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37500000011

第11章 音乐——古典音乐界的重要里程碑(4)

1839年,瓦格纳来到当时欧洲文化中心之一的巴黎,希望能在这里施展自己的艺术才能。但事与愿违,他完全被人才济济的海洋湮没了。瓦格纳没有获得上演自己作品的权利,只能以抄谱来糊口求生。在巴黎的3年是瓦格纳一生中最贫困的时期。他的自传中,曾描绘过一段当时生活的情景:“有一天,我走到贫困的极端了。由于身无分文,我很早就出门,一直步行到巴黎。因为我根本没有买车票的钱。我一直盼望着,即使能弄到五个法郎也是好的。我整天在巴黎街头游荡,直到黄昏。最后我的愿望还是落空,不能不照原来那样,再步行回到住所。”

瓦格纳曾参加过战争,后来流亡到国外,靠朋友的接济生活。他和柴可夫斯基一样幸运地遇到了资助人,但是由于长久相处产生了矛盾,最终不得不离开资助人。之后他又陷入经济困窘的境地,并且得了重病。就在他感觉自己“要完蛋了”的时候,他幸运地遇到了自己的大“粉丝”——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从此摆脱了贫困状态,走向了自己的艺术天地。

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剧,主要作品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瓦格纳歌剧中的形象画(20张)、《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

§§§第71章 印象派鼻祖克劳德·德彪西

在前面提到的音乐家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的字样,但是接下来我们介绍的这位音乐家,则是坚持和绘画里面的印象派有点相近的一个主张——印象主义音乐,他就是克劳德·德彪西。

德彪西一家原是农民,后来父亲曾在海军当步兵七年,因此在他的第一个儿子德彪西出生时,父亲希望他也能成为一个海员。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德彪西举家搬迁到戛纳的姑姐家,7岁的德彪西在那里接受了钢琴教育。11岁的德彪西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那里学习了12年,他的作曲课、音乐理论及历史课、和声课、钢琴课、风琴课、声乐课老师们几乎都是当时的知名音乐家。德彪西是一个看谱就能知音的学生,他的钢琴弹奏得非常出色,可以进行专业演奏,他演奏过贝多芬、舒曼和韦伯的钢琴奏鸣曲,肖邦的《第二叙事曲》。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他弹奏的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予以预备和解决,为此,他常常受到老师们的责备。

1880年,德彪西到俄国担任了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师。这个机会使他受益匪浅。他由此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音乐大师的作品,为他后来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远。他的作品中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其中著名的有歌剧《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三首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版画集》等,此外还有一些声器乐和室内乐作品。

§§§第72章 “深度”作曲家马勒

提到马勒,很多古典音乐的初级爱好者会两眼迷茫,而古典音乐的超级发烧友们则会双眼放光——因为这位奥地利浪漫派的代表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把哲理、个性融入到音乐当中,无形之中成为一道门槛。有人将欣赏音乐的难度系数分为10级,舒伯特的《小夜曲》、莫扎特的《小星星奏鸣曲》都是属于1级简单入门曲,而马勒大师的作品往往位于10级之上。这样说吧,如果说大部分人的音乐是优美的中国古诗,那么马勒的音乐比较接近于《周易》,你能听出什么,取决于你自己的水平。

马勒早年深受布鲁克纳的影响,在后来的创作时期主要受舒伯特、舒曼和瓦格纳的影响。作为指挥家,他成功地指挥了格鲁克、莫扎特、威伯、瓦格纳的歌剧作品;作为作曲家,他的音乐承袭了瓦格纳的传统,其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艺术歌曲和交响曲。在音乐风格上,他的作品是浪漫主义的延续,在表现手法上则不时地显现勋伯格作品的无调性因素,把很多特色糅合在一起。

马勒很不喜欢维也纳上流社会崇尚的靡靡之音的风气,在他担任指挥期间,马勒决心要把维也纳皇家歌剧院从一个宫廷的娱乐场所改造成世界上第一流的严肃而高尚的艺术团体,向观众正确地解释和介绍古典音乐的传统。

1908年,马勒面对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写成了一部以中国唐诗为歌词的大型作品《大地之歌》。1911年2月21日,马勒在纽约指挥了最后一场音乐会。严重的心绞痛发作使马勒要求把自己送回维也纳。不久,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在维也纳去世了。

