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74700000004

第4章 真爱:开启事业的源泉(3)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花卉研究和普及工作曾长期停滞不前。而现在,正是将被动的“园林之母”和徒有虚名的“花卉王国”,改变为主动的“园林之母”和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的大好时机。80多年前,威尔逊就说过“中国应当在20世纪以其丰富的温带植物区系而自豪。”现在,正是我们让强大的温带新型园林植物走向世界园林和市场的时候了。

6.和国家图书馆老馆长任继愈的情谊

问:确定国花到底该谁说了算?

陈俊愉在国家图书馆找到了答案。自打1950年代陈俊愉从武汉调到北京林业大学任教后,国家图书馆就成了他事业之路上不可缺少的挚友。

小台历记录着陈俊愉和任继愈的情谊,记录了他和老馆长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密接触的故事。

那是2008年12月8日,寒风凛冽。一大早,专车在接他和王元院士后,径直向国家图书馆驶去。走进绿厅,一股和风扑面而来。央视举办的首届“大家谈”活动在这里举行,出席的嘉宾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家,最年长的是老馆长任继愈。陈俊愉坐在任继愈和冯其庸的中间,脸上灿烂得像朵花。

此前在一些场合,他曾和任继愈有过几次接触,但如此密切交往还是第一次。当时任继愈已身罹绝症,但依然精神矍铄。每位大家各谈了20分钟,还留下了墨宝。陈俊愉回忆说,任老闻名遐迩,但十分低调,讲话很谦虚,一再强调要扎扎实实做好学问,“任老的学问深啊!当了8年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使国家图书馆更上了一层楼。新馆长詹福瑞也在场,使人感到国家图书馆事业后继有人。”

主办方专门制作了2009年的台历。10位与会大家的照片和简历印在其上。加上两张合影,正好每个月一张。陈俊愉十分珍惜这本《少长咸集》,一直摆在显眼的地方。令人惋惜的是,台历刚刚翻到第七张,任继愈就驾鹤西去,留给陈俊愉无限的怀念和惆怅。陈俊愉说,今后如果再聚,我就年纪最长了。

说起国家图书馆对他事业的帮助,陈俊愉深有感触。他说,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离开了图书馆,简直不可想象。他本人曾从国家图书馆借过158个国家的宪法。

陈俊愉是我国倡导评选新中国国花第一人,早在1982年就在《植物》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他的观点是,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哪能没有自己的国花。

1987年,怀仁堂开会商议国花之事。一位领导发问,确定国花到底该谁说了算?陈俊愉一下子怔住了。这个问题,他老人家心里也没底儿。散会之后,他挤上公共汽车去了国家图书馆。打那以后,他隔不了几天就跑一趟国家图书馆。每次都抱回六七本厚厚的宪法,一页页地研读后再去借。前后差不多花了一年时间,他一共翻阅了158个国家的宪法。

他搞清楚了两个虽然基本但很重要的问题:其一,各国的国花都不上宪法。不同于国旗、国徽、国家法定的语言,国花的确定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国家讨论决定;其二,通过评选国花,激发人们爱国爱花的热情才是根本目的。

1988年他又在《园林》第一期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国两花”的构想,即以梅花、牡丹为双国花。又是20年过去,国花还是一桩悬案。他手边的一本《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09年第7期),首篇又是他撰写的文章。他在2009年的芒种节气那天,写下了《确定国花是对国庆60华诞的最好贺礼》一文,再次阐述了评选国花的意义和推举梅花、牡丹的理由。文后还附了103位院士的签名。

陈俊愉说,图书资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中国历史悠久,图书浩如烟海。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到国家图书馆寻求帮助、寻找答案。

在一次日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陈俊愉受了刺激。日本人造园的设计思想承袭了中国南宋张镃的《梅品》,按照这本世界上花卉赏识最高水平的著作中描述,造出了“踏雪寻梅”等一个个景点。“外国人当宝贝的东西,我们连读都没读过。”回国之后,他就带着学文学、美学的儿子陈秀中去了国家图书馆。

