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2200000002

第2章 人性问题的历史争论(1)

弗洛伊德申明,人主宰不了自己,人体内有一种人不能自主的非理性力量,即本能。而这种本能是存在于人的机体并发生作用的冲动和力,它是强大的、不可遏止的。

所谓人性问题,就是关于什么是人的主宰、人的行为是由自然欲望决定还是由理性决定、人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问题。几千年来,人性问题是全人类都在讨论和争论的问题,也是人世间第一大难题。在漫长的年代里,人们对人性和行为的研究并不多,专门研究人性和行为动因问题也只是达尔文以后的事。但是,尽管动因问题长期没能得到最终解决,可几千年来,很多思想家在哲学、伦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领域里对人的本性、行为本质、行为动因等问题已作出了丰富而深刻的论述。今天,理论界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历史上早就有了明确的论述。今天,我们一些人自以为是“真理”的东西,几百年前就遭到了无情的批判和否定。

首先,应该把握这样一个规律,人类对自身和对人性的认识不仅受到人的认识能力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社会制度的需要的制约。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事是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稳定,它表现为社会的稳定。为了社会稳定这一大局,思想约束有时并不一定以真理为基础,它服从于目的。比如,封建社会把非真理的宗教、禁欲主义作为道德的理论基础,这是稳定社会所需要的,但对人自身的认识来说,则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一方面,人类社会在道德方面经历了奴隶社会纵欲、封建社会禁欲、文艺复兴之后逐步释欲的历程;另一方面,人们对人性和行为动因的认识则经历了奴隶社会比较肤浅、封建社会错多对少、文艺复兴之后错误逐步被真理代替的过程。

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历史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深刻有益的启示,历史能帮助我们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奴隶社会对人的管理主要靠暴力,而对人的思想没有什么管束,加之当时文化极不发达,所以那时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不仅相当地少,而且十分自然客观,对于人追求财富和享乐,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正当的行为。

可到了奴隶社会末期,由于封建制度的孕育,思想家们竭力否定人的欲望。从根本上说,限制人的欲望是封建制度所需要的。当时的客观情况是,党争激烈,社会政治生活动荡不安,世风日下,追求享乐和财富的风气盛行,人们沉浸于酒色享乐。由此,很多思想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看到了放纵“私欲”的危害,开始强调精神生活和理性的重要,认为灵魂是人的主宰,继而主张强化道德,控制肉体的困扰,节欲、制欲、禁欲。比如,古希腊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对人的本性进行了较多和较深的论述。这些思想家主要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阿里斯提卜、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

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否定人们追求现实物质利益的必要性。他认为人是灵魂和肉体组成的一个和谐的整体,人的本性和道德都取决于灵魂。他说,“在人身上最有力的部分是灵魂”。他号召人们,节制自己的情欲,“清洗”和“解放”自己的灵魂,使灵魂摆脱肉体的困扰。他要求人们通过沉默、冥思苦想以达到忘我的境地,逐步登上道德的高峰。

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认为,以往人们过着一种无节制的、不道德的生活,引起无数的罪恶,所以人要过有道德的生活。他十分鄙视人的肉体的欲望,号召人们扑灭人的情欲要像扑灭火灾一样。

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重视道德的建设,但他完全把人的感性欲望和物质利益从道德中排除出去,只讲理性在道德中的决定作用,把道德看成是天赋的。他主张人们只应当去关心自己的灵魂,不要追求财富和荣誉等身外之物。他要求“不论老少,都不要老想着你们的人身或财产,而首先并且主要的要注意到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认为,对于人来说,灵魂是主导者,肉体不过像是盛灵魂的器皿。他承认人有肉体快乐,但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人应当有节制地享乐,而主要是求得智慧和心灵的宁静淡泊。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认为,节制就是欲望服从理性、理性控制欲望的状态。他还认为灵魂要飞升,首先要去除欲望,因为欲望造成了人的感官苦乐。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说:“每种快乐和痛苦都是一个把灵魂钉住在身体上的钉子”,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使灵魂摆脱肉体的过程,人一旦摆脱了肉体欲望,灵魂就进入了一个光明圣洁的不朽世界。

