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37500000020

第20章 戏剧——舞台上的历史课(1)

§§§第134章 古希腊戏剧:世界上最早的戏剧

如果你想观看戏剧,你得花钱买票才能进剧场观看。可是你听说过为鼓励人们去观看戏剧而给观众发放“观剧津贴”的吗?这并不是传说,在距今2400多年以前的古代希腊,就经常出现这样的事。

在那个时候,古希腊就已经有戏剧了,那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戏剧。当时的政府为了鼓励人们多去看戏,就给人们发放“观剧津贴”,于是成千上万的观众涌入剧场观看演出。

那时的剧场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早期的古希腊剧场简陋至极,一个夯打过的硬土地上修些台阶,再加上一个木板,这就是舞台。到了公元前4世纪,一种新式的剧场出现了,它没有屋顶,呈半圆形,用石头建成,观众席呈阶梯状,而且坡度较大,希腊人称这种剧场为圆形剧场。直到今天,在希腊还依然保存着一些圆形剧场的遗迹,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古希腊戏剧曾经拥有的繁华与辉煌。

古希腊戏剧院的规模,决定了古希腊戏剧的演出特点。演员们在表演时,必须大声地背诵台词,大幅度地做出各种手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场的观众都看到和听到他们的表演。由于演员和观众的距离非常之远,演员必须频繁更换服装和面具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另外,演员们利用厚底的靴子使自己显得高一些,有时还要戴上颜色艳丽的手套以使观众能够辨认自己的手势。

除了主要演员之外,古希腊戏剧中还有一支载歌载舞的合唱队,随时评论剧中发生的事情。古代希腊戏剧中所有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在同一部剧中,一个演员可以同时扮演几个角色。古希腊的戏剧演员都是专业人士,拥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

§§§第135章 古罗马戏剧:不朽的文学戏剧艺术

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期间,有一个叫做伊特鲁里亚人的民族在亚平宁半岛中北部、罗马北部生活。公元前4世纪中叶,伊特鲁里亚人的歌舞传入罗马,形成一种包括对话、唱歌、音乐、舞蹈的杂戏,这便是古罗马戏剧的雏形。

公元前300年左右,一种名为阿特拉笑剧的意大利民间滑稽剧传入罗马,成为古代共和时期和罗马帝国早期的一种流行娱乐,标志着罗马民间戏剧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此外,在当时古罗马还流行过一种拟剧(也称模拟剧),是罗马人从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希腊人那里吸收过来的。古罗马的这些民间戏剧表演,为后来罗马戏剧,特别是喜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随着罗马在欧洲的不断扩张,罗马戏剧吸收了大量在当时已颇为成形的希腊戏剧的精髓,从而使自己的戏剧迅速繁荣起来。公元前240年,罗马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后,为庆祝大捷上演了李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约前284~前204年)根据希腊戏剧翻译改编的剧本。这是古罗马文学戏剧的开始,李维乌斯也因此被视为第一位罗马剧作家。

到了公元前2世纪时,古罗马戏剧进一步发展。当时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急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促使古罗马戏剧更直接、更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此时,迎合贵族欣赏趣味的神话剧开始衰落,反映下层百姓生活的戏剧开始流行。

进入罗马帝国时期之后,古典戏剧进一步衰落,阿特拉笑剧和另外一种拟剧受到欢迎。在这一时期,古罗马戏剧整体水平开始有所下滑,欣赏趣味降低,但规模却在逐渐扩大。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古罗马的世俗戏剧传统受到教会的压制和摧残。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古罗马戏剧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136章 古印度的梵剧:为古代写一首赞美诗

如果说西方戏剧发源于希腊,那么东方戏剧则萌芽于印度。梵剧是印度古典戏剧的代表,剧情创作主要源于史诗、传说故事以及现实生活,此外还有一些用于宗教的宣传。梵剧是一个极为古老的剧种,如果要探究它的历史源头,那么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最为古老的吠陀梵语时期。不过,那时候的剧本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存最早的剧本是公元后1——2世纪佛教诗人和戏剧家马鸣的三部戏剧残卷。这三部残卷证实当时古典梵语戏剧已经处于成熟阶段了。

现在一般认为,梵剧的产生、发展和兴盛主要是在公元前5世纪开始的古典梵语时期。公元前2——3世纪,印度流行一种表演神事的赛会,表现形式是歌舞与宗教仪式的混合。相传,梵剧的创始人叫“婆罗吒”,这名字就有歌者和舞者的意思。

