外穿越到火影忍者,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能在火影忍者里下云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