§§§第73章 黑色幽默的肖斯塔科维奇

在俄国音乐领域其实也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但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还只介绍了一位,那就是柴可夫斯基。下面我们将要认识另一位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

1906年9月25日,肖斯塔科维奇生于圣彼得堡,他父亲是一名化学工程师,母亲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肖斯塔科维奇9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11岁开始创作,算得上是一位“音乐神童”。

少年时期的肖斯塔科维奇经常喜欢在圣彼得堡街头徘徊,他亲眼看到沙皇警察胡作非为的情景,深深地将其刻印在脑海里,后来还把它反映在标题为《十月献礼》的《第二交响曲》中。13岁时,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同时学习两门主科──钢琴与作曲。

1927年,肖斯塔科维奇参加在华沙举行的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了奖。他开始创作的时期正是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渐渐产生区别,祖国也处于艰难发展阶段的时期。这种社会现状影响着他的作品,他这一时期的音乐语言极为复杂和大胆。对各种各样的主题形象──悲剧性的、喜剧性的──他都有极大兴趣,他的音乐既充满感情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性。

1975年8月9日,肖斯塔科维奇这位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在莫斯科病逝。

§§§第74章 中国古典音乐

前面学了那么多西方音乐的知识,不知你是否好奇——我们国家有没有古典音乐大师呢?我们国家古代的音乐是怎样的呢?

中国当然也有自己的音乐,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代,周王朝就设立了一个专门掌管贵族音乐和礼仪生活的部门,而贵族的音乐则被称为“雅乐”。

雅乐与民间的“俗乐”相对,是指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起源于周代。周王朝建立之初,就命人制礼作乐,建立各种贵族生活中的礼仪和典礼音乐,雅乐便是祭祖、朝会、庆典等礼仪活动中所演奏的音乐。在这一时期,乐舞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雅乐、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周朝统治阶级的支柱。

雅乐的范围既包括远古图腾及巫术等宗教活动中的乐舞及祭祀音乐,也包含西周初期的民俗音乐,其代表作是“六代之乐”,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大成》、舜时的《大磬》、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灌》、周初的《大武》,此外还有《诗经》中的风、雅、颂等。

周朝的礼仪、祭祀等活动要求非常严格,规定不同的场合和规模要使用不同的音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一种庄严、肃穆、安静的氛围,使参加典礼的贵族受到伦礼教育的感化。

后来,周朝逐渐走向衰落,贵族们对雅乐渐感厌烦而去欣赏俗乐,孔子还曾感叹地说:“礼崩乐坏。”

§§§第75章 中国古代的音乐机构:乐府和教坊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始于秦代,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设立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魏晋之后,它的含义进一步扩大。作为一种音乐机构,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谱,诗歌配乐演唱,培养训练乐工,为统治者收集民间歌谣。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到了唐代,教坊成为皇宫设置的训练和管理宫廷音乐表演人员的机构。唐代宫中的教坊,乐工有男有女,他们还有专门的老师教授。唐代教坊是当时天下音乐舞蹈精华的荟萃之地,其中许永新、李龟年等人在当时蜚声艺坛,留下了不少传诵后世的风流佳话。

教坊里的乐工按色艺分高低,分成若干等级。平民家的女子主要学弹琵琶、五弦、箜篌、筝等,称为“弹家”;一般的艺人称为“宫人”;技艺较高的艺人,称为“内人”。

北宋初年,宫中也设有教坊,并分为大曲部、法曲部、龟兹部、鼓笛部4个部,各部使用的乐器不同,并有各自擅长演奏的曲目。到北宋政权崩溃时,教坊便随之解散。南宋时也设置教坊,根据乐工所擅长的技艺分为13部,南宋教坊乐队规模较小,后也随着南宋的灭亡而解散了。元明两代也都设有教坊,然而教坊的作用已远不能和以前相比了。清代时,教坊被废止。

§§§第76章 中国十大古曲

1.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竟能领会到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痛失知音,摔琴并发誓终身不再抚琴。