因此,可以说梵剧的渊源出于歌舞,最早的梵剧就是从颂神的歌曲和拟神的行为发展而来的。同时,梵剧的起源与吟诵两大史诗有关,在当时的印度,人们进行吟诵表演时会以音乐配合,手舞足蹈地表达人物感情,加之艺人开始采用对话方式表演,梵剧的雏形便形成了。

按发展程度来看,古印度梵剧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约1~5世纪)、鼎盛期(约4~8世纪)和衰落期(约7~12世纪)三个时期。早期梵剧的代表作,要属戏剧家首陀罗迦在3世纪创作的现实主义杰出剧作《小泥车》;鼎盛时期的梵剧,经典之作和优秀剧作家层出不穷,如印度古典戏剧的杰出作家迦梨陀娑创作的《摩逻维迦》《广延天女》《沙恭达罗》等剧本都十分经典,其中的《沙恭达罗》至今仍然享誉世界; 7世纪后,梵剧开始衰退,只有8世纪薄婆菩提的《罗摩传后篇》最为著名。

§§§第137章 迦梨陀娑和《沙恭达罗》:古典梵剧的黄金之作

公元4——6世纪,中国正处于唐朝的全盛时期,印度则处于芨多王朝时期。在这一时期,梵语文学进入黄金时代,古典梵剧也随之进入鼎盛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梵剧作品、表演艺术家及优秀的剧作家。当中最有名的,当数迦梨陀娑了。

迦梨陀娑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戏剧家,一般认为他是旃荼罗笈多二世的宫廷诗人,在世年代不晚于公元5世纪。传说迦梨陀娑是芨多王朝超日王朝廷的九宝之一,非常善于安排戏剧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性格和揭示人物心理。

迄今为止,公认属于他的作品一共有7部,分别是抒情短诗集《时令之环》,抒情长诗《云使》,叙事诗《鸠摩罗出世》和《罗怙世系》,剧本《摩罗维迦与火友王》、《优哩婆湿》和《沙恭达罗》,其中以《沙恭达罗》最为有名。

《沙恭达罗》共有7幕,写的是净修林女郎沙恭达罗和国王豆扇陀的恋爱婚姻故事:豆扇陀在行猎途中遇见沙恭达罗,两人相爱而结婚。不久,豆扇陀留下戒指当信物,只身返回京城。沙恭达罗去京城寻夫,受到仙人的诅咒丢了戒指,因此被豆扇陀拒之门外。直到她重新得到戒指,诅咒解除后,二人才重归于好。剧中的沙恭达罗形象丰满,性格鲜明,是一位代表古典美的印度女性。全剧诗意盎然,情节波澜起伏,语言朴素而优美,传遍世界各地。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也曾两次将该剧搬上舞台。

§§§第138章 宗教剧:真实的梦幻

在1000多年以前的中世纪(约476——1453年)的欧洲,编剧几乎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职业。那个时候的欧洲人民普遍信仰基督教,施教者有时会采取舞台戏剧表演的形式来教化教徒。这种以宗教故事为题材,为了宣扬宗教观点而排成的戏剧,就是宗教剧。

宗教剧主要包括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三种。最初的宗教剧一般由宗教团体主持演出,有时也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教会的推动下宗教戏剧开始渐渐向世俗戏剧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世俗戏剧开始脱离教会的束缚,转而成为由市民阶层自发创作、演出的民间娱乐。由于世俗剧不可避免的反神权气息与市民性质(或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它一度遭受教会的冲击。但随着商业的发展与欧洲各国的独立稳定,世俗戏剧逐渐成为主流并登上最好的舞台,莎士比亚的时代随之而来。宗教改革之后,宗教剧就彻底走到了尽头。

§§§第139章 世俗剧:笑对人生

宗教戏剧逐渐湮没之后,世俗戏剧慢慢登上了欧洲主流的戏剧舞台。

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和平民力量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戏剧开始展现普通市民的生活,世俗剧也就应运而生。宗教戏剧、古希腊罗马文化以及学校教育对世俗戏剧有一定影响,而流浪杂耍艺人和哑剧演员技艺的流传则是市民戏剧产生的重要因素。13世纪时,在法国阿拉斯城成立了杂耍艺人行会,法国最古老的喜剧就在这里出现。

15世纪以后,各种不同的戏剧行会纷纷出现,对世俗戏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个时候,世俗戏剧开始出现多种多样的题材,有寓言剧、愚人剧、牧歌式戏剧、闹剧和由同一演员以变换声调、表情来表现人物矛盾冲突的独角戏等多种形式。此外,这一时期的世俗戏剧还成了当时普通市民表达个人见解的唯一形式,因而此时的世俗剧中出现了很多抨击时弊的作品,例如戏剧独白《巴尼奥莱的自由射手》便是对法王查理七世于1448年建立祸害百姓的自由射手卫队的直接抨击。

