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09500000050

第50章 信息技术系(1)

南广学院信息技术系从建校初期仅拥有隶属于科学与艺术系的广播电视工程的一个专业,已发展成为拥有广播电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5个专业10个专业方向(数字广播电视制播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宽带综合信息网、数字影视制作技术、数字媒体网络工程等)的综合性工科系,已经成为具有雄厚基础和实力、有较高学术水准、在广电行业较有影响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有在校生703人、专职教职员工52人。

五年来,信息技术系秉承学院“面向各级媒体和相关机构,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方针,坚持“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致力于追求卓越,一代又一代的信息人在这块科学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在这里被培养成为广播电视业的栋梁。

一、初创时期(2004年9月—2005年10月)

南广学院信息技术系成立于2005年8月,其中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04年9月由学院首次设置的6个系别之一——科学与艺术系。科学与艺术系设有广播电视工程、动画等专业,是学院唯一一个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系别,拥有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本科层次学生30人,校本部动画学院曹云生任系主任。

2005年8月,随着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增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科学与艺术系被拆分为信息技术系和动画系。信息技术系下设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南广学院史上唯一的纯工科系别,校本部信息工程学院李绍彬任系主任。师资由校本部、南广学院和外聘三部分组成,共计10人,系址设在南京市江宁高中综合楼8层。

2005年暑期,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该系2004级广播电视工程专业30名同学在李彦霏老师的带领下于2005年9月6日至10月23日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台、南京电视台在南京奥体中心、白马公园、江宁体育馆等各个赛区的赛事转播工作,受到了一致好评,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全面建设时期(2005年10月—2006年)

2005年“十一”期间,信息技术系随南广学院移址搬迁到江宁区弘景大道3666号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校址。系办公室设在现学院一食堂三楼。当时,系办公室仅由系主任李绍彬、教师兼职教学秘书王莉莉、辅导员谭植伦三名老师组成,负责全系师生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

1、专业建设

2005年,经过专家论证、正式申报等环节,在2006年招生计划中,信息技术系成功增设了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建设初具规模。

2、学生组织

2005年,信息技术系分团委正式成立,由辅导员谭植伦任分团委书记。2005年10月26日,系首届学生会成立,2004级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姜瑛同学担任第一届学生会主席,200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王正琳同学任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由20名干部、26名干事组成。系第一届足球队、篮球队等学生团体组织也相继成立。先后组织参加了新生运动会以及2005年4月29日召开的首届全院春季运动会、足球赛、篮球赛等学生活动项目。

3、师资队伍

2005年,信息技术系师资主要由校本部教师、南广学院在编教师和外聘教师三部分构成。由来自校本部信息工程学院的李鉴增教授(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2004级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理学院徐振江副教授(理学院院长)教授2005级高等数学,还有王菊韵副教授、张霞教授、李晓茹副教授、李绍彬主任等。校本部派遣的教师李彦霏、王克敏,南广学院的傅平、董丽花、王莉莉、李正方、谭植伦、叶建红、戴亚风集体承担了全院数学、物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从2005年10月起,信息技术系不断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学历水平,使师资队伍中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实验室建设

2005年10月至2006年6月,物理实验室、电路实验室陆续投入教学使用,并开设了《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分析实验》、《数字电路实验》三门基础实验课程。

5、资格考试和培训认证

2006年3月,信息技术系全体教师克服了第一次组织大型考试经验不足的困难,组织师生加班加点进行软硬件安装和调试,并在等级考试前组织400多名学生进行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演练,最终协助教务部成功组织了学院的首次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2006年4月,信息技术系喜获CCAT(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考试中心资格。2006年9月,首次组织了为期四天的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共计222人,培训内容为8学时理论和8学时上机操作。本次培训,使学生了解了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题型、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了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三、规范化建设时期(2006年至今)

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各方面工作趋于成熟,信息技术系由全面建设时期步入规范化建设阶段。

1、党组织建设

2006年7月1日,信息技术系党支部正式成立,由李绍彬主任任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张佳奇同志任组织委员,教师段洪秀同志任宣传委员。“七一”当天,信息技术系党支部发展了第一批教师和学生党员。2007年10月24日,南广学院信息技术系党总支成立,李绍彬同志担任党总支书记,段洪秀同志担任组织委员,王莉莉同志担任宣传委员;段永良同志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周晓梅同志担任组织委员,董丽花同志担任宣传委员,宋燕燕同志担任青年委员;张佳奇同志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冯涛同志担任组织委员,和佳同志担任宣传委员。2008年9月,根据工作需要,学生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李惠同志担任;2008年12月,增补戴亚风同志为党总支副书记;2009年3月,增补李惠同志为党总支青年委员。目前,系教工党支部有党员31人,其中正式党员30人、预备党员1人;学生党支部有党员76人,其中正式党员22名、预备党员54人。

