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23200000034

第34章 单于

斥候与匈奴人交手,匈奴人全灭的消息传来,三军欢声雷动。许多人包括民夫在内,胆气顿时就是一壮。看着血淋淋送回来的匈奴人首级,一个个的就挺胸凸肚,撇嘴暗道,匈奴人也没啥了不起的嘛,一刀下去,脑袋还不是一样得掉下来。

底层的士伍们士气高昂,中军帐内,周灶与幕府诸人却是脸色凝重,匈奴人的探子出现在己军行军路线之前,这意味着有多种可能。一是匈奴人也是前来探路,陇西地形险要,匈奴人有所防备理所应当。二是匈奴人偶然经过这里。三是匈奴人的大军就在附近。第二种是最不靠谱的,可以排除,现在就是要搞清楚,目前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别匈奴人的大军真的就在前方,自己这里两眼一摸黑就迎头撞了上去那就完了。

以寡击众周灶并不怕,但那也是实力悬殊得不太过份的情况下。现在他带的部队,大半都是新兵蛋子,而且对面匈奴人还不知道有多少,这种毫无把握的仗,哪个敢打?

于是周灶就让前锋去寻找适合的扎营地,然后又将斥候全部洒出,去搜寻陇山这一段范围内敌人的踪迹,最后,又派了信使去大将军张相如那里,看看友军们的位置已经到了哪里了。

与此同时,在匈奴大帐里,老上单于也得到了汉军大举出兵的消息。他也在犹豫不决,是闻风而遁,还是留下来与汉军干上一仗的好?

这个时期的匈奴,非常强大。老上单于在西边,把夙敌月氏人给彻底击败了,月氏王都被他砍了脑袋,头颅做成了盛酒的器具。自此月氏人远遁极西之地,而匈奴人在抢占了汉人的河套之后,把月氏人甘美富饶的河西也纳入了囊中。现在西域诸国,无不战战兢兢的臣服在匈奴人的膝下,提起匈奴人和老上单于的凶名,在西域完全可以止小儿夜啼。

这会匈奴人的势力范围,北到了北海(贝加尔湖),南到了汉朝的河套,东到了幽州辽河流域,西到了葱岭(帕米尔高原)。从地图上看,土地面积甚至比汉朝还要辽阔。

所以老上单于才有足够的胆量和勇气,不时的南下入侵汉朝。老上单于凭借塞外草原的地理优势,就是认准了汉军无法出塞远追,故而对汉朝采取“敌休我袭,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术,时常对汉朝边境发起一些带有突然性的骚扰、入侵,来掠夺汉朝的人口和物资。汉朝国境线漫长,匈奴人神出鬼没,谁也无法预判他们下一次会在哪里出现,所以表现在防守上就显得有些疲于奔命、反应过慢。等汉朝这边整顿好兵马,打算要认真求战的时候,老上单于就带着人马遁回塞外,然后要求谈判。等汉朝一心想要谈判了,宗室的公主也嫁过来了,陪嫁品也送过来了,老上单于就会突然翻脸,撕毁自己亲手签下、墨汁未干的盟约,又带兵开始入侵来劫夺了。

反复无常的匈奴人,确实是汉朝最大的边患。匈奴人也终于惹恼了汉朝的皇帝。历史上的几十年后,汉武帝登基,就毅然的发动了汉匈战争,宁可打得国库空虚、财政几尽破产,也要把匈奴人给干趴下。汉人的皇帝做到了,汉武帝做了几十年的天子,也打了一辈子的仗。在他手里,真的把匈奴人给打残打怕了。自此以后,匈奴人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样嚣张跋扈了。汉匈的形势彻底转变了过来。就算是偶有边患,汉朝也可以轻轻松松的应付了。

老上单于在犹豫不决,中行说在旁边侍候,见状就劝道:“单于,汉朝举大兵来伐我,诸将军皆为刘邦时宿将,我以为,此时钱粮布帛补充已足,是时候往草原上撤退了。”

中行说,后人把他称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汉奸。当年冒顿单于死,老上单于立,皇帝与老上单于重议和亲,欲嫁宗室女往匈奴为老上单于阏氏,使在宫中为宦官的中行说陪行。中行说哪里肯干,这北方听说又寒又冷,胡人茹毛饮血,不知礼义廉耻。自己本来就是残缺之人,到了那里,岂不是死得更快?

中行说不想去,但命令已下,中行说想尽了一切办法推脱不了这个差使,不由大怒,就道:“行,非得逼我去是吧?那你们等着啊,都别后悔。”

要是中行说再年轻些,搞不好都会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了。就这样,中行说满怀愤恨的到了匈奴,一见到老上单于,立马就投降了,然后告诉老上单于汉朝之虚实。

中行说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吐了个痛快,老上单于顿时就大喜。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啊。自己与汉朝为敌,正缺这样的人。而且看来这个中行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心一意要跟着自己混了。那岂能不重用之?

