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79100000004

第4章 “礼”的由来(3)

礼使人们有了等级区分,使下级服从上级,卑贱事奉尊贵,虽然在形式上呈现一种秩序,但是不能保证下对上、卑对尊是发自内心的亲近,也不能保证上对下、尊对卑有必要的关爱,需要通过乐沟通上下,从形式到内心一致达成和谐秩序。 因而, 在政教、祭祀、生活中,礼与乐不可偏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仲尼燕居》)一个人的品格修养需礼乐兼备,在社会生活中也须礼乐兼顾,“乐胜则流,礼胜则离”,(《乐记》)过分强调乐,会使人们过于随便而不知敬;过分强调礼,会造成人与人的疏远而不相亲。故白居易说:“礼者,纳人于别而不能和也;乐者,致人于和而不能别也。必待礼以济乐,乐以济礼,然后和而无怨,别而不争。”(《议礼乐》策林四,白氏长庆集,卷 48 )郑樵《通志》也说:“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乐略·乐府总序》)礼使人相互区别,才可形成秩序;乐使人彼此沟通,才可实现和谐。

因此,礼是一项祭祀上天与祖先的制度化规范,而乐是用以表情达意、沟通人神的媒介。礼乐的终极根据虽然在于天地神祗,但在实际操作中转向了现实生活的人际和谐与社会运行。

(五)礼治天下,乐移风俗

礼从人伦道德、典章习俗等方面型塑、规范着人际关系,使其达成变动中的秩序;乐从陶铸情感、沟通心灵等方面引导、谐调着人际关系,使其获得秩序下的和谐。礼与乐同源互济,相反相成,两者功能互补, 共同形成一种秩序化的程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生活的观念依据,保证政治、社会有序运行 。故《孝经》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两周时期,礼在一定程度上超 越了外在的仪式,上古祭祀天神的仪式、程序、原则,已经演化为其他日常活动共同遵循的仪式、程序和原则,又逐步由仪式、程序和原则抽象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规范,成为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动规范,也成为一切价值判断的最高准则, 《曲礼》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是日常生活中各种行动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根本标准:“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能够确定亲疏、决断犹疑、区别异同、辨明是非,甚至也是道德教化、治军任官、祭祀鬼神的绝对依据。在不同的行动类型中,礼发挥着特定的中和功能:“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礼能够增进联系,促成秩序。如果废弃礼仪,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的内在联系就会遭到破坏,争斗、背叛等恶性事件就会发生,进而使社会失序而陷入混乱,所以说:“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经解》)由此,《左传》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隐公十一年)

《管子·五辅》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故上下无义则乱,贵贱无分则争,长幼无等则倍,贫富无度则失。上下乱,贵贱争,长幼倍,贫富失,而国不乱者,未之尝闻也。”上下、贵贱、长幼、贫富之间,必须以礼作为彼此的度量分界,否则就会引发悖乱纷争。因此,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保障,也是治理国政的根本大法,孔子说:“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仲尼燕居》)如果深入理解了祭祀天、神的含义,也娴熟掌握了尝祭、禘祭仪礼的规格、程序,那么治理国家就如同把手掌中的东西给人看一样容易。因为,把祭祀之礼的精神、原则运用于其他社会行动之中,“是故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仲尼燕居》)礼在不同部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即礼在促进整个社会系统运行有序的功能。《礼运》曰:“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如果国君管理国家不遵循礼仪规范,就如同农夫耕田而没有耒耜一样。因此,治国家、序人民,必须以礼为中心,“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郊特牲》)

尽管我们认为乐的本质功能在于沟通人心,但是,由于乐是礼的一个构成要素,乐的内在机理以礼为准绳,经过古代学者的深入发掘,乐也有了与礼一致的功能,即乐与社会秩序之间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在典礼仪式中奏乐、歌诗和舞蹈,共同的音乐体验,使不同等级的人们形成心灵共鸣,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和”的效果,也就是秩序和谐的理想状态:“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乐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由于对音乐的共同理解,上下、内外、长幼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乐记》)亦即《大戴礼记·主言》所云:“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而且,古人特别注重充分发挥音乐的道德感召作用和情感沟通功能,以期在生活层面达成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政治局面的安定:“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乐记》)音乐的终极功能是因沟通而和谐,因和谐而不再有动乱。

乐的本质功能是沟通人心,由此,乐就能够作为教化的媒介,圣人可以借助音乐,使善美等道德情感向普通大众传达,引导世人心灵向善,《乐记》云:“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正是音乐感人至深,能够彻底改变世人的善恶价值,因此先王设置专门的机构施行乐教,用此改变社会风俗。故《乐记》又曰:“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先王制作音乐是为了提供一种治理天下的方法,乐教施行得好就能使人民的行为符合德行的要求。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乐教达到要求就没有怨恨,礼教达到要求就没有争纷。 周官大司乐的职责就是实施音乐教化:“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周礼·春官》)

