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95300000025

第25章 土家族社会文化(2)

所谓姓,就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其字由女与生组成,表明在古人意识中,同一姓即含有同一女子所生之意。姓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多方面的因素。《白虎通义·姓氏篇》曰“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即指明了这一点。氏族外婚制的出现,是促使姓氏产生的首要因素,这时姓的作用是标明血缘关系,达到禁止和排除族内婚的目的,即所谓的“远禽兽、别婚姻”,由此而产生了现今依然存在的“同姓不婚”的观念。私有制的出现是促使姓产生的其次原因。这时姓的作用是确定继承人,以保证私人财产的不外流,即所谓的“崇恩爱”,由此而产生了不仅亲生子女必须以父母姓为姓,而且过继女也以继父母姓为姓的习俗。姓产生的第三个因素与部落解体、部落迁徙有关。这时姓的作用是保持对其发源地的记忆,以确定血缘关系,即所谓的“厚亲亲”。这种因素在以地名为姓,以部落名为姓的姓氏构成中得以体现,当然,这些因素仅是指姓氏形成的共同点而言,各民族因风俗习惯的不一,对“姓”的解释是不完全相同的,“姓”的作用也并非一样,故而对姓的起源有着不同的看法。

土家族长篇叙事诗《摆手歌》对土家族姓的产生有所叙述。传说远古时代,人类因触怒了上天而被齐天洪水全部淹死,仅剩下补所和雍兄妹俩躲在葫芦瓜中保存了性命。为了使人类不致绝迹,补所要与雍结婚,婚后生了一个大肉球,雍将肉球砍成120块,合上3斗3升沙子撒出去,从此有了“帕卡”(汉族);合上3斗3升树苗撒出去,从此有了“白卡”(苗族);合上3斗3升泥巴撒出去,从此有了“毕兹卡”(土家族)。每一个肉块落地就成为一个村落,该村落就依落地之处为姓。扔在田里姓田,扔在井里姓井,扔在刺蓬上姓蓬,扔在树叶上姓叶,从此以后,土家人有了姓。

传说反映出土家族对人类、民族、姓氏产生的朴素看法,把肉球砍成小块扔出去落地成姓的叙说中,显然包含有部落迁徙、部落解体等因素。这不仅在《摆手歌》中“人发家发了,树大要分杈,人多要分家,他们又要迁居了”的叙说中,能找到一定的佐证,而且一些土家族的村寨名,也可提供这方面的证明。在土家族居聚区内,以老寨、新寨、大寨、小寨、上寨、下寨等称呼的寨名很多,一般来说,新寨和小寨是由老寨和大寨分出来的。有趣的是,这名称相对称的寨子均为同姓。这种分寨的方式显然含有部落解体的遗俗。部落解体,同一集群的人分成数个集群,姓成为确认他们之间血缘关系的标志,成为他们之间保持往来的纽带,成为他们在灾难面前能同心协力,荣辱与共的一种聚合力。当然,土家族姓氏从无到有,并成为确认血缘关系的标志之一,汉文化的影响亦是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影响实际上在姓的声源传说中已有一定的表现,如扔在田里的姓田,扔在井里姓井等说法,就与土家语音不合,“田”在土家语里发音为“石沟的”,“井”的发音为“泽猛”。“石沟的”和“泽猛”都不具有“田”和“井”的音,传说中这明显的汉文化遗迹,正表明了土家族姓氏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

虽然土家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姓,但并非照搬汉姓,而是自有来源的,这来源是多方面的。

以部落名为姓。如冉姓。冉是远古时代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曰:“自以东北君长以什数,邛、筰者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秦汉时期,冉人分布在岷江上游,东汉末年,冉人一支向东南迁徙到长江三峡及乌江下游一带,后被称为“冉家”“冉家蛮”或“冉家子”。早在唐代,古人就注意到冉家是源于冉部落这一事实。颜师古注《后汉书》认为“今夔州、开州等首领姓冉者,皆旧冉种也”。明人田汝成在《行边纪闻·蛮夷·冉家》中更明确认为“冉家,邛筰冉氏之裔,今酉阳、乌罗部落之长者名冉姓者,一曰冉家蛮,诟之曰南客子。其部散处沿河、佑溪、务川之间”。沿河为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佑溪是其县治所在地,而冉姓正是当地土家一个大姓。显然,沿河冉姓土家,实因为保持其对发源地的记忆,为保持血缘关系的确认而得姓。