2.梅花三弄。

通过梅花的洁白芳芬和耐寒等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3.广陵散。

战国有一个制剑匠为韩王铸剑,因误了期限被韩王杀害,他的儿子聂政决心报仇。聂政进入深山,刻苦学琴,10年之后,琴艺妙绝。他化装回到了韩国,利用为韩王演奏古琴的机会杀死了韩王,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首曲子原名为《聂政刺韩王》是一曲歌唱复仇者的悲壮颂歌,后来人们觉得这首曲子的名字过于悲壮,便改名为《广陵散》。相传,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最擅长弹奏《广陵散》,嵇康临刑时就是弹着《广陵散》离开世间的。从此,这首古典琴曲名声大振。

4.雁落平沙。

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稳降前在空中盘旋顾盼的景象。

5.夕阳箫鼓。

这是一首抒情曲,旋律优美流畅。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曲乐《春江花月夜》。

6.十面埋伏。

此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最终取得胜利。

7.渔樵问答。

乐曲表现出渔樵在青山绿水之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8.胡笳十八拍。

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9.汉宫秋月。

这首曲子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的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10.阳春白雪。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渭子所作。阳春白雪体现了大地在冬去春来后,万物苏醒展现生机的主题,也被用来代替高雅、深奥或远离生活的艺术。

这十大名曲是中国音乐的精华,但是由于传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改变,今天我们听到的曲调和古人听到的是不是一样,已经无从考证了。

同类推荐
  • 小学、初中新课标文学名著助读

    小学、初中新课标文学名著助读

    这是对本丛书中的文学名著的解读,介绍每种名著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给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提供帮助。
  •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帮助家长解读孩子心理的权威读本,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实用指导计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本书为家长提出了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有助于家长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幸福之门

    幸福之门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地带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地带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中外政治家的青少年时代

    中外政治家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精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家,讲述他们在政坛上的成才故事,总结和提炼他们成才的启示与“秘诀”。引领青少年走近名人,感受名人,通过阅读这些伟大人物的成长故事,感受其精神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塑造青少年自己的健康人格。
热门推荐
  • 一碗面的爱情

    一碗面的爱情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伙子凭借一碗面和体贴入微的呵护赢得姑娘芳心的故事。
  • 九洲杀神录

    九洲杀神录

    天地有三剑,一剑斩情丝,一剑断红尘,一剑诛神魔;红尘剑出鞘,诛尽世间魑魅魍魉,一人一剑一壶酒,血染九洲诛神魔。
  • 总裁老公独宠小娇妻

    总裁老公独宠小娇妻

    见到江琉璃的第一眼,陆时谦就知道,这辈子非她不可;而江琉璃知道自己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嫁给陆时谦。痴情总裁与小妻子的甜蜜日常。本文宠文。
  • 帝幻阁下恋上幽魅小姐

    帝幻阁下恋上幽魅小姐

    《帝幻阁下恋上幽魅princess》他们在樱海学院相爱,但,当知道对方是自己的对手,他们犹豫了。逸羽梦中的小雅到底是谁?那个提供神秘线索的笑风尘又是谁?一切的谜团,正在慢慢揭开......
  • 那些年我们一起二过

    那些年我们一起二过

    那些年,发生在青涩校园里的犯二的事,现在想来,还会忍不住为那些人和事哭与笑。时间已经回不去了,谨以此纪念我们已经远逝的青春。
  • 网游的剑破乾坤

    网游的剑破乾坤

    一个在游戏里呼风唤雨的人,一个可以泡尽天下MM的人,一个可以成神的人。想看他如何···
  • 影后逆袭:我要做影后

    影后逆袭:我要做影后

    她有惊天身份却二十年未知?!为何彼此在乎,却不见?开书《影后逆袭:我要做影后》,倾心揭开娱乐圈谜团。满足你所有的好奇。
  • 让身心与梦想齐飞

    让身心与梦想齐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希望能够实现。但是,有多少人是为了实现理想做好身心准备的呢?
  • 卿本佳人

    卿本佳人

    第一章路州市,20世纪最后一年的深秋季节,一个下着冷雨的夜。秋月离开教书先生的老屋,回到长安门……
  • 末路格格倾城恋:哑妻不下堂

    末路格格倾城恋:哑妻不下堂

    他是风流倜傥,人前显贵的宁三公子,她是倾城绝代,流于末路的最后贵族。一桩不幸的婚姻,从错嫁开始,他与她,皆是牺牲品。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身逢乱世,国尚不安,何谈其家,我所讲的,就是这个年代中,几段缠绵的爱情,和几个可爱的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