亚里士多德(约前384—前322)认为人的欲望和行为应当由道德来处理,而人的本性在于理性,道德取决于人的心灵。人的特殊功能在于“人的行为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的理性生活”。

人的心灵分为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理性部分在人的心灵中占支配地位,它不仅能够控制人的欲望,而且使人的行为合乎道德,使人幸福。这也就是说,人的灵魂主宰人的肉体。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期,古希腊也有一些人持相反的观点。这些人看到了人的感性欲望的客观存在及其合理性,把人看作是感性的人。

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前411)认为,人是有感性欲望和追求的人,而“人是万物的尺度”,应该把个人的欲望和利益作为道德的来源,作为道德行为的标准。阿里斯提卜(约前435—前355)是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的学生。他把人寻求肉体感官快乐,看作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天职。

伊壁鸠鲁(约前341—前270),把人的欲望分为两大类:自然的欲望和非自然的欲望。自然的欲望又分为必要的和非必要的两种:(1)自然而必要的欲望,是指为维持生命和保持健康所必需的一些物质快乐;(2)自然而非必要的欲望,如性爱和亲子之爱等。第二类是非自然又非必要的欲望,如,爱财、爱权和纵欲等。他认为,自然而非必要的欲望和非自然又非必要的欲望是坏的欲望。他并不提倡禁欲或取消人的一切欲望,只是把物质的快乐限制在一定限度和范围之内。他认为,要保持健康身体和心灵安宁,首先要维持生命,因此为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应当满足。在这个意义上,他说:“一切善的开端和根源都在于肚子的快乐,连智慧和修养也必须归因于它。”

伊壁鸠鲁还认为,只要肉体快乐无损于健康和灵魂的安宁,在这个限度内也是允许的,但这种肉体快乐是极其有限的。他是坚决反对放纵肉体快乐的,他说:“当我们说快乐是最终目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而是指身体上无痛苦和灵魂上无纷扰。”

封建制度建立之后,“私欲”直截了当地被看成是罪恶,是洪水猛兽。因此,统治阶级出于稳定社会的需要,竭力加强思想的统治,推行宗教和禁欲主义,使灵魂的主宰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中国。公元前221年由秦朝建立进入封建社会(也有说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起进入)。从此,中国不断加强道德建设(包括逐步将道德神化)和道德教化。对于人的欲望,开始阶段强调通过“教化”防欲、节欲、制欲,南北朝隋唐时期(420—907),外来的佛教和自产的道教兴盛起来,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禁欲主义。佛教称贪(欲望)、瞋(仇恨)、痴(对佛愚昧)是“三毒”,是“恶”的根本;人贪求私欲是大逆不道,所以要“摄制六情,舍众欲,散诸恶念”;(《阴持入经注》)要灭情见性,见性成佛。

宋朝,中国产生了以儒学为主,儒、佛、道三者合流的“理学”,其中以程颢、程颐和朱熹形成的“程朱理学”为主。他们继续主张禁欲主义。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从此这成了南宋以后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代。自此起,占统治地位的伦理思想是基督教,是宗教神学,其经典是《圣经》。宗教的基本原则是爱、勿抗恶、禁欲主义、信仰等。基督教认为,人的本性不是从人的肉体、意志和情欲中来的,上帝把圣灵分给了人,这才是人的本质。基督教宣扬,人的灵魂是肉体的主宰。人的肉体不仅于人无益,而且是罪恶的渊薮。基督教要人们弃绝一切欲望,抛弃一切现实的物质利益,“把肉体、连同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

在封建时代的发达时期,神学伦理思想家推出了原罪说、赎罪说、拯救说。认为人天生有罪,这是因为人的意志和行为听从欲望的支配,追求感官享乐和物质利益,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不安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这就是犯罪。人有了罪就必须赎罪。但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赎罪的,必须“信靠基督”,弃绝肉体的诱惑,有高尚的道德。这样就会得到基督的拯救,获得来世的幸福。

二、“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是快乐或痛苦”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14—16世纪,意大利等一些欧洲国家爆发了一场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恢复人的本来面目、解放人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恩格斯说:“这是地球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一次革命。”

