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06200000005

第5章 爱恨贪嗔痴皆牢笼——佛说烦恼(1)

【颂】虚堂雨滴声,作者难酬对。若谓曾入流,依前还不会。会不会?南山北山转滂霈。

【评】人们习惯用自己的见闻进行判断的做法常使自己在不自觉中陷入爱恨贪嗔痴的牢笼无法自拔。当我们守住了自己的心灵宝藏,冲破自身的身心束缚,远离这一牢笼的愿望才变得切实可行。

佛说,人生有三毒,贪、嗔、痴,它们是每个人一生所有烦恼的来源。实际上,无论是对于某事或某物的过分执著,还是对于生死的无法释怀,归根结底都是贪、嗔、痴的结果。它们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会让人们在抱怨和烦恼中迷失自己。因此,远离爱恨贪嗔痴的牢笼也就远离了烦恼的根源,远离了可能浑浑噩噩的一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有一天,无德禅师接待了三位向他求教的信徒。宾主落座之后,三人向禅师道出了心中的疑惑:“大师,请问礼佛真的可以解除心中的痛苦吗?如果这是实情,那为什么我们虔诚地做了多年的佛家信徒还没有得到快乐的眷顾呢?”

无德禅师听后,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你们为什么要活着呢?”

沉默片刻之后,甲首先打破僵局,答道:“我活着是为了不死。一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变成毫无生机的尸体,我就感到非常害怕。我要好好地活着,我还不想死。”

乙回答说:“只有活着,我现在的一切努力劳动才有意义,我才能在晚年的时候过上富裕的生活。”

丙回答说:“我是一家的顶梁柱,负责养活全家人。如果我死了,他们就会冻饿而死。”

听了三人的回答,禅师道:“你们整日都在为死亡、年老和辛劳这些事担惊受怕,哪里还会想到快乐呢?如果能用理想、信念和责任来替换它们,相信你们就会逐渐地快乐起来了。”

三人听后,脸上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您说的是真的吗?光靠这些就能得到快乐的眷顾呢?”

禅师说:“那你们心目中的答案是什么呢?”

甲说:“我相信名誉可以带来快乐,因为有了名誉就有了一切。”

乙说:“我认为爱情是快乐的使者,因为爱情能为我带来最甜蜜的享受。”

丙说:“我想金钱应该是我最大的快乐,因为金钱是最有用的。”

无德禅师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如果真是这样,你们永远都只会与快乐擦肩而过。当你们真正拥有了自己所说的名誉、爱情和金钱之后,烦恼和忧虑还会像影子一样跟在你们身边。”

三人一听傻了眼:“大师,那我们该怎么办才好呢?”

无德禅师答道:“你们如果想与快乐结伴而行,就要先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爱情需要向爱人奉献,金钱要用来布施大众,唯有如此,你们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快乐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故事中的三人所追求的,也是快乐。他们将快乐视为自己的人生大事,希望可以通过它从对死亡、年老和辛苦的担忧中解脱出来。然而金钱、爱情和名誉带来的快乐非常有限,并很容易引发人的私欲膨胀,带来无数的烦恼和痴嗔怨怒。正如无德禅师所言,只有先改变固有的观念,真正的快乐才会到来。

世间万物并不会恒常存在,而是时时处于无穷的变化当中。因此,过分执著于自己所求并不能让你享受真正的快乐,相反地只会烦恼丛生。另外,当个人私欲不断膨胀之时,由声色带来的快乐持续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烦恼将如雨后春笋一般长满人们心中的每个角落。所以,当心灵中堆满各种各样的欲望时,我们是无法寻到快乐的影踪的。

说到寻得快乐的踪迹,放空堆满欲望的心灵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便是佛家常讲的因果。在佛家看来,我们若是没有制造出地狱产生的缘由,自然就不会招来下地狱的惩罚;如果没有制造出上天堂的缘由,自然就不会承受上天堂的结果。正是不断增长的贪欲为我们找来了烦恼这个心障。

