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08500000015

第15章 战将粟裕(1)

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涯中,1940年的黄桥决战是一件值得大书一笔的事情。

陈毅召集各纵队领导干部开会,各路“诸侯”来到了会议室。看着陈、粟首长的严肃表情,屋里的气氛十分紧张……

这个消息对粟裕来说实在是太突然了。给中央提不同意见,不仅没挨批评,反而“升官”了。

决战黄桥

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涯中,1940年的黄桥决战是一件值得大书一笔的事情。

正是在黄桥决战中表现出来军事指挥才能,奠定了他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军事战略家的地位。

这一年的7月,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奉命率部北上,改称苏北指挥部。

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33岁的粟裕任副司令兼参谋长。部队整编为三个纵队、九个团。一纵以叶飞为司令员兼政委,下辖一、四、五团;二纵以王必成为司令员,刘培善为政委,下辖三、七、八团。

在粟裕看来,新四军向北发展,经历一年多的时间,实在是有些漫长。

早在1938年的春天,毛泽东就指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在“江苏境内的茅山”,紧接着又发出了第一个“五四指示”,要新四军东进北上。1939年的2月,周恩来到皖南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时,就代表党中央向新四军提出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指示。粟裕是坚定的“北上派”。但由于新四军领导层对这些指示有着不同的看法,部队没有能很快执行这些指示。为此,他和陈毅等同志曾经与军部的领导同志有过争论。

直到1939年10月,新四军二支队四团的一部才得以北渡长江,在陶勇、卢胜的率领下进入苏皖边区,后与梅嘉生部合编为苏皖支队。11月,叶飞率江抗二路(老六团)到达扬中,与管文蔚部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渡江北上。

这期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掀起反共高潮。在党中央领导下,新四军不断向北发展,并于1940年的6月成功地进行了郭村保卫战,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为继续开展苏北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中央的干预下,在陈毅、粟裕等同志的努力下,新四军一支队、二支队终于北移了——苏北指挥部的成立及苏南主力北渡,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的会合,使新四军在这一带的力量大大加强,也使中央关于发展苏北的指示得以变成现实。

在粟裕看来,这次北移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他和陈毅说过,从全国的局势来看,苏北已成为我党我军最有利、最能发展的地区。这不仅仅关系到新四军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全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

因而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从进军黄桥到退出姜堰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江南指挥部过江前后,陈毅、粟裕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贯彻中央关于开展苏北抗战的方针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原则。

当时,国民党的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盘踞苏北,他从不抗日,却不断制造摩擦,摧残抗日力量。在泰州还有国民党苏鲁皖边游击军的李明扬、李长江以及税警总团陈太运等地方实力派武装。他们和韩德勤有很多不同,他们既有共同利益又钩心斗角。我军要在这里站住脚,必须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决打击顽固势力。所以,苏北的问题不仅是军事斗争,还必须打好政治仗。

因此,陈、粟报告中央,采取联李、击敌、反韩的策略,力争二李等在反韩中取中立的态度。

有了这样的决定,在什么地方建立根据地就成了首要的问题。

当时有三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应该扼守扬州、泰州,另一种说法是北进兴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要东进黄桥。

粟裕是持第三种看法的。在研究关于部队在哪里立足的会议上,他归纳了东进黄桥有四条理由。第一,黄桥处于靖江、如皋、海安、泰县、泰兴等县的中心,以黄桥为中心建立根据地,便于向通、如、海、启发展。而只有控制通、如、海、启才可以与我江南部队相呼应,控制长江通道,威胁日寇和切断韩顽与江南冷欣的联系。第二,吴家桥、郭村一带,原为两李范围,地区比较狭小,如果向外发展,势将与两李发生矛盾,影响全力对韩,与我统战方针违背。水城兴化,是韩德勤盘踞的中心,周围全是水网,对我进出不利,且地域偏西,对日寇威胁不大。第三,现在黄桥一带的保安第四旅,一贯积极反共,对老百姓敲诈勒索,民愤很大,而且他的战斗力也弱,易于我们打歼灭战。第四,黄桥一带,我党有工作基础,影响较大,群众基础也好。