后来,伴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世俗剧又表现出各种独具创意的表演形式和演出方式,广泛流传于西方诸多国家。

§§§第140章 能剧与狂言:日本文化之瑰宝

能剧与狂言代表着极具日本本土特色的戏剧文化,二者几乎在同一时期诞生,大概是8世纪前后。不过,它们是风格截然不同的两种戏剧类型。

能剧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其中的主角人物是超自然的英雄化身形象,来讲述故事并完成剧情的推动,表演时演员要以面具遮面,用来表现幽灵、女人、孩子和老人;而狂言则是以滑稽的对白、类似相声剧一样的形式来表演。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能剧所象征的是一种舞台艺术,其重要性在于美学氛围里面的仪式和暗示;而狂言的主要意义则在于让观众酣畅淋漓地大笑,借此获得快乐。

追溯二者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能剧主要以日本传统文学作品为脚本,辅以面具、服装和舞蹈而成,是日本的本土文化发展所成,在发展后期也借鉴了杂技、歌曲、滑稽剧等多种表演形式。

狂言的形成与中国唐朝的散乐(杂技)传入日本有关。日本平安时代,当地的民间艺人在中国散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模拟人物进行滑稽表演,逐渐形成了“猿乐”,这就是狂言的前身。到了镰仓时代,狂言显现出与能剧的不同,一直到了南北朝末室町初,由于贵族武士阶级的支持与援助,狂言和能剧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后的江户时代,狂言发展迅速并日渐成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狂言摆脱了长期以来作为能剧附属的地位而转向独立发展。今天,专业的狂言表演者一方面独立表演,另外也跟能剧搭档演出。

无论是能剧还是狂言,剧本所采用的语言均为中世纪时的口语,听起来十分晦涩难懂。能剧和狂言在今天的日本社会中遇到的最大威胁,就是现如今的青年人对古老的戏剧文化已经失去了兴趣。

§§§第141章 莎士比亚与英国戏剧

9世纪的英国,某一年的复活节弥撒中,上演了一幕被称为“你找谁”的插曲:一位教士装扮为天使守护基督的坟墓,另外3位教士装扮成3个叫玛丽的妇女来朝拜圣墓,他们进行对话性的轮唱并表演动作。这一插曲就是英国戏剧的雏形,由此,作为教堂礼拜仪式组成部分的戏剧诞生了,当时的英国人称之为“礼拜剧”。

进入13世纪以后,礼拜剧逐渐世俗化,并转移到教堂外演出,情节也日益复杂,增加了世俗的喜剧成分,演出者也由教士变成普通市民。由此,戏剧开始独立存在了。

从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到1642年资产阶级革命发生,是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先进思想的传入和发展,文化艺术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状态,英国戏剧也在此时到达第一个高峰期。

这一时期,英国出现了一位最伟大的剧作家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一生中共创作了37部戏剧,题材涉及面很广,从谋杀、战争到爱情等,可谓包罗万象。他以奇伟的笔触形象、深入地刻画了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期的社会状况。

在莎士比亚死后的400年间,欧洲大小剧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他的剧作。今天,莎士比亚的戏剧已经成为英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有不少经典作品还被搬上银幕。

§§§第142章 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戏剧

古典主义戏剧是西方戏剧的重要流派之一,流行于17——18世纪的欧洲。这一流派的戏剧崇尚理性,蔑视情欲,歌颂君主,比较杰出的戏剧代表有法国剧作家高乃依、莫里哀等,经典佳作有高乃依的《熙德》、莫里哀的《悭吝人》等。

在西方各国掀起的古典主义戏剧浪潮中,以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很长一段时期在欧洲戏剧界都占据着支配地位,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兴起后才逐渐消失。高乃依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他于1636年创作的《熙德》是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自此之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逐渐兴起。

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戏剧,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A·阿尔迪(约1570年~约1632年)为代表人物,他一生共写有近700部悲剧、悲喜剧和牧歌式戏剧,有51部至今流传。

同类推荐
  • 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四年级上册)

    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四年级上册)

    高效语文学习课系列是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问并作序推荐,围绕新版教材的课文篇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的汇总、梳理、延伸、启发,帮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课文周边的国学、人文、社会、历史、科学、自然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让语文教材成为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知识海洋的钥匙。本系列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启发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并成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常备的语文课程辅助读物。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呼啸山庄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呼啸山庄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策略:数字媒体讲故事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策略:数字媒体讲故事

