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2200000011

第11章 人的机体上存在着需要(3)

第三,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先天给定的、有遗传基础的。马斯洛说:“我们的主要假说是: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至少在某种可以察觉的程度是先天给定了的。”

第四,人不仅有基本的生理需要,而且有高级需要,即“心理需要”、“情感需要”。他说:“现已充分证实,作为内在结构的要求,人不仅有生理需要,而且也确实具有心理需要。……它们可称之为基本的需要,生物性的需要,可以把它们比做像对盐、钙、维生素D的需要一样的需要。”马斯洛竭力反对把高级需要看成是“派生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副产品”。他说:“据笔者所知,没有一个实践曾成功地证明这种理论对于爱、安全、归属、尊重、理解等的需要的解释是事实。”

第五,他把人类千差万别的需要归结为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基本需要中,马斯洛还把安全需要、归属需要、爱的需要和自尊需要归纳为“基本的情感需要”。除此,马斯洛还提及了人的认识的需要(好奇)和审美的需要。马斯洛认为,需要是有层次的。“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成等级。”

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此后依次是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要论有创造性,为人的需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应该看到,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尽管是“先天给定的”、“有遗传基础的”、“生物性的”,但仅是“类似本能的”需要。他以为是“终极的”了,也多次谈到“机体需要”,可这并不是真正最终的机体需要。真正终极的需要,应该是身体本身的需要。

2.中国对人的需要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马斯洛“需要论”传入中国,从此中国开始了对人的需要的研究。然而,这种研究基本上是在中国传统思想的框架内进行的,在很多方面是与马斯洛相背离的。关于人的需要的内涵,理论界有过很多的论述,可很难从中获得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翻开许多著作、辞典、报刊,有关人的需要的解释,大多缺乏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缺乏深入的思考,且抄袭之风严重。人的需要问题已被弄得混乱不堪。

他们认为,人的需要来源于社会存在,是非自然性的。“人的需要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条件。”他们承认需要的产生是有客观依据的,但这个客观依据不是人的机体,而是社会的客观现实,需要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失去亲人的孩子会产生爱的需要,社会秩序不好会产生安全的需要”,“没有公路的地方,不会有购买自行车的需要”。有什么样的客观现实就有什么样的需要,人的需要都是即时产生的,是多变的,各人所处的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需要,而没有什么统一的、根本的需要可言。

他们也承认,人是自然的产物,不会没有自然性的需要,但“它在人的全部需要的总体中比重很小”。也就是说人绝大部分的需要来源于社会存在,很小一部分来源于人的自然,而就是这很小的一部分的自然性的需要,“也逐步失却了自然的性质”。人类的漫长的实践已深刻地改变了人自身,即便是人体机能性的需要也受到社会的冶炼,熔进了新的内容,自然性的需要以被扬弃的形式包含在社会性需要中,从而具有了新质。

在他们那里,人原本似乎什么需要也没有,只是由于客观现实的促使、刺激和诱发,人才有了需要。人除了丰富多彩的心理、意识、美德、理想、智慧之外,一切皆无。人体仅存一个躯壳,一切自然的、生理的东西已被社会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扬弃了,人虽有血肉之躯,但没有自然的七情六欲。因此,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需要的本质特征,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性”。

总之,在他们那里,人的需要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是社会性的而不是自然性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千差万别的而不是彼此相同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所说的人的需要,只是那些混乱的或无中生有的需要。有一本1989年版的《大学生心理学》,把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以下18种:维持生存的需要、物质享受的需要、性的需要、秩序的需要、躲避伤害的需要、躲避耻辱的需要、友情的需要、求援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权力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发展体力的需要、助人的需要、建树的需要、奉献的需要。

3.人的需要应该是人的根本性的需要

分析任何事物都应该从根本上看问题,研究人的需要应该着眼于人的根本需要。正如马斯洛所说,“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

从现象上看,人的需要确实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立马能说上几十种。然而这些需要是彼此独立、没有联系的吗?不是。它们都是有联系的。这些需要往往都从属于另一些比较基本的需要,而这些比较基本的需要又从属于几个更基本的需要。如大学生“求知的需要”,大学生为什么要求知?这从属于大学生对前途的追求。知识是手段,有知识才更有前途,而有前途本质上就是有名利、有地位,有名利、有地位就有幸福。再如“躲避伤害的需要”,很明显这是从属的需要。“躲避”本身就意味着背后存在着需要,即自我生存和健康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受到伤害就会痛苦和死亡,人们才需要躲避伤害。

