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91500000005

第5章 香文化史(5)

苏轼曾专门合制了一种“印香”,制作了印香的银篆盘、檀香木雕刻的观音像,送给苏辙作寿礼,并赠诗《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曰:“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熏。香螺脱厣来相群,能结缥缈风中云。”苏辙六十大寿时,苏轼也曾寄海南沉香雕刻的假山及《沉香山子赋》。

黄庭坚常合制香品,寄赠友人。还曾以他人所赠“江南帐中香”为题作诗赠恩师苏轼,有“百炼香螺沈水,宝熏近出江南,一穟黄云绕几,深禅相对同参”。苏轼和之:“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黄庭坚复答:“迎笑天香满袖,喜公新趁朝参。”“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应答之中,展露出深厚的师生之情。

陆游有诗《烧香》,描写自己用海南沉香、麝香、蜂蜜等合制薰香:“宝熏清夜起氤氲,寂寂中庭伴月痕。小斫海沉非弄水,旋开山麝取当门。蜜房割处春方半,花露收时日未暾。安得故人同晤语,一灯相对看云屯。”

史上流传许多文人用香的轶事,同是焚香,却风格各异,多姿多彩,可谓烧出了个性,烧出了特色。

韩熙载喜对花焚香,且花不同,香亦有别:木樨宜龙脑,酴釄宜沈水,兰宜四绝,含笑宜麝,薝卜宜檀。

徐铉喜月下焚香。五代名士徐铉爱香,而且自制了“伴月香”,常于中庭焚香伴月。

梅询喜薰衣。梅询晨起焚香薰衣后,要捏起袖口才出门,到办公处撒开衣袖,于是满室皆香。

蔡京喜欢“无火之香”。常先在一侧房间焚香,香浓之后再卷起帘幕,香云飘涌而出。并言:“如此则烟火气淡,亦有气势。”

宋代是香学研究最活跃的时期,大家辈出,著述极丰。许多香学专著和文章广涉香药性状、炮制、配方、香史、香文等内容,如丁谓《天香传》、沈立《香谱》、洪刍《香谱》、叶廷珪《名香谱》、颜博文《香史》、陈敬《陈氏香谱》等等。这一时期的文论,对于沉香的论述众多,除《天香传》外,还有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苏轼的《沉香山子赋》都是关于海南沉香论述。

宫廷·祭祀焚香

宋代薰香之风遍及朝野,宫廷的各种祭祀活动已普遍以焚香为主,香药使用也十分奢侈。如《邵氏闻见后录》载,仁宗庆历年间为开封旱灾祈雨,“焚生龙脑香十七斤,至中夜,举体尽湿。”真宗尤崇道教,宫中道场频繁,“道场科醮无虚日,永昼达夕,宝香不绝,乘舆肃谒则五上为礼。馥烈之异,非世所闻,大约以沉水、乳香为本,龙香和剂之。”(《天香传》)

皇帝还常以香药赏赐诸臣后妃。真宗即多次以香药赐丁谓:“袭庆奉祀日,赐供乳香一百二十斤。在宫观密赐新香,动以百数,由是私门之沉、乳足用。”(《天香传》)

仁宗曾于嘉佑七年十二月庚子,“再幸天章阁,召两府以下观瑞物十三种,各以金盘贮香药分赐之。”(《邵氏闻见后录》)

香品制作·印香·线香

宋代的香文化是充满灵性的,富有诗意的,也是健康的、繁盛而不浮华,考究而不雕琢,堪为中国香文化的高峰和代表。

宋代在用香上更讲究心性和意境。配方丰富,香气风格多姿多彩,香品的名称也常精心推敲,诗意盎然,如:意和香、静深香、伴月香、闻思香、藏春香、笑兰香、胜梅香、春消息、雪中春信香等。

就香品形态而言,宋代的香除了香炷、香丸、香粉等,“印香”的使用较广泛。制印香的“香印”多以木材雕镂而成,大小不等,镂空成各种“连笔”的图案或篆字。印香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及所需时间设计制作模具,既造型美观、多样,又富有情趣,在文人中十分流行。宋元后诗文常见“心字香”,多指形如篆字“心”的印香。印香也可用于计时。元代的郭守敬还曾用印香制出“柜香漏”、“屏风香漏”等计时工具。与之配套的炭饼常用各种物料精心合制,香灰常用松针、宣纸、松花、蜀葵等烧制。

宋元时期线香雏形——香炷得以赞许。苏洵有诗写到:“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一丝吐出青烟细,半炷烧成玉箸粗。道士每占经次第,佳人惟验绣工夫。轩窗几席随宜用,不待高擎鹊尾炉。”