贪欲若在心中不断增长堆积,我们的身心最终会到达崩溃的边缘。此刻,放空心灵是唯一的选择。只有放空心灵,我们才能成为自我心灵的主宰,才能自由自在地塑造自己的心境,快乐才会真正到来。与此同时,我们若能开始布施之旅,就迈出了远离贪嗔痴牢笼的第一步,心也会在这一刻开始回归澄明。一颗澄明清净之心是与快乐携手同行的重要保证。

【莲心慧语】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海市蜃楼并不是人间的实相。欲望就如同海市蜃楼,我们如果过分执著于自己的欲望,就会生出烦恼的因由,使自己为烦恼所扰。如能放空心灵,开始布施之旅,快乐就会常伴我们身边。

一心一用是最难得的品行

佛说,心无杂念,才能万物皆空。一心一用是世间最难得的品行。可惜,世人常常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总是在生命的表面徜徉,迷失在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中。一个人只有做到一心一用,才能穿越百般浮华、千般宠辱,看透毁誉得失、功名利禄与成败胜负,达成自身的完满。龙牙山居禅师就是这样一个心无杂念之人。

有一天,龙牙山居禅师去向翠微无学禅师请教问题。

龙牙禅师问道:“大师,请问祖师西来意是什么意思?”

翠微禅师答:“请你把香板拿过来。”

龙牙禅师将香板递给了翠微禅师,没想到翠微禅师一接过香板马上就打了他几下。龙牙禅师并没有躲闪,只是说:“我任由你打,可是你并没有讲出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后来,龙牙禅师又去请教临济义玄禅师:“大师,祖师西来意是什么意思?”

临济禅师说:“请你替我把蒲团拿过来。”

龙牙禅师将蒲团递给了临济禅师,可是,接过蒲团的临济禅师竟然像之前的翠微禅师一样用蒲团打他。

龙牙禅师这次还是没有躲闪,只是说:“我任由你打,可是你并没有告诉我祖师西来意是什么意思。”

“祖师西来意”是佛家最重要的偈语之一。无数参禅者都想参透达摩祖师当年来到中土的深意,龙牙禅师也不例外,他还专门为此去请教翠微、临济两位禅师。尽管两位禅师都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还用香板和蒲团打他,龙牙禅师却不为所动,只是念着自己请教佛法的初衷。

同世人对奢华生活的企图心相比,龙牙禅师心无杂念地追求佛法的行为是如此弥足珍贵。当奢华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主旋律时,贪欲和烦恼就会像影子一样时时跟随在身边。如此一来,我们的身心就会从早到晚都被层出不穷的痴嗔包围,没有安顿的地点。而若能做到心无杂念、恬淡自然,我们就可以集中全副精力做事,不被痴嗔所扰。

每个人都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幸福的到来其实并不会因角色的不同而有所延迟,之所以有那么多不幸福的人,是因为他们并不确信心无杂念是幸福到来的使者,况且他们也绝少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嗔痴的牢笼。心存疑惑的人常常生活在人群中却无法与感情的世界结缘,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却不明白如何去爱别人,腰缠万贯却不知道快乐就是要不断给予。他们并不清楚心无杂念、恬淡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不清楚真正的幸福就源于我们的内心。

当心中的杂念被清除一空时,我们才会发现一直在寻找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其实就在自己身边。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置身其间,我们不必过于看重自己拥有多少私产,不必过于纠缠于种种偏离自我梦想的杂念,只要保持一颗恬淡自然之心即可。

【莲心慧语】

《阿含经》中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世间万物无常,既有积聚、崇高、统一、勃发的一面,也有消散、堕落、分裂、毁灭的一面,勘破其中的真谛也便体悟到了世间的真相。由此,我们也可以远离心中杂念带来的烦恼,回归恬淡自然的天性。