古人常常将音乐的和谐与否看作是世道治乱的表征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乐记》)太平盛世,音乐安详而欢乐,因为政教和美;动荡乱世,音乐怨恨而恚怒,因为政教怪僻;而将欲灭亡之国,音乐悲哀而愁思,是人民困苦忧伤的流露。郑卫之音、桑间濮上之乐,即是典型的乱世、亡国之音,《乐记》云:“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郑、卫之地的音乐侈靡纤巧,教人淫逸,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家国丧乱,而桑间、濮上一带的音乐也是亡国之音,这种音乐奸声逆气,引人向恶,所以有这种音乐的地方一定政教荒怠,民众流离。而优美、和畅的音律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产生, 《吕氏春秋·音律》曰:“大圣至理之世,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 上古治世、盛世之时,产生了音乐十二律, 《汉书·律历志》也说:“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定。”

因此,礼乐能够使社会实现政治修明、局势安定的良性运行状态, 《礼器》曰:“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 礼与乐彼此配合,共同形成一种秩序化的程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生活的观念依据,保证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在一种秩序化的程式安排下运转。

原始的“礼”,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简单。这种“礼”,主要是用于人与鬼神的交流上,其表现形式也不过是用食物来祭祀鬼神。:如《礼记》里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先鬼而后礼”,这说明,在殷商时期,我们先民主要是用“礼”来拜祭鬼神的,这一时期的“礼”还没有成为约束人的行为的道德规范。

同类推荐
  •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 捐款

    捐款

    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故事58篇,在惊心动魄的情节讲述中,注重语言的优美自然,感情的细腻摹写,层次分明,使读者在受到心灵震荡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
  • 法制教育二年级(下)

    法制教育二年级(下)

    本书主要介绍了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认识,并使用法律。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正确学习动机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树立正确学习动机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中华美德:舍身求义

    中华美德:舍身求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早在几千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就给后人阐述了舍生求义的人性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精髓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奠基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价值观。
热门推荐
  • 梦梦无敌

    梦梦无敌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她与吸血鬼伯爵

    她与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威廉三世·朗恩,他用“初拥”的方式,将女主变成了吸血鬼;接下来,会有如何奇幻的旅程,在等着她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五行神龙之炎龙

    五行神龙之炎龙

    本书,讲诉的是五行神龙之炎龙,而现实世界的周子豪为天定御龙人,他通过一步步的觉醒从而担当守护世界的大任。。故事情节新颖,幽默,励志,以及易懂为主题故事主线人物子豪,的情感经历以及妙趣横身的人生经历一定会让你耳目一新,相信我没错的。。。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出,衬衫会一步一步的将作品完善赶紧点击阅读吧,别忘记收藏哦
  • 无人楼

    无人楼

    原本宁静的“学霸”小区,却遭到不明病毒的袭击,此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在丧尸横行的楼宇间,“人中精英”们各怀鬼胎,人与人的厮杀,人与尸的厮杀……
  • 一见倾心:腹黑魔王别想逃

    一见倾心:腹黑魔王别想逃

    有谁像她这般倒霉吗?导弹轰炸都轰不死的她居然被一个小弟走火的枪给打死了……没想到居然撞到狗、屎、运重生了!可是老天爷是不是要考验她的耐力啊?居然各种坑……姐姐使计坑她?坑回去!被人当作棋子?反客为主把那人当弃子!耍阴谋斗诡计?姐各种奉陪!什么,美男免费送上门?来来来,来者不拒!当乱世浮生,她与他携手并肩。平定六界安定人心。俯首傲视天下,他与她相视一笑。他:“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感君千金意

    感君千金意

    倾城颜是名满巴黎的服装设计师,应邀成为帝国千金的首席婚纱设计师,不曾想,千金的未婚夫竟然是她那个突然失踪了的多年的男朋友千瑾毅。再次相见,他会如何选择?
  • 黑羽漫舞

    黑羽漫舞

    乱世大陆,归属于龙神手下的四大神门仙族,耻高气昂。而鸦族的崛起令四大世家不安,使用计谋让龙神发下了围剿令。鸦族灭门,只有一人存活——鸦族少族长黑羽。为了躲避四大神门仙族的追捕,他选择离开龙神都,到凡间感受人间冷暖。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杀上龙神都,灭四大神门仙族。
  • 赛尔号之向日的伤

    赛尔号之向日的伤

    你是向日葵,是向往着阳光的孩子。你是彼岸花,是孤独与仇恨的象征。
  • 创世战界

    创世战界

    在创世神出世后,创造的第一个世界——战界,和毁灭神“创造”的第一个世界发生碰撞时,哪个世界会胜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