这场运动反封建、反宗教,特别集中地反对禁欲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道主义反对神道主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等级制度。人道主义思想启蒙运动的总口号是:“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无不具有。”他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性在于人的感性欲望,人天生追求感性欲望的满足。他们号召人们为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而奋斗。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产生伟人的时代。在这场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卜伽丘,荷兰的爱拉斯谟,法国的拉柏雷、蒙台涅等。

薄伽丘坚决地反对禁欲主义,明确地肯定人的七情六欲就是人的本性,特别肯定男女肉体上的爱情是既自然又健康的感情。他说:“这般人是多么愚蠢——尤其是有些人还道自己的力量比人类的七情六欲还大。”

他认为,人的情欲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它不受任何力量的约束和阻拦,任何人想人为地禁止人的欲望,这不仅是极其有害和荒谬的,而且会碰得头破血流。薄伽丘讲了很多可笑的故事,揭露和嘲笑修士修女的虚伪性,说他们口中讲禁欲,实际上却无法违背人的本性,同样受情欲的控制。

爱拉斯谟是荷兰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他认为人来自自然,人的自然欲望就是人的本性。因此,人的情欲高于理性,情欲遍布人的全身,支配人的一切思想感情和行动。他主张,顺应情欲而生活,大自然这位人类的慈母,既然赋予人以情欲,那么顺应情欲而生活就绝对不会不幸,而只会给人带来幸福。

法国杰出的人道主义者蒙台涅,对封建禁欲主义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他说世界上哪有把痛苦和悲哀作为人生目的的蠢人。他说,要求人们放弃现世的物质利益和感性快乐去求什么来世幸福,这是多么荒唐可笑,是完全违背理性和人的自然天性的。蒙台涅说,让那些所谓明智的人去追求纯粹的精神安宁吧,“至于我,有着一颗平凡的灵魂,就得求助于肉体上的舒适”。为肉体上的舒服,人必然要去追求健康、生命、爱情和享乐。他主张人是利己的,认为人生来不为己而为大众的说法,只不过是一些伪善者的一句假公济私的谎言。感官享乐是人生的目的,人的理性只不过是为个人享乐提供正确方法和手段。

十七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前后,人们对人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人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存在物”、“人是一部机器为肉体感受性所发动”和“怜悯之心也是人的本性”等观点。

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有思想家培根、霍布斯、洛克、孟德维尔、休谟、斯密、葛德文、边沁和穆勒等。他们人物众多,阵容强大。

培根认为人性的研究应当成为一门科学,他说:“我觉得对人的本性的概括综合研究,应当是一门自身独立的知识。”

至于如何研究,他提出从人的身、心两个方面进行。在身体方面,人是一个有自然需要的机体;在心灵方面,既要研究人的理解和理智的机能,又要研究人的意志和情欲。对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培根提出了“全体福利说”,认为全体福利高于个人福利。同时又认为,社会公益只是人类的抽象利益,个人的特殊利益才是具体的、根本的。

[人性百题]

英国历史上发生过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大争论吗?

同类推荐
  •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本书包含了:感知与适应——骚动中走好第一步、命运——立起不倒的人格、好心情——痛并快乐着、心与性——困惑的“玫瑰之战”等章节内容。
  • 缓解成长的压力

    缓解成长的压力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能在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在遇到困扰时能克服困难。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为显著和突出。
  •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爱上学校,不再厌学》从心理学、家庭、社会、学校等角度分别对厌学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改变厌学情绪的方法,希望对读者们有所裨益。
  • 女性心理分析手册

    女性心理分析手册

    女人天生就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家庭对于她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现代女性对于婚恋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不同的体验,在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情感世界中,她们也有着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在情感认知方面,她们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心理学策略读本,我们天天都在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只是不知道而已。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学知识的益处,越来越希望得到心理学的帮助,以便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热门推荐
  • 穿书之路人也修仙

    穿书之路人也修仙

    唐丸丸前世一个心脏病患者,死后胎穿进一部小说里,开启了……专属她的“保护世界”修仙生活?(借口都是借口,不就是想活久点,多装点逼吗?)唐丸丸:谁说的,啊,出来,我们聊聊。
  • 天地修圆