2、系行政组织建设

2006年,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根据教学、学生工作的需要,增设了系主任助理一职,由戴亚风老师担任。从2006年至2009年增加了教学秘书、辅导员等岗位名额。2008年底,根据专业发展和学科发展需要,设置了4个专业教研室。信息技术系行政组织结构如下:

系主任:李绍彬

系主任助理:戴亚风

教学秘书:曹海燕、李功梅、王莉莉(教师兼职)

辅导员:张佳奇、李惠、夏祎霖、李淑华

广播电视工程与物理教研室主任:周洪萍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学教研室主任:宋燕燕

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邢艳芳

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文化基础教研室主任:周晓梅

3、系工会组织建设

2008年1月15日,拥有正式工会成员44名的信息技术系分工会成立,戴亚风任分工会主席,王莉莉任宣传、女工委员,王永澄任文体委员。成立了5个工会小组,分别由谭植伦、周晓梅、蔡奇慧、鲍征烨、邢艳芳老师担任组长。2008年4月11日,增补谭植伦为劳工委员。

分工会在院工会的指导下,先后参加了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运动会、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文体活动。2008年3月8日,信息技术系分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春游梅花山;2008年11月23日,组织教职工40余人秋游安徽琅玡山。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老师们亲密接触大自然,感受秋高气爽的惬意,享受身心愉悦的休闲,放松了心情,体验了乐趣,陶冶了情操,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

4、专业建设

为进一步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理顺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2007年11月,信息技术系各教研室负责人分批前往校本部相关学院和系,与那里的领导和专业教师进行了专业研讨,就专业培养、实验室建设、毕业设计、就业情况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一是专业建设规划。秉承学院面向各级媒体和相关机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宗旨,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从2006年开始,信息技术系设置了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专业,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该系的专业结构。

2005年建系伊始,信息技术系仅涵盖广播电视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2006年,新增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3个专业,达到5个专业,专业涵盖所有广播电视技术,并积极组建专门的班子致力于学科建设。

2007年,为了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适应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凸显学生的竞争优势,对现有的5个专业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方向划分。划分后,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细分为应用电视和数字广播电视制播技术两个方向,通信工程细分为广播电视发送和移动通信两个方向,电子信息细分为宽带综合信息网和信息处理方向,数字媒体技术细分为数字影视制作技术和互动媒体技术两个方向,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细分为网络工程和数字媒体集成与分发技术方向。另外,各教研室还积极完善专业建设,确定各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讨论课程组建设,研讨专业方向及核心课程。

二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

结合南广学院的特点,2007年信息技术系共进行了3次有行业专家和校本部教授参与的深入研讨、3次系内教师教学研讨,明确了各专业培养方向、专业课程设置。

为保证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质量,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根据教务部下发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关于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各教研室负责人认真讨论,并对现有的5个专业10个方向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

讨论中,大家就分方向教学达成了一致,并从每一门课程着手,详细讨论了课程设置是否得当,课时、学分等是否合理。修改后的培养方案注重各门课程的衔接、实践环节的实施、主干课程的建设,以及课程结构比例的合理性,并且以课程组的形式给出各专业的选修课,使得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选择选修课程,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

在修改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老教授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为进一步论证课程体系,建立特色专业,组织了专业树状图的论证,各教研室负责人就本专业课程树状图进行讲解,主要针对学分情况、课时分布、前后关联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等问题进行论证,更加明确了本专业课程体系及专业特色。

2008—2009学年,为了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各教研室又不断组织内部专业教师讨论,力求结构合理、特色鲜明。

5、教研室建设

2006年,信息技术系新增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3个专业,达到5个专业,专业涵盖所有广播电视技术,并根据专业划分,成立了5个临时教研室和1个数学物理基础教研室,全都开始正常运转,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学院岗位设置的进一步明确,2008年11月,重新进行了教研室划分,并根据专业性质对部分教研室进行了合并。经过调整,形成了广播电视工程与物理教研室、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学教研室、通信电子教研室和计算机与文化基础教研室,并由专业教师竞聘教研室主任,最终确定4个教研室主任分别为周洪萍、宋燕燕、邢艳芳和周晓梅4位老师。

6、师资建设

自2005年建系以来,经过4年的发展,信息技术系现已有教职工52人,其中教师39名,包括副教授5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16名、工程师3名、助教14名。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双师型人才和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为重点,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生、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由于教学需要,聘请了两位南京电视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们在教学、科研立项、学科发展和职称评定工作中发挥了指导作用;外聘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在职教授、讲师多名;还聘请了多名校本部教授及副教授任教,为学生开设了一系列专业讲座。到目前为止,已有近30名校本部教师来任教,其中有7位老师被聘为客座教授,分别为李鉴增、李栋、张琦、章文辉、杨盈昀、陈新桥和张霞。