这几条理由得到了大多数同志的赞同。陈毅和粟裕决定,事不宜迟,立即进军黄桥。

这时候他们的部队还在泰州。

7月25日,我军从扬泰地区出发,急速东进,直指黄桥。

韩德勤得到消息后,立即命令保安第四旅从黄桥及黄桥以南地区向北进攻,同时命令陈太运的税警团从北面向南进攻,企图形成南北夹击,把我军消灭在运动中。

这也本是陈毅和粟裕预料之中的事情。对这两股敌人,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对陈太运的税警团,采取了又打又拉的办法,先击溃他的两个团,歼灭他一个多营,然后放了俘虏,叫他们回去传信,让他们告诉陈太运,只要不打内战就可相安无事。

而对韩德勤的嫡系何克谦部,则采取了坚决打击的办法,一举歼敌2000,攻下了黄桥。

走在黄桥的大街上,粟裕就有了一种预感——这里要打大仗了。韩德勤绝不会就此罢休,他一定会做出反应的。

进驻黄桥以后,陈毅、粟裕很快向中央报告:

……我占领黄桥以后,便分兵发动群众,清剿散兵游勇,委派了泰县、如皋、靖江、泰兴、江都五县县长,筹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苏北军政干校,出版石印《抗敌报》(苏北版),建立税卡,10天内扩大新兵100余名……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红火情景。

这种情景,当然是韩德勤最不愿意看到的。他先是派人和新四军谈判,要求划定防区——他的部队在姜堰、曲塘、海安一线,不再南下;新四军则在黄桥、蒋垛、营溪花园桥一线,不再北进……

对此,粟裕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和当时作战部门的同志说过,狼总是要吃人的,只是时候未到。韩德勤哪里是要划定防区,他是想方设法把我军消灭在立足未稳之时……

他的这些想法和陈毅不谋而合。查阅当时的文件就可以看出,指挥部对后来的决战是有所准备的。他们适时下发了《对于建立黄桥大根据地的指示》、《九月份政治工作的训令》等,明确提出了“决战决定一切”的口号。

果然不出所料,从9月份开始,韩德勤就调动了大批部队向黄桥发动进攻。

战斗首先在营溪打响——由于不知虚实,韩德勤保安第一旅来试探,这对已有了准备的我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反击中,我军一举歼灭保安第一旅的两个团。顽军一看情况不妙,便很快溃逃。

我军抓到俘虏一问,不是韩德勤的嫡系。陈、粟指示,释放俘虏,宣传抗日。两个团的被俘人员被全部放回,这起到了很好的统战效果,为后来在黄桥决战中这个旅保持中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营溪战斗过后,韩德勤改变战术,采取堡垒推进的办法,令守姜堰的保安第九旅,封锁我区粮源,企图把我军压缩到沿江的狭小地带,引日寇来合击我军。

陈毅、粟裕都感到,必须解决粮食问题,粉碎韩德勤的阴谋,因而决定打下姜堰。

9月13日,我二纵队在王必成、刘培善、杜屏的带领下向姜堰发起了进攻。

一纵则在海安方向打援。考虑到这是一个攻坚战,二纵组成了“勇敢队”,全部是共产党员和优秀战士。他们涉水渡河,打进了敌人的碉堡里。内外夹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攻克姜堰,歼敌千余,缴获一大批军用物资。

紧接着,粟裕又支持陈毅走出了一着高棋——让出姜堰。这在当时有些同志并不是很理解,我们流血打出来姜堰怎么能拱手相让呢?

粟裕告诉他们这是政治的需要,也是大局的需要。

打下姜堰后,陈毅立即派朱克靖等联络地方上的一些知名人士,要求和韩德勤重开谈判。这些呼吁得到了很多人响应。8个县的代表50多人来来到了黄桥。其中不少的人是为了抗日大局,希望我方与韩德勤停战,也有的人对进攻姜堰提出质疑。

陈毅说:“为了打日本,我们北上,他们却千方百计限制,我们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抗日大局。”有些绅士代表找到韩德勤,要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韩德勤却说:“他们如果真有诚意,那就先退出姜堰。”他以为新四军绝不会退出的。

如果新四军不退出,他正好有了进攻的借口。

完全出乎他的预料,陈毅在姜堰召开的各界大会上宣布,我们退出姜堰!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军退出姜堰的行动,使这一带的各阶层的人们都看到了新四军诚心抗日。人们都说韩德勤如果再进攻新四军,那实在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了!