这时的线香比较粗,形状似“筯(箸)”,常称为“筯(箸)香”。可直接点燃,不必用炭饼熏烤,对香炉的要求降低,也更加方便实用。

香墨·香茶

宋代还以麝香、丁香、龙脑等入墨。张遇即曾以油烟加龙脑、麝香制成御墨,名“龙香剂”。墨仙潘谷曾制“松丸”、“狻猊”等墨,“遇湿不败”,“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墨中神品”之誉。

食品中加香在宋代也十分流行,如沉香酒、沉香水、紫苏饮等各种香饮,及香糖果子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是“香茶”。著名的北苑贡茶“龙凤茶团”即是一种香茶。制作时加入麝香和龙脑等,状如圆饼,有模印的龙凤图案,分“龙团”和“凤团”。使用时将茶饼敲碎,碾成细末,用沸水点冲,称为“点茶”。加香的团茶不仅芳香宜人,还有理气养生的功效。

市井生活·香铺·香婆·宴会用香

宋代的市井生活中随处可见香的身影。街市上有“香铺”、“香人”,专门制作“印香”的商家,添加香药的各式食品,香药脆梅、香药糖水、香糖果子、香药木瓜等等,甚至酒楼里还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

描绘汴梁风貌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多处描绘了与香有关的景象,如门前立牌上写有“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香铺,顶帽披背挑担卖香的小贩等。

《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梁,香铺里的“香人”着装统一,即“顶帽披背”。有“日供打香印者”,还有人“供香饼子、炭团。”

《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杭州,“(酒楼)有老妪以小炉炷香为供者,谓之香婆。”

富贵人家的车轿常要薰香,除了香包、香粉,还用焚香的香球(即薰球)。车子内外香气馥郁,谓之“香车”。陆游《老学庵笔记》云:“京师承平时,宋室戚里岁时入禁中,妇女上犊车,皆用二小鬟持香球在旁,车中又自持两小香球,车驰过,香烟如云,数里不绝,尘土皆香。”

香身美容之物甚多,香囊、香粉、香珠、香膏等等。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正是宋代都城生动而真实的景象。

宋代宫廷及地方上的各类宴会、庆典都要用香,还常悬挂香球:“凡国有大庆大宴”,“殿上陈锦绣帷帘,垂香球,设银香兽前槛内。”(《宋史》)

南宋城市多设“香药局”,主要职则即是薰香,负责“香球,火箱,香饼,听候索唤诸般奇香及醒酒汤药之类。”(《都城纪胜》)

宋代民俗兴盛,民间传统节日都离不开香:

正月十五上元节,举国上下张灯结彩,家家焚香祈福;

五月初五端午节,要焚香、浴兰;

六月初六天贶节,宫廷要焚香、设道场,百姓亦献香以求护佑。七月初七乞巧节,院中结设彩楼,称“乞巧楼”,设酒菜、针线、女子巧工等物,焚香列拜,乞求灵巧、美貌、幸福;

七月十五中元节(道家)、盂兰盆节(佛家)、鬼节(俗称),摆放供物,烧香扫墓,烧化纸钱,“散河灯”等;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院中或登楼焚香拜月,女愿“貌似嫦娥”,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除夕春节,祭祀祖先、诸神,用香更多。

香具

从香具的发展来看,宋代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唐代薰炉已有“轻型化”的趋势,宋代则更为明显,有大量造型简约、形制较小、体态“轻盈”的薰炉。造型或拟先秦青铜礼器,或拟日常器物、动物植物等。风格各异,如高足杯炉、折沿炉、筒式炉、奁式炉、鼎式炉、鬲式炉、簋式炉及莲花炉、麒麟炉、狻猊炉、鸭炉等等。许多兽形薰炉造型精巧,焚香时,香烟从兽口吐出。

炉具材质以瓷器为主。宋代瓷器工艺发达,花色、纹饰也更为丰富。虽不象铜炉那样适于精雕细琢,但瓷炉朴实、温润、雅致精巧,形成了简洁洗练的风格,美学价值甚高。其中定、汝、官、哥、钧等名窑以及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都出产了大量炉具。

各种用途的香具趋于系统化。如造型繁多,制作精美的“香盛”,专用的“香匙”,和香取香的“香箸”;金属或陶制的“香壶”。也有专用的印香香具,如印香炉、印香模等。印香炉的炉口开阔平展,炉腹较浅,或可分为数层,分别放置印香模、香粉、香灰等。元代的郭守敬还曾制出专用于计时的台几式印香炉,平展的台面上开有很多小孔,列如星辰,不同的时间即从不同的孔飘“漏”出香烟。