当时,国家图书馆还在北海后门对面的老地方。他和陈秀中跑了好几次,借阅了《梅品》的七八种版本。在他的指导下,陈秀中对全书进行了翻译并加了注释,还将他的主要观点写成了论文。他说,虽是亡羊补牢,但向国人推介我国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是颇有意义的。耄耋之年的陈俊愉已是国际梅品种登录权威,还在刻苦用功修订和编撰中英文对照的新版《中国梅花品种图志》。

陈俊愉在国家图书馆提供的国外进口书单上,看到了一本英国人写的书。他赶紧借来一看,记录的是两三百年来英国人如何应用中国的奇花异草。“外国人对我们的研究很深很透,而我们却知之不多或不屑传承。”陈俊愉深感忧虑。他透露,2009年底之前,争取完成《菊花起源》一书,用确凿的事实纠正某国同行“菊花不是中国原产”的谬误。

年迈的陈俊愉,已经很难再去国家图书馆借书了。但他对国家图书馆依然一往情深。他希望国家图书馆能推出一些举措为老科学家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推介新书、古籍和好书,多做些科普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国家图书馆、走进国家图书馆、利用国家图书馆。

7.拳拳赤子心,铸我中华魂

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肉体出生,一次是灵魂觉醒。当你觉醒时,你将不再寻找爱,而是成为爱,创造爱。当你觉醒时,你才开始真实的、真正的活着。

有一次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做采访嘉宾,结果他又给在场的学生上了一堂课:一堂生动的花卉文化课,一堂深刻的爱国情感课。

那是2007年的一个周六,北京11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上新闻采访课。北京林业大学铁铮教授突发奇想,动了搬来陈老做采访对象的念头。一打电话,陈俊愉二话没说、满口答应。

课间,有专人前往博导楼迎陈俊愉。万万没想到,陈俊愉坐在轮椅上正往教学楼赶呢。接他的人感动得差点儿掉下眼泪来。800多米的路程,对于年轻人算不上什么,但对于一位以轮椅带步的九旬老人就显得特别漫长了!

陈俊愉不顾年迈体弱,答应这类没有报酬、只有付出的事情,完全出于他对花卉科普的重视、对国花的希冀、对年轻大学生的热爱。当他出现在教室时,百余名大学生用掌声表达了对这位老院士的敬仰和尊敬。

这是2007年陈俊愉第三次义务参加花卉科普活动了。前两次分别在南京和北京,都是在植物园里给普通百姓讲中国的花卉、讲国花的评选、讲花朵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气节。这次依然如此,话题还是他所挚爱的中国花卉。

在他看来,中国的花卉科普太差劲儿了。曾有一次,一位领导看到他在侍弄梅花,竟热情地说:“这桃花开得多好啊!”夸得陈俊愉心里直发冷。他意识到加强花卉科普太重要了。尽管老得掉牙了,腿也瘸了,为了普及花卉知识,他还是要说,而且说得“声嘶力竭”也不遗余力。

搞了60多年花卉教学和科研的陈俊愉有桩心事,也算未竟的事业。有世界“园林之母”美称的中国,迄今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确定国花的大国。从1980年代初期首倡国花评选开始,他为此已经奋斗了20多个年头。

在他看来,国花就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迎接外宾时,献上一束中国的花儿,就等于递上了一张自己的名片。为了早日确定国花,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大有国花不评、死不瞑目的劲头。

作为我国唯一的花卉院士,在国花问题上他最具发言权。他经过反复审慎考虑,提出了“梅花牡丹双国花”的建议。梅花代表精神文明,牡丹象征物质文明。两大名花一南一北、一乔一灌,在历史上都曾有过重要的地位。两花同时当选,在他看来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把这个道理讲给更多的人听。“一国两花”的构想与“一国两制”相呼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赞同。目前,在他的倡议书上签名的两院院士已经有103位。