一部分学者认为,土家冉姓不是源于冉部落,而是源于先秦以来就一直生活于川东、黔东北一带的人,与“冉”均是入声,在古文字上可通用。

以图腾为姓。如李姓。图腾是氏族的标志和图徽。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认为,到了胞族这一级,名称可以用图腾。即是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图腾转化成了名称。土家族追溯最远的有名号的首领叫巴务相,自己号为廪君。“廪君”之意,彭武一同志在《古代巴人君时期的社会和宗教》一文中认为,“土家族称‘虎’为‘李’,‘李’在古代属止韵,阴声;‘廪’在古代属侵韵,阴声。二者有阴阳对转的关系,所以‘李’‘廪’均可指虎,‘廪君’也就是‘虎君’”。传说巴务相死,亦化为虎。“巴氏以虎饮人血,以人祠焉。”生前既号“虎君”,死后亦化为虎,后人又祭祀虎,显然巴氏族是以虎为图腾的。这从巴地发掘出大量的虎图案的铜器上也可证实。用土家语称呼“虎君”或“虎君之民”,都应该带有“李”音。久之,“李”成为“虎君之民”这一氏族集团的一个姓。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廪君之后,能化为虎”。应劭《风俗通义》卷一“虎本南郡中卢李氏公所化”。这些有关人化虎。虎化人的记载,显然是对土家族李姓源于虎图腾不了解而做的错误记录。

以祖先名为姓。这类姓较多,如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努力卡巴,不少书籍记为鲁力卡巴,自然成为鲁姓,今不少鲁姓土家族认为他们是努力卡巴的后裔;又如翁可涅铁,有些书籍也记为龚可涅梯,似乎又成为翁姓、龚姓了。

见于史籍记载的姓。土家先民曾因使用“虎皮衣楯”的武器而称之为“板楯蛮”;因图腾崇拜而称之为“白虎复夷”;因叫赋税为而称之为“人”;因居住地域而称之为“巴郡南郡蛮”“武陵蛮”“五溪蛮”等等。这些蛮夷的“姓”也随他们的活动事迹见于史籍。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该书在“板楯蛮”条还载其渠帅(首领)有“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