元代以藏传佛教为国教,许多薰炉也带有藏传佛教的风格,有些还模拟“覆钵顶”佛塔的造型。香具多带有较高的基座。“一炉两瓶”的套装香具也较为流行。

医家喜用香药

宋代医家多用香药,甚至大有泛滥之势,许多成药即以香药命名,如:“苏合香丸”,“安息香丸”,以养生为主的“调中沉香汤”等。

《和剂局方》是宋政府和剂局的成药配本,其中绝大多数的医方或多或少都要用到香药。“喜用香药”也成了《局方》的一大特点,几近香药泛滥之势。后人对此多有褒贬。

《西厢记》余香满口

在元杂剧的代表作《西厢记》中,香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西厢》的情节推进都与“香”有关,而故事的中心场景“普救寺”就曾经是“则天女皇的御用香火院”。

张生初遇莺莺,是莺莺到佛殿“烧香”,但却遇而未见。“兰麝香犹在,佩环声渐远。”莺莺看到张生,则是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佯装香客,“焚名香,暗中祷告”。

“焚香拜月”的场景也始终伴随着两人感情的发展。在莺莺焚香拜月时,张生先闻其香,后见其面,“猛听得角门儿呀的一声,风过处衣香细生,踮着脚尖儿仔细定睛”。莺莺烧香祷告:“此一炷香,愿化去先人,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中堂老母,身安无事!”正是“夜深香霭散空庭,帘幕东风静。……又不见轻云薄雾,都只是香烟人气。”

张生琴歌感动莺莺,也是焚香拜月之时。红娘牵线,趁莺莺烧香时,张生弹唱《凤求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

两人定情,还是借焚香之名。莺莺借口与红娘一起到花园焚香,与张生私定终身。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用”香也甚多,并且更细致、更传神,还常借香来渲染各种情绪。例如:

与莺莺对诗之后,张生心生相思:“霎时雨过琴丝润,银叶龙香烬。此时风物正愁人,怕到黄昏,忽地又黄昏。”

琴歌传情之时,有“宝兽沉烟袅碧丝”。

而后莺莺忧愁难眠,有:“夜迢迢,睡不着,宝兽沉烟袅。枕又寒,衾又冷,画烛愁相照。”

或许是个巧合,金圣叹的《西厢记》点评也提到了“香”。“《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

第六节香满红楼:广行于明清

明清时之际,由于香品成型技术的发展,用香过程趋于简约,适用于线香的香具,套装香具得到普遍使用;黄铜冶炼技术、铜器錾刻工艺及竹木牙角工艺发达,许多香具雕饰精美;型制较小的黄铜香炉、无炉盖的香炉较为流行。

香药的输入·朝贡贸易·葡萄牙商人

明清之际,由于香药消耗量巨大,香药供给也更依赖于进口。海外香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内地。

明代禁止民间海运,但允许政府管制下的“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之后,朝贡贸易更是空前兴盛。永乐宣德年间郑和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沿途用茶叶、丝帛、瓷器等物与各国交易,换回的物品中香药占有很大比例,包括胡椒、檀香、龙脑、乳香、木香、安息香、没药、苏合香等等。这些香药除供宫廷使用外,也被销往各地。

约明中期之后,葡萄牙成为香药进口的重要渠道,葡萄牙驻马六甲总督首次派到广东的商船即因贩卖香药而获利颇丰。不久,葡萄牙国王的特使至,携带龙脑香等礼品至广东,协商香药贸易事务。后葡萄牙商船以葡侵占的满剌加为依托,向中国运入了大量的胡椒、檀香、乳香、丁香、沉香、苏合香油、肉豆蔻等物。仅1626年,葡萄牙人从印度尼西亚运来的檀香市值就达60000银元。

明代后期,开放海禁,利润巨大的香药贸易不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商人,还诱使大批官员染指其中,以获暴利。

龙涎香与澳门·沉香与香港

汉代开始,南部边陲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官员,就身负采置名贵香药的额外任务。明清时期,由于帝王用香奢华,东南沿海一带的官员负担尤重。

明嘉靖帝喜名香,并重金悬赏,四处搜罗龙涎香。

嘉靖年间,葡萄牙商人入住及占领澳门,其直接原因是葡人协助剿杀海盗、实质是当地官员希望从葡商人那里获得龙涎香,以便完成任务并邀功请赏,而出卖了澳门。葡人居澳的第二年,户部派人从澳人手中,以每斤1200两银子的高价买得龙涎香11两。

香港地名的由来也与香药有关。明代,香港隶属东莞,沉香种植业兴盛,所产沉香也称莞香、土沉香,品质甚好。其港口还是进口香药的集散转运之地,香气弥漫境内,故尖沙头也称“香埠头”,石排湾也称“香港”,香港地名即由此而来。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平民百姓童话故事