近年来,有几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给他写信,赞成“一国两花”提议。2006年4月连战来大陆访问,陈俊愉和他在香山合影、交谈过。连战对陈俊愉的建议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认为对统一大业有益。

2007年,刚刚开过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们也就国花递交了提案。就连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也给他打电话,请他谈谈中国的国花。

但中国国花评选之路,遥远而漫长。到目前为止,国花还是呼之未出。陈俊愉说,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是最后的期限了,“北京奥运会都开幕了,国花还定不下来,无颜见江东父老”。所以,他加紧了呼吁,甚至在网上开了自己的博客。

一些人对他几近痴迷的态度并不理解。有人给他留言说:“一个院士不搞点儿正经事儿,张罗着评什么国花?”他的回答是,一个国家,没有国花,就等于没有灵魂。樱花盛开之际,日本满城空巷、全民赏花,激发了爱国热情;德国无论分合,始终如一的国花矢车菊,成了凝聚民心的标志。

中国的国花一直很难确定,他认为症结有二。一是过多地赋予其政治性,二是过分地考虑地方经济。当年,北京为市花争得不可开交。他一句建议,使得月季、菊花双双入选,双市花的结果皆大欢喜。他多次重提旧事,就是为了给双国花的确立找到更多的例证。

陈俊愉从业余爱好,到成为大家;从几岁顽童,到耄耋老人,一切都变了,唯独那颗挚爱花卉的心没有变。

一些人不珍惜中国优秀的花卉文化的言行刺痛了他的心。而他却常常在睡梦里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花卉品种。他把中国花卉和祖国昌盛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年已九旬的陈俊愉依然年轻,春天来了,他花10天功夫写了篇论文,专门阐述李、杏、梅的区别。他还要到沈阳、到新疆,查看他引种的梅花生长情况……

教室里,有人请他当场背诵几首咏花的诗句。他张口就来,如钟的声音回荡在每个人的心房。“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为花卉院士,他喜爱百花,但梅花显然是他的最爱。他酷爱梅花,是因为他敬佩梅花的风骨。

采访结束后,在和陈老年龄差了半个多世纪的大学生们眼中,坐在轮椅上的陈俊愉分明就是一棵坚贞不屈的老梅树。

拳拳赤子心,铸我中华魂。

这是这堂课给大学生们的最大感受。

8.百年春秋,最为欣慰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出国留学并回国;

第二件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件事获得了国际梅品种登录权威的称号。陈俊愉,几乎经历了百年春秋。

百年春秋,该有多少故事啊?

其实,人生百年,记忆深刻、值得回味的也不过几个人、几件事。

是啊,像陈俊愉这样阅历丰富的老人家,感到最为欣慰的事也屈指可数。

第一件事,出国留学并回到祖国。

1946年,他报考国民政府选派的留学生时,已经是复旦大学的副教授了。报纸上公布了招生计划,赴丹麦的名额只有5个,其中两个是学园艺的。发榜时,他惊喜地发现,录取了6个人,有3个学园艺的。而他排在学园艺的最后一名。

查过分数后才知道,他的专业课成绩虽然比前两位多了20多分,但毕业于教会大学的他,却在“英语沟里翻了船”。那篇讲述飞鱼的文章里有关鱼的专业术语一个接一个,他稀里糊涂考出的成绩离及格还差两分。

