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71100000049

第49章 我国媒介融合趋势下表达自由的前景(6)

第一阶段:公民权利保障的初步展开。时间大约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57年。在这一阶段,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在各个方面展开,其作用和影响具有开创性。具体表现在:

(1)从最初的民主协商制度到之后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体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为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2)通过土地改革和其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整体上改善了我国公民的经济权利状况,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的权利保障提供了经济基础。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全国人民在平等参与经济发展和分享劳动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权状况,提供了基本的社会制度保证。

(3)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正式颁布,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权利体系的基本框架。1954年宪法第三章即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中对公民权利的规定颇为详尽,主要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如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年满18周岁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等;公民的人身权利,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法院决定和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享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等;公民的社会权利,如劳动权,休息权以及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时有获得帮助的权利等;公民的文化权利,如公民的受教育权,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等。

(4)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特别是人民司法制度的建立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组织机构上的保障。1954年宪法颁布后,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标志着人民司法制度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此外,还建立了律师制度和人民调解制度。当然,站在现今中国的视角看,司法独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得到承认,司法行政化至今仍使得各级法院、检察院仍然附庸于各级地方行政组织,大大阻碍了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而人民司法制度的阶级倾向性也与法理的公平原则稍有偏离,对国民所做的阶级划分使得公民主体资格的平等性遭到破坏。

第二阶段:公民权利保障遇到挫折以至于全面倒退。这一阶段大约是自1957年到1976年。这一阶段之所以在公民权利保障上出现了严重的倒退,主要是由于始于1957年的“反右”斗争及其以后的一系列“左”倾错误对于社会主义法制的破坏所造成,这一严重破坏在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达到顶峰。主要表现在:

(1)立法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造成与公民权利保障密切相关的具体部门法律极度短缺,根本无从为公民权利保障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与此同时,在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政策代法的现象,不仅违背了最基本的宪法和法治原则,而且与公民权利保障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后果,遗祸至今难以销尽。

(2)法律机构遭到严重冲击,乃至破坏,使公民失去了保障其权利的强有力后盾。而且,由于强调依法办事和司法独立被批判为“法律至上”的资产阶级观点,是“不要党的政策,搞法律孤立主义”,第七届全国司法会议还进一步提出司法程序是“繁琐哲学”,按程序办事是“旧法观点”,各项司法制度和程序被严重忽视和破坏,致使大量冤假错案诞生。与此同时,辩护制度、律师制度也被说成是“替坏人说话,敌我不分,为阶级敌人开脱、掩护”,致使律师制度也荡然无存。

(3)公民权利被严重漠视和肆意侵犯。由于缺少公民权利保障的法律依据,执行保障公民权利职责的法律机构又遭到严重破坏,公民的权利于是便直接暴露在不受约束的权力和暴力之下。首先,公民权利保障的宪法原则遭到否定。1954年宪法被1975年宪法取代,不仅关于公民权利的条款被消减到只剩2条,而且完全把义务置于权利之上,且抹杀公民的平等权。其次,宪法上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被法律的实践操作所否定。比如,言论自由本来是公民依宪法享有的权利,但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大批知识分子却因为放言议政被冠以“反党反社会主义”罪名遭到批判,大批人因为所谓“反动言论”、“反动思想”而被定罪,被打成右派,被撤职、降级甚至失去职业和自由。以至于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家长们因心有余悸而纷纷劝告自己的子女不要学文科,不仅是因为学文科内容太虚,更因为太容易犯错误,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第三阶段:公民权利保障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这一阶段大约是从1976年开始,以至于今。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终于结束,随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虽然其间亦有波折,但改革开放的大势不变,我国的方方面面都在与世界接轨。而公民权利保障的相关工作不仅得到很快的恢复,而且在快速恢复的基础上还有了快速的发展,并与国际人权保护组织加强联系,签署了相关国际性条约。其具体表现为:

(1)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向。1978年我国第三部宪法正式出台,同时废止“文革”期间的1975年宪法。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1978年宪法仍未完全摆脱“左”倾错误思潮影响。因此,1982年新宪法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新宪法最突出的一个变化在于:此前的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均位于“国家机构”之后,而新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则被提到“国家机构”之前,成为紧随“总纲”之后的第二章。这一秩序的调整,反映出国家宪法理念乃至政治理念的根本转变,即宪法首先是确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大法,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要保障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而之后的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标志着法治真正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而法治的核心价值正在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因此,这同时也意味着保障公民权利成为整个国家的共识和普遍价值取向。

(2)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备。首先,各项基本法律相继出台并不断完善。无论公法、私法,无论刑事法、民事法,这一阶段的立法工作极为频繁,我国的法治环境也因此逐步得到改善。尤其是1989年和1994年先后颁布的《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为公民权利抵抗国家公权力的不当侵害提供了法定的救济渠道,在我国开创了“民告官”的新局面。