9月30日,新四军撤出姜堰,通知李明扬、陈太运的部队前来接防。李明扬很快派人来到姜堰。我方又送给了陈太运部100多条枪,而韩德勤连稻草也没有捞到一根。这使韩德勤与李、陈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所以后来有人说,陈、粟首长的这一决策,是“一箭双雕”,既在政治上有利,又起到了分化韩德勤与两李的作用。

运筹帷幄,正确决策

经过四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新四军在黄桥一带站住了脚。但粟裕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韩德勤的主力还没有出来,苏北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此时的韩德勤也在观望。

我八路军的南下支队,已到达涟水以北地区,新四军五支队也到了大运河以西地区。这些部队一旦会师,苏北就不会再是他韩德勤的一统天下。机不可失,时不我待,韩德勤决定先下手为强,“先南后北”,先吃掉苏北的新四军,然后再对付南下的八路军。他很快调集了3万人的兵力,集中在黄桥地区,意欲与我军决一死战。

陈毅、粟裕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韩德勤的主动进攻对我方很有利,在政治上先失一分。我党中央已经公开提出了:“韩不攻陈(毅),黄(克诚)不攻韩,韩若攻陈,陈必攻韩”的严重警告,韩德勤的进攻,使他自己在政治上处于不利地位。

陈、粟也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我军的全部人员仅仅有7000人,能参加战斗的也不过5000人,八路军南下的部队还在黄河以北,第五支队也不可能一下子来这里支援,要求他们配合是不切实际的。而敌人却的确是大兵压境,有20多个团3万人啊!

打还是不打?在什么地方打?能不能打歼灭战?粟裕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他考虑的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打歼灭战的问题。他知道绝不能打击溃战,一旦不能全部消灭这里的敌人,它将在苏北和我方无休止地对峙下去,那将对整个战局不利。

“我们能不能以少胜多,打一个歼灭战呢?”

那一段时间,粟裕吃饭想的是这个问题,睡觉想的还是这个问题。经常是站在地图前,一看就是半天,参谋人员知道,他不说话就是要准备打仗了。

果然,他在党委会上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战略上,我们是以少胜多,在战役的打法上,我们可以以多胜少,这是我们的原则。但现在不仅在战略上,就是在战术上也要求我们以少胜多,这是一道难题。能不能在战术上也以少胜多?我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的部队的素质比他们要好得多,现在又处在‘哀兵’的地位,古话说‘哀兵必胜嘛’,只要是指挥得当,上下一心,战胜敌人还是很有可能的。”

粟裕还指出,从我军的人力物力来看,如果坚守黄桥,打一场“守土战”,对我们也很不利。能不能以黄桥为中心,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各个击破?分散了的敌人就没有了优势。

他的意见得到了不少同志的支持。

会后,作战部门很快拿出了三套方案:

一、趁韩德勤进攻黄桥,我军以主力攻占海安。粟裕指出,这可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争取军事上的主动,避实就虚,也有可能取得胜利。但是,韩德勤的主力却伤不着,海安也不一定就能拿下,如攻不下海安,黄桥又失了,根据地丢掉了,对部队和地方群众的情绪都会有很大影响。

二、在韩德勤还没动手之前,立即行动,向东发展,造成北进东台的局面,以主力守卫黄桥地区。这样有利有弊,把通、如、海、启等县变成我们的根据地,当然是好事,能同上海、江南连成一片,我们就好办了。从战略上讲,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们这么做也必然要分散兵力。本来敌人就比我们的力量大,再分散一部分,黄桥的危险也就又增加一分。再说我们此时向东发展,也不利于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形成,会把一部分中间力量推向顽固派。