不知道是哪位伯乐相中了他,破例给了他出国学习的机会。他不是追求时髦,也不是想到国外镀金,而是想趁着年轻走出去看看。

一次,访者与吴冠中先生的交谈中谈及他的留学生涯,吴冠中说,自己比陈俊愉小2岁,那年,他也顺利地通过了公费考试,1947年7月,他和陈俊愉是坐同一条船,“海眼”号美国邮轮,从上海吴淞口出发到欧洲上学的。吴先生说,他把结婚不久的妻子朱碧琴留在闸口北渠老家。朱碧琴1925年生于湖南郴州,毕业于重庆女子师范学院。吴先生说,他是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跟随苏弗尔皮教授研修油画。这期间,他们都年轻,想趁着年轻好好学习,将来好建设自己的国家。吴先生说,他对欧洲的艺术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出现的新艺术创作现象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考察。此外,在完全接受法国现代画派形式主义思想的情况下,他对色彩、线条、节奏、韵律等元素在绘画中如何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而这一点对他一生的创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陈俊愉先生回忆说,迈出国门之后,他并没有觉得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对比之后,他的感觉是,中国的太阳和月亮都比国外的“圆”,只是没有把拥有的资源开发、利用好。3年的留学生涯,让他看到了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明确了科研方向,知道了园艺不仅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个产业,从而看到了中国和国外的差距。

对花卉最初的兴趣来自老宅的园子和好玩的花园小师傅,后来,又延续在了金陵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3所学府。30岁刚出头时,他去了丹麦,从此痴迷上了花卉分类。这个对外国大师推崇备至的中国留学生,却对他们定下的分类法非常反感,“只晓得果子大,花大,这是红花,那是白花,早开花,晚开花。洋鬼子,直腿子。”

同类推荐
  • 情说历代非常女性:才女卷

    情说历代非常女性:才女卷

    本书收录了卓文君、班婕妤、蔡文姬、崔莺莺、上官婉儿、李清照等23位历代才女,向读者述说她们悲剧的一生。她们的才华丝毫不逊色于男人,甚至超过男人。但她们薄命居多,大都以悲剧收场。这是为什么?难道真是老天的刻意安排么?掩卷深思,她们的不幸各有各的原因,而归结到一起,则是因为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她们逃不出世俗的魔掌,经不起男人的摧残与折磨,最后只能香消玉殒。
  •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 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

    李白:诗中日月酒中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在诗风泛滥的唐朝,李白的乐府、歌行以及绝句都达到了当世难以企及的高度。他游踪遍及南北山川各地,诗歌豪迈清狂,偏偏文采斐然的李白又剑术高超,道法超然,上天给了他所有的才华,却将他的政治生平勾勒的曲折纵横,他纵有指点江山的梦想,却不断的输给严峻的现实。本书就是通过诗歌对李白的一生进行了诉说。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Chao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这是“隋唐历史人物”丛书中的一本,在唐代历史中留下骂名最多的大概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二人以“安史之乱”而“名扬史册”。为传统的反面人物客观地立传也是史学界的重要工作。本书文史结合,史实清楚、文字流畅。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史思明,都是极为血腥、极为残酷的历史。安禄山、史思明是唐中叶进行叛乱的罪魁祸首,二人不仅是同乡同岁同为藩将,而且同日发动的叛唐战乱,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通过本书了解安史之乱,认识唐朝统治者居安忘危的危害,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热门推荐
  • 暮兮朝兮自若茗

    暮兮朝兮自若茗

    这四九城的女人,可是个顶个的精;有钱的便是爷;今个刘爷;明个赵公子;好生快活;在那地件上;还是年轻些好;做什么都方便些;难免在乱世;被吃了可就糟了,众有千般愿,倒先得千般面…这里面的故事虐;够客官们喝几斗
  • 八倍镜的一见钟情

    八倍镜的一见钟情

    写作小白易安为了写电竞文,从未玩游戏的她首次玩起了当下爆火的吃鸡游戏。不过这个规则是什么啊?怎么拿枪啊?怎么算赢啊?疑问三连让易安在吃鸡的道路越来越远,虽然技术并没有长进。在咖啡店里看见一个男孩子正在玩吃鸡,她忍不住凑上去去看,不仅被他的技术打动,更是为他的颜值着迷。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职业选手。易安靠着自己死皮赖脸地纠缠,最后才得到这位大师的教学。不过,好像没什么用哈……不过这最后啊,吃鸡还是不会,不过会谈恋爱了。——记者A“听说顾大神正在教某位新手作家打游戏是真的吗?”顾衍川“无可奉告。”是又怎样?记者B“听说最近顾神的成绩不是很好,是什么原因呢?真的恋爱了吗?”顾衍川“无可奉告。”小家伙又偷偷用我的号吃鸡啊……记者A、B:顾大神脸上宠溺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 神炎战天