《华阳国志·巴志》载人“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

《蛮书》卷十载巴人“本身有四姓:巴氏、繁氏、陈氏、郑氏”。

《风俗通义》卷三“人卢、朴、沓、鄂、度、夕、袭七姓”。

对于这些姓氏,我们应该指出,首先,史载这些蛮类姓氏并非完全是今天所谓的“姓”,因为“中国有史时期的姓氏制度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战国时代以前,‘姓’和‘氏’有别,‘姓’可能和上古氏族的图腾有关;‘氏’应相当于氏族下的家族,其名称与图腾无关。战国时代以后,‘姓’和‘氏’的区别消失,即形成流传至今的姓氏,这些姓氏大多沿袭前一阶段的‘氏’”。从《后汉书》等所载的这些蛮夷的活动事迹来看,显然叙述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事,且文中对巴人五姓称为“氏”,而不称为“姓”,说明巴、樊、瞫、相、郑并不是5个单纯的姓,而是巴部落、樊部落、瞫部落、相部落、郑部落的称谓。只是随着社会进步,这些部落名演变“形成流传至今的姓氏”。这正合乎我们已提及的,土家族姓来源于部落名的看法。其次,这些姓氏虽然与土家族先民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能完全与今土家族画等号。因巴郡南郡的地理区域较广阔,其间生活的被称为“蛮”类的人群,形成的现代民族并非土家族的一个民族。第三,文中所记虽然是地道的汉族姓氏,但涉及到少数民族的应该是作者对名称记音的结果。因为当时被视为“蛮”的这些人群,还不可能有如此标准的汉族氏的姓,很有可能是作者将其名第一个音作为姓记下来的。只不过随着汉文化对这些“蛮”类影响的加深,这些“姓氏”变成了他们的标准姓。由此我们也看出汉文化的影响对土家姓的构成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土家姓的发展演变,从史籍记载来看,大约自两汉时期始。在此之前,史籍中对土家族首领均用“蛮酋”“渠帅”来称呼,即使有“姓”出现,也是巴氏、郑氏、瞫氏这样的称呼。对于巴务相这个名字,亦用巴氏之子务相来记载。很明显,在封建文人眼里,蛮首们的名字是与内地人不相同的。但自两汉以后,史籍中有了如“相单程”“覃儿健”“潭戎”等这些土家族先民首领的姓名了。这类与汉族姓名区别不大的人名出现,表明土家族已开始了向汉族学习的过程。但这种学习是长期的、漫长的,并非一朝一夕就完全改变的。到五代时期,见之于史籍的土家族首领既有“恶着冲”“惹巴冲”“春巴冲”这样地道的土家名,也有“彭士愁”“彭师暠”“向伯林”这样地道的汉族式姓名。即使到了明清年间,一些土家人名还带有明显的“土汉合璧”的痕迹,如彭大虫可宜、田先什用、向表帖踵等。这正表明了姓氏发展的缓慢及演化的长期性。土家族姓氏从初期形成,经过演化最后定型,是如下因素促使其变化的。

因汉字记音不同而产生的变化。最典型的是由“相”而“向”的转变。“相”姓,在前文我们已提及,系由“相”部落名而得来。但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所谓的“相”亦是汉字记音的结果,对于土家人来说,所记这个字究竟是否合乎原意,他们是不知道的,因而也不会去深究,只有当他们接受汉文化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考察其姓是否得当。“向”姓较之“相”姓,显然更具有汉姓的特征,更易于使土家人接受,所以产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在湖北《长乐县志》中记载得最为明确:“廪君世为巴人主,务相,其开国有功者……但土语讹‘相’为‘向’耳”。今鄂西清江流域向王届、向王桥、向王滩、向王天子庙等遗址,均是纪念廪君务相的,也是由“相”而“向”的一个明证。但在偏远之地,如受汉文化影响较少,土家族相姓依然保留着。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元堡区忠孝、马桥一带,就是土家族相姓聚居区之一。

因汉字字形相同而产生的变化。如由“瞫”而转变为“覃”“潭”“谭”等。“瞫”姓是见之于史籍的土家族大姓,但今天在土家族地区已无此姓,不过,作为今土家族大姓的“覃”,在鄂西地区仍然读音为“沈”,与“瞫”音同。同治《恩施县志》卷一、卷十等,在叙述君传说时,就多次将巴蛮五姓之“瞫”记为“覃”,这些现象表明“覃”及与之形似的“潭”“谭”等姓,是由“瞫”转变而来的。

因笔误而导致的变化。这类姓较多,如人七姓,《华阳国志》记为“罗、朴、昝、鄂、度、夕、龚”,而在《风俗通义》中则成了“卢、朴、沓、鄂、度、夕、袭”。其间既有音近的罗与卢,也有形似的昝与沓、龚与袭。又如巴人五姓在《后汉书》中为“巴、樊、瞫、相、郑”。而在《蛮书》中则成了“巴、繁、陈、郑”四姓。“樊”与“繁”,“瞫”与“陈”竟然面目全非了。

因自己有意识地改变姓而产生的变化。如由“墨”而“王”。据土家族王姓家谱所载,其始祖名叫墨着王,按汉族姓在前的习惯,应是姓“墨”。但这根本不是似汉姓,至少不像常见的汉姓,于是干脆以最后一字为姓,子孙后代也就姓王了。

