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0800000014

第14章 关于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的争论(2)

上述的六大议题基本体现了当今中国的民众对“禁播令”主要的争论内容,然而相比民间这样激烈辩论的场景,政府和动画业界对这一政策的意见则显得相对统一,那就是支持和认可。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其对“禁播令”力挺的态度自不必说,他们坚定地认为不把觊觎中国市场的大量外国动画堵住,国产动画很难得到真正的发展;国内动画业界对这一政策的拥护呼声也很高,不仅动画制作机构作为该政策的直接“受益者”理所应当地对其表示了支持,连收视率受到一定影响的动画播出机构也纷纷对这一政策表示认可,他们的看法是只要能制作出好的国产动画,收视率还是可以上来的。

因此笔者认为,人们对“禁播令”的看法之所以会有很大不同,其本质还是在于所处的立场不同。政府与业界人士的普遍支持,是因为他们承担着发展国产动画的使命:政府要对发展国产动画负责,他们自然会选择政治风险较小的政策来推行;而动画制作公司切实面临着来自经营运作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他们也会对减少其压力的政策予以支持。民众则有所不同,他们对“禁播令”的广泛争论,是因为他们处在消费者的位置上,消费者是一个天生包含各种需求的多元化群体,比如有的是国产品牌的忠实拥护者,有的就是国际化的消费主义者等等,很难一并满足。此外,我们今天之所以能看到如此多样化的意见,除了消费者、政府与业界人士各自的立场不同以外,很大程度上还包含了第四方,也就是媒体的作用。媒体巧妙地平衡了政府与业界人士的泛支持态度以及消费者的泛争论态度,一方面替政府与业界发声,另一方面也不断设置出“二分法”的讨论议题吸引眼球、服务消费者,它们发挥着意见传播中枢的作用。

处在不同立场上的人应该相互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比如民众应当理解政府和业界对“禁播令”的认可态度,毕竟民众不承担动画制作、播出以及各种经营的压力,也无需对发展国产动画不力负责;而政府和业界也应该对民众关于“禁播令”的争论尤其是质疑的意见予以充分体谅,毕竟消费者希望看到更好看的动画片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一个产业的衣食父母都是该产业中的消费者。

鉴于上述六个争论议题的重要性,在这里,笔者还想特别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议题1:国产动画的发展需要温室环境还是竞争环境?

采取保护主义的政策还是允许本国产品与外国同类产品自由竞争,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一个基本考量。事实上,如果允许自由竞争,那么就不必出台任何公共政策,反之一旦出台了某种政策,它很少不具有保护主义的色彩。

从国外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市场缺陷以及市场失灵被认为是政府干预的基本理由。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各国的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当外国企业已经垄断了海外或国内的市场时,本国企业常常需要通过特别的保护措施来提高竞争力,才有可能加入某一产业,并通过长期的努力获得竞争优势。广电总局制定了以荧屏配额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动画产业政策,首先是因为中国动画市场的确存在着某种缺陷。这种缺陷就是,在20世纪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国外片大量涌入中国影视市场,对中国国产动画片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动画的市场当时已经被日本、美国等动漫强国牢牢控制了,出现了上述的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或许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所说的“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基本上是以保护主义的形式出现”,不免有一种对动辄采用保护性政策的中国政府的无奈;然而,如果承认中国动画作为一个产业还处在幼稚产业的阶段,那么对其施以保护性的政策既是世界惯例,同时也是必需的。

中国动画想要完成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在面对外国已经颇为成熟的动画产品的时候,目前的确是需要一个温室环境的。但是这个温室环境一定是一个彻底的、适合孕育出动画幼苗的环境,而不是一个依然残缺的并且不自由的环境。

首先,中国动画的国内市场虽然被“禁播令”等荧屏配额政策保护了起来,但目前看它依然是一个残缺的市场,最核心的是因为看不到明确的盈利前景而导致的资金的缺乏。在荧屏配额政策的背景部分我们已经阐述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动画产业本应不缺少投资也不缺少消费者,但是因为购片价格仍然普遍较低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原因,动画产品发行和衍生品销售的两个获利渠道都被堵住了,中国动画产业至今仍然难以受到投资“正常的”普遍关注。

其次,中国动画的国内市场虽然被“禁播令”等荧屏配额政策保护了起来,但它同时还是一个不自由的市场,最关键的就是内容备案、审查制度以及随时有可能被“叫停”的不确定性。严格的内容管制和荧屏配额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是出现大量的配额次品,即让那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但却符合内容管制要求的产品被大量制造出来。

