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3900000033

第33章 参阅文献材料

1.《鲁迅全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清史稿》(赵尔巽,中华书局1976年版)

3.评《阅微草堂笔记》(邵海清,《浙江学刊》1982年第1期)

4.从《阅微草堂笔记》管窥纪昀思想之一斑(张俊花,《唐山高专学报》2000年第3期)

5.《阅微草堂笔记》初探(唐瑞琮,《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第2期)

6.纪昀与尚质小说创作(段庸生,《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7.说《阅微草堂笔记》(张圣康,《南开学报》1981年第6期)

8.《阅微草堂笔记》简论(冷晏明,《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9.《阅微草堂笔记》之杂文儒质(张绚丽,《理论月刊》2001年第12期)

10.《阅微草堂笔记》艺术谈(牛永惠,《广西师院学报》2001年第10期)

11.《阅微草堂笔记》思想内容浅议(同上,2000年第10期)

12.《阅微草堂笔记》中艺术形象的文化底蕴(韩希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13.《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几点比较(蒋东霞,《天中学刊》1999年第3期)

14.纪晓岚的诘难《聊斋》与小说的多角度叙述(巴生,《商丘师专学报》1987年第2期)

15.纪昀批评蒲松龄述评(段庸生,《四川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6.《阅微草堂笔记》版本考略(李永忠、赵立新,《文献季刊》1999年第3期)

17.《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比较观(王岫石,《沈阳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

18.纪昀的家世及其对《阅微草堂笔记》创作的影响(吴波,《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3期)

19.从“情之所必有”到“理之所宜有”——略论纪昀的小说虚构理论(宋世勇,《柳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20.纪昀其人和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张鸿莉,《首都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21.从《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的比较看文言笔记小说创新的得失(王同书,《复旦学报》1990年第2期)

22.纪昀的文道观初探(于景祥,《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23.《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智慧(杨义,《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24.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阅微草堂笔记》对笔记小说的承传与发展(华世欣,《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8期)

25.匡时济世,忧患生愤——论《阅微草堂笔记》的以神道设教及对清吏的抨击(同上,1993年第12期)

26.《阅微草堂笔记》之汉语史资料(吴庆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6期)

27.诗人纪昀及其诗论(魏明安,《西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

28.《阅微草堂笔记》文献价值释例(方龄贵,《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29.《阅微草堂笔记》中几则和红学有关的材料(同上,1996年第6期)

30.春风已度玉门关——从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谈起(周寅宾,《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

31.20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汪龙麟,《殷都学刊》2000年第6期)

32.封建礼教思想同小说艺术的敌对性——纪昀小说观评述(王先霈,《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33.借迷信辨善恶,从淡雅显雍容——《阅微草堂笔记》浅论(牛永惠,《柳州职大学刊》1992年第2期)

34.从《阅微草堂笔记》看纪昀的亲民思想(张可辉,《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

35.由对立走向友善——《搜神记》与《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人怪关系的探析(陈劲、吴光跃、梁英,《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第9期)

36.《阅微草堂笔记》(纪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7.《纪晓岚诗文集》(纪昀,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

38.《南雷文定》(黄宗羲,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

39.《周易外传》(王夫之,中华书局1962年版)

40.《读四书大全记》(同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

41.《孟子字义疏证》(戴震,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42.《潜研堂文集》(钱大昕,上海书店1989年版)

43.《周易述》(惠栋,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

44.《揅经室一集》(阮元,上海点石斋影印本)

同类推荐
  • 直上三楼

    直上三楼

    母亲和父亲早就认识他。当年--1938年,我父母在武汉刚入党,恰巧王震有事过武汉,他们见过面。解放初期,王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母亲则参加中央访问团来到新疆。返回后在报刊写过不少文章,王震在新疆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1955年,王震奉调进北京,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农垦部部长;1957年,我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此后虽在同一个北京,但从父母这边讲,已经自惭形秽了。
  • 古文观止:经典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古文观止:经典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迄明末,共分为12卷。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是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以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每篇文章均包括原文、注文两个部分。
  • 最风流,醉唐诗Ⅱ

    最风流,醉唐诗Ⅱ

    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或清婉,或豪气,或叹息,每一位诗人都有属于他的符号。 诗是诗人在经历了世间百态,人生起伏,留下的诉说。
  • 人意山光走宁海

    人意山光走宁海

    本书汇集了数十位知名作家在宁海采风时所撰写的散文随笔,包括刘慈欣的《茶山游记》、邱华栋的《许家山的石头记》、杨东标的《在归云洞里听读书声》和海飞的《李白在宁海的淡日子》等在内的三十篇文章,描绘了宁海以及国家登山步道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旅游人文读物。
  • 中国十大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喜剧故事

    为了让广大读者增进对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艺术遗产的了解,我们从元明清杂剧中选取了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喜剧名篇,分别为关汉卿的《救风尘》、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郑廷玉的《看钱奴》、施惠的《拜月记》、高濂的《玉簪记》、康海的《中山狼》、李渔的《风筝误》、吴炳的《绿牡丹》等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命珠

    逆命珠

    分别难定期,汝言定聚期。相见无血腥,众生命由取。相见无定期,相见由定期。与她的重逢,为此……他用不足百年的时间成为万人敬仰的……祥育帝!!!然而……他却……在与她应约……那天……违背了与她的约定……残酷冷漠的血洗某一个大势力……近万条鲜活的生命被他以极其残忍的方式,令其痛苦的离世……也因那天……令大陆之后……少了一个万人敬仰的……祥育帝!多了一个罪恶滔天的…………
  • TFboys星辰花的承诺

    TFboys星辰花的承诺

    她是准备出道的练习生,谢星言。然而,就在她准备出道的那一天,她苦逼穿越到修仙古代,没想到的是,那三个少年居然也在这里。在这个时代,他给她的承诺,再回到21世纪之后,他是否还在意,那个她,拥有着那种花语的花。(这不是穿越文这不是穿越文这不是穿越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穿越只是铺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盗灵

    盗灵

    喜欢看推理小说的夏子遥遭遇了一场车祸,从那之后,身边总是发生死亡案件,而且身边出现的人名却又令她感到熟悉,而令她更加担心的是:或许等待她的结局是被毒杀的命运……迷失的她再度踏上了不可思议的旅途,然而能带她走出密室的,正是整个案件的策划人……
  • 猫城记

    猫城记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著名小说家老舍的知名作品,讲述的内容是一架飞往火星的飞机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刹那机毁人亡,只剩下“我”幸存下来,却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了他们的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
  • 九方无云

    九方无云

    简介就随便写一下算了,九方无云三魂失了两魂,七魄开始消散,就快要死的时候,兵主战神和南方鬼帝两位古神稳住了九方无云最后的命魂,同时也顶替了原本天魂地魂的位置,两位古神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九方无云也活了下来,而且开始变得特殊
  • 可恨的中二病

    可恨的中二病

    人之常情,爱亲人,爱爱人,爱朋友,只有我热爱着《尼古拉斯.拉奇.李.罗丁堡司机.宇》
  • 四线

    四线

    这是一个别样的世界,妖族四起,释道儒三教入世左右皇权,四大皇朝争名夺利。道教圣人,佛教古佛,儒家大能,三教之外群雄割据,妖王四起。
  • 三界仙妃

    三界仙妃

    寒毒少女的修仙之旅,横扫三界,征服一切。比武力,二郎神,孙悟空都是她的手下败将;比医术,华佗,扁鹊,李时珍都不是她的对手;比权谋,王母,观音,女娲都得靠边站;甘雨彤:“唉!无敌是多么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