演化使土家族一些姓氏保存下来成为今天与汉族无异、规范化的姓,也使一部分姓完全消失了,如见于史载的“沓、昝、夕、鄂”等姓,今土家族中已没有了,其原因可能是该姓在汉族中亦少见,结果发生了如前述“墨”变“王”的改变。但这些消失的姓在今天土家姓中仍能找到某些痕迹,如昝(音攒)与但、夕与谢均音似,可以说是这些姓的变相保存。

土家族姓的产生及变化虽然受汉文化影响较大,但土家族姓氏却有自己别于汉姓的特点。

其一,同姓并非不婚。“同姓不婚”似乎是人们在考虑婚姻大事时必须想到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礼法制度十分森严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不可逾越的一个婚姻障碍。但土家族却没有以姓氏为标志的外婚观念,一些同姓如彭、田、井、吴等,可同姓通婚。即使在封建社会里,一些接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民族上层人士,依然保持有这种习惯。明代永顺宣慰使司第二十代土司彭世麒,所娶之妻为两江口长官司彭胜祖之女;明末清初时,保靖宣慰使司第三十代土司彭鼎,所娶之妻是永顺第二十七代宣慰使彭宏澍之女彭元英、彭德英两姐妹;彭鼎之子彭泽虹妻子亦为彭姓。

对于这种同姓婚姻的习惯,土家人认为,这些同姓在历史上并不是一族人,没有血缘关系。如彭姓有“端午彭”“四月八彭”之分。其区别在于是否过大端午节或者四月八;而吴姓同姓为婚的区别在于是否忌吃狗肉。由这些风俗习惯的不同来区别婚姻,说明土家族并非不懂得近亲不能结婚这个科学道理,只不过用风俗习惯而不是用姓氏作为判定血缘关系的标志。

同类推荐
  • 我居然当皇帝

    我居然当皇帝

    没想到玩个游戏也能穿越,这皇帝真不是那么好当啊
  • 史记全鉴

    史记全鉴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记述了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一句高度评价了《史记》的史学价值,后一句则高度评价了《史记》的文学价值,这是对《史记》相当公允的定位。本书在《史记》原典的基础上,参考史学名家们的研究成果做了注释和解读,以便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著作。
  •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四卷,国际反法西斯的大好局势与日本投降(1944年1月—1945年8月)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四卷,国际反法西斯的大好局势与日本投降(1944年1月—1945年8月)

    四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由著名抗战史权威学者张宪文教授领衔,组织民国史中心集体编写,洋洋百万言,完整叙述了从1931年至1945年14年抗战的烽火历史,编织了一幅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抗战图卷,是一部全面系统、客观科学的抗战史巨作。《中国抗日战争史》第四卷时间跨度为1944年1月—1945年8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之际,转而在中国大陆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攻势——“一号作战”。洛阳守城战、四守长沙、衡阳鏖战、反攻缅北滇西作战……1944年战局的发展给中日两国都带来了至关重大的影响。1944年春至1945年夏,敌后战场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局部反攻,予敌沉重打击。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末日的到来。
  • 八旗传奇之汗王崛起

    八旗传奇之汗王崛起

    努尔哈赤年幼丧母,被后母欺压,父亲放纵继母欺压努尔哈赤兄弟二人,不得不离家投奔外祖父,在古勒城,他们学习了很多军事技能,努尔哈赤也有了第一位女朋友,不过短暂的宁静被战火烧毁,外祖父被俘,最终被明朝杀害,努尔哈赤兄弟再次成为丧家之犬,双双被俘,在辽东总兵府慢慢受到赏识,努尔哈赤也与二公子李如柏产生了兄弟般的友谊。机缘巧合,努尔哈赤与青娅相识,刚开始二人互相看不惯,最后却成为彼此灵魂的伴侣,并为他生下两个儿子,褚英,代善。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唯一活下来的舅舅阿台,重修古勒城,继续于大明为敌,最终被部下杀害,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也在劝说阿台投降的时候死于乱军之中,基本上痛失了所有至亲的努尔哈赤,在一夜之间站起来了……
  • 大明帝国之远征重洋