自此之后,中行说在匈奴得到宠信和重用。可以说,在增强匈奴人的民族自信、促进匈奴人的文明进步、搅乱汉匈双方和平进展等诸方面,中行说真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比如匈奴一直很喜欢汉朝的衣食,中行说到了匈奴就和老上单于说:“匈奴的人口总数,都抵不上汉朝的一个郡,然而之所以强大,就在于衣食习惯与汉人不同,不必依赖汉朝。如今单于若移风易俗而用汉朝之物,那汉朝给匈奴的东西不超过其总数的十分之二,匈奴就会完全归属于汉朝了。希望单于把从汉朝得到的衣服做成裤子,穿上它在草棘丛中骑马奔驰,让其破裂损坏,以显汉朝之衣不如匈奴之皮袄坚固耐用。把从汉朝得来的食物都丢,以显它们不如匈奴的食物方便味美。”

老上单于闻言大悦,中行说又教单于身边的人们分条记事的方法,以便核算记录他们的人口和牲畜的数目。

另外,在汉匈两国君主来往通信的文书上动手脚,让老上单于傲慢的对待汉朝天子。并教会老上单于如何用战争来敲诈汉朝的财货,通通都是中行说的功劳。

汉朝写信给老上单于,写信用的牍书一尺一寸,开头语写“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中行说就让老上单于用一尺二寸的牍片回信,印封也要比汉朝皇帝的大,开头语就写“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的字样。

至于用战争来敲诈勒索汉朝,老上单于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同类推荐
  • 星楚

    星楚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可惜此身为鹿,无路可选
  • 大元图书管理员

    大元图书管理员

    一场莫名的大火,将谢启和华清大学图书馆烧到了十四世纪。一个寄存在一名十八岁的少年秀才身上;一个寄存在他梦中的脑海里。在这身为“四等公民”的大元朝,是要杀官造饭,还是画地为王?等等......先保住小命,填饱肚子再说。PS:本文没千古一帝,没三千佳丽,且节奏缓慢,最适合饭前便后观看。
  • 潇洒圣王

    潇洒圣王

    其实我本善良,风流不是我的错。我也就是长的帅点,有点才华,魅力比较大点而已本书文风比较偏成熟稳重,希望喜欢的朋友给点推荐票或者月票。
  • 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增订本)

    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增订本)

    中层理论的建构对于中国史研究的意义至少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量可使我们摆脱宏大叙事的纠缠。目前许多历史著作行文叙述总是宏阔而不细致,概论式的判断比比皆是,本质主义式的断语草草形成,里边唯独看不到日常生活状态下人的踪迹,人变成了冷冰冰的趋势与规律的符号表征。二是讨论如何改变史界只拉车不看路式的工匠型治史方式。作者新刊长序,收入其近十年的反思,趋向更加圆融的历史叙事。
  • 龙山的革命岁月

    龙山的革命岁月

    全书分7章,主要介绍了龙山革命的历史沿革、革命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斗、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该地的爱国救亡事件等内容,还收录了龙山地区的相关烈士名录。
热门推荐
  • 无限卑鄙之胜者为王

    无限卑鄙之胜者为王

    人,都只是奴隶。世俗的奴隶,欲望的奴隶,信仰的奴隶。但是尽管如此,我也偶尔会有想要不管不顾的大闹一场的冲动,想要把一切都抛弃只为自己活一次的想法,这想法化作手中的掌纹散发出无限金光。一如当年砸烂天宫的毛猴。
  • 怎么就跑偏了

    怎么就跑偏了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李垚一直在努力奔跑,可是,在一场意外之后,他慢慢地发现自己跑偏了……怎么就跑偏了呢?!
  • 神挂王妃

    神挂王妃

    帝陌浅无意间穿越,居然发现了自己的身世。
  • 寒鸦记

    寒鸦记

    一个穿越故事。一个杀手穿到架空世界的故事。在这个世界,杀手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人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欢笑、有悲伤、有愤怒、有伙伴、有爱情......
  • 我的美娇女老板

    我的美娇女老板

    庄毅我的特殊能力还能看人的内心,。还能给人治病真是太棒了。
  • 总裁恋旧爱

    总裁恋旧爱

    她,是出国回来的首席设计师,却内心脆弱。他,是温文尔雅的万人迷总裁,却痴心绝对。当设计了得的她被聘请到公司做高级总监,却遇到了那天杀的“负心汉”。当为爱而冷漠的他舍弃自由回公司帮忙,却找到了那爱逃跑的小女人。
  • 裁决使

    裁决使

    山海经明明是一本地理书,却记录了无数精怪异兽。聊斋志异明明是一本志怪小说,却写出了千古流芳的爱情。这就像莫小川,明明肩负着守护人间秩序的重任,却偏偏要当一个名不经传的酒吧小老板。直到有一天,一位当红影后来到山海酒吧,被莫小川发现其原来是由一只九尾妖狐所化……从此,山海酒吧慢慢不再卖酒,而是变成了刑警队的御用咨询所,变成了有钱人所供奉的神庙,变成了娱乐界膜拜的圣地,以及令全世界一切山精异兽都闻风丧胆的魔窟。正所谓,道门收妖,佛门降魔,山海不出,则鬼怪横行。而莫小川,便是山海一脉最后一位,裁决使。群号:299289188
  • 缘来缘去爱上你

    缘来缘去爱上你

    这世上真的有完美的人吗,美如天仙遇上俊逸非凡会是怎样?爱一个人的容忍真的没有限度吗?当淡然于世的她遇上心有所属的他,当狩猎者遇上被狩猎者到底谁胜谁负三个人的世界演不出两个人的电影,在这场爱的狩猎里且看谁才会是最终的赢家、、、、、、
  • 御龙天殇

    御龙天殇

    龙氏后代因家道原因委身辰姓,在这陨落星辰之上,辰凡背负着太多的责任,他只能一步一步地为了生存负重前行,可就当他以为面前出现了一条康庄大道的时候,现实却将他带入了一个更大的深渊……辰凡,你将如何带领着那些不甘屈服的人去反抗你们早已被写好的命运呢?
  • 随青逢阿荨

    随青逢阿荨

    纳兰随青:“我嘛,要求最简单啦,负着踏青,行遍天下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再娶一位心仪的女子足以。”琴荨:“这叫简单?!”满脸不信。“还以为你还要三千佳丽呢~”纳兰随青:“那不行,太多我岂不累死,一个足以,我看,就你吧。”琴荨:“……等你完成你的行天下路再说吧。”