三、以黄桥为中心,开展攻势防御,这样做有利的方面是:依托黄桥作战,我完全是正当自卫,可得到多数群众的支持;黄桥离敌人的据点较远,在敌人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还有时间部署兵力,以逸待劳,敌人远离后方,不便退却。

我们的兵力和兵器比不过敌人,但可以利用地形地物,用近战夜战弥补我们的不足……

经过反复权衡,粟裕还是决定采用第三个方案。

敌情一天一天紧急,消息不断传来,情报部门还搞来了敌人进攻部署情况:

韩德勤以李守维的八十九师和翁达的独立第六旅为这次进攻的主力,为中路军;以苏鲁皖游击军和两李部及苏北游击第八军陈太运部组成右路军;以第一、第五、第六、第九、第十共5个保安旅组成左路军。以中路军突击,左右两路军掩护。

同类推荐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共五章,分别为“《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缘起”、“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一:何谓劳动解放”、“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二:“铁的工资规律”与生产合作社”、“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三:现代社会与现代国家”和“《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学意义”。《<哥达纲领批判>导读》以《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哥达纲领批判》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本书指出,无论是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还是第一代社会学家,多数社会思想家缺乏理解战争的理论工具。除了少数例外,笃信社会进步的学者对战争这一大规模暴力冲突现象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将战争视为边缘或过时的现象。直至20世纪,大部分社会理论家对现代世界抱有过分乐观的展望,对战争与暴力现象或视而不见,或语焉不详。社会理论志在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作出令人信服的诊断,但对战争有意无意的忽视是其大的缺陷。由此,本书倡议重新审视战争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
  • 制度自信与大国治理

    制度自信与大国治理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书主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涵、重要性、决定因素、方向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全书内容紧跟党和国家最新精神,并附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重要文件,是广大党员干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能力不可多得的理论学习读物。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热门推荐
  • 幽灵粒子

    幽灵粒子

    内容简介:长篇小说《幽灵粒子》,通过主人公鲍杰夫、尼科尔这对恋人被复制历史仇恨的记忆后,纯美的心灵染上了病毒,并产生了种族的敌视。通过对日本人大川,及美国黑人女咖拉不正常的畸形恋,揭示了种族歧视的民族问题。作者用心刻画了一只活泼可爱、通人性的狗,这只英国斗牛犬妞妞与主人交流,玩游戏,用电脑传递信息,最后为救黑孩而被警察误杀,阅后让人痛心和过目不忘。小说环境所赋予的现代背景,与源于历史的民族仇恨捆绑在一起,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历史的情节总是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后生,使读者看到了现代年轻人被复制后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近代人无法逃避的历史教育课题----阶级仇,民族恨!作者运用科幻的手法,以“粒子”作为切合点,虚构了一部极具现代意义的小说。作者的写作目的,其价值意义是:人们不能总生活在民族的仇恨中,也不应该在种族歧视中相互敌视,不论你是亚洲人或非洲人,你的脚印带着来自各地的泥土,播散着人间欢聚的喜悦。生活在地球,尽管人一上百形形色色,但求大同,绝对不能复制仇恨!
  • 暗夜乾坤

    暗夜乾坤

    李风,一个倒霉的主角,血影,被毁灭异世界引导者,李风陷入一系列事件当中,随之而来的还有异界的入侵,道教,儒教,佛门,基督教。。。。。。暗流涌动
  • 待你归来繁花似你

    待你归来繁花似你

    他,原本就是各个长老眼中的一只蚂蚁,伸手就能捏死,却在试剑大赛中展现锋芒。仙魔大战后,以前一直跟随他的小师妹却突然不见。他站在山顶,青衣飘飘。等你归来。
  • 凤翎异世