    神炎战天

    一个少年,一柄龙锋,一颗战心,一手指环,一个使命,七滴热血,兄弟之情,为情而战,仍为兄弟。神秘少年,集结兄弟,在这个大陆,创造一个传说!
  • 哥哥哥哥等等我

    哥哥哥哥等等我

    迷迷糊糊的颜小痴又开始想她的哥哥辽哥哥~哥哥~等等我嘛吭哧吭哧小短腿的逆袭路哥哥:我喜欢一米七的mm某痴信誓旦旦:我还在长身体捏,我可以我可以!哥哥无奈地摸了摸一米六的她某痴立马暴躁!!!!别摸我头!!!!喜欢他三年,梦想成为他的新娘他是她的白月光,也希望成为她的朱砂痣想要一生相伴
  • 暖爱入人心

    暖爱入人心

    他是知名的室内设计师,是别人眼中谦谦有礼的好男人,可谁都不知道他曾是个极度内向的人。她因乘坐的火车脱轨,她来到了异世的现代,认识了暖阳般的他。……“晚晚,如果你知道了我的出生和我曾经是个极度内向而且还抗拒所有人的人时,你会介意吗?”她摇头。因为不会再有那么一个人会在她出尽洋相的时候给她一件简单的外套,也没有一个人会在大冬天里为了让她吃早餐而大老远买了早餐在树下等她……她永远不会知道他那么做只是很简单的因为,全世界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 苍穹独武

    苍穹独武

    在荒域,世人眼中的天才指的是资质奇佳。根骨奇佳者,修炼如顺水行舟,可谓天之眷顾。叶龙,武当山经阁看守者,意外降临异世青岚镇,变成一位天资极差的废柴。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不被看好的‘废柴’,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强者之路。……荒域的那些所谓天才为了能听大能讲课而削尖了脑袋争斗。好不容易获得资格之后,才发现讲课的大能正是叶龙!……自创武技,自行顿悟,天才叶龙遇强则强,傲视云端。PS:爽文!!!求一切支持!!!
  • 我家的板凳狗

    我家的板凳狗

    讲述我和狗的趣事,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好笑的情节。
  • 大明伪红颜

    大明伪红颜

    他本来是个黑涩会二把手,江湖人称伪面君子……莫名其妙和夜总会女神睡了一觉就到了古代……并且很倒霉的魂穿到一个跳河自尽的……黄花大姑娘身上……事实上,也不倒霉……至少穿越到古代也得到了寒冰异能,似乎……原本宿主还是个武林佼佼者……不过,身体的改变却改不了他的灵魂。既然灵魂改变不了身体,那就让我改变大明、改变整个世界!……从此,一个伪伪红颜诞生了,因为这家伙嘴贱、嘴毒、很没品……
  • 都市之上古归来

    都市之上古归来

    每一个男孩子都希望成为英雄,然而当陆封这么想的时候……却真的实现了
  • 主神他又作死了

    主神他又作死了

    喻卿在神域咸鱼似的过了几万年,突然被老主神派去帮助下任主神感受七情六欲之苦。喻卿表示就算是下任主神,她也也把碎片拱了再说。“放下那个碎片,让我来。”哪成想,还没攻略碎片,碎片倒自己送上了门,神色缱绻,“崽崽…”本想撩完就跑,谁知回到神域后主神亲自找上了门,拦住她,“还想跑?”这是一个撩人不成反被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