    天地修圆

    天地为圆,众生为棋,万世之局,只为一圆!一个被现实压迫的弱者以最科学的方式穿越到了修者的世界,面对为何修?修为何?何为修?他如何寻找答案?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里,身为卒子的他如何傲立群雄,逆转乾坤?世界通敌,凶名远播,却秉持天地气运加身,是否天地也是邪非正?一个弱者向强者的成长经历,一个懦弱胆小到傲立天下的成长,一部傲气是怎样炼成的热血传奇。“君,当傲立天下!”
  • 异界战圣

    异界战圣

    魔导师,战士,两个同时存在于这个大陆但地位迥异的职业。方川,穿越到这个世界上,成为了战士,虽然地位不高,但凭借着穿越时获得了他生命的本质力量:霸王本源。备受排斥的他,忍受排挤,改变人生,扭转战士与魔导师的地位。霸王本源,不是为了赢得胜利的力量,而是为了斩获未来的力量!激情,热血,YY,一切都有,魔导师与战士碰撞之时,物语即将开始。
  • 废材魔王

    废材魔王

    一个“无属性”的少年,无意中得到一条骷髅头项链,从此一飞冲天。
  • 寻觅末日

    寻觅末日

    末日到来,地震将人类栖息地划分成网格状;少女千妙,一直在寻觅这末日里的希望之地。〈晶核流〉〈异能力〉〈非重生〉〈无系统〉在寻觅的路上,有人和千妙说:“我从不相信希望这鬼东西的存在。”亦有人说:“我苦苦守护了许多年的希望之光终究还是消失了。”然而最终,有人告诉她:“希望仍在。”
  • 草根中年

    草根中年

    草根出身的舒航,正如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已过不惑之年的他,面对着现世和现实,却屡屡陷入困惑:二胎问题,是生还是不生?以貌取人,是对还是不对?投资炒股,是该还是不该?当喝酒、打牌、熬夜成为生活的常态,是值还是不值?当自己无可避免地成为全家人的企盼,是幸还是不幸?……还好,还有夫妻间推心置腹的思想碰撞以及相濡以沫的彼此扶持,不仅上述纠结迎刃而解。同时,在子女教育、身体锻炼、职业规划等方面也达成共识,并为之奋斗不已。最终,自身得到了精进与提升,孩子们汲取了榜样的力量,全家人也因此收获了满满当当的幸福……
  • 杀手房客俏佳人

    杀手房客俏佳人

    “妹子,有没有人说过你很漂亮?”“当然有。”“那我就不说了。”“妹子,有没有人说过你很可爱?”“又来这招?”“肯定有人说过吧,那我也还要说,你真可爱!”天天打打杀杀,还不如看看美女校花!少年天才杀手叶笑逃出神坛,犯贱耍二是他常用手段,租住佳人之屋现身校园,掀起江湖恩怨,演绎快意恩仇,成就一段佳话。
  • 军婚蜜宠:小娇妻,别再跑

    军婚蜜宠:小娇妻,别再跑

    她兴致勃勃的去参军,却意外的发现未婚夫竟然是对手的指挥官,待她退婚后,他对她进行各种撩拨。最终“老婆,嫁给我吧。”某女“不要,你会家暴。”收到打击他对周围人狂秀恩爱。“老大,你这么不要脸你妈妈造吗”某男回答“有脸能娶到媳妇吗?”婚后,她的追求者依旧不减,某男只好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秀恩爱,将追求者扼杀在摇篮里。
  • 半幻空间

    半幻空间

    王家有子名王天,出生即能言,一个月能爬,两个月能跑,三个月骑着护院犬满院子跑,四个月就和三岁的小孩子无异,并能容万家法创新法。看这个豪门少爷如何开挂逆天上演励志的传奇人生。
  • 野蛮大小姐驾到

    野蛮大小姐驾到

    为争一口气,裴安琪努力了两年,终于考上了遥不可及的圣柏亚大学,目的是为了让她最喜欢的狐狸承认她,却没想到这一切只是噩梦的开始!刚进学校,就遭遇鸡蛋试卷被曝光,情信被广播宣读,单挑被打的稀巴烂……嗷嗷嗷,她一定要揪出这只死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