不要指着月亮发誓

古人总结的人生四大赏心乐事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洞房花烛夜”又被人们称为“小登科”。古往今来,无数痴情男女都在月下盟誓定情,期盼“小登科”的到来。可是,很多人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却还在守着月下之盟的执念,不肯醒悟。爱情如此,世事亦如此。即便在今天,耽于执念的人也是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更令人惊讶的是,执念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现代工业的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不仅是水涨船高的生活水平,还有紧张忙碌的社会节奏。种种无以言表的恐慌心理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并最终会聚成一种混杂着多种欲望情感的执念,正是这种执念打破了原本宁静淡然的生活状态。如今,全方位开足马力已成为生活的常态。身处其中的人们也变得愈发急躁不安,整日忧心忡忡,既无法摆脱无边的忙碌和沉重,也无法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时间好像总是不够用,生活也好像总是疲于奔命。如何应对这些执念带来的危机,守住自己心灵的宝藏呢?

佛说,放下执著,就成为阿罗汉;放下分别,成为菩萨;放下妄念,成为佛。在佛家看来,只有破除我、法二执,并从闻、思、修三个方面做好修行的功夫,才能解除一切烦恼和恶行的根源。这便是自我教育、自我修行的法门。为执念所困的人们同样可以通过放开执念、安守本心的方式来渡过危机。

有一天,玄沙师备禅师对他的弟子们说:“各地有名望的禅师纷纷表示自己一定要做好宣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工作,那么当遇到下面这三种情形的病人时,该怎么做呢?第一,当你举起香板和拂尘的时候,他虽然看见了,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像盲人看不到东西一样。第二,当你跟他讲话,他听不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就像聋人听不到任何声音一样。第三,当你教他讲话,他却说不出来,就好像哑巴一样。请你们来谈一谈,如何才能使这三种人得到接引呢?你如果说这件事根本无法做到,那么佛法岂不是不灵验了?”

当时,没有一个弟子可以回答玄沙禅师的问题。后来,有一名弟子向云门文偃禅师请教这个问题。云门禅师听后,说道:“你应该向我行礼!”可是,当这名弟子行完礼起身之时,云门禅师却突然用手中的拄杖子打向提问的弟子。弟子不由得倒退了几步。云门禅师说:“我看你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接着又叫弟子上前,弟子听了禅师的话就向前走去。云门禅师接着说:“你的耳朵也不是听不到。”随后,云门禅师又问他:“你懂了吗?”弟子回答道:“我不懂。”云门禅师说:“你也不是不能说话。”这时,弟子恍然大悟。

由这则公案,我们不难看出,当不再执著于玄沙禅师所讲三种病症的具体情形时,提问的弟子才领悟了其中的真谛。由于佛法是不着文字、直指心性的法理,所以弟子越是执著于玄沙禅师的描述,就越无法拨开眼前的迷雾,离开执念的泥潭。而云门禅师用身体力行的方法帮助提问的弟子打破了心中的执念,领悟了玄沙禅师的深意。

生活中有无数繁花似锦的风景,也有许多难以实现的月下之盟。月有阴晴圆缺,所以千万不要指着月亮发誓。因为就在发誓那一刻,你将一种执念种在了心中。唯有放开执念,守住本心,理想和幸福才会常伴你我左右。

【莲心慧语】

黄龙禅师说:“昔人去时是今日,今日依前人不来。今既不来昔不往,白云流水空徘徊。”恪守无法实现的执念不仅会扰乱自我的身心,还会阻断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唯有破除执念,守住自己的本心,我们才能拥有逍遥自在的生活。

澄明内心是我们修习的关键

古人说,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凡事皆有两面。一棵不成材大树,能在旷野中独活;一头鼻子高高翘起的猪不会被用作祭祀的牺牲,才会安全终老。当某件事需要做出明确的判断时,我们总是喜欢根据自己的爱憎来发表见解。于是,偏见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偏见虽然看起来只是个人的一种见解,却将无穷的烦恼带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不仅会一直沉迷于自己编织的幻梦中无法自拔,还将失去辨别事物真伪的慧眼走向见解的极端。更可怕的是,澄澈的真心将在偏见的迷雾中隐去,爱憎之心将会成为生命的主宰。此时,若想从烦恼中挣脱,就要驱散偏见的迷雾,找回澄明之心。而大随法真禅师便是个中高手。

有一天,一位僧人向大随法真禅师请教问题。

这位僧人问道:“禅师,如果劫难的火烧起来了,整个世界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诸如须弥山、四大海和三千大千世界都不存在了,不知道‘这个’会不会被损坏?”