从广义来说,人的需要无尽无穷,多种多样。问题在于,这些需要必然都归属于人的根本需要。要弄清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分析:那些众多的需要是不是都从属于另一些需要,而这些需要是不是又从属于一些更基本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说,人的机体需要既然是最基本需要,是不是必然会派生出种种需要,这种种需要是不是必然又会派生出种种更为具体的需要。事实上,在我们作了分析之后,必然都得出肯定的结论,而且还发现这两者是多么地吻合:人世间那些无穷无尽的需要,正是人的机体需要所派生的那些众多的需要。因此,我们说,人的任何一个需要最终都必然根源于人的基本需要的一种或几种。

马斯洛说:“如果我们仔细审察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就会发现至少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它们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我们需要钱,目的是买一辆汽车,接下去,因为邻居有汽车而我们又不愿意感到低人一等,所以我们也需要一辆,这样我们就可以维护自尊心并且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当分析一个有意识的欲望时,我们往往发现可以究其根源,即追溯该人的其他更基本的目的。”

他还说:“我们要抓住原始、固有的、在一定程度上由遗传决定的需要、冲动、渴望的研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吃、穿、住、娱乐、读书、结婚、购物等等都是目的,但如果对它们都问一个“人为什么要(吃)”,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又归属于另一个目的,又是这个目的的手段。如果如此这般地问下去,最终它们就一定归结于人的根本需要。

所以,从概念上讲,人的需要只能是人的根本的需要,而不是派生的需要。对根本性的需要而言,它不属于另一个需要,对它无法再问为什么。

4.人的根本需要就是人的机体需要

人的机体上确实存在着需要吗?是的。

所谓人的需要,从根本上看是人什么地方的需要呢?地方只能有两处,一个是在头脑的意识里,另一个是在机体上。那么,人的需要归根到底是人脑子里想的需要呢,还是人机体上的需要呢?在有些人看来,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原本没有需要,只是在客观条件下才在认识上产生了需要。我以为,人的需要应该是人机体上存在的、与生俱来的需要,机体上的需要才是人的根本需要。

同类推荐
  • 优秀中层要懂得的心理学法则

    优秀中层要懂得的心理学法则

    许多人都可能当上中层领导,但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层,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中层领导呢?本人的气场,沟通、控制情绪、管理员工的能力,以及团队建设是优秀中层要必须掌握的。想要把每项工作都做好,就应该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其中所包涵的智慧,加以实践。既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又要善于授权,并同时把责任下放,构建一支高效的团队。杨文忠所著的《优秀中层要懂得的心理学法则》从五个方面讲述了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在处理不同问题时应该掌握的心理法则,通过阅读《优秀中层要懂得的心理学法则》,对提高中层领导的管理能力将大有帮助。
  • 感觉累了,就冥想吧

    感觉累了,就冥想吧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当加班熬夜成为工作常态,当失眠多梦成为困扰人们的常见疾病,人们开始去思考怎样才能让压力消失,让心灵恢复简单纯净。冥想并非是如今才有的心灵修养方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被一些社会顶尖人才所使用。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森说:“以冥想开启直觉,可获得发明的启示。”美国前副总统科尔、苹果“教父”乔布斯、好莱坞知名演员兼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以及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等,都是冥想的受益者和拥护者。
  • 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人格教育

    本书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更重视儿童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学会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中获益,以寻求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具有良好人格的孩子,一定也是勇敢、自信、独立的孩子。
  •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超级实用的好玩心理学明明你认为朋友的新发式庸俗极了,为什么还是言不由衷地说“非常匹配你的脸型”?为什么你会迷信星座运程,甚至将正视为自己的人生指导书?为什么你一味对某个朋友好,对方却麻木地习以为常?初入某个场所,你为仆么会有似曾相识之感?职场晋升真的意味着走向成功之路吗?为什么你会强忍着看完不喜欢的电影?为什么细水长流的感情更符合爱情的逻辑?为什么男人喜欢用“Iloveyou”表白,而不是“我爱你”?以上问题,书中都有精彩的答案!
  •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伺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本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
热门推荐
  • 公国生存之战