中国动画在内容审查上很容易就会被“三座大山”压在头顶:一是把爱情当成色情,中国动画片中很少出现青春恋爱题材的作品,因为怕小朋友们看了会早恋,男生、女生之间最多只到友情的程度;二是把战斗当成暴力,《虹猫蓝兔七侠传》因为多了一些打斗的场面就被定义为宣扬暴力,这部片子在审查时还是通过了,但是播出以后一些家长反映了问题立刻又被“叫停”;三是把神鬼妖狐当成封建迷信,广电总局在2006年对浙江中南集团卡通影视有限公司的《大唐风云》一片的批复中写道:“同意立项,但灵魂不死、转世投胎等迷信内容需修改”。为什么会有这“三座大山”呢?原因还是前面讲到的社会功利性问题,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审美范畴里,爱情、战斗和神鬼妖狐等题材社会功利性较差。这里有一套特别奇怪的逻辑,就是这三类题材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因为它们容易被误读,所以便成了不鼓励制作的内容。然而,比较正常的逻辑难道不应该是“既然本身没有问题,就应当鼓励制作,虽然它们容易被误读,但我们应当努力设法引导观众不去误读它们”吗?我们为什么没有采取后一套逻辑,而要采取前一套逻辑呢,就是因为前一套逻辑政治风险较小——不会产生大量来信举报的问题,而且省时省力政策成本低——直接“毙”掉这些题材肯定比引导群众不误读要容易得多。但是,当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建立的时候,这种因为政治风险的考量而刻意去干扰市场的做法越多,这个产业就越难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事实上,一个把爱情当成授受不亲之事、在电视上妄图遮遮掩掩不予表现,与借用神鬼妖狐的故事反映一个出色的世界观想象,哪一个才是封建的呢?

除了“三座大山”以外,中国动画的题材审查还有一个看似合理、其实却更是桎梏的条款存在,那就是“尊重原著精神”。但凡涉及历史题材或者有经典名著作为背景的作品,广电总局在立项备案时往往要加上一句说明——“要符合历史”或者“要尊重原著精神”。乍看上去,这个要求是合理的,说大了还有捍卫中华传统文明的姿态,但仔细想想,这个要求对于以想象为特质的动画作品来说,真的是必要的吗?甚至,这种要求对于今天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来说,真的是必要的吗?笔者认为,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恐怕仅仅是体现在社会功利性的层面上,就是说一旦出现了对历史史实或者经典名著改编较大的新故事,那么如果观众反映这是胡编乱造怎么办?这样一来,这部作品的社会效益就不好了,而没有将其在立项时就加以严格审查的广电总局就有责任了。于是,在这样的“尊重原著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一遍又一遍翻拍的《西游记》,仍然停留在三打白骨精和三盗芭蕉扇的旧故事上毫无新意,在动画领域难以诞生一部像《大话西游》这样充满创新意识的改编作品。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虽然指的是战争,但是对于文艺创作领域也是颇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说再合适的历史素材如果只是简单重复,也就成了乏味的肥皂剧;再经典的名著如果只是毫无创意的翻拍,也就是拾人牙慧了。在剧情创新的问题上,我们显然有些搞双重标准的意味了,即对古人很宽松而对今人过于严格了。《三国演义》和三国时期的史实有那么大的偏离,还能跻身四大名著,为什么没有人对《三国演义》的不符合史实性提出质疑呢?我想,《大话西游》这样的作品对《西游记》的改编,和《三国演义》对三国史实的重新讲述没有本质的区别。《大话西游》的精神实际就是敢于背离经典名著的传统解读,而创造出一种新世界观的重构精神。一部作品借用已有的人物、故事,其目的只是为了让观众不会有一种从零开始的陌生感,从而能更容易地进入情节,至于是否要尊重原著精神,并不应放在创作的考量范畴之内,更不用说是首要的考量。中国动画需要锐意创新的精神,笔者甚至认为,只有中国动画敢于呈现出大胆改编的经典名著和历史故事的时候,才是中国动画言论自由、想象自由、创意自由的新时代来临的时候。

总之,国产动画的发展需要“温室”环境这是事实,然而在中国动画市场的残缺与不自由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之前,国产动画的生存环境其实根本就谈不上是温室环境,荧屏配额政策所能达到的效果只不过是保护国产动画市场的一个层面而已,绝不是“温室”概念的全部内涵。

议题2:外国动画片的内容对观众的影响是好是坏?

在网络留言中,我们看到了不少对外国动画片内容不良的抨击,有的甚至是恶毒的攻击——为什么说是恶毒呢?因为我们又见到了那种戴高帽的、一棒子打死的、“踏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式的言论。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总不会是最客观的吧,事物总是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的吧。许多外国动画都有优秀的主题、出色的人物、成熟的表现手法,当然也有不少外国动画包含了一些中国传统价值观所不太能接受的东西,而网络上的争论很有可能过于夸大了后者。