大随禅师回答说:“会损坏的。”

僧人接着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随它去吧。”

大随禅师说:“对!就随它去。”

故事中提到的“这个”就是“真如或者自性”的代称,也就是人们的天性所在。开始的时候,提问的僧人一直担心自己的天性会损坏,在听到大随禅师“会损坏”的回答之后又随即释然。实际上,就在心中释然之际,他的见解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天性在请教之初还被当做十分重要的前提,而释然之时他已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正因为先在心中存了损坏与否的观念,自己才会对天性的存在有所误解。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中国人向来有追溯历史的传统,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根植在国人的心灵中。我们追记历史,其实就是关怀当下,就是想从遗风遗俗中窥见前人的智慧,寻求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正因如此,那些名噪一时、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才总是凝聚着后人探索的目光。也因此,《鬼谷子》受到世人追捧,逐渐浮出水面。
  •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西方文明经典文献之一。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以科学家的智慧和化学家的严谨为统治者开出政治处方。马基雅维利以“性恶论”为逻辑起点,从研究君主个人行为出发,将政治斗争与谋略技巧在心智上做了诚实并饱含深意的思考。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沉思录3

    沉思录3

    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说的就是“沉思”的问题。有些人可能认为,沉思是那些哲学家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孔子说过: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学习而不懂得思考就容易产生迷惑。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也一样,如果只知道“埋头拉车”,而不知道“抬头看路”,就很容易走错方向,从而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沉思录》。
  •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于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年)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年)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热门推荐
  • 断刃绝天

    断刃绝天

    魂不灭,战不绝,以血刃开天;魂已残,战已止,以断刃绝天。
  • 血色凋零

    血色凋零

    穿越就能改变命运?开什么玩笑,不过只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同样的挣扎活着罢了。“就算你手握千亡魂,脚踏万枯骨,我依然会在你身边”
  • 战法牧之旅

    战法牧之旅

    战法牧的经典组合?也许只是几个人的小打小闹的组合吧!
  • 华严经行愿品疏

    华严经行愿品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犬夜叉同人之奈落归叶

    犬夜叉同人之奈落归叶

    在犬夜叉里,很喜欢桔梗和奈落,但是说真的,不希望桔梗这样高洁的人有感情纠葛。但是因为奈落的专一,以及病态的爱恋,但是却希望给他一份真挚的感情,不掺杂阴谋。
  • 郝冬冬今天好好做人了吗

    郝冬冬今天好好做人了吗

    习惯了当大爷的郝冬冬谁也不服,更别提当谁的小跟班,直到遇见谷庭西——“郝冬冬,你再逃课,期末别想及格。”“郝冬冬,带书过来,我给你答疑。”“郝冬冬,明天早上六点半,请把早餐放在我的办公桌上。”“郝冬冬,你属树懒的吗?跟上,再磨蹭民政局该下班了。”……对于这个男人,郝冬冬只想悲愤地说一个字——“喳!”——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吧……好吧,这是一个二货小流氓和一个毒舌老正经的欢快故事。
  • 大师姐又逼我做她道侣

    大师姐又逼我做她道侣

    我叫孟天,我来到了一个修仙的世界!我总能捡到好宝贝,可是大多数都不能用,只能送给师兄师姐们!然后,我就被大师姐给盯上了!这不,她今天又逼我做她道侣!我,不是那种随便的人!
  • 爱情甜蜜啪啪啪

    爱情甜蜜啪啪啪

    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萝莉美少女,遇到了失去女朋友的他,百般追求,但是他却总是伤害她。总是无情的拒绝,面对他粉丝的陷害,他的拒绝与误会,她远走他乡,两人的爱又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