    用数字媒体讲故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和展示手段,在教育以及数字化、多媒体、可视化教学领域都是极为有吸引力的应用手段。这个新颖的教学方式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平时学生只能安静地坐在课堂上,很少有说话机会,而这种方式能给学生发言机会。用数字媒体讲故事的教学效果之所以如此突出,其主要是学生们能通过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有意义的会话训练。当然数字媒体故事的教学手段还需要配合适合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口语训练的其它教学策略、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活动。
  • 陪伴小学生成长的智慧故事

    陪伴小学生成长的智慧故事

    《陪伴小学生成长的智慧故事》由陈丽丽编著,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精心为孩子选择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智慧小故事,这些故事短小而生动,真实而贴心。希望《陪伴小学生成长的智慧故事》能够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帮助,并得到小读者们的认可,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快乐宝典。《成长氧吧:陪伴小学生成长的智慧故事》编者本着轻松快乐学习的宗旨,精心编写了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各种生动有趣的智慧故事。而书中幽默诙谐的语言更能让孩子们产生阅读的兴趣。愿这套凝聚我们辛勤汗水的作品能让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成为孩子与家长的良师益友!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伊索寓言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伊索寓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六眼族

    六眼族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们处在宇宙的中心,人生或死,阴司是否存在?轮回不断,我们的起源是否就是个惊天大阴谋?老一辈的人经常跟我讲,人在做天在看,所谓的天是什么东西?谁给你的资格?你又在看什么?
  • 万宇大帝

    万宇大帝

    宇宙诞生以来,出现了许多修仙文明。魔族也一直存在,因此,发生了很多与魔族的战争。22世纪,地球一片和平气象,然而,和平只是表象,在和平的下面掩藏着巨大的危机,人们并不知情。地球人的修仙路也由此次危机开启……“陛下,大军集结完毕”“嗯,传令三军,全速向天元世界出发。”
  • 亡灵术士之成神

    亡灵术士之成神

    顾少语没有绝佳的身手,没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性格,大概唯一出色的就是比常人略高的幸运值。众人:你确定只是略高?!顾少语:......众人:大神又高冷了。顾少语默默转身,她真的只是因为太害羞才面瘫的。林子铭伸手揉揉自家媳妇的头,嗯,这他知道就可以了。众人:前排强行喂狗粮!这是一个在游戏里收获了爱情、友情、亲情的普通(大雾)女孩的成神之旅。温柔专情腹黑男主X伪高冷易害羞女主注意:女主没有强大金手指,不傻白甜,大概也许有个小金手指。阅读指南:1、本文坚持日更不动摇,最少一更,最多待定2、本文架空时代,游戏无原型,请勿对号入座3、游戏职业参考WOW4、喜欢的点收藏和推荐,么么哒5、可留言可提意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本书主要指道教历史与道教文化。包括道教、道教绘画、道教雕塑,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记升

    记升

    生活面前,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群人的生活就如世上形形色色的你我。
  • 约翰雷游记

    约翰雷游记

    这只是一名穿越者的游记。哦,他叫约翰雷,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
  • 逝花流水伴君侧

    逝花流水伴君侧

    初识,她家和他家是死敌,她对他动了情,嫁给他后知道他很多的秘密,产下孩子后便死在他的手里,她的记忆被他重新布置,带着封印的记忆重生。再遇,她依然是他的妻子,可是因为布置的记忆已经不能够满足她的好奇,随后被他知道后又被他精心策划的结局弄到绝望自杀。再次重生,阴谋的种子如影随形,终究还是带着遗憾死在自己的心甘情愿,从此人间再无此人,而陌颜却付出了真心,然而已经来不及了。跟着这本书,踏上不一样的奇幻之旅!(偶是这本书的后妈,,,哈哈哈哈~)
  • 风吹往的方向

    风吹往的方向

    十年前,个头非常瘦小的他,被她和他称作小不点,昵称小小,忽然有一天,他告诉她他要离开,但是约好十年后在杏花满园的雅光再次重逢相守,然而至此以后,他音讯全无,因为小时候一次高烧而记忆力锐减的她花费了比常人多出十倍的力气抱着微乎其微的一丝希望万分艰难地如约考进雅光,而另一个从小陪伴着她一起长大的他也陪同她一起跨进这所校园,然而经过查询得知,新生里根本就没有她一直找寻的他,就在她完全绝望,快要放弃的时候,他们在杏林里再次相遇,然而不是杏花满园的季节,而他说他不认识她,不记得关于她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