同类推荐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常用熟语由来

    常用熟语由来

    本书收集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习惯语和歇后语等形式的熟悉词语近300条,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等为依据,介绍其出处、原意、变化等来龙去脉,还有相应的典故、趣闻、故事、传说等。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YouthOlympicGames,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或“青奥会”。青奥会是当今世界的新型体育运动赛事,它是国际奥委会为贯彻“奥林匹克宪章”而增设的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会,是专门为全世界青少年而开设的一个集体育比赛、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青少年的交流平台。
  •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原作、有采写手记、有作品评析,真实记录了宁夏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是一代新闻工作者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进群众的壮美画卷,亦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学习、进步的教科书。
热门推荐
  • 萨尔桑娜

    萨尔桑娜

    陈雷跟萨尔桑娜的偶遇真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第一次是陈雷在长江时,看见萨尔桑娜在游船上跳舞特好看,便主动与她打招呼,问了她名字。几个月后,萨尔桑娜在意大利威尼斯演出,他俩又相逢在岸边,但只是陈雷看见萨尔桑娜,她本人并不知情。第三次是在古镇再度重逢,这一次陈雷就抓住机会,请萨尔桑娜喝茶聊天,你说是不是很神奇、浪漫的遭遇并没有及时延续下去,后来陈雷跟萨尔桑娜因急事分开了,但那时候陈雷未来不及记下她的电话,陈雷一直找不到萨尔桑娜。后来千辛万苦,终于在昆明民族村找到了萨尔桑娜,她也很欣喜,就带陈雷去了她的家乡,二人开始了恋爱……最终由于事业和爱情的选择不同,这二个恋人陷入了一场纠缠不清的虐恋。
  • 风雨南宋

    风雨南宋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本应像其他南迁国家般二世而亡,可是就因为出现赵昚贤明之君,才能使多喘的南宋转危为安,可是赵昚在驾崩以后,这南宋朝廷该怎样走出困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缘来早已入心

    缘来早已入心

    岑公子六岁那年,他父亲指着两个月大的小奶娃告诉他“阿煜,她是你媳妇,你好好疼她”,岑公子皱眉嘀咕到“好丑”;岑公子17岁那年,发小指着拿筷子吃牛排的小丫头说“岑少,你媳妇真特别,岑公子沉着脸“傻子”;岑公子24岁那年,有人指着远处少女说“岑少,那是你媳妇”岑公子怒着脸过去拉着女孩说“宝贝”;岑公子28岁那年追到Z市站在女孩面前咧嘴笑喊“老婆”;岑公子32岁那年在产房门口一脸担忧的喊“老婆、宝贝”
  • 蜀镶迷

    蜀镶迷

    在四川龙门一代,有一个神秘的家族,他们天身拥有敏捷思维和高超分析能力,却因一场变故,消失得无影无踪。主人公李斛因发现羊皮卷而陷入一个精心设计的局里,九死一生。在即将解开各种谜团时后,又会发现自己面对的是怎样东西。羊皮卷,九钗头凤,姬满又有怎样的渊源,上古生物,青铜卷轴又有怎样的联系,五彩幽木,黑金崖棺,六奴烟匣又是怎样的关系。一部包含家族秘密和各种诡异的奇遇《蜀镶迷》
  • 别逼我拔刀

    别逼我拔刀

    当魔界大举入侵,当妖鬼横行于世,当仙界冷眼旁观,甚至虎视眈眈之时,人间武道界,当如何自救?少年凌逍得武神传承,崛起于乱世之中,振兴人间界武道,硬刚三界,斩妖杀鬼,除魔灭道!养刀千日,用在一时!第一刀,破天,第二刀,裂地!这里,有武者一刀斩破天地,纵横三界;有魔修一念浮尸万里,生灵涂炭;有大妖一怒翻江倒海,兴风作浪;有厉鬼一笑勾魂摄魄,祸乱四方;亦有神佛一剑阴阳两分,万道俱灭!热血高武大制作,求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仙灵决

    剑仙灵决

    传送至未知大陆,组建势力让世人皆知,问顶世界顶峰。
  • 山长孙女闹书院

    山长孙女闹书院

    未婚夫是临宁第一公子?不喜欢,退亲!什么,人家不退?那啥公子怎么称呼?松鹤书院,梁夫子。走,换身衣裳考试去!不折腾到你主动退亲,我跟你姓!这是班级倒数第一的女主,拐带了倒数第二,坑了倒数第三,外搭一个编外旁听生,强行组成松鹤F4,跟班主任,山长,以及整个书院斗智斗勇的故事。有青春,有热血,有欢笑,有感动……
  • 火影逆天小说

    火影逆天小说

    出生变逆天,吊打一切,不关你是谁,直接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