而1997年通过修订的刑法,则明确了“罪刑法定”、“人人平等”和“罪刑相适应”三大原则。其次,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制定的新法律法规满足了公民日益增强的权利保障需求。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尤其是确立了市场经济方向以后,我国在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关系,在这些社会关系中则产生了许多新兴的公民权利,这些公民权利亟需得到法律的保障。大量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不断地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权利保障需求。还有,为弥补法律的不足,配合法律的实施,还出台了大量部门性、地方性的法规和规章,使公民权利保障的法律体系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细化。

(3)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机构不断健全。法律机构的不断健全完善,也就意味着我国公民寻求权利救济的渠道不断拓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不仅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而且提出了“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要求。此后数年,在这一要求和指导下,我国的司法制度越来越趋于完善,司法独立虽然有待时日,但起码正在成为一个明确的方向。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司法改革浪潮的推动下,2001年我国先后修改了《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律师法》,并从2002年起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这对于提高我国法律从业人员的素质、逐步形成中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使各种法律机构得以运转的灵魂是组织机构中的人,而一支高素质的法律职业者队伍是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必要前提。(4)注意和国际规则的接轨。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任何一个欲图屹立于世界的国家不可能自外于世界而自存、自强,而世界各国在各方面也逐渐达成一些共识,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行为准则。

我国近年来也顺应世界发展的这一趋势,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在公民权利保障方面的具体表现也不少。1997年10月和1998年10月,我国先后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审议批准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则尚在加紧审议的过程中。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参加了21项国际人权公约,并根据各项人权公约的规定认真制定和修改各项法律法规,按照国际标准不断完善我国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明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不仅标志着中国政府对于认真履行国际人权公约所规定的各项义务的庄严承诺,也标志着中国公民权利保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上所述,我国当今正处于公民权利保障的第三阶段,并即将跃入新的历史阶段。但不可否认,与此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比如权利保障法的法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诸如新闻法、结社法等法律迟迟不出台,使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落实起来尚有不少困难;另外,法律机构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司法独立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否则在法律实践中,就难以在司法、执法公正公平的基础上保障好公民的基本权利。

另外,关于公民权利保障方面的普及宣传及教育水平更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说,这已经使我国公民在这方面的信息明显滞后。这些现实问题,加上历史的后遗症,一直严重影响着我国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建立和进一步培育。因此,虽然在相关法律上我国的公民权利保障越来越与国际公约接轨,并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公民意识也同样先进,相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公民意识在整体上是比较落后的。面对这种局面,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李慎之曾在《〈哈维尔文集〉序》中由衷慨叹:“如果一个人还能有下一辈子,那么我的最高愿望是当一辈子公民教员,因为我知道在我们国家,要养成十来亿人民的公民意识,即使现在马上着手,至少也得一百年或五十年才能赶上先进国际。”足见尽管我们已经告别臣民时代半个多世纪,由于公民意识依旧淡漠,公民教育在我国是何其必要又何其紧迫。而从这个角度看,拥有传播媒介的传播主体既是公民教育的承担者,本身又是公民教育的对象,其权利自然不小,而责任更不可谓不重。否则,自身作为公民主体的身份尚未觉醒,纵使拥有表达自由,也难免以其昏昏,使人更昏。因此传播主体的素养提升,尤其是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自觉培养,是媒介融合趋势下实现表达自由,并以其表达自由推进话语民主,进而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

同类推荐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追踪中国——民生故事

    追踪中国——民生故事

    本书涵盖许多主题,这些主题都是由专业的中外记者、摄影师团队采集,内容覆盖了影响百万人民的社会变革、涉及上亿美元的商业趋势等许多方面。他们走遍中国和世界,听那些来自最底层的声音,记录他们的悲伤,他们的希望,以及他们在面对灾难时的生存现状。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师德修养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社会新风的倡导者,是人才成长的铺路石。步入新世纪,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师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广大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江泽民总书记的号召,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修养,大力提倡顾大局、讲风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努力培养自身的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真正成为国中之范,人中之表,家中之模。
  • 科技创业服务实践与探索

    科技创业服务实践与探索

    本书内容分为五篇,主要包括:江苏省科技创业孵化器调查统计分析报告、科技创业服务理论探索、江苏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与展望等。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热门推荐
  • 冬雪映窗春情未了

    冬雪映窗春情未了

    他是个冬天一样的男孩,是她心窗前永不融化的初雪;她是个像春天一样的女孩,因为有了他而更加努力明朗。他带给她不一样的、第一次的种种体验。对他的情,他所带来的,都给她留下了痕迹。冬雪映窗棂,春日情未了。
  • 情深缱绻无绝期