    世界经典平民百姓童话故事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相信美好的精灵的存在,我们相信花儿会说话,鸟儿会歌唱,我们相信各种各样的奇迹的出现。我们总是盼望着自己能够拥有一盏神奇的“阿拉丁神灯”。童话世界是一个简约的、纯净的、美好的世界。只要愿意,每一位父母都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打造一片美好的童话天地。夜晚到了,小孩子们又可以赖在妈妈的身边听故事了
  • 高分作文不是梦:玩转游戏

    高分作文不是梦:玩转游戏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将作文技巧巧妙地暗藏在游戏中,在游戏中,孩子们释放了活泼可爱的天性,也释放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时憋一天也写不出一个字的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写作文,都只要半个多小时就搞定,不费劲!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游戏中身临其境的观察写作对象的特征、细节、变化和与众不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出好作文。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
  • 感动中学生的精品美文:常怀感恩之心

    感动中学生的精品美文:常怀感恩之心

    本书精选以感谢父爱、母爱等为主题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精品美文。情动你我,爱让天地广阔如许;美在瞬间,乐得人生感动多多。赏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本书中精选的美文,让你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水平。
  • 科学家成才故事

    科学家成才故事

    本书由数百个经典的科学故事组成,内容极具代表性和普遍性,故事妙趣横生,文字亲切平易,插图精美珍贵,是一部将科学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的精致课外百科故事全书!它必将引领你进入一个陌生神秘、异彩纷呈、激动人心的知识世界。
热门推荐
  • 和煦照孤暖

    和煦照孤暖

    ??!!!!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一任女将,竟然是个精分?!在精神病院里“治疗”了一年,被自己的妹妹兼下属给电死。然后呢?!!我不是新世纪威武霸气雄壮的女将咩!怎么变成几千年前深宫怨妇了?!!和煦(主人格=新世纪):不管不管我要逃,深宫怨妇情情爱爱什么的,不适合本将。和煦(副人格=古代):不行的不行的皇上在这里就算老死我也要和皇上在一起! 逃 某渣帝满脸宠溺:要逃逃进孤心里,要死死在孤怀中。 某煦:⊙□⊙ 〔穿越伪精分〕〔爆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纯恋心之紫色摩天轮

    纯恋心之紫色摩天轮

    温馨的粉色,忧伤的蓝色,热情的红色,生命的绿色,纯洁的白色,华丽的黑色,每个人的摩天轮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那是幸福的颜色。她是拥有世界的公主,来自黑暗的王,可是把自己的摩天轮涂成了紫色,在别人看来生硬的颜色,在她眼里,紫色的摩天轮幻化出幸福的笑脸,每一个车厢里都有她和他的身影,这,就是紫色的幸福...
  • 诛魔剑心路

    诛魔剑心路

    亿万年前,魔族破六道,乱纲常,魔族欲一统天下。女娲,盘古,等上古正神,与不周仙山脚下大战魔族,使得共工染血,金乌哀鸣,天地破损即将重归于混沌。炎帝之女精卫舍生取义,衔镇天石,定三山五岳,使天地稳定。上古巫族受女娲封印魔族使命,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全集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全集

    本书从社交礼仪和社交口才两个方面,着重对个人仪容仪表、日常交际礼仪、公共场合礼仪、餐饮宴会礼仪、商务职场礼仪、现代通信礼仪及社交文书礼仪等的原则、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同时,也对社交口才中体态语言、拜访接待、赞美、批评、说服、拒绝、问答及演讲的原则、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 网游之漆夜锋芒

    网游之漆夜锋芒

    人生就像是一场游戏,没有大号,没有大公会带领就只能自己不断的摸索前进,无尽的任务,杀怪攒经验才能一步一步升级,当你发现自己已经40级终于可以轻松弄点金币什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全套身家抵不过别人家的一只宝宝,一个坐骑。生活就像是一个副本,还是不到100级看不到BOSS的那种,无尽的关卡,数不尽的小怪,还时不时跑出个叫做“上司”头领怪给你来一下暴击。但是,饭还是要吃,水还是要喝,游戏还是要玩,毕竟这场游戏大部分还是公平的,至少大家都一样,都在努力,奋斗,拼搏着。一刀9999级,屠龙宝刀,点击就送,油腻的师姐,多么美好的字眼啊......苏雨这样想着,躺进了游戏仓,闭上了双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远蛊时代

    远蛊时代

    作为一个现代孤儿,一无所挂,孜然一身,来到这古森从林。莽兽咆哮,野蛮文明,在这个以蛊为基的世界,拥有金手指的李浩一路向前,大步直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联盟世界里的暗夜使者

    英雄联盟世界里的暗夜使者

    这里有一个似曾相识却又有所不同的符文之地,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坚持,张瑞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活在这个世界里,一直想要改变世界,却被这个世界改变着,亡魂主宰带来的恐惧到底能给千疮百孔的符文之地带来什么改变,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