    大明帝国之远征重洋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明疆土。21世纪爱旅游自拍的朱文来到南京城旅游,前去拜访朱元璋的藏地,误入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迷魂阵”。发现自己来到了洪武三十一年的夏天,以皇孙朱允炆的身份目睹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下葬,自己又莫名的被黄袍加身成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位帝王……坐了4年的皇帝被燕王朱棣推翻,遂化作和尚远渡东南亚。永乐皇帝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七次追杀朱文不成,却不想朱文已经在大明之外的海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大明帝国……
热门推荐
  • 凡隐花都

    凡隐花都

    奉老子头之命执行一个任务,保护他一个生死至交好友的安危。可这个任务的难度大大的超出了意料之外。事出太过诡异,矛头频频指向主角。渐渐地,一个针对叶家爷孙两的惊世大阴谋开始浮现出来。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一套出神入化的医术,看他如何潜伏于花都的同时暗中消灭障碍!人若犯,必诛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惜,我是小人!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tfboyS

    tfboyS

    席洛洛是一个移民去美国的女孩,家庭经济状况相当不错,从美国回来的路上遇见了小凯王源还有千玺。后来,席洛洛转到了重庆八中,交到了两个很好的朋友——顾兮陌和苏琪儿。三个人情同姐妹,非常的要好。预知后事,请看小说!
  •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

    本书分三个部分共十三章,包括绩效管理基本理论、绩效管理流程、绩效评价方法三部分。
  • 吞天魔决

    吞天魔决

    这是一个草根青年的崛起之路!为了守护,为了梦想,也为了妹子,他不得不走向巅峰!
  • 读懂1~3岁宝宝心理

    读懂1~3岁宝宝心理

    本书主要对1-3岁宝宝各个阶段的心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涉及宝宝的性格、情商、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智力等诸多方面。
  • 仙帝奶爸都市纵横

    仙帝奶爸都市纵横

    (2020逆天奶爸文)五年前,江州叶家被灭,叶家独子叶星辰葬身大海,被苍青仙人所救。五年后,叶星辰异世修炼五百年,霸气归来,多了一个奶声奶气的五岁女儿。一代仙帝也很头疼!恐龙玩具有什么好玩的,八戒叔叔带你去玩真正的恐龙。跆拳道有什么好练的,俺老孙传你斗战神功。琪琪,今天是你六岁的生日,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什么,你想要诗剑仙李白教你背诗......琪琪:谁让他要发明这个东西......
  • 一世之约妖孽本无双

    一世之约妖孽本无双

    妖凤血脉,逆天修炼,再世之恋!上一世,她与他相爱相杀.她反握住他的手,将锋利的匕首往自己的心口送去,却还笑着与他立下三生契。这一世,她在被人刺杀坠海之际,被他所救。“你知道么,你让我感觉很特别,”他将血咒发作时他的感受实话实说。“所以,我也会对你很特别。”这句话,好似承诺。他爱上她,不是可能,是命定!而血脉的隔阂,却注定了他们正站在水火不容的对立面,他们该如何再次相遇?“想嫁给我就直说,尔这样欲拒还迎的成何体统?”男主拍案而起。“你先吃药。”迎来的却是淡淡的劝语。“我颜值高,我任性......”颜值高?!这话谁教你的?“欸,人格分裂症又发作了,你现在爱上自己了。都说了,药不能停!”“。。。。。。”
  • 豪门战神在都市

    豪门战神在都市

    战神归来,有了老婆和孩子。关键词:战神、赘婿、奶爸。
  • 九灵至尊

    九灵至尊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强者眼里没有弱者的席位。当21世纪的平凡少女穿越到以魔法、斗气为尊的梦幻大陆,。当看到抚养她的师傅为了保护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下定决心誓要报仇。复仇路上遇到了生死相依的伙伴,在学院认识了一群不离不弃的同伴。在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成为大陆强时却被告知梦幻大陆不过只是最低等位面,如今实力不过是起点。。。。。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边缘中成长,成谜的身世被慢逐渐解开,得知父母因为违反天地规律者被囚禁,愤然怒吼:“天道不公便毁了,世间的规律由我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