    公国生存之战

    我是游戏公国,我一不小心根据时空裂缝来到了minecraft(我的世界),在这里,我遇到同学后,又不幸的遇上了日本鬼子这样的敌人,后来我们弄到传送门的配方后,回到了原来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王之漫漫余生

    网王之漫漫余生

    木村落烟突然在高三转学到立海大。所有人都知道木村落烟喜欢幸村精市三年了,但是却没有人知道幸村精市也喜欢木村落烟三年了,金井综合病院的一张照片一眼万年。“因为误会我缺席了两年,你的漫漫余生我不想在缺席了。”双向暗恋
  • 云扬传说

    云扬传说

    他武斗人间修士,被迫与天争锋。他智睿无双,一计便可安天下。他万人膜拜,已成人间信仰。他眼里的故事却无处诉说,他年轻的面容却隐藏着沧桑容颜,他为了心中一份执念,无奈要抹天。
  • 斗罗大陆之空间于时间斗罗

    斗罗大陆之空间于时间斗罗

    崛起的唐门,现世的魂灵,1千年后,他的出现改变了大陆的局势。创契约魂师。创魂力压缩。创成神之论。造灵技。创魂城。时空之威,无人能敌,无人能蔑。灭龙帝,毁龙域,以凡神战神。时空之力,无神能敌!!!(这是作者只创的斗罗,原因是作者记忆力太差不太好写同人小说,所以请各位读者不要建议,我会尽量不偏离斗罗的原规律,但是不记的得就只能只创了,所以不好意思了,但还是要希望读者可以看,还有就是作者因为要上课,所以只能1或2天更新1章把,休假日我会努力2至4的更,但有票的话就不知道了,但估计也没有什么人看吧,然后主角的封号我暂时想不出来,所以暂时用灭世把,等以后想到了再换把,或者读者有什么好的封号希望可以和我说一下,在这里还是谢谢各位读者来观看了,毕竟作者还是个小白)。
  • 穿越火线之风云再起

    穿越火线之风云再起

    他们是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因为兄弟情,他们一起战斗;因为挑战自我,他们一起奋斗,在穿越火线的世界里,他们虽然不是王者的存在,但他们却为自己的兄弟情谊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高歌,他们一路同行去往那未知的远方……
  • 哆啦A梦之三月暑假

    哆啦A梦之三月暑假

    主角大熊因为父亲要去中国出差三个月,而恰巧是暑假,借此机会,大熊和他的家人一起到了中国,大熊在中国又有什么样的故事,他和静香以后是否会结婚。(同人哆啦A梦,电击小子,马丁的早晨,成龙历险记,蜡笔小新,或许有柯南)(此作品完全是自己编写,与原文可能有很多误差,比如会出现新的道具,大熊也会慢慢变得成熟,哆啦A梦也会遇见心爱的猫,后面也还可能出现穿越的主角,全文为第三称)
  • TFboys之微光不渺茫

    TFboys之微光不渺茫

    我愿意用我的十年来换取你片刻的停留,哪怕星光黯淡了所有的忧伤,哪怕眼泪浸湿了你所有的目光,我依然在原地等你……“我是夏安然”,那一年他想起她曾对他说的话,最单纯的笑容照亮了他每一个孤单的日子,然时隔多年,他依旧在原地等候,只是再看不到归人的旧容,“苏伊若,是你吗?”他只记得这份熟悉感,却从未知道继续书写下后来的早已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湮灭……
  • 双子星穿越记

    双子星穿越记

    一对从早吵到晚的姐妹,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动漫的世界里,从此就背上了重担......
  • 那些年留学在美国

    那些年留学在美国

    “前往纽约的旅客请注意,您乘坐的UA87航班现在开始登机了……”陈欣拖着蓝绿色的行李箱,向登机口走去。看着手中飞往纽约的机票与美国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心里有些百感交集。自从16岁去美国读高中已经有3年了,慢慢的开始适应美国的文化,转眼高中毕业,美国的大学,又有什么样的生活在等着自己呢?陈欣好奇的抽了三张塔罗牌,带着几丝疑虑与兴奋,再次踏上了去往美利坚的飞机。本书将以女主人公陈欣的视角,让大家读到赴美留学生的青春励志生活。如果你正在好奇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那就请跟着文章中女主人公陈欣的步伐,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