    凤翎异世

    穿越?做个任务还能穿越?在杀手界叱诧风云的堂堂杀手之王,万人之上,在这小小的凤灵大陆居然没有她的立足之地!笑话!堂堂的天才,在那也只是一个废物!且看一代杀手如何扭转乾坤,颠覆武林!(凤灵大陆。一身浅绿,性格张扬。一袭白衣,只喜清冷)一个个本不相连的词,却在同一地方,发生了碰撞。让对感情早已心灰意冷的杀手之王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她说:“如果我知道,结局会是这样,最后会那么的爱你,我愿意从来没有遇见过你…”他说:“我已经抓住了你,你逃不掉了。”明月高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约定好了,生生世世,永不分离!”(一对一,女强男更强的爽文,喜欢的亲可以入坑了!)
  • 琴侠传之劝君善良

    琴侠传之劝君善良

    《琴侠传》系列之《劝君善良》正式完结啦!敬请期待第二部——《琴侠传之卿不负》,不日开坑哦!琴心义胆,一曲断人肠。本书主写一个性情桀骜不驯高冷叛逆的黄毛丫头,如何从区区无名小卒成长为一代琴侠的过程。喜欢就加收藏哦~(笑)
  • 老师,快投降!

    老师,快投降!

    这是一部光辉的“上位史”。一部扑倒巨帅无比的宋祉禄教授的光荣自传书。我用尽了伎俩,比如从兜里掏出五块钱扔到地上,说是他掉的;比如在他面前故意摔倒,强迫他公主抱;除此以外,还偷偷拿着他的照片去卖钱,偷偷用他的手机自拍然后换成壁纸;加上时不时地用目光对他进行全身猥亵......他曾经皱着眉头问我:你这么处心积虑地靠近我到底想干什么?干什么?“干”什么?我的眼里闪过老司机特有的光芒......你说我干什么呢......
  • 美丽人生的纤体瘦身经(女性生活百宝箱)

    美丽人生的纤体瘦身经(女性生活百宝箱)

    节食太难,运动太累,减肥药又太贵,最后体重还是没有退。这种减肥你是否也有体会?减肥,永远是个让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美丽人生的纤体瘦身经》从身体的各个部位为你解毒减肥的方法,从各种心理暗示教你减肥魔咒,最后还给你一个健康的完美的身材!让肥胖神马的都是浮云……
  • 女配:白莲与绿茶臣妾做不到

    女配:白莲与绿茶臣妾做不到

    帮人写了半部小说,她穿越了,发现自己回到了五年前。这是现实世界?而不是在书里?那为什么这个毁容跳海的女人,和小说女配的命运是一样一样的。倒霉的她偏偏穿越成一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是祸躲不过,那就进击吧!剩女!与天斗!与地斗!与白莲斗!其乐无穷!可是慢着!现实之中背景不同,变了身份,连名字也全不一样——白莲与绿茶,究竟哪一个才是原书中的女主角?
  • 问君心:红尘若戏

    问君心:红尘若戏

    莺莺拒绝了张生,张生委托红娘送去粉色的桃花信笺,上书,“妹妹,约吗?”莺莺看到了这信笺后,羞涩万分,又见红娘在一旁窃笑,便在信笺上写道,“不约不约,哥哥我们不约。”想了想,又在信笺后添了几笔。午时,张生翻墙而来,见莺莺在阳光下等候,越发出尘绝艳,竟看呆了,嘴上喃喃道,“妹妹嘴上说不约,身体却很诚实……”话音未落,莺莺恼羞成怒,娇羞地瞪了他一眼,转身愤然离去。——兮兮版《西厢记》欲知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v=兮兮家狐狸洞:313060414。转载借用前请联系兮兮哦~
  • 第一卷人外有人

    第一卷人外有人

    2138年秋,外星人“审判者”庞大星际舰队,一个月内击破人类太空和地面双重防线,占领统治地球。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抗争和探索,在外太空逃难的地球星际远征舰队,取得了巨大的科技突破,最后回归太阳系,与在地球上坚持地下抵抗运动的自由人类会合,一举粉碎“审判者”,扭转乾坤、解放地球!其中涉及“统一场论”、超光速“曲率引擎”、“星际跃迁”、“时间穿梭”、“虫洞穿越”、“平行宇宙”、超光速“量子纠缠即时通讯”、“超级AI”、“人造人”等硬科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