在第二章我们已经阐述过了,影响现代中国人审美的主要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就是以社会功利性来评判一件事情或者一部文艺作品的美学。这里面蕴含了一种特别不利于言论自由的逻辑,就是我们往往第一时间去思考一部影片为什么不能播,而不去思考它为什么能播;费尽心力去想为什么应当禁止它,而不是去想为什么应当容纳它;挖空心思去捉摸它的坏处是什么,而不是去捉摸它的好处是什么。在西方的审美方式中存在着一套完全不同的逻辑,他们认为什么是美的呢?就是哪怕有一个人认为这件作品有价值,它都是美的;一个人所认定的价值,不以其他人不这样认定为转移。这是一种对美的肯定的逻辑,而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功能上更倾向于一种否定的逻辑——虽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存在“有社会功利性的事物是美的”这样肯定的判断,但在操作上似乎它更起到了一种排斥“不美”事物的作用。

这种逻辑带来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很多作品的优点被埋没,所谓的“坏影响”却被夸大,而这些“坏影响”究竟有多坏呢,是不是像一些网友所说的那样骇人听闻呢?我们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是这样说的:

我作为过来人,从小看了那么多种类的动画片,我觉得家长的担心是多余的。我看《蜡笔小新》时才11岁,各种暴力的东西我也看过,包括我身边的同学,但是他们都很正常,个别怎么能代表所有呢?看归看,终究是娱乐,那些东西对孩子影响并不是很大。我理解家长爱护孩子,但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家长想象的要成熟很多,他们能够理性地接受那些不良的东西;话又说回来,哪个孩子没有一些不良的经历呢?即便没有动画的存在,也有很多不良的东西去影响孩子,但人会慢慢长大,该什么样,就什么样。

虽然这也是一家之言,但是却对那些妄加猜测并夸大所谓“坏影响”的人,构成了有力的驳斥。

这种逻辑带来的第二个结果就是,把个人的好恶强加到其他人的身上。一个人认为某件事物不好,并不等于所有人都认为它不好;一个人不愿意看到某部作品,也不等于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这部作品。我们看到网友的一些因为外国动画片影响不好而支持“禁播令”的看法,都是把个人对某部片子甚至是某个国家的好恶说得严重一些,然后强加给其他人。其实如果你认为它不好,那你就不要看,但你有什么理由剥夺其他人看并且喜欢看的权利呢?

同类推荐
  • 精典教育-爱弥儿

    精典教育-爱弥儿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备课上课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备课上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育人的课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表现特征,也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延伸的根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热门推荐
  • 上古世纪:英雄信仰

    上古世纪:英雄信仰

    西大陆索兹里德半岛巴拉奇村的一位少年,在命运的掌控下踏上一段段的征程。命运让他名震大陆,走上巅峰;却也使他妻离子散,兄弟反目。在命运的迫使下亡命东大陆,最终为两大陆所不容。在信仰的支持下他决定反抗命运,带着自己的信仰前往原大陆,并在原大陆上建立新的势力,与两大陆为敌,立誓成为第二个吉恩
  • 扫雷战车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扫雷战车科技知识(下)(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李卫公为何那样慎勇

    李卫公为何那样慎勇

    重生隋末,李靖原本只想过随心的生活,可剿绿林、围北平、劫花灯,连环套一个个落下来,逃避不行、怯懦也不行,所以只好一路奋勇向前。
  • 公子请执剑

    公子请执剑

    江湖美酒一场梦,朝堂歌声半晌唤,人心难测何须辨,还求公子请执剑。
  • 我在魔宫当咸鱼

    我在魔宫当咸鱼

    一朝穿越,醒来就要被献给魔王当祭品?!叶田表示自己很受伤。好在她有天赋咸鱼技能——让我朝东我不往西,让我骂鸡我不打狗。不争不抢!躺平认撸!做世间最天真善良的小可爱,我就不信还会有谁看我不顺眼。魔王表示此咸鱼甚得我心,带入洞中做压寨夫人最好。
  • 烈焰交易:错惹狼性总裁

    烈焰交易:错惹狼性总裁

    直到这一刻她才知道,她最好朋友的新郎竟然是他那个男人。既然你已有娇妻美眷,既然你不爱我,却为何不肯放过我?他捏住她的下巴淡然说道:我就是要让你做最让人不齿的第三者,让你每天代替你最好的朋友接受我的“恩惠”,因为我恨你!
  • 快穿之99次告白

    快穿之99次告白

    叶倾VS莫海棠的故事,快穿小甜文,反派智商-50,一路苏苏苏苏全本免费,看个开心就好。所有的都是脑洞加百度,如果哪点不对请见谅。
  • 农村科学种植常识——开心果种植新技术

    农村科学种植常识——开心果种植新技术

    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科学,原指分科而学的意思,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盗墓传人

    盗墓传人

    古墓僵尸、地下鬼城、探寻数十年前,关东军十八军团的怪异行为……盗墓传人宁凡,无意中加入寻宝队伍,超级美女陪身边,从此踏上诡异之路。尸蛇、凶兽雕像、地底飞机、彼岸之花,重重谜雾,九死而生!阴晦鬼城,终能破解;千万迷局,层层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