    情深缱绻无绝期

    我难产生下女儿,却遭受到老公残忍的背叛。女儿病重而亡,老公让我净身出户。我不甘心,为了报复,我找到了老公的顶头上司。他多次救我于水火,为了报恩,我在事业上对他倾心相助。多次患难与共,让我和他暗生情愫。“小瑾,嫁给我吧!”他诚挚地说。我以为自己重获幸福,却不料却陷入一个更大的阴谋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浴火天凤:倾世凰妃

    浴火天凤:倾世凰妃

    明面上,众人眼中,他是宛若九天神邸般高不可攀的惊世天才,她是所有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不世废物,两人天壤之别,八竿子打不着。背地里,他是死皮赖脸节操全无的追妻达人,她是想躲却慢慢沉沦其中不可自拔的幸福小女人。当身份揭开,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
  • 外祖母的泪

    外祖母的泪

    在上世纪80年代末,讲述一个女人丧夫,失女,失去双亲亲后,仍然坚持所有的一切终究会过去,孩子们大了好日子会到来。然而更多的磨难才刚刚开始,且看一个女人如何为五个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一路上的艰辛和泪水
  • 明灯劫皇上要废后

    明灯劫皇上要废后

    遇见他,是她灾祸的开始。她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冷静,冷静,自己一定要冷静。可看见他气定神闲,像个没事人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了。“你不会扶我起来?手长在身上,不会用吗?”她没好气地说。“哦。”他伸过来一只手,她艰难的把手递过去,他用力的一拉。然后......她好像又听到了骨折的声音。更令她想不通的是,同样是被逼着喝药,别人家的女主喝完苦药还有蜜糖,而她就只能对着一张无动于衷的脸。那张脸上,写着漠然,漠然,还是漠然。最后,苦味散去,又给了她一剂猛药。“公主,良药苦口,以后我会日日派人来监督你喝药。”【稳定更新,欢迎入坑】
  • 帝少追妻路慢慢

    帝少追妻路慢慢

    【宠文,高冷忠犬男独家占有】“帝少,莫小姐又去相亲了?”帝少正拿起杯子的优雅动作顿住,“这次又是什么类型?”“傲娇忠犬型律师男。”帝少峰眉一挑,慢悠悠的喝完咖啡,“哦?那不急,轻音最讨厌律师。”过了几天。“帝少,莫小姐带忠犬律师去见您岳母了。”帝少拍桌,“什么情况?她不是讨厌律师?”管家冷汗,“帝少,莫小姐说最讨厌的是你。”
  • 杀手穿越废物嫡女

    杀手穿越废物嫡女

    纯属虚构的!各位无须激动,淡定!淡定!废物!一秒变天才的人是废物!就算是‘废物’也比你们这种有点自胜的修为就目中无人。什么丹药,什么魔兽,什么珍希的炼药师,你们当宝的捧着,我就当草扔掉。在我的地盘,是龙你就乖乖的像蛇一样窝着,是虎你就给我乖乖的像老鼠躲着猫。敢于和我斗就要有找死的精神。凡我认定的人,不管是废物,还是天才,不管是杀了天皇老子,还是要创建一个鼎力的帝国,只要你们乐意,想干嘛就干嘛,凡事我顶着。巅峰?很难爬上去?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我就是那一位巅峰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特警力量

    特警力量

    交警沈鸿飞在参加工作第一天眼睁睁的看着同事遭到歹徒袭击而受重伤,而自己却爱莫能助。沈鸿飞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特警支队的突击队员。在特警支队新训营里,沈鸿飞和警员凌云因误会而不打不相识。同时进入特警部队的还有刑侦人才郑直、转业军官段卫国、武警狙击手赵小黑、拆弹奇才何苗、战术医生陶静,七人在训练中相互扶持,通过了层层严酷的选拔,被任命为特警反恐精英小组——小虎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任务,小虎队日渐成熟,这帮同生共死的年轻人最终成长为一支让恐怖分子闻风丧胆的特警力量。
  • 永恒道传

    永恒道传

    修行觅长生,可向来只有王朝覆灭、世事更迭、生命终结,无有永恒。
  • 九人组异事录

    九人组异事录

    从前有死党九个人,他们把自己所遇到的那些事情全部记录了下来。当然,如果你有很奇特的遭遇,也可以叫他们记录下来。但是,那些能够被记录下来的故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第一,必须有趣第二,必须奇特第三,必须灵异第四,必须光怪陆离什么?你问记录故事的人是谁?请到“异人居”咖啡馆,找楚梓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